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大众点评只剩最后一次IPO机会!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1 15:20: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05月09日 09:38    创事记
  文/黄渊普

  2014年2月9日大众点评接受腾讯入股,如愿获得了微信入口;自那以后,大众点评的核心工作目标就是登陆资本市场进行IPO。在大众点评内部,上市喊了多次而折戟后,大多数员工们已经对上市的话题提不起兴趣。投资方和管理层在为IPO十分焦虑,而大多数员工对此漠不关心;2014年的资本市场窗口期已经在慢慢关闭,但大众点评依然没有做好准备。

  大众点评CEO张涛曾在2005年底有如下表述:“如果大众点评网在未来三五年能做到四五千万美元的年收入,我就会选择上市;如果只能达到一两千万美元的年收入,我会考虑与其他大网站合并”。按照5年计算,到2010年时大众点评在收入上差不多达到了目标,但体量依然太小;加上2010年时团购成为了资本追逐的大热点,大众点评需要花时间和金钱去补齐团购的概念。

  2008年1月,大众点评网CEO张涛接受采访时谈到大众点评网将在2008年实现盈利,并在三年后完成上市的目标。这是大众点评高管第一次公开地对上市前景表示自信。同年9月,张涛表示:“按目前美股的市盈率水平,公司净利润需要超过1000万美元才能达到上市条件;而这个目标对于大众点评网来说大概还需要三年左右的时间”。两次不同场合的表态,大众点评都把2011年定为了上市目标年。

  2010年团购传入中国,当时看似无比光明的市场前景使大众点评兴奋不已。优惠券业务虽然带来了不少收入,但大众点评逐渐意识到团购的“预支付 闭环”和庞大现金流能更加吸引资本市场和说服商户。所以,2011年大众点评未按原计划去上市,而是选择在2011年4月融资一亿美元,大力发展团购业务。用大众点评副总裁龙伟的话说是:“大众点评网接受私募投资而非进行上市,就是为了大规模投入开拓市场,进行新布局”。当时龙伟甚至自信满满地表示:此前公司对市值的预测是10亿美元,而现在这一预期达到数倍以上。

  对于美国同行Yelp在2012年3月进行IPO一事,大众点评网CEO张涛曾表示Yelp没有抓住团购和移动互联网的机会,“这两个机会,Yelp都没有抓住,这也决定了它未来增长空间会受到Groupon和Foursquare的挤压”。从龙伟和张涛的表态可以看出,当时大众点评的确自信满满,现在看来有些盲目自信。

  局势的发展超出了大众点评高层的预计:投入重金后,大众点评并没有在团购市场取得预期的效果。2011年发力团购时,大众点评是以拉手网和窝窝团为对手而忽视了美团,而到了2012年时美团异军突起成为团购行业第一。而伴随着Groupon的股价持续走低,团购概念遭遇资本寒流,资金链紧张的大众点评不得已放下身段,于2012年8月以不高于2011年时的估值融资6000万美元,资金继续用于移动互联网、团购业务及新业务拓展。

  从2011年的4月到2012年的8月,仅仅一年多,大众点评花了一亿美元的融资而没能夺得团购第一的位置;2012年8月的6000万美元融资也没有撑太久,到2014年2月时引入腾讯的战略融资也仅仅过了一年半。有不少人解读大众点评引入腾讯,是花钱买微信流量入口;而实际上大众点评资金紧张,要钱大于要流量。

  接受腾讯战略投资后,大众点评迎来了冲击上市的最好机会:2014年资本市场火热,微信入口很有噱头。为了给上市加保险,近半年以来大众点评又给自己加上了Tripadviser、Grubhub的概念,最终大众点评上市可说的故事变成了中国的“Yelp Groupon OpenTable Tripadvisor Grubhub”。

  当然,大众点评即便概念最多,资本市场主要是看Yelp后给大众点评脸色。Yelp在经历了2013年股价疯狂后,近期股价回落明显,这让大众点评承受不小的外在压力;如果这次大众点评再折戟,以后可能永远失去上市机会。近期,大众点评的高层几乎全员出动,在各个场合高调露面,原因只有一个:为IPO造势!

  大众点评的问题来源于内部:高层固化,不能按优胜劣汰补充新鲜血液(腾讯入股后,腾讯副总裁郑志皓入驻了大众点评);管理松散,缺乏创业公司的狼性,效率低下;没有巨头的体量和成绩,“大公司病”却很严重;对员工缺少激励,高层和员工不能同仇敌忾。

  所以,大众点评的高层心高气傲,宣传自己有望成为“第四极”(人与服务)同时,刻意忽视外界对自己的不看好;大众点高度敏感,常常承受不了外界的善意批评。大众点评常常死要面子,忽视里子,失去棋子。

  “如果没有切入团购业务和手机新平台,我们可能已经上市”,大众点评的高层都擅长解释。其实,如果大众点评是在2010年融资(当时完全有可能),当时就发力团购(注:大众点评虽然是2010年6月上线团购,但直到2011年后才发力),现在的格局或大不同。

  一轮轮的融资下来,大众点评的管理层虽然还保持着控制权,但公司其实已经在慢慢走向失控。各方利益难以协调,必然导致决策成本高;让出了大量股份,导致的往往是员工利益受损。接近大众点评内部的人透露,大众点评之前承诺给员工的期权将被稀释,当年优酷上市后对员工的做法有可能在大众点评重演。

  当然,无论外界再如何批评(包括普哥之前恨铁不成钢地建议大众点评“迁都北京,裁汰老员工!”),大众点评依然是最有希望获得资本市场认可的中国O2O公司。在和美团的上市竞赛中,大众点评依然走在前面。

  大众点评为IPO很焦虑,普哥愿意送上自己的祝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11-14 14:35 , Processed in 0.05575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