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9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载]雪球专访-东方港湾但斌: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8-22 14:28: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东方港湾但斌: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
上个月去深圳出差拜访东方港湾 但斌 先生的完整访谈终于整理出来了。正好最近理森先生也有一篇对但斌先生的访谈,里面对但斌先生早年的经历有很多披露,大家可以对照着看。

简单的说,但斌先生可能算是国内私募圈经历最丰富的投资人之一了。他早年毕业于河南大学体育理论专业,后来获得了获得人大法学硕士、中欧商学院EMBA。在大学时代,但斌先生深受当时自由氛围的影响,希望能改变国家,为此人生甚至有过些许波折。1990年但斌的第一份工作是在开封化肥厂当钳工。之后辗转广东、北京,并于1992年赴深圳开始正式接触股票,后历经咨询公司、营业部、君安证券研究所、大鹏证券资产管理公司。2004年,但斌先生正式成立东方港湾投资管理公司,开始投资A,B,港股和海外中国股票,并在随后的2007年发行首只阳光私募产品“东方港湾马拉松”。

早年但斌先生信奉的是波浪理论,熟习技术分析。但后来皈依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理论,被誉为中国践行巴菲特投资思想的主力军。但2008年突如其来的股市大调整却让东方港湾的私募产品净值下跌了60%左右,这一度让但斌先生备受质疑,他自己形容这成为他入行以来最大的教训。

痛定思痛后,但斌先生迅速做出调整,逐渐清掉了地产,银行和化工等重仓股,重新聚焦于更能穿越周期的大消费股。这个策略让但斌先生旗下的私募基金在2009 年后连续有超越大盘的表现。根据好买网的数据,过去6个月,东方港湾马拉松基金取得了20.03%的收益率,远超过沪深300同期-6.08%的收益。


主要观点:
1)中国市场更适合投资成长股;投资成长股是顺水推舟,价值股有时是逆水行舟
2)巴菲特是7分的费雪,3分的格雷沃姆
3)投资是对人性优劣的奖惩
4)改革的关键是更市场化的发新股,更市场化的让企业倒闭,破产,退市
5)中国政府对老百姓的呵护还是比较重的,也许这样反而害了市场
6)只有蓝筹股是创造财富的,绝大多数企业是毁灭财富的。
7)投资能精确估值的部分只占53%,另外47%都是不能精确估值的
8)如果当时没投广药,我会终生后悔
9)如果王老吉真做好了,可能是比茅台还好的公司.
10)要是12,13倍PE的茅台都不敢投,那就别做投资了
11)最想买阿里巴巴集团和顺风快递

问:经过08年的挫折后,您这两年为何会表现的这么好?

答:我们还是选好公司吧。我们04年,05年成立时,也是大熊市,那时候我们的表现也是不断创新高。我们选股风格就是自下而上的,选择的就是这种穿越周期的股票,所以主要还是自下而下风格的胜利。实际上我们2004年-07年,当时也是自下而上,包括08年。但08年只是选择的标的物可能有很大的问题。08年我们损失的主要是银行,地产,保险和$烟台万华(SH600309)$等化工企业,这种企业本身都是周期性非常强的,碰到经济形势不好,戴维斯双杀,影响很大。实际上在07年我们把张裕和白药换成了这些东西,虽然当时是加分的,但碰到经济形势不好,戴维斯双杀起来也是很凶猛的。经过08年,09年以后我们慢慢把周期性行业退出来了,因为我们觉得这些行业穿越周期是有问题的,今年也是这样。所以包括今年你看也就地产股好一些,像银行,保险和化工企业,周期性很强的企业,重资产类的都表现不好。当然轻资产的,跟消费相关的,弱周期的,被历史证明能够穿越周期的行业确实表现不错。实际上又回到03-05年我们投资的状况。只不过我们经过了08年惨痛的代价以后,更加清晰深刻的意识到该投什么样的企业穿越周期。

问:08年为什么会有那种选择?您说现在的选股风格又回到公司刚成立时的风格,这种回归有什么不同么?

答:这都是吃一堑长一智。因为在08年我们是全力以赴经历的,可能不像有些人是空仓啊,因为我们是长期风格的,这个是要遵循长期投资的逻辑的。但是选择什么样的东西穿越牛熊周期的变化,去长期投资,这个可以说没有深刻教训是很难体会的。我们经过深刻反思,而且改正还是比较及时的。比如像09年我们把地产换到了$上海家化(SH600315)$,当时我们成本差不多也就12块(有除权),现在40多块了。如果我们当时不改变,还拿着地产,银行,保险,一直持有到现在,我们的净值不说从5,6毛涨到 1.5左右,可能现在还是4毛,3毛。所以说这种改变是有必要的,甚至我们可能还稍微改的晚的,比如对有些保险公司,银行的改变。如果能改的再早些,还会更好。

问:目前上海家化等消费类公司的高估值能持续多久?

答:这个主要看企业的经营情况。像$贵州茅台(SH600519)$早期的估值都是相当高的。茅台涨到现在反倒估值低了。它可能涨到200多块,PE反倒20 倍以下,但刚开始03,04年的估值反倒更高。企业估值高低主要应该看长期增长情况。我们的风格是主要买成长股,我们是以成长股为基石的投资。如果说买价值的,比如很多人现在说的低估的银行或者大秦铁路,可能还会更低。低的标准很难确定。所谓的格雷沃姆烟屁股投资法,真正的是不是一定能够在每个阶段都能赚钱?就跟我们回答,我们的风格是不是在每个阶段都合适一样。

我们可以从巴菲特先生的成长经历看到,它如果只是纯价值型的捡烟屁股式的投资,绝对成不了今天的地位。它还是以价值为基础的,加上相对来说确定性的成长—— 当然也只能是模糊的确定性。比如它投资喜诗糖果,他也觉得当时高了,差点没投,还是芒格老先生说你就投吧。他从喜事糖果就开始变成成长投资。他自己评价说自己是7分的格雷沃姆,3分的费雪。但是我的判断他应该是反的,应该是7分的费雪,3分的格雷沃姆。当然他可能现在资金量大了,又回到了格雷沃姆的方法,比如买铁路啊。很多中国人买铁路也是看巴菲特。他是不同历史阶段,比如当你资金大到一定程度以后,你也就是找一个相对确定的东西。因为我可以长拿,一拿可以拿10年,靠分红可以回来。但是当自己资金不够大的时候,或者是有余力来做成长股的时候,可能还是成长股好些。因为成长股是顺水推舟,价值股有的时候是逆水行舟。你把中间这个逻辑,道理和哪个方法更适合这种成长的阶段。这个可能是需要探讨的事。当然,各种各样的方法都有赚钱的可能性和机会。有些人做纯价值,烟屁股型的,肯定能赚钱的。也有人做成长型能赚钱的。这个没有原则问题,是跟人的性格,偏好和着眼点决定的。

问:在中国股市环境更适合哪种类型的投资?

答:我觉得成长性的投资可能更适合。国内的这种炒作风格,是20年形成的,你想改变它的交易文化是非常难的。比如香港的企业如果表现好,确定这个东西是这回事,他的股价就开始表现了。而我们的文化是,假设这个东西能起来,股价就嗖嗖嗖涨,然后涨到头了,这个事出来了,就开始跌了。这个和国外成熟的方式还是有差别。所以说我个人倾向于,中国这块土地,成长型的价值投资方法,比纯粹的烟屁股式的价值投资更适合。

问:现在抄底银行,$大秦铁路(SH601006)$等算是捡烟屁股么?

答:认为是烟屁股的,就是烟屁股。认为不是烟屁股的,就可能是陷阱。 对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观点,一些人认为有价值的可以去抄底,但别人可能认为没有价值。价值可能是个形而上的东西,不是确定的东西,是你觉得有价值,别人觉得没有价值,所以这样才有价值。

问:那您觉得目前市场对于银行有没有多度反映?

答:我甚至都不认为银行是低估。

问:您为什么这么看好$广州药业(SH600332)$

答:广药我自己觉得只能是一种期待。广药毕竟把王老吉收回来了。这个品牌我跟了很多年了,王老吉这个品牌是有可能作为媲美可口可乐的饮料。去年王老吉已经超过可口可乐了。现在王老吉归到广药手里了。我希望广药能借助这个品牌的力度,跟加多宝竞争。加多宝很强,对强者学习强者。再不行也要打几个战役,打几仗以后就会锻炼出一个队伍。只要能把品牌延续下去就可以。广药的长期潜力、爆发点是有的。

问:您对广药的期待确定么?

答:药的竞争比消费品的竞争还残酷。所有药都有很多厂家。而消费品竞争对手也就7,8家,凉茶也就屈指可数的那么几家。但是药品哪个是很多家在竞争同一个药品。这个竞争会更残酷。说不行,我觉得可以观察。我觉得广药做成的概率要大于失败的概率。

问:怎么看体制的限制?

答:体制的限制有劣势,毕竟企业不是自己的。但这可能是机制不够灵活。但另一个角度,国企并不是一定不行,包括白药,茅台,以及后来改制的张裕和上海家化。不一定国企就一定不行,至少要有5,5开的可能性。特别是像这个品牌已经深入人心了,如果这个团队再做不起来,这个团队本身会有压力。如果国企没有动力,他可能不行,但如果他自身压力很大,如果做不起来,我想广药的领导肯定前途没有了。我也评价,他拿了四个王,八个二,一串炸弹,如果他再输给别人,干脆跳珠江算了。我想他们自身的压力肯定是非常大的。

问:您是说压力本身是一种激励?

答:那当然了。你说国企(和私企),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是不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比如很多人被分到国企,怎么着得名牌大学吧,还得有一定实力才能进到一个好的国企吧。他只不过没有一个机会和平台让他去冲去打去拼。现在好不容易有这么个机会,那也去拼一拼吧。假如你是广药人,很多人都说哎呀,你这个企业衰的很,肯定你自己也没面子。我现在自己觉得,广药人肯定逼着一股劲。90%以上人不看好广药,说这帮人不行,很轻蔑的对待广药这个团队。人有一张皮,他们肯定要争争口气吧。如果真的不行的话,广州市国资委肯定也要有问题了,那肯定要换人了。因为你这么好的东西做不出来,那我可以换个新的。我觉得可以拭目以待吧。

问:您怎么看中国经济未来发展前景?


答:我自己觉得调结构可能还是最关键的问题。中国经济推动可能还能靠房地产,投资拉动,但拉动的力度和幅度已经在递减。如果未来经济形势不转型的话,还是靠投资和出口还会有很大困境。你可以看到股市的表现,实际上已经说明问题了。表现比较强的,都是跟消费,和调结构这种大方向一致的行业。凡是跟长期宏观前景密切相关的行业都很差,说明市场已经在调整了。

你看这轮经济危机是在美国发生的,但美股现在已经到13000点,发生危机的坑都填平了,如果再创新高那可能就是新一轮循环的开始了。而中国呢,经济还是8%增长左右,但股市从原来的6000点到现在的2000点,现在2000点能不能保住还不一定。这个主要还是我们股市构成,和我们国家经济构成是相似的,所以才有这个结果。为什么茅台市值不断增长,但是大势还那么跌。假如腾讯这种企业回来,阿里巴巴,$奇虎360(QIHU)$$新浪(SINA)$回来。再比如$新东方(EDU)$,在美国被人打成什么样了,如果他们回来,这一大批有活力的企业,跟中国经济密切相关,高速成长的企业,如果这些企业在中国上市,情况完全不一样。

很遗憾的是,这么多好企业他回不来,或者说它没办法在A股上市。能不能有一个机制让它更市场化让市场做出选择,到底哪个企业应该在我们市场上获得大发展,哪些不应该应该让市场有个选择。有些企业即便能上市,做不好,也可以让市场把它淘汰,这样就是正循环。我们现在的上市规则,整个市场运作的文化是有很大的问题的,是带着计划经济,和传统的控制市场的方法,实际上是阻碍了市场建设和发展。现在证监会领导说不赞成停发新股,很多股民呼吁停止。实际上我也认为还是应该发新股,但关键是能更市场化的发新股,另外更市场化的让企业倒闭,破产,退市,这样就跟市场正相关了。比如真的有企业做假账了,那就马上罚款罚你十几个亿,把你上市以来所有的东西都拿回来。你如果用这种事后严格的上市监管,就达到了让好企业上市,惩罚坏企业的目的。而且你股市结构构成也会发生巨大改变。如果阿里巴巴整体上市,如果从小涨到5000亿市值,那对指数的贡献就很大。很遗憾,中国社会中最有活力的企业没有上市,是游离在外面的。

问:怎么看郭主席最近的一系列做法?

答:我比较赞同,但他可能也面临巨大的内外压力。我也希望他能改革的更彻底,是大力支持的。他也看到这些东西了,但是不是有压力和阻力,让他很难的往前推进。实际上中国政府对老百姓呵护是还是比较重的,也许就是这样反而害了市场。我觉得郭主席对于市场认识是非常深入的,但因为中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制肘非常多,并不是说你想怎么办,就怎么办,所以只能是支持他。

如果当时没投广药,我会终生后悔

问:最早您投资茅台,到现在投资广药,开始都有很大争议。您是怎么做到不为外界压力所动的?


答:投资就是独立思考,需要对你判断做投票。而且关键是说和做的要一致。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说,做你认为正确的事,剩下让上帝完成就好。如果是你认为对了,就去做,至于是不是你看的就是那个正确的方向,那再说。我们说投资是比谁看得远,看的准,敢重仓。你看远是不是看对了,你看不对就要承担看错了的结果。投资主要是看的远,对了就成就你,错了就承担风险。

实际上从广药我们自己投的情况看,当时$白云山A(SZ000522)$和广药合并的时候每股收益大概是5毛多,不到6毛,两个加起来按照20倍市盈率,就是12块,12块人民币,在算下汇率,你可以算下换到港币是多少钱,当时港币它是在7块,8块钱。所以说就是没有王老吉还是有安全边际的。它又有安全边际,又是价值型的,又是成长性的,这时候如果你去不做这个事情的话,你是不是会终身后悔。如果王老吉了真做好了,那可能就500亿,1000亿市值,可能是比茅台还好的公司。茅台能走向世界,但毕竟是奢侈品。像这种快消品,代表文化的,王老吉代表浓厚的中国文化的东西,如果它能走想世界,是完全不一样的东西。就像可口可乐,麦当劳代表美国文化一样。所以,在那个时刻,我们做这样一笔投资,我自己觉得这应该是每一个正常的投资人都应该做的事情,如果不做,我可能现在会非常懊悔。我可能会整天捶胸顿足。这么大的一个机会,摆在你面前,而你抓不住。

我们一生中重大的投资机遇不会太多,像芒格比喻的打20次孔,如果我们一生中只有20次重大机会出现。如果错过一次,两次,三次,错过这些机会,是极其遗憾的。对投资人来说,当重大的历史机遇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能不能迅速作出你的判断,做出投资决策,非要重要,因为它稍逊即逝,如果你稍微犹豫一下,机会就没了。

只赚属于我们自己的机会

问:投资中如何能找到这种重大的历史机会?

答:这个跟长期积累有关。首先,像我们虽然机会很多,但我们只赚属于我们自己的机会。市场上有些机会,比如周期性行业,如果你的风格不愿意投周期性行业,那你涨再多,跌再多,跟我们没关系。但是当轻资产,消费类的,你喜欢的风格机会出现在你面前,你就要全力以赴。因为你是长期关注,它一旦出来,你会很快关注到,所以不是很偶然一件事。比如关注王老吉是长年累月扎在你心里,只不过突然有了这个机会,这相当于一个爆发点。

有些投资最遗憾的是,当这个点来了,你不去做,或者说是言行不一致,这是最大的问题。但这对我们不是障碍。我们怎么想就怎么做,做的时候再修正,再观察。比如广药,我们也在不断密切跟踪,再修正。投资是一个持续工作的过程,持续奋斗,点到了你要做这个决策。


问:怎么才能提高投资的确定性?

答:本身是不确定的世界。但是在买茅台,或者广药这种历史的机会,实际上是很确定的。比如茅台在170,180块的时候,我跟很多朋友说,茅台去年盈利是8快多,今年14块,12/3倍的茅台你都不敢做投资,那你还做什么投资,如果说你是专业投资者。你就不用投了,什么都不用投了。对茅台讲,这几乎是一个没有缺陷的企业。很多人说三公消费禁止了,就不投茅台了。什么是确定,就是对事物的认识。比如我们就认为,决定茅台未来发展的最根本的逻辑是中国崛起的中产阶级。比如很多人认为是三公消费,但我认为它不是主要原因。真正大发展的原因是崛起的中产阶级,他们崛起了,要消费中国最好的酒。所以说当我们认为茅台真正崛起的原因是因中国的发展,是受益于改革开放的成果,是大批中产阶级崛起,是中国财富增长,那你在170块,13倍PE的时候,你就敢投资。那些认为三公消费是决定原因的,那他就不敢投资了。这个确定性还是取决于你看问题的这个角度是不是足够客观,是不是把握了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当然我们也可能看错,但是至少在哪个位置,我们愿意去做哪个决定,更集中在茅台上。那是我们的想法,而且这样做了。所以很多事情如果要提高确定性,其实是个修炼的过程。就像芒格评价巴菲特,65岁以后投资技艺突飞猛进。

投资就是一个对人性优劣的奖惩

问:成功的投资者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答:独立思考,勤奋,谦虚,客观。所有的事业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都是不断的修炼的。投资就是一个对人性优劣的奖惩。人性优劣需要你去修道。我们说老和尚,他是得道高僧,他是面壁十年,想了很多事情,吃过很多苦,才能得到。北方有句话叫做钱难挣,屎难吃,挣钱和吃屎一样的,这是多难的工作?全世界最聪明的人在这个市场上,为什么是你赚到钱?这是很难的。你说什么样的特质,你首先得想这个东西不是白来的。要经过不断努力,然后才是你的天赋的问题。可能你没有天赋,再努力也不行。但有天赋,不努力也不行。

问:芒格说过不见40岁以下的投资者,您怎么看年龄和投资的关系?

答:正好我们在40岁的时候,也就是5年前,亏了一大笔钱。你只有经历过这些东西,才能让这些阅历,经验和教训变成你宝贵的财富,这个和年龄有很大关系。如果 08年之前没有更早期经过那些事情,那可能我们08年就没有了。你在一路顺境的时候,比如2003-07年,如果你做融资,结构化产品,不断融资,那到 08年你就OVER了。为什么08年我们扛过来了,因为在更早的时候知道投资不能借钱,不能融资。这两年,很多融资炒股票的人都倾家荡产了,本来你有几千万,但你融了几个亿,结果你就没了。另一方面,如果我们在07年最高点出来了,我们可能现在就在重复之前没有经历过的错误。当然人是要反思的,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我们做投资也发现,同一个错误,如果不反思的话,会重复犯。会反思的人,聪明的人,如果上次亏10个亿,下次就不会重复再犯亏10个亿的错误。如果老犯重复错误,那你就不适合投资。

像芒格说,不见40岁以下的投资人,因为你不到这个年龄,很多事情没法感悟。比如如果你研究生毕业,近30岁入行,去当个研究员,然后30多岁,开始做投资,大概用了5-8年时间,等你到40岁的时候,很多事情可能你还没经历过。我们很幸运,一进市场就自己做投资。但对于很多人,投资的职业生涯不是那么长。你只有经历过几轮牛熊市的起伏,你才知道什么钱能挣,什么钱不能挣,光理解这一点,你没有10年以上的投资经理,你是不能理解的。

问:人有没有可能真的从别人的错误吸取教训?

答:如果能当然是最好的。去年有人请我写《股票作手回忆录》的序。我在20多岁刚入行时看过这个书,和我现在看是完全不一样的。你现在看他当年犯了什么错误,那你就别再犯了。悟性高的人是很可能的。我很坦率的说我们经历了哪些失误,错在那,败在那,其实就是告诉大家你别再犯了。我们是很坦率的,包括为什么我们这次又好了。最根本的原因在哪。包括林园08年也不好,现在起来了。为什么这种投资风格的人,这几年又起来了,这背后的逻辑在哪?值不值得借鉴和推广?业绩背后值得深思的是这个人的哲学逻辑和思考点。这个问题在当代中国比较重要,因为很多人说中国没有价值投资,没有值得投资的好股票。实际上林园和我们的业绩已经证明了,即便在这么残酷的市场背景下,我们的净值还在创新高。这实际上打破了很多人的说法说中国没有价值投资。价值投资选择好企业,靠企业成长赚钱,这种逻辑应该是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方法。这个理论没有任何问题,只不过有没有能力选择到这种企业。如果我们很多投资者能够认识到这一点的话,对中国证券市场是最大的进步。比如郭主席说提倡投资蓝筹股,关键是什么是蓝筹股,什么是能够抵御经济周期的蓝筹股?这对于很多投资人来说,就是进一步的问题了,他们会自问我有没有能力选择这种蓝筹股、这种皇冠上的明珠这样的企业。

就像香港的老百姓,为什么只喜欢买蓝筹股。因为只有蓝筹股是创造财富的,绝大多数企业是毁灭财富的。从企业过去百年发展历史看,世界500强公司,成活率也才3-5%,绝大多数企业100年就没了。我们现在市场上的这些股票基本上70%,100年以后就没了,让老百姓在这个里面投资不是有问题么?这是一个递进层次的问题。把这些问题想清楚就有结果了。因为中国现在这个大环境,像做短线,敢死队的,当然我们也不能说不对,确实也在赚钱。但是这个钱是不是适合你来赚,是个有意思的问题。我们证券市场每天都有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20年形成的供需不匹配和急功近利导致的交易文化,很有意思。

问:作为开始接触技术分析,后来一直践行价值投资的投资者,您怎么看技术分析的作用?

答:所有工具,我个人认为,就像少林寺的一百零八式。武功就是那么108招,但是谁练出来谁成高僧。花架子都会,但你要达到最高层是很难的。技术分析也是一样。我原来在君安的时候,曾经获董事会研究奖的文章,一个是《B股十年磨一剑》,发表在证券报上,发表一个星期后B股大涨。还有一个是《新千年一月股市大逆转》,大概是1999年1月,也是在中国证券报发的,那都是靠技术分析来。包括我也写过用技术分析眼光看中国历史,把中国历史拿来数浪。这些东西关键还是看个人怎么用。有些人是用在一个星期,一个月,或者5分钟。但你可以把它放在更广阔的东西里去,看不同的东西就是完全不一样的。技术分析也不是说没有用,作用还是有的,但是对于真正财富创造来讲,靠企业增长还是更确定的赚钱方式。比如假设茅台盈利涨了100倍,股价涨100倍很正常,这就是确定性。波浪理论等技术工具用的好还是非常需要天赋的,如果真正是自下而上风格的,技术分析这些东西都可以不用考虑。

问:一般您怎么评估企业内在价值?

答:精确估值肯定是不可能的,也就是模糊的正确。因为你能够精确估值的部分只能占到53%左右,47%是不能精确估值的,这是上中欧老师上课的时候说的。精确估值确定一个企业是非常困难的。比如现在广药到底值多少钱?差距太大了。让你现在来估,这不可知的东西太多了。你说王老吉是能做50亿,100亿还是300亿?加多宝说它要做1000亿。如果加多宝能做1000亿,那你说王老吉能做多少?他们是五五开,四六开,三七开,倒三七开,或者说是王老吉的品牌没了,这你怎么估?这是很难的。但你有个大概的模糊,比如假设你五五开,中国凉茶市场有多大?如果整个市场300亿,各 150亿,或者四六开,加多宝多点,广药少点,再按照大概市销率估算值多少,因为可口可乐,百事可乐的市销率在那摆着呢。做快消品的企业本来就很少,比如和其正40亿,你就说王老吉能不能做的过和其正吧?这么推算下,再模糊的估值,然后就是再看了。

问:您的意思是先做有确定性的,其中不确定的再用安全边际来抵掉?


答:说起来很容易,做起来很难。比如买广药的时候,开始的一点是能找到,但你说持有到现在,你的安全边际是多少?要不要设止损,这是很难的。我这么多年投资,我个人的直觉,广药A股30多块钱,肯定会盘一段时间,不会大涨了,也不会大跌,最后要取决于广药做的到底怎么样,这个过程就要看草根调研的情况了。广药自己夸下海口说明年做到100亿。如果真能做到100亿,把产量上去,货铺下去,那就非常厉害了。估值只能是一步一步看。

问:投资枯燥不?

答:我觉得非常有意思。我们生活在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家中,有许多事情正在发生着。从投资的角度,比如思考王老吉和加多宝的竞争,到底品牌重要还是渠道重要,这绝对是可以写进教科书的。加多宝现在偷换概念,王老吉是别人的,但是他自己说是改名。你看他怎么在中国社会得逞的,是很有意思的事。本来是流氓逻辑,很多年轻人都赞同他。我看有人评论,加多宝这个事情,反映了中国文革后,一种年轻人的社会思潮。投资是很有意思的事。包括茅台也是,你看的是崛起的中产阶级,但别人看就是公款消费这些。你会很有意思的发现,同一个东西,你这样看,别人那么看。

问:您怎么确定自己能力圈?

答:对我们来说,能赚什么样的钱已经在圈定你的能力圈了。你认为最好行业里的一些企业,你抓住它就行了。

问:有人说中国好公司越来越难找,您怎么看?

答:好公司是比较少是肯定的,但也有很多好公司摆在那,也没人买。比如茅台,现在动态市盈率还不到20倍呢,茅台这样的企业,这么高的成长性,在全世界任何一个市场都会给20倍以上的PE。

问:您一般喜欢什么样的公司?

答:最好是像茅台这样的护城河很宽。最好的投资是产量增长,价格也在增长。一般商业模式是产量增长,价格下降。它是产量增长,价格增长的还快,这个护城河就太宽了。你说王老吉广药这种模式比茅台还次的,因为还要拼。

最想买阿里集团和顺风快递

问:有没有您特别想买却买不到的公司?

答:早年曾经想买的是马云的阿里巴巴集团,但是他上市的是B2B业务,如果当时整体上市就好了。你看互联网公司,比如腾讯,百度都让投资者赚了很多钱,但是马云实际上是让很多投资者亏了钱的,就是因为他最有价值的东西没上市。我们曾经也想买点他们的内部职工股,但是很麻烦。还有包括顺风快递,深圳这么好的企业,这几年高速发展,如果是创业板上市的小企业那不得了,我们肯定投了,它肯定是比当时$苏宁电器(SZ002024)$还要有前景的企业。

所以你身边总是有这样的机会的,有些是你的,有些不是你的,你也不用着急,机会总是有的。我从业20年,每年都有一些机会。比如09年$包钢稀土(SH600111)$,不也是机会么。其实我当时也看好包钢稀土,我们当时如果买,也会赚个20亿。当然如果你看到没做,那等于放屁。

问:有没有考虑通过买$雅虎(YHOO)$间接投资阿里?

答:买雅虎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是投资收益的话,市场只给你一次性估值。真正的商业模式是持续性商业模式,不是投资行为,是拥有这个东西的持续行为,如果市场认为你的收益是来源于一次性的投资收益,市场不会给你高估值的。这个是比较遗憾的事情。

问:您至今为止最成功和最失败的投资?

答:从亏钱的绝对数量来说,可能最大的教训是08年,学到的教训就是周期性行业,碰到宏观经济下行,碰到戴维斯双杀,是很残酷的。从赚钱数量来说,我们主要通过两个赚钱,茅台和腾讯,让我们赚了很多钱。

问:腾讯这种互联网企业您当时为什么会投?

答:腾讯当时我觉得他虽然是互联网行业,但我们认为他是个平台消费类行业。它几亿用户的平台搭建起来以后,在(平台)上面玩都会消费,它就是个互联网消费企业。而当时它的壁垒是很高的,想打破它的壁垒是很难。现在有新浪,奇虎等等,但当时它的壁垒几乎是牢不可破的。

问:您有没有一些建议给现在的年轻投资者?

答:一个是要勤奋,保持独立,学习精神。投资没有捷径。要相信这个时代和机会。上次我见过几个年轻人,他们认为没有机会了,往上升的路被堵死了。我从我自己的经历来说不会的。我原来在君安当经纪人的时候,不是一样么,还是要靠自我奋斗,才有现在。你奋斗以后能不能有未来,是老天爷决定的,但你奋斗都不奋斗,想成功,那就没天理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3 17:01 , Processed in 0.14050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