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4-6 16:23:2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04月06日 07:20   大洋网-广州日报     
  只有第一 没有第二

  这是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在互联网上,由于产品实在太多,所以对用户来说,每一个标签能够记住其中一个产品已经不容易。

  比如,用户现在要搜索,需要去百度;要使用微博,需要登录新浪;要在苹果手机上下载产品,还需要输入密码。用户需要记住各种各样的密码,第二、第三的用户量显然不可能与第一相比。可以这么说,在互联网行业,第二、第三以及末流之辈就算还能生存,但市场份额已经相当小了。

  互联网具有较高的使用成本:用户使用产品,通常要经历注册、登录、发布等复杂流程,如果一个产品能满足用户对该类产品的大部分甚至全部需求,用户一般不会离开这个产品再费时费事地去其他平台使用同类产品。比如微博,用户维护一个微博需要花很多时间,除非是工作需要,否则大部分用户不可能同时经营好两个以上的微博。此外,大部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黏性机制也令用户转移变得困难,比如功利性的积分机制。

  如果用户要转变阵营,就说明用户眼中是没有这个产品的。比如早期的不少产品,开始能够获得用户的青睐,而在后来慢慢流失掉,已经足以说明用户的黏性也与产品本身息息相关。要想维护用户,就必须做到让用户持续不断地体验到“越来越好”,让用户忘记其他的产品。

  剩者为王

  在互联网里,传说太多。每一段传说,都与坚持有关,如果一阶段的花开灿烂,而到最后什么都没有了,对于企业来说,依然是失败的。所以,坚持下来,沿着标签继续,企业才会是最后的王者。有意思的是,中国、俄罗斯、日本、韩国都是本土互联网公司打败国际巨头的国家。

  在我国,腾讯、百度、阿里巴巴都经历过低潮。

  腾讯做QQ的第三年,QQ既不是国内最好的IM产品,也不是用户量最多的,当时这只企鹅差点就被卖掉了。不过,腾讯坚持下来了,现在是最大的IM产品的拥有者;阿里巴巴也倒闭过,500元薪水还凝聚了一批员工为之奋斗;百度何曾没有低潮?在互联网,如果在低潮的时候无法坚持,无法继续专注下去,则依然是没有下文的。

  在中国,什么样的互联网网站是真正赚钱的?答案是:只有经过了大浪淘沙,从大批网站中剩下来的网站,才能够赚钱。这就是“剩者为王”最直接的含义。在中国,互联网初期有许许多多的网站,到现在能够活下来的大部分都赚到了钱,或者维持基本的收支平衡。

  周鸿祎讲过一个小故事:互联网初期从美国飞往中国的飞机总是满舱,头等舱里的投资者随便到经济舱里一逛,就能发现几个归国创业者,不少合作就从飞机上开始。这就是互联网,开始的创业总是充满激情,而后又有几人能留下?留下的,又有几人不被历史记住?(陈光锋 编著 机械工业出版社)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2-7 06:36 , Processed in 0.05545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