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2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从拿破仑的“世界一统”大梦看战略执行的陷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1-12-25 16:18:4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从拿破仑的“世界一统”大梦看战略执行的陷阱

作者:史光起
一只年轻的山羊要去另一个村庄送一封信,但是它从未离开过村子,于是,村里的老山羊告诉它如何绕过狼窝,到达目的地。第二天上午,山羊上路了。它在想着如何绕开狼窝,以免被狼吃掉,突然无意间发现地上自己的影子,是那么的高大。山羊想:“原来自己这么强壮、巨大啊,这样的话不必绕开灰狼,灰狼也不敢伤害自己”。于是,山羊信心十足地走上那条要经过狼窝的道路。
到了中午时分,山羊看到自己的影子竟然变得非常小,几乎都要消失了一样。吓得它拼命地往回奔跑,去走那条没有狼出没的路。到了下午,山羊发现自己的影子又变得非常高大。于是,它又充满信心:“以我现在的强大,完全可以把灰狼踩死,这样以后就不会再有羊被它吃掉了”,山羊越想越有信心,它的影子也越来越高大。山羊再次回到要经过狼窝的那条路,这次它不仅仅是要经过这里,它更要去踩死可恶的灰狼。结果它遇到了灰狼,也毫无悬念地被灰狼吃掉了。
经营战略——一个容易迷失的羔羊
上面的寓言故事非常形象地表述了我们在执行既定目标时,极容易被一些客观环境,甚至是自己的内心所迷惑,最终,偏离了最初设定的计划。我们在看一些企业失败的案例时会发现,很多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并不缺少好的市场竞争战略,可是结果却差强人意。究其原因,执行战略时太多的迷惑与诱惑导致了很多优秀的战略规划无法有效执行,迷惑中一步步偏离既定轨道,最终迷失方向,走向失败。
我们现在常讲执行力的话题,但是我们关注的多是战术层面的执行——如何量化工作内容,如何考核评估成果,但是却容易忽视了企业经营战略的迷失。也很少有人去考核企业的战略执行力如何。经营战略的改变,甚至是偏移被解释为战略的调整,但是,这个调整是否正确,却没有评判标准和分析方法。在中国企业中,更容易出现战略失误的情况,因为经营战略往往是企业主一个人说了算,决策时拍脑门,事后拍大腿的情况经常发生。我们在制定考核指标,考核员工战术执行力的时候,是否该考核,或企业主自考一下战略执行力的情况呢?经营战略就像在市场的大海中指引企业行船方向的罗盘,我们在考核水手是否努力工作,是否有效完成安排的任务时,更该去关注舵手的执行是否存在问题。
历史上,很多伟大的军事战略失败的原因也是如此,如果战略可以得到准确与彻底的执行,那么世界的历史将可能是另外的样子。
拿破仑 · 波拿巴,一个出色的军事家、政治家,战争天才,他的谋略与指挥才能在当时几乎无人可出其右。拿破仑在位期间占领过西欧和中欧的大部分土地,如果他完全按照设定好的军事战略,冷静地一步步走下去,也许他“统一天下”的梦想早已实现。但结果因为战略的迷失,导致优秀的军事战略未能贯彻执行,最终以失败告终。
那么是什么遮闭了战略的眼睛,使拥有几乎完美的战略战术与强大军事力量的拿破仑最终走向失败呢?本文通过解析拿破仑军事战略的成败来了解导致战略迷失的各种原因,继而探寻企业在执行战略计划时如何规避战略前方误区与陷阱的方法。
避免落入战略执行的四个陷阱
1769年,拿破仑出生于科西嘉岛的一个破落贵族家庭,9岁时到法兰西共和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78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被选送到法国巴黎高等军事学校,专攻炮兵学。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就考取了别人需要三年时间才能取得的军官资格,因此,拿破仑被破格提拔为皇家炮兵少尉。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回到老家,希望推动故乡科西嘉能够独立,但遭到亲英反法的保利集团排挤,最后全家逃亡法国。
1793年7月,拿破仑带兵攻下了保王党的堡垒土伦,因此受到雅各宾派的赏识。1794年热月政变中拿破仑由于和罗伯斯比尔兄弟关系紧密而受到调查,后因拒绝到意大利军团的步兵部队服役而被免去准将军衔。此时,拿破仑似乎山穷水尽,仕途暗淡——要么去做一个农民,要么去做一个政府公务员。但是,拿破仑野心勃勃,时刻等待着机会,而机会往往又都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1795年,一个转变拿破仑命运的机会出现了,保王党发动武装政变,企图复辟。巴黎督政官巴拉斯找到拿破仑,请他平叛。拿破仑临危受命,迅速漂亮地平定了保王党的武装叛乱,一夜之间荣升为陆军中将兼巴黎卫戍司令,一跃成为法国军界和政界最耀眼的明星。拿破仑是一名出色的军事家,对当时的军事知识深有研究,善于将各种军事策略运用于实战之中。当过炮兵的他很重视炮兵在战争中的作用,并且制定了很多新颖有效的战术,在以后的战争中,这些战术都得到了应用,并且战果辉煌。
1796年,26岁的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奔赴意大利战场。在意大利,拿破仑统帅的军队击退了奥地利帝国与萨丁组成的第一次反法同盟联军,最后迫使对方签署了有利于法兰西共和国的停战条约。取得第一次反法战争的胜利后,拿破仑的威信越来越高,成为法兰西共和国民众眼中的英雄、祖国的守护神、民族的捍卫者。
1798年,英国、俄国、奥地利、普鲁士、土耳其、那不勒斯等国组成第二次反法联盟。同盟军势如破竹,迅速夺回法军占领的殖民地,并且直接威胁到法国本土。就在这个法国遇到空前危机的时刻,拿破仑发动了雾月政变并获得成功,1799年11月,成为法兰西共和国第一执政,不久,改法兰西共和国为法兰西帝国,拿破仑为法兰西皇帝,称拿破仑一世,由此开始了史称的拿破仑时期。
拿破仑时代的开始,也意味着拿破仑大战略的开始,但是,随着其伟大卓越的战略一起到来的是战略的迷失,最终使这位伟大的军事家的时代以失败而落幕。导致战略迷失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有四点主要因素,即:榜样、利益、错觉、自大。事物的哲学层面是共通的,对于我们今天的企业也是如此,有效回避这四个战略执行上的影响因素,就可以使战略计划顺利地在既定轨道上运行。
使战略迷失的第一个陷阱——榜样
面对强敌压境与国内接连不断提倡民主共和的革命运动,为了扭转局势,拿破仑一方面对内进行政治、教育、司法、行政、经济等内部改革,对外,则采取强硬的军事策略,近似奇迹般地迅速战胜了欧洲各国组成的第二次反法联军。1812年,法国与欧洲各国签定了《亚眠和约》与《提尔西特和约》,欧洲各国都承认了法国在欧洲的特权地位。至此,拿破仑获得了法国历史上空前的成功与辽阔的领土。如果拿破仑此时停止侵略扩张或巩固战果,消化战争带来的巨大负面因素,依然采用以守为攻的军事策略,那么,历史即可能改写。但拿破仑此时遇到了战略执行前方的第一个陷阱——榜样。拿破仑要效仿亚历山大大帝,超越查理大帝,他不甘于只固守眼前的成果,他的目标不仅仅是法兰西帝国在欧洲的特权,他觊觎的是整个欧洲,甚至是世界。这样的想法把拿破仑及法国推到了全欧洲所有国家的对立面。
作为一个优秀的军事家、政治家,有这样宏大的理想不能说不对,但拿破仑却忽视了自己与这些榜样之间的差异——首先,亚历山大、查理曼所处的中世纪及更早的时期是冷兵器时代,并且没有太多的军事战略与战术,战争的可变性因素很小,只要军队加强训练并在数量上占有优势,即可以取得胜利,如果再有一些军事战略思想作为指引,那就基本等于所向无敌。但是在18世纪,这样的定律早已被打破,更为重要的是,前者所处的时代,各国都没有担心唇亡齿寒的联盟意识,这导致了亚历山大与查理曼的军队能够逐个进攻敌人,拥有了以局部战场绝对优势打击敌人的有利条件。但时代不同了,拿破仑所处的时代显然从军事装备到军事战略,在到文明程度,都远复杂于公元前300年左右的马其顿和公元800年时的法兰西。
这和我们企业树立标杆一样,榜样非常重要,是我们前进的指引与修正方向的坐标,但是,必须要考虑自身情况与标杆之间的差异及客观环境的不同,否则极容易落入榜样的陷阱。有这样一个小故事:几个游客要度过一条小溪,但是没有桥,他们在犹豫是否可以蹚过小溪的时候,一个当地人轻松的从水面走过了小溪,一个游客以为水很浅,便也跟着走了过去,但是却落入水中。原来,小溪中埋有树桩连成的小路,因为踩的人多了,树桩都沉到了水平面以下,乍一看无法发现,那个当地人轻车熟路,可以轻易踩着树桩走过去。此时,另一个游客发现了这条树桩连成的路,以为掌握了过河的关键,但是,当其踩着树桩过河时依然沉了下去。原来,树桩只能承载百十斤的重量,这个人180多斤,树桩被其踩入了泥土中。
这就形象地比喻了我们的一些企业,看到别人在某领域经营的很好,自己便也跟过去,结果因为对市场情况不了解而失败。也有像故事中后面那个人一样的情况,了解了市场的情况却没有认清自己,因为自己的情况不适合那个市场,贸然进入也导致了失败。人类都有一种模仿与盲从的特性,在有了成功的榜样后,这种模仿心态会更坚定。但恰恰是此时,应该冷静地观察思考,认清客观情况,也认清自己,以免落入战略的陷阱。
使战略迷失的第二个陷阱——利益
拿破仑没有停下战争的脚步,不断为了扩张领土而发动战争,此时,拿破仑已被眼前巨大的利益冲昏了头脑,没有发现隐藏在表面辉煌背后的危机。拿破仑前期进行的战争主要目的是为了抵御外来侵略,保卫祖国,这样百姓自然拥护,其他国家也不会产生危机感,加之拿破仑卓越的军事才能,所以战争顺风顺水,屡战屡胜。但是到了中后期,战争已具有明鲜的侵略性和掠夺性,这是拿破仑的私心在作祟,巨大的利益诱惑让他已经不再是为自由和国民而战,他是在为了金钱、疆土与随之而来的征服感及占有欲的满足而战。他占领一个国家或一块土地后,不是去解放那里受到压迫的人民,而且把他们从一个专制转到另一个专制,并且是更加残酷的专制。他的这种行为已经脱离了百姓,脱离了根本,脱离了真理,这样的战争已经成为拿破仑等少数利益相关者的欲望游戏,自然无法持久。
虽然接下来拿破仑取得了乌尔姆战役的胜利,以22万兵力战胜了由俄国、英国、瑞典、丹麦、奥地利等国组成的第3、4次反法联军的50万军队。但是,法军已经露出了很多破绽与败势,现在只是一个战争转折点出现时间的问题。
我们企业的经营活动又何尝不是如此,在市场中极容易被巨大的利益冲昏头脑,做出错误的战略决策。虽然利益最大化是经营者应该追求的,但问题是,我们要区分,什么样的利益我们该取、能取,而什么样的利益我们不该取、不能取。
世界通信公司创始人埃博斯就是个同拿破仑具有一样野心的人,他不断的收购其他企业,使旗下公司多达75家,收入更达到了390亿美元,但是他并不满足,他目标是要成为美国华尔街的NO.1。可是,不停的吞并,不停地扩张疆土,使其脱离了最初设定的战略,使企业成为了为了扩大而扩大的公司,结果产生了严重的“消化不良”,不仅无法发挥各公司之间的协同作用,反而有时自己的两家公司同时抢一个生意。矛盾、冲突不断,严重的内耗最终使世界通信走向了深渊。
几年前,联想在战略的征途中也遇到过诸多的利益诱惑。如手机市场高速发展带来的巨大利润;互联网的遍地黄金;餐饮行业巨大的利润……面对诱惑,握有大量资金的联想就像拥有大量军队的拿破仑一样,四面出击,进入这些充满利益诱惑的行业,实行产业多元化。但是,几年后一组组巨额亏损的数字摆在联想高层的面前,多元化扩张宣告失败。此时,联想才意识到梦想与现实的距离。而后拒绝诱惑,战略回归,踏踏实实做自己的优势核心业务,结果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成为世界第三大PC制造商,利润率也逐步提高,最关键的是有效地规避了风险与失败。
在今天这个充满诱惑的世界里,能够不被利益冲昏头脑,不仅知道什么时候该进,更要知道什么时候该退,不仅该想到如何做大,更该想到哪些时候,哪些环节应该做小,甚至舍弃,因为,在市场中“舍”才是“得”的基础。只有认清了舍与得之间辩证的关系,才能在市场中立于不败。
使战略迷失的第三个陷阱——错觉
当拿破仑第5次打败了欧洲联军,并乘机不断东征西讨,搜刮财富时,法国已经直接或间接统治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拿破仑帝国的版图从原来88个省扩展到130个省,人口达7500万。欧洲大陆主要国家,俄国、奥地利、普鲁士等都臣服于法国,此时拿破仑的声望和势力达到顶点。
但是,问题开始不断出现,首先是外部,法国人在西班牙的恣肆妄为引起西班牙人民的愤怒,1808年,马德里爆发起义。从此,西班牙人民开始了长期的反抗法国占领军的法西战争;1809年,法国又挑起了奥法战争,虽然法军取得了胜利,但也遭受了巨大的打击,严重挫伤了法国的军事实力;此时,欧洲被法国统治的各国人民纷纷展开反抗法国统治的民族解放斗争。蒂罗尔农民在戈费尔的领导下举行起义,普鲁士、威斯特伐利亚、不伦瑞克和萨克森也相继发生了反法起义,虽然最终都被拿破仑所镇压,但是其帝国统治已经开始动摇。各殖民地国家也慢慢无法接受法国胃口越来越大的战争赔款及税收,伺机反抗。
法国内部也是危机四伏,由于战争需要,常年大量招募士兵,使国内劳动力不断减少,生产力迅速下降;为了购买武器与装备而不断增加赋税,使百姓怨声载道;因为与英国的敌对,英海军对法国各港实行了封锁,使法国难以把殖民地的工业原材料及物资运进国内,因而引起了国内的工业危机。而让拿破仑最有信心的,相较欧洲各国要强大许多,训练有素并且数量上占优的军队,却在持续的战争中慢慢失去优势。法国连年征战,死伤及退伍等原因,导致经验丰富的老兵大量减少,新兵因培训时间太短就匆忙上战场,素质逐渐下降.虽然表面军队数量有增无减,但质量上却早已不能和当初同日而语。而此时欧洲各国由于受到法国的威胁,开始实施大量征兵并加强训练等措施,双方实力差距在一天天缩小。
虽然当时法国已经内忧外患,但是,危机却是隐性的,而巨大的显性战绩蒙蔽了拿破仑的眼睛,,使其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武力可以解决一切——资源不足可以通过掠夺获得,民众反抗可以让军队镇压。五次战胜强大的反法联军,让拿破仑觉得,战胜任何敌人只是时间与代价的问题。这些错觉让拿破仑在刀锋上加快了行走的脚步。
1812年,本已四面楚歌的法国悍然对庞大的俄国宣战,拿破仑率领50万反俄联军,兵分三路进入当时的俄国。所谓的联军,就是法国在殖民地国家强行抽调的军队,当时俄军只有22万人。几次交战后因为双方兵力相差过于悬殊,俄军败退,于是俄采取了将撤出的城市用大火焚烧的焦土策略,不给法军留下任何补给与整顿军队的场所。法军虽取得胜利,但战线拉的过长,补给困难,伤病员增多,机动部队仅剩约16万人。
1812年的博罗金诺战役,法军以7万士兵伤亡的代价攻入莫斯科。俄军撤离莫斯科时燃起了大火,把莫斯科变为废墟,俄军转至卡卢加,组织了20万的民兵队伍,展开游击战。此时,隆冬将至,没有补给,没有住所,没有后援,寒冷与饥饿包围了法军。拿破仑提出和谈,遭拒绝后被迫于10月19日下令撤退。撤退的过程遭受多次俄军的追击,法军冻饿而死及被俘杀者不计其数。最后逃回法国的只有1万多人。与此同时,法军在西班牙屡遭失败,被迫撤出马德里,至此,拿破仑的命运之轮开始逆转。
拿破仑军队在俄国的失败,成为欧洲爆发反拿破仑民族起义的导火索,1813年2月,俄、英、普、西、葡、瑞、奥七国结成第六次反法联盟,同年10月,双方进行莱比锡之战,法军大败,拿破仑率残部逃出战场。反法联军乘胜追击,20余万联军进入法国境内,迫使巴黎守军投降。1814年4月11日拿破仑宣布法国无条件投降,4月13日拿破仑在巴黎签署退位诏书,不久被流放到地中海上的厄尔巴岛。
相较起纷繁复杂的世界,人类永远处于无知的状态,难免看不清这个世界,产生错觉,但有趣的是,处于逆境、迷茫、低落时我们往往能拨开云雾看清本真,不会受到错觉的困扰,反而是当我们顺利、得意时,容易陷入错觉之中,无法认清自己与看清环境,往往错误地估计形势与改变战略目标。曾经,奥克斯、波导等企业在取得一定成功后便产生类似的错觉,打算介入自己没有任何竞争优势,进入门槛很高,难度很大的领域,比如汽车、地产等,幸好悬崖勒马,没有在迷途走的太远。
治疗错觉症的最好方法就是冷静下来,停下脚步,如果路走错了,停下来就是前进。不要担心机会从身边溜走,因为,正确的抉择都是在冷静中产生的,冲动时的机会往往都是陷阱。
使战略迷失的第四个陷阱——自大
1815年2月,拿破仑逃出厄尔巴岛,率领几百人打算返回巴黎,夺回政权。法兰西共和国闻讯派遣一支重兵来捉拿拿破仑,拿破仑身边的士兵听到消息后惊恐的建议拿破仑赶紧逃走,但拿破仑笑一笑说:“这些军队是来迎接他们伟大君主的”,随即,迎着烟尘四起,疾驰而来的法军走去。经过一翻慷慨激昂的演说后,来抓拿破仑的军队竟然真的转而支持拿破仑,接受其领导。由此可见拿破仑是多么的自信,自信的已经走近了自大的边缘。
3月20日拿破仑回到巴黎,迅速重掌政权,开始了他的“百日王朝”,此时他拥有一支14万人的正规军和20万人的志愿军。欧洲各国闻迅急忙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联军兵力共计超过70万。双方的主战场是位于比利时南部的滑铁卢。面对联军统帅威灵顿大将,拿破仑不屑一顾:“威灵顿是什么东西,竟敢向我挑衅,我用一顿饭的时间,就能将他们歼灭”。
滑铁卢战役打响后,战局并未像拿破仑预想的一样,威灵顿采取严密防守,伺机进攻的策略,法军连续二次进攻都无法占领英军阵地。拿破仑正准备发动第三次规模更大的攻势时,突然用望远镜观察到战场右边远处有一片黑压压的东西。“那是什么?”拿破仑问。“大概是一片森林吧!”身边的士兵回答,“不!是兵团”,拿破仑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作出了准确的判断。但拿破仑觉得自己指挥才能无人能及,加之兵力充足,有恃无恐,即使侧翼有敌人也不能奈何自己。于是,拿破仑没有在意侧翼的敌人,下达了第三次进攻的命令,80门大炮同时瞄准英军的阵地进行炮轰,随后,法国骑兵迅速地登上了英军驻守的山头。拿破仑以为已经胜利在握,哪知道枪声突然大作,埋伏在四周的英军将法军团团围困,法军措手不及,伤亡无数,只好向后撤退。
拿破仑百思莫解,因为,按照拿破仑一贯的作战策略,先是用大炮精确的猛轰敌人阵地,待到敌人阵地混乱后在派遣骑兵冲锋,迅速冲入敌人阵地,随后在由步兵出击,增援骑兵。拿破仑的这一战术屡试不爽,几乎百战百胜。然而,滑铁卢战役时,法军却不知为何,没有得到步兵的支援。
原来,法国步兵都在右翼抵挡拿破仑忽视的那股伏兵,并且已经自身难保。最后,拿破仑孤注一掷,把最后的4000名近卫军排成70人一队,拼死向联军冲去。当他们离联军防线不到60步时,联军总指挥威灵顿见时机成熟,大喊一声:“全线出击!”联军的后备队排山倒海般地向法军扑去,很快法军被联军淹没,拿破仑通过望远镜目睹这惨痛的一幕,无奈地叹了一口气:“一切都完了!”。拿破仑泪流满面,脸色苍白,带领一万名残兵退回巴黎。同年6月,拿破仑第二次被迫退位,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直到1821年郁郁而终。
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主要原因就是他过于自信,年纪青青即座上了法兰西大帝的宝座,并且5次战胜了兵力众多的联军,辉煌的战绩使拿破仑傲慢的几近偏执,其几乎从不拉拢盟友,每次都是独立作战,即使有其他国家参与,也是被其征服的殖民地军队,殖民军组成的军队当然缺乏战斗力 ,在法国军队失败时马上溃散,甚至反戈一击。就像现在很多企业之间组成的联盟一样,缺乏有效协作和思想层面的共识,导致貌合神离,虽然规模很大,但是力量却很分散。拿破仑对自己的能力十分自信,他只要求部下们服从,并不要求他们拥有指挥才能,甚至不需要他们思考,他需要的不是有能力的部下,需要的只是听话的部下,这样一来,有能力的人将得不到重用,而无能的人只要听话或讨好拿破仑就能获得高官厚禄。如果拿破仑不傲慢的认为自己战无不胜,急于通过大决战的形式企图迅速扭转局势,而是以防守的姿态,巩固刚刚恢复的政权,训练已经散漫的部队,慢慢在与敌人周旋时加强实力,第7次反法战争可能将是另外的结局,欧洲的版图也将重新划定。
在今天的商业竞争中,很多领导者带领企业不断开疆扩土,扩大规模,自信慢慢膨胀为自大,在随着胜利的不断取得而越发放大自己,缩小对手,在这样的情况下采取的策略往往不够客观,具有极大的风险。而过于强势与不相信下属能力,凡事事必躬亲的领导风格,也在慢慢使下属的能力产生退化。
傲慢往往是成功企业的滑铁卢,最终导致失败。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往往是输不起的,一个重大的失误就很少再有翻盘的机会。强如“IBM”这样的大企业,曾经就是因为傲慢而错过一个又一个机会,使这个曾经组织庞大到超过一个国家,一点风吹草动便能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蓝色巨人变的虚弱不堪,其中一个最为重大的失误就是变相地培养了“微软”与“英特尔”。从1987年起,严重的官僚作风,傲慢自大的态度导致一系列的错误决策,致使IBM开始出现持续亏损。1991——1993年,IBM连续的亏损额高达168亿美元,创下了美国企业史上第二高的亏损纪录。它那个雄踞30年的产业霸主宝座,也不得不无奈地让给了自己曾经不屑一顾的微软公司。像IBM一样,发展壮大后变的傲慢的企业很多,但是发端几乎都是企业领军者,而后放大到了整个组织。
李嘉诚是华人首富,年逾八旬,富甲天下时对待哪怕是一个清洁工也是彬彬有礼。他待客时有这样的习惯:客人要来时他早早地便等在电梯口,客人离开时也是等电梯门关闭后才离开。他不分高低贵贱,亲自送上名片,吃饭时各桌轮流作陪敬酒。李嘉诚崇尚并一直奉行“建立自我,追求无我”的境界。李先生不仅做人如此,做事也是如此,他在经营企业时,时刻如履薄冰,谦恭谨慎。也正是这样的态度,让其事业一帆风顺,几乎没有太大的闪失。
冷静、客观、知止,是战略前方的灯塔
在充满诱惑的市场面前,在人性的弱点面前,除了注意以上四点外,中国精深的传统文化思想可以给出一些破解的思路。比如,《论语》中说:“三思后行”,“再,斯可矣”,让我们知道,虽然犹豫不决,优柔寡断不对,但是,至少应该冷静后再思考一次问题,而后在做出最终的决定;庄子说过“道隐于小成”,可以提醒我们在取得一定成绩后进行自省与反思,不被眼前的成绩所迷惑,看清大道,使战略不会产生偏移;老子在道德经中写道: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则可以提示我们在适当的时候适时地停下即将迷失的脚步,在诱惑面前唤醒迷离的心智。
当然,凡事都有两面性,我们也不可因噎废食,过分坚信制定的战略,对战略从不怀疑与进行调整。因为,战略也应该根据市场与自身情况的改变进行适当修正与调整,这样才能保证战略的有效性性并回避战略性风险。比如,上世纪末,寻呼机非常流行,几乎人手一部,寻呼台的生意非常好,很多寻呼台制定了扩大规模,增加基站等长远战略计划。但是不久就风云突变,手机价格巨降,迅速普及,直接威胁寻呼机的市场。这时寻呼台企业中产生了两种观点,一种是维持既定战略,同时在战术上降低服务价格、提高服务质量等手段,想以此对抗抢占市场的手机,抢回市场份额;另一种观点则及时调整战略,转而做移动电话服务商,或改行。结果,持第一种观点的企业随着寻呼机退出历史舞台而一起销声匿迹,持有后一种观点的企业则不仅躲过了行业消亡的灭顶之灾,并且抓住了新行业的发展机遇。
由此可见,战略的执行是要有所为而有所不为的,战略的执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干扰因素与可变因素又太多,应对的最好办法除客观、冷静的主观调整外,更应该利用一些营销、管理分析工具进行科学的客观分析,而不是领导者头脑一热就凭感觉来制定与修正战略。分析对象包括市场环境分析、竞争对手分析、自身情况分析与其它影响因素分析。我们在进行此类分析时,多在市场分析和竞争对手分析上下功夫,其实这是一个误区,虽然对客观环境的分析非常重要,因为知彼可以了解我们可以做什么,但知己更重要,这能让我们知道,我们不能做什么。这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落入战略的陷阱,使经营战略得以顺利执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11-15 06:59 , Processed in 0.062234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