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2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70后为70后画像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24 19:21:2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商业经典By 信海光

大约整整十年之前,我曾经参与过一次短暂而且不成功的创业行动。几十口人聚集在北京地坛公园西北角一个花团锦簇、有锦鲤、有飞檐的古式建筑中,夜以继日地设计样报。
由于相隔岁月久远,具体细节已不堪描述,只模模糊糊记得,我们当时在雄心勃勃地酝酿一份新报纸—后来当然失败了。此事没多久几乎就被忘得一干二净,但那些参与行动的人,却一直滞留在记忆中,深刻、鲜明,而且在之后的日子里,还被不断传来的各种小道消息搅起、翻新。
创业工作很累,但也有快乐的时光,电脑是新的,还有局域网络相连,有人就提议在下午的闲暇时间和晚上组织起来打联机游戏《帝国时代》。于是,在本来就不大的圈子里,又有了更小的圈子。直到很久以后,我才意识到,这个随机组建起来的小圈子,居然小概率地收纳了好几个“奇人”。
其中有一个体格壮硕的光头青年,怎么看都不像“新闻民工”,简直就是真正的建筑民工。他的常用口头语是“妄人”,因此后来我一直拿“妄人”做他的代号。妄人告诉我他刚刚来北京,之前在湖南的一个小地方工作,银行职员,还是点钞冠军。因为喜欢在网上发帖子,被主编以为颇有几分文笔与见识,辞职离婚,招来北京。上个月我再见他的时候,他已经是国内很有名的一家媒体的主编。
还有一个长有八字眉的青年,羞涩而拘谨。他的经历更奇特,居然做记者而没上过大学,据说高中毕业后曾贩卖过水果,也是因为喜欢在网上发帖子,机缘巧合地来到北京,进入传媒行当。十年后的今天,我在百度搜他的时候,竟已是中国影响力几乎最大的一家都市报的首席记者。
还有一个面目清秀的少年,当时大概也就20出头,刚入行没多久。他倒是毕业于名牌大学,腼腆内向。多年后,在我几乎忘记他的时候,却被一件新闻吓了一跟头。光头跟我说,他就是前几个月在演唱会上高调“出柜”的男歌星的绯闻男友。
那一群人中,还有个黑哥,来自川边某自治州,常以出身贵族家庭自诩,他是彝族;还有位跟我同龄稍大的青年总编辑,他也没上过大学,在父亲当总编的报社里干了多年新闻学徒,终于独立门户。
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生于20世纪70年代后,因缘际会于互联网上。60后、70后、80后、90后都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类媒体常喜欢选用的话题,也是很有意义的研究,但也常陷入误区。最大的误区是,人们常把由于年龄造成的代际差异等同于时代差别,比如把60后、70后、80后、90后的差别用50岁、40岁、30岁、20岁年龄人群的差别相替代,这样虽然也能够比较出许多差别甚至鸿沟,但这些差别,最终都会因为时间的推移而湮灭,因为每个30岁的人群,不管他们如何抵抗、憎恶、敌视,早晚会一样变成40岁人群。
每一代都曾经叛逆,每一代都曾受压制,每一代都会接掌权柄与财富,每一代都会老去。
不被时间湮灭的和值得放大的,只有各代人与各代人不同的“三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与特殊遭际。
只有那些对历史有特殊贡献,或者为历史做出特殊牺牲的“年代人群”,才有资格被记入史册。
如以此而论,每一代人的特殊遭遇是什么?那些足以影响整整一代人共同性格和机遇的因素又是什么?
身为局中人,我能看到的大概有这么几点:“文革”、婴儿潮、改革开放、独生子女、1989、大学扩招和互联网。
身为局中人,在这里我只能议论下这些大时代因素对70后的独特影响。“文革”开始于1966年,终于1976年,但直到1979年之前的整个新中国成立后30年,都可以统称为“革命时代”,不管是“左”还是极“左”,都是革命的意识形态在中国占主导地位。70后一代,他们没有亲身参加过革命行动,但革命式的思想教育和宣传却在记忆深处留有残迹,这使他们后来的意识形态有别于60后、80后、90后。
70后与60后一起赶上了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波婴儿潮(Babyboom)。10年时间,中国出生了近2.6亿人,占当前全国总人口数的约20%。在这些人壮年的时候,婴儿潮意味着分享人口红利,承担房价暴涨,老年的时候则是白发浪潮。
改革开放三十年,共同影响的不止这四代人,也包括40后、50后,但各代所处阶段不同,影响到各代人对财富的掌握。如果说权力的分布在代际中基本平衡的话,那么财富则向40后、50后、60后倾斜,在社会财富几次大规模重组过程中,60后还能从邓小平南行后的下海潮、私有化潮以及更晚些的地产潮中分得一大块蛋糕,而70后则只能靠后来的互联网崛起富了一小部分人,此后社会财富与阶层日益固化,80后、90后机会更少。
独生子女政策造成中国乃至人类社会亘古未有的一大新现象,其影响一言难尽,尚需研究,但却造就了60后、70后与80后、90后之间的一道分水岭,其区别就是有兄弟姐妹的一代人和无兄弟姐妹的一代人。此后,一代人的性格、一代人的家庭、一代人的经济、一代人的机会都有不同。
1989年,东欧剧变,国内发生政治风波。从此,从70后上大学一代开始,中国的大学校园逐渐从象牙塔内的理想主义一代走向实用主义。1999年,教育部出台《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从70后大学毕业一代开始,轰轰烈烈的大学扩招全面展开,四年后,就业难问题开始出现。
互联网是20世纪末开始勃兴的对人类都有影响的伟大发明,自然也对中国的四代人都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但其中代际之间又有重大区别。70后是接触互联网最早的一代人,也产生出最早因为互联网改变命运的一批人;互联网对60后更像一种工具;而80后,在受益的同时,开始蒙受“互联网之害”,大批青年因为无节制上网、沉迷于网络游戏而荒废了学习;至于90后,则完全是成长在互联网下完全不同的一代。
通过以上七个维度,已足以为70后一代描绘出不同于其他代际群体的生动形象,也可以解释,在2002年,为什么会在地坛的一角,本文开头提到的那些人能够汇聚一堂。如果时代稍有不同,这一景象即无法呈现。比如,没有大学文凭而成就于媒体,这只能发生在70后走上职场为止。在此之后,大学扩招,人人都是大学生,知识青年中没拿过大学文凭、受过大学教育的凤毛麟角。
又比如,优秀职员从银行这种热门单位辞职跑去媒体,这在以后也很难想像。2000年以后,随着国进民退,社会阶层的日益固化,当公务员和进入垄断国企已成为多数青年的梦想。公务员考试始于1996年,10年后成为“中国第一考”,但至少对70后大学毕业生来说,曾经是免疫的一代。那时候周围有很多人拒绝了国家机关的诱惑转而选择更市场化的工作,比如我毕业那年,就曾雄心勃勃地拒绝了两家中央部委的offers。
而互联网的出现,则首次突破地域限制,为更多普通青年创造了通过鼠标改变命运的机会。从地方到中央,从农村到城市,循旧例,要经过多少年的努力都未必可能达成,但对于那些最早熟练应用互联网的年轻人来说,只要有能力,肯花心思,往往数月就能崭露头角,卧龙不必候三顾,冯谖未用歌弹铗。对于70后一代来说,这种人物例子数不胜数。70后是被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引领着走上社会的最后一代,正因为这些信念的引导,70后们才敢于像60后的前辈们一样打破传统,到更广阔的领域寻找机会。这些情绪在2000年前后的互联网上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那时候,泡在网上的青年们都淳朴真诚、彬彬有礼、热情洋溢,陌生人们每隔几天就会在线下互相聚会,不是相亲、调情或者约炮,而仅仅是高谈阔论。那时候的互联网上没有那么多暴戾之气,叫骂、愤怒、约架都没有。人们相信世界是平的,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相信社会会越来越好,他们是高歌猛进的一代,他们热衷于在网上写文章,做学问,长篇大论。但之后的互联网一代,则充满了焦虑、悲观、消费主义,用盛大侯小强的话说,人们的思想都被碎片化,没有持久的专注,整个世界如同得了多动症。
话又说回来,幸福的一代都是相似的,不幸的一代却各有各的不幸。时间如此公平,它在所有代际之间平等地流淌,各代人都在经历着当代的变迁,只不过他们借以经历的年龄不同而已。到了2012年,在相同的社会背景下,20岁的90后,30岁的80后,40岁的70后,50岁的60后,也都学会了在微博上抱怨、开骂。这时候都明白,其实所有人都是一体的,身处同一艘漂浮的船上。
还是10年前,记得当时一位60后的老哥写了一篇文章,叫《不和70年代生的人交朋友》,他说过很多有意思的话,比如说,反感70后制造太多新名词,“一听到70年代生的人把调制解调器昵称为‘猫’,就起一身鸡皮疙瘩”;比如嘲笑愤怒的余杰,性开放的卫慧,说“70年代生的人都是古惑仔,都是拿着大片刀砍人到处炫耀的角色”;比如讥讽70后一代的共同点都是没有文化,不爱说话,喜欢玩“酷”;比如抱怨70后冷漠、不合群、对个人利益斤斤计较,太自私,太不负责任等等……身为70后,当时读了很愤怒,可10年后再看,眼里竟噙起了泪花,这哪里是在骂我们,简直是赤裸裸的羡慕嫉妒恨啊,如果这样的青春能够再来,情愿被这样再抱怨一千遍、一万遍。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15 23:09 , Processed in 0.05519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