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7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型社交网络 Pheed:销售生活碎片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07:29: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10-20, 12:50 | 王 崇旭

如今纵观国内外主流的社交网络,几乎很难看到有哪家“胆敢”直接从用户的“社交内容”中获利。卖广告以及卖增值产品是众社交网络中较为常见及常规的营利模式。

这也就是说:无论是明星甲,还是路人乙在社交网络上产出的内容,从表面上看都没有贴价签(但有价值)。究其原因,社交网络的根基在于人气,而免费是快速积累用户所需要的低门槛。

两个月前,我们终于看到了社交网络界的“异类”App.net —— 支持开放标准,没有广告但收费的社交网络。让用户每年花 50 美元使用一个付费社交网络的主意,在这个互联网免费时代看起来有些疯狂。

然而,没有最疯狂,只有更疯狂——O.D Kobo 想要更进一步。在接受 FastCompany 采访时他说:

让人们为一段视频或者一首歌曲付费的模式已经有些许过时了。时至今日,社交网络应该是“销售人们的生活碎片”。不一定是一首歌,而是“接近我的权利”。

Pheed 正是这个疯狂想法下的产物。

它是一个社交网络,也是一个杂交产物,吸收了 Facebook,Twitter,Tumblr 等社交网络平台的特性。你可以分享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甚至开通 live braodcasts,这当然没有什么稀奇之处。

Pheed 真正与众不同的地方在于它的商业模式。用户可以按月收费或按观看次数收费的方式,向订阅者们收费。价位到 1.99 美元到 34.99 美元不等,而 Pheed 作为服务提供方从中收取一半的费用。

很有意思。

更有意思的是,根据 Forbes 的报道,Pheed 上线数十天就已经成功吸引到名流加入,Ashley Tisdale,David Guetta,Paris Hilton,Chris Brown 等娱乐界明星均在列。除此之外,“35 万独立访客”的数据同样惊人。

当然,你可以将其视作人类好奇心和新鲜劲所制造出来的假象。真正值得思考的是,Pheed 的这种商业模式可行吗?

花钱去了解他人(大部分情况下为名流)的生活碎片听起来似乎有些荒谬(当然,这种情况是存在的)。不过仔细一想,简单粗暴地将内容定位为“生活碎片”似乎并不合适,毕竟“生活碎片”更多是免费社交网络下的产物。而 Kobo 坚信着一点:有了金钱的驱动,用户自然会产出高质量内容。

需要指出的是,如今在各大“免费”的社交网络里并非没有所谓的高质量内容。然而,从最基本的用户心理来看,正是由于“免费”以及大量的垃圾信息,很多高质量内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展现。相反,谣言、荒谬的内容却往往能得到大量传播。

而在 Pheed 上,由于用户要掏钱,而内容方要对订阅者负责,内容的质量方面照理来说会被放在一个高优先级的位置上。那么问题在于,用户是否会为此付费?

Forbes 的 Ilya Pozin 有一个不错的比喻:

在我看来,这就像是 DVD 上赠送的额外片段(bonus footage)——如果粉丝们真的足够在意名流们、意见领袖们、内容创作者们,他们是会付钱获取独家内容的。Pheed 对粉丝和名流来说是双赢。

Pheed 这条路似乎开了个好头。

或许,数年之后人们会说它只是昙花一现;

又或许,它“一不小心”就开创了社交网络商业模式的新纪元;

而我希望它成为喧嚣之余的一片净土。

有人说它是下一个 Twitter。我想说:“不,做第一个 Pheed 吧。”

【最新消息】昨晚 Pheed 还可以通过 Twitter 帐号登录,但今早该选项已经消失。根据 TechCrunch 报道,Pheed 称是 Twitter 切断了连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2 13:26 , Processed in 0.056914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