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1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谁是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27 07:42: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起初,新兴金融力量与传统金融力量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但慢慢开始,走向竞争
易欢欢 2013-06-27 06:58


虎嗅注:最近一年多以来,每次互联网公司往金融方向迈的零碎小步,都能成为舆论媒体界敲打在传统金融从业者心头上的沉重鼓点。有的人表现出极度的重视(比如这几位银行高层),有的人表现出不以为然,认为一旦互联网公司涉足金融行业,就注定逃不脱传统金融的模型与固有风险,有多深刻的创新可言?

在得出你的判断之前,应该了解正在发生什么、已经发生了什么。

宏源证券的两位分析师易欢欢与赵国栋,近日做出一份很有价值的报告,名为《大数据时代的跨界与颠覆——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报告详尽描述、分析了在互联网与大数据冲击下,传统金融行业正面临的诸般挑战与新模式、新对手。经作者同意,虎嗅以精选出其中的一个章节“金融业门口的野蛮人”为主,略做编辑,向读者呈现这份报告的精华。

背景:传统金融业遭遇多线冲击

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发展与普及,互联网企业跨界涉足金融业日趋常态,初创的企业也大量涌现,对传统金融业的多个领域形成冲击,从支付结算到投融资服务、再到流通货币,银行、保险、证券、基金等传统金融机构无一幸免,渗入范围不断扩大,并向金融业的核心领域拓展。

金融业的潜在进入者通常是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创新和进步,从金融业的薄弱环节切入,通过破坏性产品或破坏性商业模式打破原有的市场结构,未来通过不断升级自身的产品与服务,很可能会攀升到金融业产业链的顶端。


目前,中国P2P网络借贷、网络小额信贷等新模式兴起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中国传统金融体系不够高效:一方面是人们收入大幅提高后释放大量的价值增值需求难以得到有效满足;另一方面是中国传统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机制将众多中小企业阻挡在门外,这便孕育着巨大的商业机遇。随着社会虚拟化和大数据深化进程的推进,潜在进入者将会不断扩张业务范围,同时,随着30年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结束以及国家金融改革政策的推动,传统金融机构也面临转型,金融业的潜在进入者与传统金融机构的直面竞争关系会逐步凸显。起初,新兴金融力量与传统金融力量更多的是合作关系,但慢慢开始演变成竞合关系,而且竞争的成分逐步大于合作成分。

谁是门外野蛮人?

金融业的潜在进入者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跨界企业,主要是以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谷歌等互联网企业为代表,新兴新技术推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化,跨界竞争日趋常态,这类企业依托在各自领域的多年积累,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并借此进入金融业满足用户的金融需求,推动生态体系的发展;另一类是基于互联网的初创企业,具体包括支付宝、财付通等第三方支付企业,宜信、Lending Club等P2P网络借贷企业,Kabbage小额网络信贷企业等。


互联网和大数据打破了信息不对称和物理区域壁垒,使得中小型、区域型金融机构与大型、全国型金融机构站在同一层次竞争,迫使中小机构转型开展差异化竞争,否则将难逃被淘汰的结局。以证券公司为例,之前很多区域证券公司凭借区域优势收取较高的经纪费率,但在2013年3月,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推出《证券账户非现场开户实施暂行办法》,允许用户通过网络进行开户,这将对区域证券公司带来较大的冲击。

而如果以它们侵入金融领域的不同来分,上面那张图则变成这样——


野蛮人一:支付宝与阿里金融来势汹汹

2012年9月,马云在网商大会上明确提出平台、金融和数据三大业务,之后,阿里巴巴在金融业务领域进行了一系列的动作和布局。2013年3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将筹备成立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负责阿里集团旗下所有面向小微企业以及消费者个人服务的金融创新业务。在组织架构方面,阿里小微金融服务集团包括支付宝共享平台事业群、支付宝国内业务事业群、支付宝国际业务事业群和阿里创新金融事业群,其中阿里创新金融事业群下面分设三大业务,分别是小贷和信用支付(包括担保公司)、保险(包括对接众安在线财产保险公司)、理财。

1、支付宝逐步摆脱单纯的“渠道”角色

自2003年淘宝网推出支付宝服务发展至今,支付宝已经成为中国第三方支付的绝对巨头,据统计,2012年支付宝交易规模为1.86万亿,占中国第三方互联网支付的49.2%。虽然第三方支付市场不断有新的进入者,但支付宝的市场份额相对保持稳定。

2011年4月,支付宝联手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等10家银行高调推出“快捷支付”,成功绕开了网银交易额度限制,快捷支付不需要再链接到银行的网关,摆脱了银行的束缚,将大量终端用户的消费数据紧紧地抓在手里,同时还“迫使”银行与支付宝共享其核心客户数据资料。由于“快捷支付”简单方便,深受消费者欢迎,仅推出7个月,用户数就突破2000万,截至2012年10月,聚拢的用户数更是超过了1亿,与其合作的银行机构也超过了100家。

从最初的网银通道,拓展到快捷支付等新型业务,支付宝将虚拟账户和用户数据截流,牢牢掌握在手中,支付宝已不再单纯承担银行的渠道功能,开始化被动为主动,甚至逐渐成为主角。

2、基于大数据的阿里金融发展迅猛

为了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推动阿里巴巴生态体系的健康发展,阿里巴巴在2007年率先与中国建设银行合作,推出融资服务,但由于各方面因素导致合作终止。随后,阿里巴巴分别于2010年和2011年联合复星集团、银泰集团和万向集团成立了浙江阿里巴巴小额贷款和重庆阿里巴巴小额贷款两家公司,开展网络贷款业务。阿里金融业务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针对B2C平台,即为淘宝网和天猫商城的客户提供订单贷款和信用贷款;另一类是针对B2B平台,即为阿里巴巴中国站或中国供应商会员提供的阿里信用贷款,具体又分成循环贷和固定贷两种。阿里金融的贷款金额通常是在100万元以内,采用按日计息的收费方式,信用贷款和循环贷的贷款利率为0.06%/天,其他的贷款利率为0.05%/天。

阿里小贷依托阿里巴巴(B2B)、淘宝、支付宝等平台多年积累的海量数据,有效地控制了小微企业的风险问题,同时借助互联网的批量化、流水化作业又大大减少了业务成本。阿里小贷凭借独特的竞争优势和商业创新,在小微企业融资领域迅速发展起来。据统计数据显示,仅2013年一季度,阿里小微金融就发放贷款超100万笔,放贷金额120亿元,平均每笔贷款额度约1.1万元。

在成功开展B端业务后,阿里金融又开始通过整合支付宝、淘宝集市和天猫商城的平台数据染指C端业务。2013年4月,阿里金融与上海农村商业银行合作涉足“虚拟信用卡”。淘宝、天猫的用户可以获得最高5000元的授信,在手机支付时可以使用信用支付额度购物,由合作银行将钱支付给卖家。阿里金融通过向合作商家收取手续费和向用户收取逾期罚息继续获利。截至目前,有100多万家淘宝集市卖家和近3万家天猫商城卖家开通了信用支付,预计该产品未来将覆盖8000万用户,市场潜力非常巨大。


3、阿里金融的未来构想

阿里金融虽然创造了优异的市场业绩,但自身仍面临诸多问题,具体体现为资金成本相对较高、业务范围受制于生态系统、数据维度和风险控制模型仍需完善等。为此,我们推断生态系统外部扩张、转型为阿里金融平台和丰富数据来源渠道将成为阿里金融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

(1)阿里巴巴生态系统外部扩张

阿里金融与阿里巴巴生态体系是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一方面阿里金融的发展依赖于阿里巴巴整个生态体系,另一方面阿里金融的存在也将推动阿里巴巴生态体系健康良性的发展。

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未来将沿着两条路径扩张:一条是阿里巴巴B2B、天猫商城、淘宝集市等传统生态系统的做大做强;另一条则是支付宝服务体系的扩张、一淘网购物搜索体系的搭建、阿里物流新体系的形成。

阿里巴巴生态系统是由众多小的生态系统构成,阿里巴巴生态系统的发展繁荣将为阿里金融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2)转型为阿里金融平台

阿里金融未来的方向应该是转作金融平台,该判断的理由有三点:一是阿里金融资金规模有限且资金成本较高,阿里金融依托的两家小贷公司注册资本总和为16亿元,按照1.5倍的放贷,同一时间最高放贷额度为24亿元,服务范围相对有限,虽然阿里金融已经开始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提高资金来源渠道和周转能力,但阿里金融还面临资金成本相对较高的问题;

二是阿里金融通过自己放贷,虽然推动了生态体系的更好发展,扩大了收入来源,但同时也引入了风险;三是阿里巴巴的基因便是搭建平台,转型做平台是符合阿里巴巴的整体发展思路的。

我们认为阿里金融未来转型做金融平台将分成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B2B和B2C模式,依托阿里巴巴的两家小贷公司为商家和终端消费者提供金融服务,如面向B端的订单贷款、信用贷款和面向C端的“虚拟信用卡”,此时利率由阿里金融设定,阿里金融需要承担信用风险;第二阶段是B2B2B和B2B2C模式,阿里金融开始转型作为金融平台,即引入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由其提供贷款服务,阿里金融仅提供双方对接和信用评估等服务,风险转移到银行等机构;第三阶段是P2B和P2C模式,阿里金融仍然是提供金融平台服务,但资金供应方开始向有投资需求的个人或机构转移,绕开了传统金融中介机构,大幅降低了交易成本,将更多的价值返还给资金供求双方,该模式与P2P网络借贷相类似,利率由市场决定,资金供应方自主承担投资风险。


(3)丰富数据来源渠道

毋庸置疑,阿里巴巴是一家大数据资产价值很大的公司,阿里金融的核心竞争力也在于其数据资产。然而,金融是一个带有风险特征的行业,风险控制是阿里金融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事项。一方面需要不断提高数据挖掘利用能力、完善金融风险模型,另一方面也需要不断扩充数据来源渠道,提高数据维度,具体包括宏观经济数据、行业运行数据、物流监控数据、反映企业和个人的数据等。

我们认为,数据资源的获取在大数据时代初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资产,尤其掌握了大量具有价值的独占数据,但随着数据共享和数据所有权归属问题(理论上是应该属于用户)的解决,数据分析和利用能力将成为关键,而数据资源的垄断性价值日益降低。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4-30 03:37 , Processed in 0.08239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