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2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2014的互联网金融或将是银行反击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1-15 19:28: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朱捷  智新·上海互联网金融沙龙联合发起人
2014年01月14日


时光的车轮即将迈入马年,但是2013年金融业早已进入了“马”年,“马”意味着马云的余额宝一马当先;”马”意味着马化腾的微信支付横空出世;马也意味着各种“货币基金宝”、各种“P2P网贷”的万马奔腾。
互联网金融对传统金融的冲击究竟有多大,目前尚无法用精确的数据来衡量。可是银行早就按耐不住,平安旗下陆金所,招商银行的小企业e家,民生银行的民生电商都是2013年银行参战互联网金融的亮点。时至2014年初,互联网金融之银行反击战的态势愈演愈烈,民生直销银行已经上线,金融业的武林至尊工商银行,也在探索“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互联网金融道路,其上线的电商平台“工行融E购”也受到了许多关注。
2013年的互联网金融浪潮已经让部分银行心生敬畏,认为银行的黄金10年已经一去不复返;有些银行不以为然,认为互联网仅仅是工具,银行的技术优势足够强,完全可以迎头赶上。对此,我的理解是,如果把互联网金融仅仅看成是技术问题,那么银行已经输了。银行从来不欠缺互联网技术,甚至于说,国内最大的互联网公司BAT在互联网技术上也不见得强过银行。互联网金融的背后,代表的金融压抑下的反抗,套用政治课本上的话,就是“人民自已增长的金融需求与跟不上潮流的银行机构之间的矛盾”。银行不落后,银行很先进,只是金融未完成市场化,银行的机制、文化、产品设计显得跟不上潮流。
限于这样的环境,银行无论做电子商务还是互联网金融,几乎没有顺利过。交通银行的交博会、建设银行的善融商务还在运营中,但是始终改变不了不温不火的局面;兴业银行的信用卡商城已关闭;招商银行小企业e家(类P2P)上线时引发热议,但最近销声匿迹,最新消息是被监管暂停;民生电商通过股东名义注册公司的方式,从创立之初就绕开了一行三会,但是7大股东也意味7大势力的博弈,加上尹龙依旧运用传统金融的制度管理民生电商,终于在2013年黯然离场。
银行在互联网金融的道路上为什么如此坎坷?简单来说银行对互联网的理解或者执行力不够。无论互联网和金融有多少相似点与结合点,究其本质,互联网是金融的天敌,这表现在对风险的理解、对营销的诠释、对服务的认知上,如果不能在这些方面做出改变,银行的力量再强,也找不到发力点。
首先说对风险的理解。众所周知,金融的本质是风险定价,银行对风险是极度厌恶的,但是随着各种商业形态的变化,金融对风险的定义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
马云先生说过两句让人振聋发聩的话,“银行不改变,我们就改变银行”、“不是阿里要做金融,而是不做金融,淘宝的电商就活不下去。”诚然,电商是一种新的商业形态,必然需要金融的支持,目前仅有少数银行开发出针对电商的信贷产品,更多银行还是停留在传统的抵押文化上。
举一个例子,现在有一家电商和一家实体店需要贷款,如果其他条件大致相当,那么按照传统金融的逻辑,有实体运营的企业更容易获得贷款,但是在现实中,大量的实体店遭到电商的冲击,未来发展更好的应该是电商。因为阿里小贷、京东小贷、腾讯财付通等更早理解了这一点,所以他们不需要抵押物,就打开了电商信贷的市场。互联网金融的另一大热门势力P2P,主要做的是小微企业的融资,在银行看来,经济增速放缓,社会融资成本高涨,没有企业可以承受年化15-24%的融资成本。但是现实是这些小微企业如果没有资金周转就会倒下,或者去承受代价更高的民间借贷。如果可以获得融资,只要经营得当,他们的发展速度会远超银行的想像。
其次在营销上,百度可以用“送收益”的方式,吸引大量客户把服务器挤瘫。但是光大银行“开设淘宝店,存钱送集分宝”的方式却被监管叫停。互联网企业和银行在宣传营销上并不处在公平的竞争位置上。
当然,2014年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将会加大力度,纯粹的互联网式营销将越来越少。不过银行确实应该改变营销的思路,例如银行有大量的线下网点,现阶段电商正在走“线上加线下”的O2O战略,如果银行可以先行一步,或可打开新局面。
随着余额宝的横空出世,银行的类余额宝理财产品也层出不穷,银行做了产品创新,但是在营销渠道上,银行依旧较为狭隘。一方面银行本身就是金融产品的线下渠道,但是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爆发,银行应与更多线上第三方支付公司合作,完成金融产品营销渠道多元化、立体化。
最后在服务文化上,银行需要做改变。互联网金融颠覆不了银行模式,但是一定会颠覆中国的金融文化。金融文化中会被互联网金融颠覆的有“银行崇拜”、“人文关怀”、“信息透明”三个方面。
在中国,有一种“银行崇拜”的心理,因为有着国家信用做担保,老百姓们特别信任银行,以至于认为子女在银行工作是体面的,却不知“一入银行深似海”,投融资渠道首选是银行,但是钱躺在银行里实际是贬值的。
互联网金融简单、快速、风险可控的产品和服务逐渐成为普通市民的选择。对此银行又喊“存款流失”,“影子银行作祟”。可是银行存款流失,难道不意味着社会投融资需求的大门正在被打开吗?
再说“人文关怀”。银行服务够专业,但是不够人性化,银行的各种服务标准如铁律,不得变通,和现在人们对人性化服务的需求是相悖的。至于互联网金融提倡的“信息透明”,更是颠覆了银行过往的经营逻辑。众所周知,银行是一种间接融资模式,特点是信息不对称,例如许多银行的信用卡,逾期还款之后,滞纳金的利率比高利贷还高,欠几百块,过几年连本带利要还几万。
互联网的精神是“平等、开放、分享、协作”,目前互联网金融的产品和服务都在争取信息的透明性,这对银行来说是无法理解的。对储户来说,存在银行的钱资金去向和借款人是谁都是不清楚的。但是在P2P的模式中,投资者可以自己选择认为合适的借款人,借款的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信息也是双方对称的,并且被保留在互联网上。
在P2P网贷的发源地英国,人们对P2P尤为热衷。他们认为这么多年来银行的服务不透明,但是具备金融脱媒特点的P2P让人们看到了信息透明带来的良好用户体验。因为互联网的特点,对金融信息的透明度要求会越来越高,如果金融信息不透明,躺着也中枪,信息透明了,站着也能把钱挣了。
银行若想真正切入互联网金融,那么必须做到“三新三改“,三新是:新产品、新渠道、新客户;三改是:改文化、改营销、改服务。可以预见,2014年的金融行业将会是自贸区金融、IPO开闸、利率市场化进程、民营银行概念和互联网金融等5部大片的续集。在这5大热点中,前4种是自上而下的改革,互联网金融却是自下而上的倒逼。自贸区金融、IPO开闸、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4大热点看点是政策,互联网金融比拼的却是创新。银行能在创新中逐渐转型,2014年互联网金融的主题或许就是“银行反击战”。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4-29 03:16 , Processed in 0.05653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