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9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谷歌应该拆分为三家公司吗?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1-7 21:30:3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01月07日Anthony Wing Kosner


在雷·库兹韦尔(Ray Kurzweil)宣布担任Google公司工程总监之前,我一直认为这家搜索引擎巨头其实是挂着同一名头的两家不同公司。而如今,我觉得实际上是三家。
Google已然成为全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日常工具,这超出了许多人的预期。这家公司为互联网使用者所提供服务的价值可谓是巨大的,也可以说是大到无法衡量。它为广告商们所提供的是可以轻易量化并且还具有变革性的产品和服务。如今,带动这家公司的第三驾马车就是对人工智能的孜孜追求,这也是库兹韦尔加入Google的原因。以上这三项业务各有其优势和风险,但是它们之间的差异性又有多大呢?
我并非Google公司内部人员,在这家公司日常运营中,这些业务之间的区别或许是非常的显眼,但这三项业务中的任何一项独立出来都可以成为一家强大的公司。那么,如果是这样分拆的话,用户是否能因此获得更好的服务呢?
用户服务
Google的核心业务——搜索引擎——如今已经遍及互联网的所有角落,从网络到各种应用程序皆是如此。尽管也曾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Google做到这一点还是要归功于其产品足够优秀。前段时间Google地图应用强势回归iPhone与苹果地图产品的黯然失色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这个案例清晰地表明了强大的数据库外加简洁的设计才是移动应用领域,也可以说是一切领域内成功的不二法门。
Google出品的iOS平台应用程序比苹果公司自家产品还要强大的事实不仅表明了这家公司具备着强大的核心竞争力,还展现了它对于用户需求超精准的把握。对于Google公司和其他提供免费产品的互联网公司来说,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持用户粘度的基础上还能成功地收取费用(当然是对用户之外的人收费)。
正如安德鲁·刘易斯(Andrew Lewis)所归纳的那样:“如果你可以免费使用某个产品,那你就不是客户,而且被出售的商品。”这类销售的条款当然是极不容易说清楚的,但是Google做起来却毫无阻力。试想一下,谁会拒绝一个跑来告诉你说,他可以为你解决问题同时顺便借此挣点小钱的朋友呢?只要公司能做到让自己看上去是服务优先,赚钱其次的话,消费者一般都会乐意为之。
但是正如Facebook那场失败的盈利化努力所揭示出的,任何公司只要把营销置于服务之上,就会引发消费者“不公平”的质疑。但是在广告价格上,互联网运营商如果要收取5美分的话,那移动运营商只能收到1美分(当然,是相对于电视和美元纸钞而言的),所以,运营商们提升广告信息渗透力的压力就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在你的手机上。
广告业务
上周四,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做出了对Google公司有利的裁决(仅仅附加了几个小的限制条款),这其实就是一个清晰的信号,那就是反垄断问题将不会成为这家公司未来开展对搜索结果进行“置入式行销”的绊脚石。委员会认为,Google公司实施的对商业相关搜索结果进行“优先处理”和“分类”的做法没有对消费者产生实质性的危害。
这个结论对这家搜索巨头来说是个重大利好,但是其竞争对手恐怕就没那么高兴了。由于Google公司不断改善在其一系列产品上——从电脑到手机,从电视再到汽车——跨平台推送相关信息的功能,这使得许多初创企业或是其他提供类似服务的互联网巨头公司很难再找到任何可以突破的细分市场。而且,所有这些产品都能为Google公司带来可观的广告收入——从竞争对手手中夺取收入。
总体来说,消费者对Google公司旗下的产品还是相当满意的。比如说新款Google地图应用,它通过语义和内容关联线索判断你所要输入地名的速度超乎想象地快。在此过程中,你看到关联广告的机会似乎(的确是似乎)相当偶然。但是如果广告的相关度有所提高,那么这种“过滤器泡沫”(这个术语是伊莱·巴里瑟天才般的创造)就会变得愈发明显。究竟在何时,类似于“你是怎么知道我的一切?”这样的问题会令搜索行为变得偏执起来。
未来
再来看看雷·库兹韦尔。威维克·瓦德瓦(Vivek Wadhwa)在Tweet上的直播报道称,周四,库兹韦尔在奇点大学(Singularity University)与X奖励计划的主席彼得·迪亚曼蒂斯帝(Peter Diamandis)会谈时说道:“在Google公司,他将会研究人工智能的高级应用并可以调动无限的资源为之服务。”瓦德瓦的报道还说:“库兹韦尔想要开发出能够真正理解人类语言和语义的技术。”
库兹韦尔还与Google公司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Larry Page)和谢尔盖·布林(Sergey Brin)一道投资了“奇点计划”。他们所希望的有一天人工智能将超越人类智力的想法很容易陷入对机器的盲目崇拜中去,而且是以人性的丢失为代价。但这却是Google公司三驾马车中的重要一支。
在预测未来方面,库兹韦尔曾是常胜将军,特别是他所预测的科技创新将会以指数级的速度增长,进而会使得人们可以重组自身的基因序列。在他加盟Google公司的声明中,库兹韦尔写道:“在1999年,我曾说过,十年之内人类就能开发出诸如自动驾驶汽车或是能够回答问题的手机这类技术,当时许多人批评说这些预言是不切实际的。十年之后,Google已经研发出了自动驾驶汽车,而且人们也的确可以向自己的安卓手机问各种问题。”
指数级的增长和功率曲线式分布是无法改变的事实,特别是在科技领域内,因此,库兹韦尔就提出了“回报率加速定理”。但科技的增长实际上是一系列叠加的S曲线所带来的,比如一条曲线走平时,另一条新的曲线开始上扬(据瓦德瓦的报道,彼得·迪亚曼蒂斯帝在周四的活动上显然也说过类似的话,但是S曲线却被误解成上升和下降,那是贝尔曲线)。苹果公司的成功轨迹就是沿着这样的模式,从iPod到iPhone再到iPad,这一系列产品线带动苹果公司画出了一条连续的成长曲线。但是Google公司却在努力寻求搜索和广告业务之外的成长点。Google与库兹韦尔的联手或许会推出一个超级智能搜索工具,作为其持续业务的基石。
在这场野心勃勃的未来之争中,谁会是最大的受益者呢?是用户、广告商还是“奇点计划”本身?作为用户至上理念的拥护者,我的看法是,用户必须要知道产品的使用条款而且一旦不喜欢这些产品也可以有卸载的途径。Google公司成功的关键,或者说Google的产品要比其竞争对手产品要好用的关键原因就在于它始终是以用户为中心。现在的问题就是,这家公司是否能为库兹韦尔和其他的未来学家提供他们为完成崇高目标所需的“无限资源”,但同时又不会让广告过于干扰到用户体验的舒适度。
要想保持良好的用户体验,其中一个选择就是将这家公司一分为三。但必须承认,这似乎有点扯远了。让搜索和用户服务产品变成准公共产品;让公司内的广告业务平台向用户服务业务付费以覆盖用户,而且还要通过未来学家们的高质量的研发来确保用户体验度不会下降。最吊诡的事实在于,从商业的角度来看,奇点计划恰恰是令广告销售变得越来越难做。难道这家公司的主要功能不是服务自己的用户和广告客户,而是服务于人类的未来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5-4 13:04 , Processed in 0.05946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