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令人无法满足的世界——Google与增强现实的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30 06:46:3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Google推出的新应用FieldTrip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你希望在实体世界之上添加哪些数字化信息?

译者:夏官发布:2012-10-28 19:11:25

未来世界的一本书
这里是“未来”。清晨你一觉醒来,在床头柜上摸索着你的(Google)眼镜。透过那透明的眼镜屏幕,你看见的是怎样的世界?
如果拿起一本书,你看见的是作者简介、书本纸张的化学成分分析、还是出版商的股票价格?你会看到读过此书的好友列表、精选段落、标明书中地名的地图、此书的转手价吗,还是什么都看不着呢?Google的大脑中枢面临所有大脑都会遇到的问题——注意力和计算能力应该聚焦何处。随着Google构建的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即将成为综合了产品与服务的消费品,它究竟如何将在线和离线内容相融合的这些细节开始备受关注。
在我看来,硬件(透明屏幕、摄像头、电池等等)和软件(机器视觉、语言识别)的实现难度虽大但在意料之中。内容才是最不可控的。人们会发行一本杂志,或一本书,或一个新闻网站,但没有人会发布一个“城市”。我们想象一下读者会在怎样的场景中阅读:他们可能坐在早餐的餐桌旁,或者窝在沙发上(总是窝着!总是在沙发上!),或者在办公室的小隔间里消磨着下班前的最后时光。谁也不知道该创造些什么形式的文字与图片以供他们在屋外的那个世界里消费。
这可不是个小问题。
* * *
现在我正和Google前任的地图总负责人约翰·汉克坐在他们的旧金山办公室里。放眼窗外是湾区的岛屿和大桥,近得好像伸手就能触摸到。我们正谈论着FieldTrip,这个新安卓应用正是他的“内部创业”项目所制作。我发觉他说的一些东西也许会成为我(也可能是你)未来五到十年生活的主题。
不过首先让我来解释一下什么是FieldTrip。FieldTrip是一个地理信息发布工具,它会向用户温和地推送经过算法分析认为用户可能感兴趣的信息。举个比较理想的例子:我去逛伯克利第四大道的苹果专卖店,逛完回到车上时听到“叮”的一声。拿出手机看到奇谈地图集(Atlas Obscura网站)发来的一条内容,说东湾动物馆(一个爬行动物的乐园,半商店半动物园性质)离我不远,只有几个街区的距离。听上去挺有意思,于是我步行过去,和那里的蟒蛇丽棘蜥们在大眼瞪小眼中度过了接下来的一小时。不错吧?汉克称之为“无缝的信息发现”。
很多人在发帖时会添加FieldTrip可以识别的地理编码为标签,然后FieldTrip整合这些信息并推送给用户。汉克的团队正研究如何在恰当的时机把这些数字化信息插入到你的实体世界中。如果他们做到了,那可了不得。
不是我夸张,FieldTrip用起来超爽,它让生活充满乐趣。我试用了一周安卓加FieldTrip,当我换回iPhone时那种体验仍让我回味无穷。
起先,我差点草草把FieldTrip归纳成一个骗人的玩意儿,不过是个拆散了的导游手册。但这个应用其实是Google对于增强现实内涵的一种探索。FieldTrip团队的创造和发现可能在五到十年内成为你日常生活的基本要素。下面我就来谈谈汉克提到的那些你可能投身的工作。
“Google眼镜这类产品的出现给FieldTrip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如果你有了一副(Google眼镜),FieldTrip能有什么用呢?”汉克说道,“FieldTrip的部分灵感来自于终结者和钢铁侠,我们想提供他们那样的标注功能,但有了这样的功能你想要标注些什么呢?”
“标注”一词背后潜藏了非常多的含义。汉克其实想问的是:你想要在实体世界中看到哪些数字化的信息呢?
如果现在FieldTrip弹出一条关于约翰·汉克的消息,上面可能将他描绘成一个蓬松乱发几乎遮住眼睛的东湾潮人。他看上去像一个创业者,而且他承认自己确实在创业中,即使已经在Google待了八年。他谈起Google联合创始人时就仿佛一个大学老同学:“塞吉总是坚持‘用户应该可以(在Google地球里)炸掉某个地方’这样的想法。”当然汉克早就不是个孩子了,90年代的时候他将一个早期的大型多人在线游戏公司卖给了传奇般的特里普·霍金斯,然后与人共同创建了Keyhole公司,后来发展成为囊括数千人的Google地图部门。
日渐庞大的地图项目让汉克失去了兴趣,他“终于找拉里(佩奇)谈了谈”,决定组建一个“自治小分队”试着用公司已有的地理数据来创造崭新的、本地化的移动用户体验。他们是在佩奇授意下Google为研究这个课题而成立的“专案团队”,隶属于Google,但被批准做非Google的项目。
“用户不需要Google地图把什么信息都显示出来,不需要把每个干洗店或者7-11都用泡泡标示在地图上,”汉克说道,“我只想展示用户所不知道的那点增量信息。试想你经过某个地方,一个真正熟知此地的朋友会向你介绍些什么?他肯定不会说:‘7-11在这儿,消防栓在那儿。’他会说:‘迈克尔·米娜在这儿新开了家店,他们居然要做烧烤。’”
像一些公司开发的类似Junaio(译者注:中文名“魔眼”,供移动设备使用的增强现实浏览器,由一家德国公司开发)的增强现实应用,是利用Facebook Places和FourSquare签到汇集位置情报。拿起你的手机对外界取景,它就会告诉你你的朋友们都去过哪些地方。这个应用很酷,绝对值得一试,但它所提供的大部分信息都没有多大价值。那样的增强现实虽然和社交相关联,但信息密度很低。如果你要每天从早到晚和增强现实通过类似Google眼镜的设备连接,这种模式无法满足需求。
* * *
今年早些时候Google曾发表了一个视频引起全球关注,里面展示了Google眼镜可能的应用前景。

这视频里的增强现实界面塞得够满的。他们在实体世界上叠加了哪些信息呢?

天气
时间
一个约会日程
一条短信息
路线
室内行走路线(在一个书店里?没错。)
关于一个朋友位置的查询
一次签到
你明白Google为什么展示这样的应用前景了吧——这里囊括了他们封装进新用户界面的大部分功能。当然了,还有个看似好用的声控界面和悦耳的旁白。可是,就这些吗?明明还有那么多关于所处环境的信息可以无缝传输给你呢。
我敢说人们对增强现实系统的需求远大于此,可能Google也意识到了这点于是才有了汉克的团队。在Google,他的内部创业项目叫做Niantic实验室,知道这个名字出处的人肯定是个三藩通。Niantic是一艘1849年来到加州的船,后来改建成一个商店,毁于一场大火,被埋藏在这城市里。接下来的125年里,由于船址废墟上时有房屋兴建及重建,这艘船一再被重新发掘。这艘船的文物现收藏于博物馆中,但船首有一块仍埋在旧金山市中心克雷街和桑瑟姆街交叉路口附近的停车场下。
相比于天气,对Niantic的故事感兴趣的人肯定要少一些,而爱听这类故事或者关于某个新餐馆故事的人则很容易被这种讲述打动。FieldTrip的吸引力取决于它能提供的内容,但是Google很显然不太愿意涉足内容这方面,即使这可能危及它增强现实业务未来的发展。
现实就是FieldTrip发给我消息的时机总是不太对。有时候我收到Thrillist(译者注:一个男士生活服务网站)的报道,但不在邮件列表里读就显得有点太夸张。又有时我收到一条关于历史地标的信息,来自阿卡迪亚出版社(译者注:美国一个专门出版地方志类历史书的出版社)的书,本应该挺有趣的,但不适合在手机里阅读。这些信息常常觉得读着不太自然,或者没有原本期待得那么有意思了,我这样的历史迷感觉尤其明显。你可以手动选择自己要接收哪类信息,但是在我收到的那些里面,只有奇谈地图集(Curbed和Eater稍稍逊色一点)提供的内容符合我的需求。其他产品似乎无意解读我们路过的某个也许很有意思的街区——这本来也不关任何人的事。但是人们在户外阅读的东西同坐在家中电脑屏幕前阅读的东西自然该有所不同。
想象一下,如果你作品的主要传播方式是推送给偶尔经过教会区和卡罗尔花园的人们,那会怎样?那会带来什么样的可能性?又会带走些什么?
“大多数向FieldTrip发布信息的人都把这里当成备选源,”汉克告诉我说,“但是也有像奇谈地图集这样的,那不是一个需要天天上去看的网站,他们发布的信息全在地图上,是非常理想的信息发布合作伙伴。”
他们发布的信息全在地图上——大多数人并不这样发表自己的创作。对那些熟知民间轶事的人或网络写手来说,眼前是怎样可怕而又激动人心的前景。你可以发表一部带有城市热点地图的作品,从最繁华的街区一路介绍到那些罕有人迹的地方。
想象一下你有一个实时的基于空间分布的平台,每一个读着你关于某一地介绍的人就站在那个地方。还记得我们讨论过的搜索引擎和社交媒体优化吗?我们此刻在说的是地理优化,处于同一空间位置的个体会共享用户体验,每个故事将堆积其上。

* * *
Google将在这里扮演什么角色呢?依他们现在的想法来看应该是(增强现实系统的)实现者和分发者。要达到这个目标,还有很多难题需要解决。
首先,增强现实的世界需要一台高水平的混音器。时常我正漫步街头,沉浸在耳机的音乐世界里,FieldTrip的声音却硬生生地切入并打断这一切。我希望FieldTrip信息的出现不要成为一种突兀的干扰,或许这个要求有点勉为其难。这要求看上去不起眼,但如果实现了,就能让用户给予产品最神圣的赞美:“这东西就是好使。”以此为例,增强现实需要实现各种各样非常重要的“融合”。增强现实的一个标注在阅读者眼中是一个栩栩如生的事件,它的制作必须尽善尽美。
其次,上面那个Google眼镜的视频被人恶搞,在屏幕上贴满了Google广告,这完全可以理解。

没人会信Google肯制作一款不赚钱的产品。对此汉克也给出了一些回应:一些像Vayable(提供类似Airbnb的旅行体验)一样帅气的服务会加入FieldTrip。那样挺好,不过我觉得Google眼镜可能真的会变成下面而非上面那个视频里的样子。
即使用户接纳了广告,Google也必须严格控制广告展示的流程,Niantic正为此绞尽脑汁。汉克把它描绘成“寻找合适的方法自动在手机上执行任务和展示内容”。我们习惯了敲击手机屏幕得到期望的反应,但在这个假想的未来中,事情可不止这么简单。
“无缝发现功能可以在手机上自发地做些事情,”汉克说,“这是一种全新的用户界面,该选用什么样的模式呢?怎样和不处于活动状态的用户通话呢?”
在Google不止汉克一人在思索这些问题,他大概只是最感兴趣的一个。Google在6月揭开了个人助理应用GoogleNow的面纱,它也稍稍涉足同一领域——需要能自动为用户提供他们可能想知道的日常信息。
“GoogleNow或许是新一代智能软件的第一个样本,”安卓部门的产品总监雨果·巴拉对我说,“我认为还会有更多类似的产品出现,具有智能,不再那么依赖于用户指令。”
如果你搜索一趟航班,GoogleNow中将添加一个小卡片来追踪航班的起飞时间;它会向你展示你所在城市里体育比赛的战况;它会根据现在的交通路况提醒你什么时候该启程赴约;它还能报告天气状况。“我们把所有这些后台服务都整合了起来,你的(搜索)历史记录、你去过的地方、当前时间、你的日历,以后还会整合更多东西,更多的信号,以及和你来往的人。Google现在不等你提出要求就可以提供给你信息,”巴拉继续说道,“这是Google的创始人从很久以前就一直想做的事情。”
换句话说,GoogleNow是那个Google眼镜视频的基础,也是未来任何Google增强现实产品的基础。它是一个会自学的仆人,是一个自动为你服务的机器人,你连根手指头都不需要动一下。
在为期一周的测试中,我挺喜欢GoogleNow,但是还没真正爱上它。我非常频繁地使用了一个礼拜,但是没有发现什么魔法般的自动化功能,没觉得它真帮我省了多少时间。(任何用过Siri的人也有这种体会吧?我反正是这么觉得。)连结我日历的出行提示确实很棒,但如果头戴显示屏上只能显示GoogleNow所提供的这些信息,我可真的会失望至极。
和FieldTrip一样(Junaio更甚),问题出在内容上。Google擅长处理类似航班时刻和棒球赛况这样结构化的数据,但对灵活多变甚至冗长唠叨的东西束手无策。
* * *
也许写手的作用就是快速地把世界上最有意思的东西翻译成一种常人也能理解的样式。我们起到汇总和精炼的作用,把整个行业的命运用几句话短短概括。但眼见增强现实即将以某种形式到来,我们似乎难当此任。现在面临的挑战是,当人们走过一个城市街区,在那一刻我们需要挖掘出这个街区可能吸引大部分人好奇心的信息并表达出来。每次都要创造一条地图上的信息。
传统(纸质和数字化)媒体的某些产品可能有用,比如报纸会刊登某个城市(少量的)本地新闻,Patch网站会提供一些本地活动的最新情况,有些城市周刊(例如橘子郡周刊)会全面报道当地的演出和活动(顺带揭发一下丑闻)。但是大家基本上还是在为电脑前或者窝在沙发上的受众撰写内容,并非为步行或开车路过某地的人提供更多信息而建立基于地理和时间标签的文本库。

译者注:图中一个名为“枇杷树”的标签里写着:一棵成熟的枇杷树,上面有很多果子可以摘
用户需要的是对现实世界进行精彩的“数字化评注”。那正是卡特里娜·菲克的Findery想创造的产品,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发表加有地理编码的贴子,以待他人发现。Findery和Junaio一样酷,但那些贴子如果不经加工,我可不愿它们出现在我的增强现实界面里。我不想在里面大海捞针般地搜寻有用的信息。
我想,在注意力实在不够用的增强现实世界里,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媒体。可能需要发明一个新名词来描述这种创作。新闻有“报道”,博客有“贴子”,Facebook有“状态”,而增强现实应用程序有未命名的X。我们需要一群经过专门培训、有能力、有时间的人来为现实世界添加完美的数字化标注。
他们既要像过去的报纸记者那样积累丰富的本地知识,又要像杂志、博客、微博和Findery上最好的段子写手那样培养对大众情趣的精准敏感度,光想想就很有吸引力。
我要回到未来去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5-6 19:50 , Processed in 0.05629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