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经济,再等等看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9-5 06:43:4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suzyqueen于2012-09-04 18:56:39翻译

     中国政府一反常态,表明不希望经济过度复苏,而这是个好兆头。



       中国经济,向来被人们热切期待.在从2001到2010过去的10年间,中国经济增长率总伴随着很高的利润率超过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春季预测,但这一年可能会让人失望.在最近几个月,工业产出大幅下降,商品库存大量累积,上海证券交易所三年持续走低,而中国2012的经济增长率可能在本世纪首次低于8%.在世界经济越来越依赖中国的今天,这个情况的确很让人担忧。

       从来没有一个国家的经济呈两位数增长长期不变。随着中国这个新兴经济体的成熟和其劳动市场的饱和度,它扩张的步伐放缓是再正常不过的了。但最近几个季度的经济呈周期性衰退而非结构性,经济泡沫的破灭而非短期繁荣。由于出口销售额降低,住房投资疲软,国际市场对于中国的需求也骤然下降。

       全球一些冲击中国的不利因素是可预见的(见文章)。尽管如此,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中国的领导人会在必要时可以迅速恢复经济增长。在中国,相比之日本和美国,利率(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下降的幅度会很大。中国有令人羡慕的财政回旋余地和宏观调控力,如果它财政放缓,那么是当局想提高利率而遏制房地产投机行为的表现。

       中国政府已经做了很多民众期望的事,小幅降低了利率和银行存款准备金率,大幅增加了政府基础设施投资。企业所得税代替了营业增值税,政府减轻了小企业的财政负担,这也促进了首次买房者的购房需求。

       2008年11月,当局组织银行,国有企业和地方官员来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但这一系列政策都缺乏透明度。这些刺激措施最后却变得比危机本身带来的结果还糟,致使今年来,政府在面对一个更小的冲击时,明显来不及反应。

       为什么会踟躇不前呢?现在有些人怀疑央行恢复经济增长的能力,即使央行实行宽松货币政策和放松其他借贷限制,信用是不容易恢复的。他们这样认为的原因是,商业银行找不到愿意举债经营的人。就像众人皆知的“慢船到中国”(译者注:这是一首歌或者一部文学作品或一句寓意深刻的谚语有待商榷,本文暂理解为“You can expect to be  waiting for a while”),中国货币政策上的缺憾会一直得不到解决。其他人却将矛头指向领导者领导无方,因为控制经济命脉的当局,正心烦意乱,心猿意马地忙于今年尽管不如预期顺利的换届选举的事情。

错误的决定

      这些争论有一定的道理,但他们都很片面。中国当局仍有能力复苏经济,但他们其中一些人却不想全力以赴。高层之间意见分歧既是哲学问题又是政治问题。

       经济增长曾是重中之重,保持增长速度这一任务仅次于控制出生率这一优先事项。而现在一些中国当局担心的是中国经济过于依赖投资和炒楼,因为这些造成的物价上涨让大城市的中低收入者吃不消。

       在过去,面对经济衰退的中国政府定会废除房地产限制并鼓励国有企业扩大产能。虽然这样一个毫无新意很常规的应对政策会促进经济复苏,但不利于经济结构的调整,比如中国亟待解决的金融市场自由化问题。当局应在中国以外的市场果断行动,但是如果观望无为能让中国有能力重走经济平稳之路,那么这个状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好消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4 02:22 , Processed in 0.05976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