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 继续访问电脑版
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371|回复: 0

佛法十二因缘与生死轮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6-22 21:49: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译者:buddarock
发布:2013-06-20 21:54:58
开篇前推介阅读: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是佛教的基本教义,与四谛、五蕴、八正道等同为佛教的核心。根据经典的记载,佛陀在菩提树下觉悟时,就是观这十二因缘。十二因缘说明有情流转生死的前因后果,在此流转中唯是烦恼、业行及苦果(即惑、业、苦);它们相依,因缘生灭的相续流转,使我们感受到有个人生的过程,有一个生命在生死轮回。
佛说十二因缘是一大苦聚,我们学习十二因缘就是要明白苦在哪里?要从十二因缘当中怎样得到解脱。
十二因缘又称为十二缘起支。此十二支互相为因果,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故佛经中常说:“此有故彼有,此灭故彼灭。”
二千五百年前,迦毗罗卫国王子及释迦族王位继承人乔达摩,于信仰路上苦苦追寻,终于在一个月圆之夜,洞达佛法真谛,成就大彻大悟。
他的开悟或说觉醒,即是正觉,明灭了无识和欲念,使贪、嗔、痴不再起于心,以致“三觉圆满,证一切种智,得无上菩提”。多年痛苦求索,经一夜苦思冥想,终于修成正果,成为“知者”、“觉者”。
佛祖因材施教,向有慧根之人传讲得道正见,传讲烦恼解脱之道。佛祖以大智识彻悟人生真谛,而佛祖的弟子虽未得正见,但希冀放下烦恼,佛祖发慈悲心向弟子宣讲佛法。烦恼与生俱来,亘古不变,凡人为无识、欲念所牵绊。从古至今,凡人不识“四谛”、“十二因缘”,所以欲望缠身,火毒袭心,于恐惧中备受折磨。觉悟如佛祖曾言:
“阿难!缘起甚深,具深邃相,众生无法理解。不明缘起,不悟缘起,则世如纠结乱麻,世如缠绕窝巢,世如蓬丛竹苇,不得出离于苦界、恶趣、堕处、轮回。”
不识缘起是烦恼的本源。“十二因缘”即是佛祖示悟的核心。照见内心是佛教徒的必修之业,不是经由熟读经文,经由观想自念及他念,而是在自我人生中证悟缘起,通过自身自心的寂静、内省,彻悟“十二因缘”。
“见缘起之人,即是见法。”
一、无明(avijja)
image001.jpg

一盲女蹒跚前行,不见去路,象征“无明”。“无明”即是盲然不知事物的本来面目。
巴利语中“avijja”是贬义词,意为“不完全知”,但不是“全然不知”。所谓“无识”不是通常意义上的没知识,这里是指不识“四谛”,在自心、自命中不能通达之。在过去世,凡人未悟到“苦谛”(苦),因此不能明灭“苦因”(集),明灭贪享渴念。凡人对“苦灭”(灭)见而不知,因此不能免于“负苦”。在过去世,凡人难辨“苦灭之道”(道),乃至不识觉悟之路,而今世终尝苦果。
“无识”非为过去世之因,而是驻留现世凡心。如我们所见,缘于无识,老死愁苦之命轮次第轮转。过去若干世,我们不能反省“自我”的欲念,因此就无法斩断无识之根,反之却在“造业”,其中部分因果现世现报。
从这张图我们读到:一位盲女(avijja是阴性词)靠一根木棍引路,在尸骨遍地的石化森林中蹒跚前行。据说原图是一匹瞎眼母骆驼被一名驮夫牵行,骆驼对长途跋涉于不毛之地习以为常,驮夫却欲念难消。无论以何譬喻,都表达了“无识”的无始无明。我们就是行路的盲者,从过去走到现在,又要走向怎样的来世?
缘于心中“无明”而产生过去世的“行”(造作诸业)。
二、行(sankhara)
image002.jpg
图中以陶匠象征。正如陶匠用陶土造器,一个行为引发一系列行为发生,产生诸多后果。制陶轮一旦开动,便常转不停。同理,意行合一,随心于念。
业缘果报——或现世报,或来世报,或远世报,而业障亘古不灭;非为不报,时机未到。在过去世造作诸业,因不识“四谛”而碌碌世间,造善业或不善业定世间果报。
“无识”障心,正如陶匠制陶:时而制出好陶(熟业),时而不经意纹裂陶破(不熟业)。制陶时浑身是泥,如纯洁心为业泥玷污。以陶匠做比恰如其分,因为“Sankhara”的意思就是形成、成形或合成。因此英文译做“Formation”,汉语译为“行”。
缘于过去世的“行”,而产生现在世的“识”。

三、识(vinnana)
image003.jpg
“再生识”或称“结生心”,由一只猴子在窗与窗之间跳跃象征,表明从各种感官中感受到的唯一的意识。图中猴代指元意识兴起——新生命的第一个意念。
“再生识”因各自造业,而有种种不同。至于读此文诸位,在你们的生命受孕之时,意识“跃入”新生命体中,此即“再生识”缘起,身行五蕴——是过去世“为人”之本。须知再生识是为业果,非由意愿决定。若此生善业不足,则无机转世为人。濒死之际,若想“再次转世为人!”,前提是平生须修习佛法。现在谈“再生识”虽为时尚早,但我们若希望在世间轮回,现在就要修习佛法,将来才会生成愿望中的“再生识”。
“再生识”是投胎的第三要素,因母亲尚处经期,精子贮存子宫,如果没“人”希望此刻轮回,卵子就不会结精受孕。
缘于“再生识”,而产生“名色”。
四、名色(nama-rupa)

image004.jpg
图中人坐于船中,一人掌舵。船代表的是“形”,乘客代表“行”。
图中释出大致涵义,虽然未必确切。“形”包罗甚广而常被视为“身”,受想行识则集于“心”。身心合一,身心俱动。我们常说“自心”、“自身”,意指“自我”可以无形中操控身心,而正解是心理状态和物理变化的运转有相应规律,我们的心灵不可避免地受到污浊,同时身体也无法抗拒衰老、疾病和死亡。
身心驿动虽与生俱来,但历经锤炼亦可岿然不动,人生何必随波逐流。鉴于此,上图解读为“心”撑着船(心理与物质态)行于(欲念)河中,乘船人指代“身”。在藏画中对此的表达是,小渔船载着三四人在激流中划动前行,乘舟者无疑代表五蕴(khandha)中“行蕴”以外的另四蕴(色、受、想、识)。
缘于“名色”,而产生“六入”。
五、六入(salayatana)

image005.jpg
图示一屋有六窗一门。感官是我们获得外界感受的“入口”。每种感官都是独特的,欲求感受周围事物。
此种因缘通常以有六扇窗的房舍象征。“六感”(六根)为眼、耳、鼻、舌、身、意,是接受各种外部信息的基础。与“六感”相对应地,产生“六识”:见、闻、嗅、尝、感、知。离开六根六识,我们将一无所知。我们的感受来自五种感官,意识为第六感。外五感只有当下的感受,而第六感——意识,累积并筛取记忆,不仅记住过去,而且感受现在,还要思考未来(希冀或是忧虑)。意识中有外五感所不具备的感知,比如对天堂、鬼神、地狱的感应。经由“三昧”(samadhi,止息杂念),意识可以感知神鬼世界以及各路神妖。
缘于“六入”,而产生“触”。
六、触(phassa)

image006.jpg
二人拥抱描绘了触觉器官和所接触事物。此因缘中,感官开始接触外界。感官印象由吻来象征,代表与外物接触、分辨之后,才会产生感觉。
“触”介于六感与所接触事物之间。例如,若满足如下条件:有眼,有物,有光,眼可视,眼睁开,眼朝物,这样眼睛才会触到物,眼中则会映入物象。其他五感接触外界时也同此理。“触”传统上是以一男一女拥抱为象征。
缘于“感触”,而产生“受”。
七、受(vedana)

image007.jpg
以眼中箭象征。箭代表感官受到的刺激,此处感官是眼。图画生动地表现感官受到强烈刺激,包含痛苦与快乐,虽然此处只描绘了痛觉。看似小状况却造成眼部剧痛。同理,无论我们有何种感受,痛苦抑或快乐,都会为其所驱从、支使。
六感“外触”不同,触发各种感受。“受”有三种: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乐受”为人喜,生发幸福;“苦受”为人憎,生发烦恼;“不苦不乐受”为中性感受,我们常处不悲不喜,但甚少留意。
不过所有的感受都流于变化,心境不会一成不变。即便最幸福的时光也会流逝,让它种感受占据心灵。即便因感受快乐而拥有幸福,却不能长久,幸福亦是“苦”。心随境转,永恒不变的幸福一生难求。因之,图中男子眼睛被箭射伤,传达出的感受已足够强烈。
缘于“受”,而(常)产生“爱”。
八、爱(tanha)

image008.jpg
由酒徒象征。不管酒多伤人,也不管喝下多少,只是豪饮不辍。因心理产生依赖而难以自拔,即便喝过酒身体并不舒服。
据此因缘,造前业定后运。因“爱”(欲念)导致今世造业,唯修佛方可减除罪孽。修习佛法需要“念”(sati),若无正念则定为从前习性困扰,使得心中欲念和无识愈加累积。心中有“念”,方知“此为乐受,”“此为苦受,”“此为不苦不乐受”——观想“三受”,可知“贪嗔痴”,二者息息相关。获“三受”之识,即可出离生死轮回。若不践行佛法,则由“受”或生更多“爱”(欲念),终至苦海轮回不得解脱。龙树尊者有言于此:
一切欲妙生祸殃,佛说如同木鳖果,
世间人以其铁镣,缚轮回狱当断彼。
若想:如果没有厌恶欲妙,后果将如何呢?所有欲妙都能产生祸害,招致大罪,佛陀说:一切欲妙就像木鳖果一样。(据《念住经》中记载:木鳖果是生长在西方海岛上的一种树木,它的果实虽然香甜可口,可是上午食用,下午就会命归黄泉。)因此,必须舍弃此等欲妙。否则,世间人们将不由自主地被欲妙的铁镣束缚在轮回的牢狱中。
《亲友书》第23偈索达吉堪布译自梵文 白莲鬘注释
轮回自性即如此,天人地狱饿鬼畜,
生于何趣皆不妙,当知乃为多害器。
轮回自性或过患就是如此,因而无论是转生到天界、人间、地狱、饿鬼、旁生任何一趣,都不是贤妙的投生处,转生到彼处就意味着已陷入忐忑不安、恐怖不已、多苦多难等危害众多之途。
《亲友书》第104偈索达吉堪布译自梵文 白莲鬘注释
梵语trisna(巴利语tanha)意为渴求,进而暗指“渴求身验”。图中以饕餮之徒表述“爱”,酒越喝越多象征贪图感官享受,欲求梵天乐国,而此乐国或可望不可即,或无影无形。
缘于因“爱”造业,而产生“取”。
九、取(upadana)

image009.jpg
以一猴伸手摘果象征。亦称“执取”,意为执着于欲念。
“取”是执着于一物的精神状态。此种执着是因“爱”(欲念)已至深,人为此情所困。
“取”有四种:
1. “欲取”,即是对所爱恋的事物执取;2.“见取”,执着于自己的见解、观念;3. “戒禁取”,对自己以前所拥有的戒条和行为方法迷信地执着不放;4. “我语取”,即是执着“是我”、“有我”。
因为有执取的缘故,而对所有的事物产生一种错误的观念,认为有个固定不变的“自我”,这个执取牢固地附着在每一个人的心识中。(原文对四执取的解释不完全,这段文字摘自佛使比丘对执取的阐释。——译注)
境生爱欲终致四果:或贪图物质享乐;或远离净土,走上歧途;或执于妖术经咒;或一生执着于“自见”、“自我”。若在以上“四果”中执迷不悟,便无缘佛法,后果即是离经背道,堕入苦境。贪图越多享乐以求心安,希冀拥有幸福,而往往适得其反。因此原来的两张图中,以一男子摘满一篮果仍不满足,还想继续摘来做比喻。
缘于“取”,而产生“有”。
十、有(bhava)

image010.jpg
以一即将生产女子象征。新生命将要诞生,“来世业”虽未造但已在酝酿。
凡人索求无度,内心因“欲取”而备受煎熬,给“苦火”火上浇油。凡人不识“苦谛”,只知煽风造焰,而经由修佛证果,方能灭度欲火,根除无明。如果我们希望在世间轮回,就必须约束自性,省视“我有”,凡事取之有道,因“我有”每时每刻都缘于我们的“业造”。此即是说,欲取正念,方得正法解脱之道。一切归结于我们的所为、所不为,当生命终结之时,我们的一生修为和转世欲想,决定了将去往天堂还是地狱。
缘于“有”,而产生“生”。
十一、生(jati)

image011.jpg
此图寓意明显,由一女子诞生一子象征。
“生”即母体子宫内“五蕴”(色受想行识)显现。
正如我们所知,母亲在生育过程中是很痛苦的,由此思及生命中的“苦”为何不可避免。如果不能斩断轮回,未来世定会为此生业造所影响。若想到既有来世,不妨来世再修佛法,但正因今世不修行,来世降临还似今生。因此不要耽搁,修佛只在当下!
龙树尊者阐释了人为何要自我解脱:
从有出生若有生,出忧病老求不得,
死与畏等剧苦蕴,生灭则令一切灭。
从有中出生后世之生,有生必有忧、病、老、求不得、死、畏、悲哀、意苦等巨大苦蕴。如果无明灭尽,则行灭尽,直至生灭尽之间。如果生已灭,则自然灭尽忧等这所有痛苦。
《亲友书》第111偈索达吉堪布译自梵文 白莲鬘注释
缘于“生”,而产生“老死”。
十二、老死(jara-marana)

image012.jpg
最后一个因缘由奄奄一息之人象征。生命不断延展,每时每刻都在变老最终走向死亡。
来世之命未卜,愚痴、欲念难绝,生命轮回不息,亡路殊途同归。一念生贪心,一念起嗔恚。此生彼起,念念不止,终非佛道正法。唯经修佛证果方得涅槃,解脱轮回,出离世间一切苦。龙树菩萨劝诫众人:
事实如此故为见,圣者四谛恒精勤,
未抛舍财诸俗人,了知取舍越惑河。
为了能现见四圣谛的真如性,恒常当精进修道。如果心里有我一个在家俗人根本不可能现见圣谛的想法,所谓的“未抛舍财”是指未抛弃妻儿、财宝等,身居红尘的诸位在家人实际上如果了知取舍也完全能够越过烦恼的江河。
《亲友书》第115偈索达吉堪布译自梵文 白莲鬘注释
此为生命轮回之概略,我们于轮回转世中受苦受难,始终执迷不悟。轮回之业由我们造就,由我们轮转,如果我们许愿解脱轮回并付诸努力,就有可能出离轮回,超脱世间。
结语
      在大师教诲下,生命轮回让我们悟到诸多佛法真谛。常观想佛法真谛,便能洞悉轮回的本质。观想,修行,得见自身缘起。遍知自身缘起,则通达佛法精髓。自悟自证,不必见书见论,不必听言众师……
至尊佛陀曰:
若有人见十二因缘者,即是见法;
见法者即是见佛,见佛者即是佛性。
自《佛说长寿灭罪护诸童子陀罗尼经》
Anicca vata sankhara
uppada vayadammino
Uppajjitva nirujjhant
tesam vupasamo sukho.
诸行无常
诸法无我
诸受是苦
涅槃寂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3-29 01:08 , Processed in 0.066079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