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私募人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3-9 13:51: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03-09 11:17:07   来源:环球企业家   作者:林邑            
内容导读:在资本丛林中,活着才能走得更远
2月21日下午三点一过,深圳翼虎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定恒的电话就不停地响起。他一边泡着茶,一边耐心地接听每个电话。
这天A股出现15个月来最大单日跌幅,电话中传来的都是担忧和焦虑,他安抚着,逐个解疑释惑。这位40岁的私募人,因为较好的业绩,刚被福布斯杂志(中文版)评为2012年最佳私募基金经理第二名。
接听电话的空档,他微笑着又泡了一壶茶,“华尔街早就有人说了,基金经理这份职业,收入高,不是因为能力强多少,主要是承受的压力比别人大。”
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董事长但斌也持相同看法,正因为投资压力非常大,真正有本事的人就会进入私募行业,以证明自己的价值。
自1993年出现私募基金的萌芽,20年来,尽管一直都没有正式身份认证,出身各异、风格多样、信心满满的私募基金经理,帮着最少都是百万级别以上的投资者理财,成为“最会以钱生钱的人”,他们自己也因此身价不菲。
2月20日,证监会公布《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这是关于私募行业第一个专门的规章制度。
从地下到阳光,从调整到松绑,从无枝可依到开始被承认,私募基金行业有了属于自己行业的法规,也有了组织的依靠。截至2月17日,已经有两批共41家私募基金公司加入了基金业协会。
“有了正式身份后,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做私募。”余定恒认为,私募行业的春天,已经来到了。
在所至处
“但斌很快就会完蛋了。”在本刊记者见到但斌之前,北京一位私募基金经理对记者表示,但斌的辉煌业绩早已不在,如今力挺茅台只是种营销。在网络上,唱衰但斌的声音也不绝于耳。
在寸土寸金的深南大道NEO大厦的38层,但斌公司的11个人,占据了这层楼600多平米的空间,宽敞、明亮,墙上挂着一些但斌从俄罗斯买回来的油画,显得格外静谧。
但斌本人丝毫没有受到外界质疑的影响,一直是笑意盈盈,他刚利用春节假期到南极旅行了一圈回来,精神状态也相当好。
“从2008年到现在,我们的收益涨了一倍多。”虽然远不如2008年遭遇投资重挫之前的13倍收益,但斌依然满意。目前公司旗下资金规模和客户数量,也依然保持水准,并没有太多变化。
余定恒公司的办公室也在深南大道附近,面积不到100平米。一进门,就可以看到过去三年这家公司获得了不错的业绩,各种奖牌放在办公室入门处的前台上。
这并非很容易做到,在私募排排网上,但斌管理的两只阳光信托私募产品的业绩,三年来的排名都在百名之外。
而过去的2012年,A股继续低迷,熊冠全球,私募平均收益1.24%,跑输大盘。整整一年,除去12月的末日狂欢,亏损、清盘、赎回、募资难,成为私募行业的主旋律。全年共有354只私募基金产品清盘。
一批私募明星,遭遇冰火两重天。2009年的阳光私募冠军—广东新价值投委会主席罗伟广,旗下19只产品在2012年业绩全部垫底。投资者不停地赎回,让曾经在这个市场上享受荣耀的他,目前只能苦苦支撑。
曾经的明星公募基金经理王贵文,在转私募四年半后,四只产品同时清盘离场,丢下一句“此次别过,今世不再来”,悲怆离场。
但斌非常自信:“因为我看得长远,每个投资决策都经过深思熟虑。”他认为,因为自己一直认真思考,坚持了长期价值投资,才能一直活着。目前看来,活得还不错。
在余定恒看来,经过几个牛熊市洗礼后还活着的私募,基本上过了担忧业绩的阶段,都有各自比较成熟的投资理念和手段,已经学会如何与投资环境相处。
在余定恒办公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隶书横幅,上面写着“在所至处”四个大字。这幅题字正反读都可以,时刻提醒着余定恒,在资本丛林中,活着,才能走得更远。
进入丛林
去年底,私募界发生了一个大新闻,“公募一哥”王亚伟成立自己的投资管理公司,正式加入私募基金经理的行列,并在极短时间内募集了20亿资金。
这和已经做了8年职业私募的但斌目前管理的资金额度相当。但斌并没有压力,相反,他觉得,王亚伟加入私募,更说明,敢进入私募丛林,都非等闲之辈,能在私募丛林活着的人,才是真正的好基金经理。
但斌说自己正是不断接受市场考验,才走到今天。但斌的东方港湾公司成立于2004年。就在他成立私募之际,2004年2月,后来人称“私募教父”的赵丹阳和他的赤子之心资产管理公司与深国投合作,推出一支名为“赤子之心”的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
这是国内第一支阳光私募基金。做法是:让信托公司充当私募基金的发行方,银行作为资金保管方,而私募基金公司受聘于信托公司,负责管理募集的资金。
这种“信托公司+保管银行+私募公司”的模式创新,在适应政策的要求下,使得私募基金公司可以用“投资顾问”的身份,光明正大地进入基金管理领域。
而在此之前,私募基金行业一直处于“灰色地带”,以各种遮遮掩掩的方式做着“违法”的代客理财工作,见不得“阳光”。
但斌从1992年就进入证券市场,从帮亲戚朋友开始,做起了代客理财。2000年、2001年,逐渐形成价值投资理念的但斌在香港股市小试牛刀,成绩不错,他更迫切希望大展身手。当私募行业“阳光化”曙光初现的时候,他毫不犹豫地成立自己的私募基金公司。
余定恒2006年成立了私募公司,之前,他在平安证券做投行工作。私募基金经理出身券商的人并不少,但多数原本就做二级市场投资或者研究,从专注一级市场的投行过来的人,并不多见。
2005年股改进行时,余定恒的投行工作基本停滞下来,他一下子有很多时间研究二级市场,股改也让他看到了中国A股市场发展的希望,他决定抓住机遇,去做二级市场。
投资股市后,余定恒发现自己做得还不错,加之2006年牛市到来,他信心爆棚,希望有更大的舞台,于是成立翼虎投资。
广州长金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郑晓军,在2007年成为私募之前是实业家,当了多年的上市公司的老总,曾任深圳市华生元基因工程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现在他仍然是广州一家实业投资公司的控股股东。
郑晓军发第一支阳光私募产品是在2008年10月,这时候,A股正处于牛转熊击穿2000点后的恐慌下跌时期。这个时点为什么还放弃养尊处优的上市公司老总的身份来做私募,他的理由是:更喜欢也更擅长。
但斌是在公司成立三年后,才发的第一只阳光私募基金。虽然2004年阳光私募已经诞生,但2003年到2005年A股处于熊市,私募发展极为缓慢,很不成气候,直到2007年前,阳光私募总共的数量才11只。
2006年,A股转牛,私募才重新活跃起来,2007年也被称为“中国阳光私募元年”,这一年发行的阳光私募产品为80只,但斌的产品身处其中。东方港湾公司当年取得了近1400%的收益。
但接下来的2008年成为但斌的“滑铁卢”。这一年他的业绩下跌61.28%,跑输了熊市大盘。
余定恒的第一只阳光私募产品就是在2008年3月推出的。推出之前,他带着从大牛市上赚到钱的满满信心,准备在阳光私募产品上再大施一番拳脚。谁知产品一推出就遭遇了熊市,净值直接跌倒4毛。
失败并没有把但斌和余定恒打败,自信使得他们坚持了下来,最终熬过了2008年。
2009年上半年,股市回暖,整个私募行业也恢复生机,阳光私募处于一个发行高峰。为了提高新股中签率,私募和信托合作,采取为一个信托计划开设多个证券投资账户的做法。
为了规范这一行为,证监会叫停信托产品开设证券账户,是年7月,中登公司关闭了信托账户的申请。这一停就是三年。直到2012年9月才又重新开放。三年中,因为存量的信托证券账户稀缺,账户价格水涨船高,阳光私募基金不得不承担较高的账户费用。
余定恒算过账,叫停后一个信托账户年费用为100万至200万,比叫停前的50万最高涨了近4倍。A股连年低迷,私募机构很难承受如此的高成本,部分私募只有选择解散信托计划。
尽管如此,生命力顽强的阳光私募基金这些年,还是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08年至2011年各个年度,信托私募基金发行数量分别为187只、489只、632只和764只。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31日,全国共发行了私募信托产品3224只。
但斌在2010年推出自己的第二只信托产品。余定恒和郑晓军目前各自管理着6只和12只阳光私募基金。他们都在私募丛林中活了下来。
投资人生
环视但斌的办公室,很容易发现,他是价值投资理念的拥趸。
办公桌上一本随意摆放的蓝色大开版的精装书非常显眼。书略显陈旧,看得出已经被多次翻阅,而且还会被不时翻阅。

这是全世界最成功的价值投资者巴菲特的搭档查理·芒格所著的《穷查理宝典》,价值投资者必读之映。
桌上电脑底座右侧,趴着一只小巧玲珑的金色乌龟。但斌说,在投资中,自己更愿意做龟兔赛跑中的乌龟,兔子跑得再快,也只能活几年,而长寿的乌龟却可以活很久,即使是慢慢爬,胜负一目了然。
但斌是在实践中最终找到巴菲特的长期价值投资理念。之前,波浪理论、技术分析,他都尝试过。他曾经于2007年推出一本投资札记《时间的玫瑰》,来阐述自己对巴菲特长期价值投资理念的理解和实践。
他认为自己投资茅台的经历,就检验了长期价值理论的价值。从2003年就开始持有茅台,当时的买入价格是每股23元,此后他持续买入,一直持有。即使目前茅台从高位降到200元以下,不考虑复权的因素,他持有贵州茅台股票也获利颇丰。
眼下,他依然看好茅台,即使茅台连番遭遇塑化剂、反腐限制“三公”消费、被罚款等黑天鹅事件,他仍不改初衷。还为此在网络上坚持不懈地和人辩论。
他坚持认为,这也是价值投资者应该做的事情。当自己看好一家企业的基本面,买入持有,就应该有股东心态,际遇不好的时候更应该努力维护。事实上,这些年,因为投资理念不符,但斌还劝退了一些客户。
中国博文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王文,也是深圳私募基金经理中的一员,他主要投资港股。他说自己是用做生意的心态来投资,“物美价廉就是好生意”。
他认为,深圳的私募人中做价值投资明显比北京、上海、广州等其他地方多。原因是深圳靠近香港,接受了港股市场的洗礼。投资港股,买贵了,会死得很惨,最终能活下来的都是坚持买入好股票的价值投资者。
郑晓军对价值的理解和把握,是从做实业的角度出发的。
在选择投资对象的时候,郑晓军用过去做实业积累的经验来分析企业基本面:管理团队、产品、盈利模式和历史经营数据等。而且是以一种买入自己要来经营的大股东心态来研究。
因为是精心挑选,郑晓军一般都会集中投资,而且,持股时间很长,有时候一年甚至两三年才会换一次股。郑晓军的单只信托产品的持仓一般不超过5只股票。“分析透了,看准了就重仓介入,长期持有。”
买入苏宁电器是郑晓军的得意之作。从2004年12月到2007年6月,他持有苏宁电器30个月,涨幅近20倍。而买入苏宁电器,他借鉴了自己过去做零售业的经验,认真分析苏宁的招股说明书,因此在较早时期就看准了它的价值,而“之所以能拿这么长时间,是因为我们关注的重点在企业本身,而很少关心价格”。
郑晓军管理的12只产品中,不但都跑赢了大盘,净值都在1元以上。郑晓军说,“坚持价值投资,确实能够带来巨额回报。”时间越长,跑赢大盘幅度越大。
余定恒也曾经是巴菲特的信徒,不过,他现在认为价值是个内在标准,每个私募经理的理解可能不同,只要最终经得起市场的检验,都可行。
像“涨停板敢死队”的代表人物上海泽熙投资管理公司的徐翔,不能说他就一定不是价值投资。“庄家”应该是很好的价值发现者。如果不是,历史会证明他们的结局是可悲的。 
事实上,余定恒发现,很多价值投资者也会做中短线,毕竟在中国这个新兴市场,必须要对市场保持敏感。余定恒现在较少提价值理念了,市场上存在的多元投资理念,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和自己最契合的。“做庄、做技术分析,也有活得很好的。合适自己就行。”
下一个黄金十年
余定恒对市场、政策的变化相当敏感。
他注意到,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监管部门密集出台了关于私募行业的一系列新举措:信托账户重启、新《基金法》出台、第三方销售开闸、《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余定恒从中嗅到了春天的气息:有法可依之后,私募的风险控制将更有效,发展将更加规范有序;第三方销售、信托账户重启,发行成本将大幅降低;名正言顺了则有利于私募的金融创新。
在余定恒看来,所有这些市场的变化,意味着私募基金经理将面对一个竞争激烈的未来。资本市场创新产品将会更多,“债券私募、期货私募等,将纷纷出现”;市场更加多层次、多元化、精细化,“比如擅长某一领域的人,就可以合作成立这个领域专业化的基金”……
事实上,余定恒就留意到,随着证券市场的深入发展,过去主要投资二级市场的私募基金也面临着结构性变动,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将是今后三个主要方向。
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余定恒已经着手采取措施应对未来。除了传统的投向二级市场私募基金产品,他还开始着重培养量化研究团队,并已经新发行了两只量化对冲产品。此外,余定恒还准备发行一只私募股权基金。
郑晓军没有留意这些具体变化。对于他而言,自己的私募人生才刚开始,要真正成长,必须要经历两个以上牛熊市的交替才能算真正的价值投资者。因此,什么样的外在环境不重要,扎扎实实做好公司价值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这些政策变化,但斌留意了,但他并不是特别在意。他甚至对自己公司在2月17日领先成为基金业协会会员这件事,不是太清楚。
投资在他看来,始终是个人去看未来的事情,再好的政策和发展机遇,如果没有长远目光,也照样会错过。
这段时间,但斌在各种场合宣传自己的“最漫长牛市”断言—中国将迎来最漫长的牛市,至少十琠。
他认为,未来十年,户籍改革、土地私有化、人民币国际化、遗产税等决定中国未来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文明治理方式的一些重大事件可能将发生。这是真正牛市的基础。

一开始,我以为这是一群很难接近的群体,从之前了解到的情况,这些替高净值客户理财的人,其实自己也应该是隐形大富翁。
但我错了。即使之前没有发短信知会,几乎打出去的每个电话,都很快被接听。见到本人之后,还会发现这群人穿着休闲,显得随意亲切。
第一次电话联系但斌的时候,开门见山就说,他最近争议很大,想采访他,要问他一些尖锐的问题,但斌没有任何犹豫,回答:可以。
联系采访的过程中收获的感悟:做私募基金经理的人,心态比较开放,沟通起来比较容易。
不接受采访的人,告诉我原因很简单:最近做得也不是很好,就算了吧。同意接受采访的,应该说,都是业绩不错的,至少自己还是满意的。
余定恒边泡茶边边聊,手里拿着一串佛珠捻数着,他告诉我,喝茶礼佛就是他当年面对股价下跌为平复心境而逐渐养成的习惯。
有位普通投资者,在雪球上写过一篇分析文章,随口说到了但斌2008年的失败。他没想到,但斌后来跑到他的文章下面跟帖,说失败的确因为自己投资决策失误,目前已经做了相应调整。这位投资者感叹,他看到了但斌的谦逊的一面。
和这群人接触之后发现,谦逊和热爱学习似乎是他们的共同点。
茅台塑化剂风波关注度最高的时候,但斌说过一句话流传很广,也对他的形象破坏很大,甚至被很多网民调侃是“一夜八次郎”。
结果他毫不避讳主动提及此事,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感觉舒服。
郑晓军从上市公司总裁转向私募基金经理,也说到“舒服”,这个选择这让他感觉舒服,所以一点都不纠结、犹豫。
余定恒等其他人选择做私募,其实也是要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因为这会让他们感觉舒服。
对于他们来说,做什么事,让自己感觉舒服是第一位的。因为舒服,再累压力再大,他们会一直做下去。
舒服的标准,决定了你是什么样的人。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2 16:07 , Processed in 0.056571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