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们为什么没有安全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29 13:40: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商业经典By 铁皮娃娃
寒假的一天,我送女儿去上奥数班之后,在等候区的沙发上坐着。这时风风火火地走进来一位妈妈,向前台询问小学一年级的语文班到底教些什么东西。前台说是看图说话之类,显然不能让这位妈妈十分满意,尽管如此,她还是给孩子报上了一期—当然,价格是以千元计。
我在那儿看得十分感慨,这刚小学一年级啊,着的哪门子急呢。可这样腹诽人家,又有点五十步笑百步的意思——我不也坐在这里?  
寒假回来,问问我教的初一学生,有谁假期上课外班了?呼啦啦站起了一片,他们互相问候,惺惺相惜。据说,越是好班、好学校,这种情况越是普遍。听家长说,有的重点中学老师一开学站在前面问,这部分内容你们都学过了吗?一看全班都学过了,就直接讲更高级的东西。如今校外教育年产值数以亿计,真不是闹着玩的。
一位同事这样评论,这就好比看比赛:本来大家都坐在看台上,都能看见,可有一些人站了起来,结果最后所有人都得站起来,因为你不站起来,你就看不见了。
说起来,还是因为没有安全感。
能怪那些先站起来的人吗?的确,有些家长本身特别焦虑,对自己的人生不满意,就把自己的压力变成孩子的压力。课外班看准了这个需求,利用这种焦虑感, 制造出市场。
不管起初如何,一旦一个游戏规则形成了,就不管你是什么动机,什么想法,参与者全都被“绑架”进来。不仅我们不能免俗,前一阵见到一位心理学家,是国家心理教育方面文件的起草人,他的孩子也不能免俗。
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只中小学生,从幼儿园到亲子班的孩子们都挺忙的。连孩子都被折腾到这份儿上,这不安全感您说得有多大?
永远都在比较
我是几年前转行当教师的,所以对学校的好多规矩都不太熟悉,对于别的老师司空见惯的现象,我看却总有点时空错乱的陌生感。比如,监考。
学生大考是按照成绩分考场的—真感谢我上学时还没有这种技术,据说是为了防止作弊。所以,在一班,也就是第一考场考试的,是全年级成绩最好的学生,以此类推,在十几考场的孩子,就是垫底的了。如果监考的恰好是这样的考场,可以预计,你将眼睁睁地看着一片一片的孩子拿到考卷后不久,一个一个开始趴在桌子上睡觉。还有一些不睡或睡不着的,就在那里无聊地扭来扭去。有同事从这样的考场出来就感慨,这些考场的孩子,一个个站都站不直,腰都是软的。可见,所谓腰杆不硬,不仅是比喻,也是写鸠。
要是只有这些对自己、对学习都放弃的孩子也就罢了,最难受的是那些在考场排名的升升降降之间煎熬的孩子。同事曾经接受过一个学生的心理咨询,他有考试焦虑—因为上次考试去了较差的考场,觉得很没有面子,承受不了。
记得我第一年教高一的时候,第二学期开学,两个女孩来找我,其中一个是我的课代表。课代表说:“我调到另一个班了,课代表我推荐让她来做。”我很奇怪地发现她看上去有点难过的样子。她们走后,我才听同事感叹地说,这个重点班的孩子,因为成绩掉出多少名之后了,所以被调到普通班。
这升升降降的,大人都要被整出心脏病了,何况孩子。
不仅降了班难受,升了班也难受。我遇到过一个孩子,原来在普通班,到了高二,升到重点班,很不适应。觉得重点班的同学都很假、很装,明明考得很好,说考得不好;觉得老师对自己这样从普通班升上来的另眼相看—虽然这可能是主观感受,是不适应的表现,可毕竟是不适应。
在心理学上,并不是发生了坏的改变压力才增大,而是只要有改变就有压力。在测量压力的量表中,不仅降薪、失业造成压力,经济情况的明显上升、显著的事业成就也是压力。
说起来,我们现在的社会,也像这样的考场和班级,随时在那里升升降降。社会变迁如此之快,谁的位置也不安稳,压力不大才怪。低端的固然难受,中间的和高端的也睡不好觉,大家都在患得患失。
而我们的文化,又特别善于做比较,标出我们每个人在这个社会比较等级的位置,就如同我们会那么天经地义地用分数给学生划分考场一样。
安全感离不开秩序感
我们小时候,一个人走着走着就上学了。如今很多孩子是坐私家车上学的,早上上学时间校门口堵成一片。要是仅仅因为路上车太多导致堵塞也就罢了,问题是,很多时候拥堵是人为制造的。
有时我看到车风恶劣的车时,就忍不住想,别看今天开着车—甚至是名车,很威风,可是加塞的心情,还是和三十几年前排队买排骨或带鱼时差不多。加塞儿是短缺经济的结果,因为你不知道下一次菜市场什么时间再卖这些高蛋白的东西。经济上缺乏安全感,再加上缺乏应有的秩序意识,结果就是加塞儿。类似的概念,在学校,叫作弊;在商场,叫不正当竞争;在官场,叫腐败。
我在美国待过几年。美国最让我震撼的,不是去看尼亚加拉大瀑布,而是路上的秩序。
记得有一次路过一个小镇,那里正在修路,单方向只有一个车道通行。我心想这下坏了,得堵多久啊。没想到没过多久就到了前面那个十字路口,然后发现那里没有警察,没有红绿灯,只有一个大大的STOP,但四个方向,真的是每个方向一 次过一辆车,秩序井然,难怪我们可以这么快地通过路口。
回国后,类似的无灯无警察的小路,一定是堵得一塌糊涂。总会有自作聪明的车,从自行车道或人行道插到前面去,最后把几个方向都卡死。
当然,我们在排队方面也在进步,比如世博会的时候,绝大多数人都在排队。可就是那时候,还是有人乘管理人员不备,面带得意之色,横跨栏杆加塞儿,估计心里比刘翔夺冠还要高兴。
我一向相信,外在的环境是人内心状态的体现。如果我们看到的是拥堵混乱的街道,就知道我们的内心世界也是如此混乱、缺乏秩序。我们共同合作制造了一个混乱嘈杂的环境,又在这个环境中,感受到压力、感受到不安。
安全感离不开秩序感。所谓秩序,就是知道事情有一定之规,有准则,有公平。相信秩序存在,我们才可能感到安全。有安全感的人才会耐心等待;有安全感的人才会选择合作而不是你死我活;有安全感的人才会相信双赢。而在一个秩序不受尊重的环境中,没有人会感到安全。加塞儿的人通过不守秩序买到排骨或臭带鱼来获得优越感,归根结底是另一种自卑;而排队的人则一边排着,一边担心自己的那一份被别人买走。
男人在忙什么?
在我生活的两个最重要的圈子中,都是女人比男人多。一个圈子是学心理学的,从大学时班级中1∶2的男女生比例,到如今在任何一个心理学培训班、工作坊去目测,男人都是稀有动物。另一个圈子是基督徒,这个除了在教会里目测,还有国家的统计数字,男女比例大概是3∶7。如此说来,如果一个学心理学的男士信了基督,就是凤毛麟角、稀有动物里的稀有动物。
我想过,这种现象是偶然的吗?是必然的吗?如何解释?也许,女人比男人更关注内心世界,所以才会到心理学或信仰中去寻找答案,寻求超越?尽管这两个方向殊途也不同归,但毕竟都与心灵有关。
那多数的男人们都在做什么呢?最简单的回答,都在忙事业。
除了事业,还有太多太多的事情可以让男人们忙碌。健康的,有的打球,做户外运动;身体一般的人,有的喝酒、打牌、上网打游戏;等而下之的,有赌博、性泛滥、物质滥用、家庭暴力等等。在这份清单中,很多都与成瘾行为有关,也就是瘾症。这些事情,印象中多半是男多于女的,也是一般女人常会对男人抱怨的方面。
瘾症的心理学解释和情绪有关。有瘾症的人通常在体验和表达情绪上有障碍,于是通过成瘾行为来释放情绪。比如喝酒,说借酒浇愁,显然是期望通过喝酒来调节情绪;抽烟的人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说的是成瘾物质带来的快感;赌博也会在大脑中形成和物质成瘾类似的机制,所以下注会越来越大,这是成瘾行为的又一症状,即对刺激物的适应,需要加大剂量才能保证同样程度的快感;至于性滥交,病理上有可能是所谓性爱成瘾;还有看似最无害的工作狂,也可能是工作上瘾,通过工作逃避面对自己的情绪、情感。
内心不安的时候,当女人们看到内心的缺失并设法寻求解决时,男人们却可能根本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内心有需要,而是在成瘾的行为中去寻求替代的满足。在一次又一次的沉溺中,忘记过去、忘记未来,只有当下的快感。
假如我们时代典型的男女结合,是一个在情感上不满足的女人和一个忽略内心世界、沉溺于某种瘾症的男人,这两个人怎么能过到一起去呢?难怪我们现在的离婚率这么高。婚姻家庭不稳定,后院都不安稳,何来安全感?
一岁前的不安
中国的汉字很厉害,比如,这个安全感的“安”字,是一个房屋里有一个女人。一个家庭中,往往是家中的女人承担着营造家庭气氛的责任,男人普遍对情绪不敏感,安全温暖的气氛要靠女人来营造。一个善于调节自身情绪也善于包容他人情绪的女人,就为一个家庭带来了安全、平安、安稳;而一个情绪化的、喜怒无常的女人,对家庭的伤害甚于男人。当然,女人的安全感也离不开男人。男人对女人的爱以及男人在经济上为家庭营造的安全感,是女人安全感的来源。
这就要从社会层面进入到心理层面蘠。
从个体发展来说,人的安全感的形成,最重要的就是01岁。这个年龄最重要的是建立和母亲之间的依恋关系。成功建立起这种依恋关系的孩子,会形成内心的信任感,在亲密关系上成为安全型的人。反之,如果01岁的孩子不能和一个主要照看者形成稳定依恋关系,他/她会终生带着一颗不安的心,成为焦虑型、逃避型或紊乱型的人。研究发现,婴幼儿时期的依恋关系,能够预测一个人20多岁以后的亲密关系。
如果说我们感觉现在缺乏安全感是 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如果说不安是一种普遍的心态,那么从心理学的角度就要怀疑,是不是作为一个群体,我们和妈妈的依恋关系没有建立好呢?不安,翻译成心理学的词汇就是焦虑,焦虑型的依恋关系,来自时亲时疏、对孩子时好时坏的母亲—要说明,这里的“坏”,恐怕并非母亲的意愿,而是婴儿的主观感受。
成年人所有的竞争、不确定感、你争我夺、完美主义,不都像一个没有被无条件接纳和无条件关爱的孩子的举动吗?他/她所有的表示,都是试图用自己的行为来争取到一点有条件的爱—如果我更成功、更有钱、更有权势,我就会被爱了。一个从小有安全感的孩子,长大了是不会这么躁动的。
问题是,在孩子最需要关爱的时候,本该在家安然度日的妈妈们都在干什么呢?是忙于工作,把孩子寄养给了老人、保姆?或是因为两地分居,一个人又忙家务又忙工作照顾不过来?种种不得已,或多或少都会带有时代的烙印。
中国女人为何强悍?
我参加过很多心理工作坊。
同心理培训不同,心理工作坊有很多的互动体验,其中最惊心动魄的,就是现场做个案。
印象很深的一次是,一位香港来的专家感慨说在大陆做个案发现一个普遍的家庭模式:母亲过于强势,而父亲软弱、逃避,由此带来家庭关系模式的失衡,孩子深受其害—也就是这个来参加工作坊的案主—的心理问题。
这些工作坊的同学,有搞心理学专业的,也有很多是白领、知识分子、企业人士等等。但内心中,他们还是一个不被爱的小孩子。
另一次,一个从加拿大回来的治疗师在访谈时,谈到中国女人的强悍,说这是中国百年历史的代价。百年来内忧外患,社会动荡,女人必须要足够强大才能支撑起家庭。她的姥姥在战乱中一个人大着肚子逃难、生下她的母亲——这样一种记忆,已经深深铭刻在了民族的潜意识当中。时代之殇,成了个人之伤。
家庭治疗理论认为,症状即关系。那么,如果这个时代的“症状”是不安的话,那么必定是在某些关系上出了问题。比如,时代的压力造成男女之间、夫妻之间关系的问题,进而影响到下一代,造成亲子之间关系的张力。创伤就是这样在代际之间传承,国外对纳粹大屠杀幸存者的研究发现,这类重大历史事件带来的心理创伤,至少会传递到第三代。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不以为然——不就是说说吗?说,并不容易。如果你想想,要把自己在潜意识和意识边缘挣扎的事情、要把生命中最不堪的记忆回想起来、说出口,你就可以理解,为何说和听都不容易。一般来讲,如果一个人潜意识中压抑的内容越多,这个人心理健康的程度就越差。当他/她说了出来,进入意识领域,能够在对话的过程中被理解、被接纳,问题也就消解了。
如果从心理治疗的角度,把一个民族、一个时代当成一个来访者,而这个来 访者又有那么多不可说、不想说或想说也想不起来的事情,有那么多不敢正视、不能正视的伤害,那么我只能说,这个来访者的心理健康程度实在有待提高。
如今,我们好像得了集体失忆症。这片土地上能让人产生回忆的东西越来越少了。这个时代好像这样的一个人,忙忙碌碌地工作,穿着时尚的服装,在拥挤的城市道路上开着车烦躁地左奔右突。
可如果你能有一个特殊的镜头探进他的内心,你会看到他几十年来、近百年来的伤和痛还没有愈合,那些被草草包扎的伤口还在化脓、瘀血、发炎—难怪这个人心情常常莫名烦躁,有时还会突然爆发一下;一时大干快上、夜夜笙歌如同吃了兴奋剂,一时又哀伤自怜、失眠抑郁。这样一个人,无论外表如何风光无限、光鲜亮丽,内心世界却支离破碎、漏洞百蘒ɑ‰
有一年我出差去塞班岛。这个岛屿是当年二战末期日美战斗最惨烈的地方,现在上面有美军的纪念碑,也有很多日本人的纪念碑。但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在塞班纪念馆里看到的一本图画书。书里,当地土著老人们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孙辈,然后孩子们—用儿童画,把老人们的叙述画了出来。虽然塞班土著的损失在二战史上如此微末,但他们自己并未遗忘。回忆的过程,就是面对和医治的过程。
你不知道的事,对你影响最大
如果要回顾总结一下这篇文章有限的探索,可以这样讲:安全感,需要的是在一个变动的世界中有一些不变的东西,比如秩序,比如爱。
如果要问我们为什么缺乏安全感,那么从父性的角度,我们缺乏稳定的秩序感——秩序、规范主要是父亲式的权威教给我们的;从母性的角度,我们缺乏无条件的爱——情感更多来自母亲式的包容和赐予。古人说,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如果阳刚正气不足以立天,温柔包容不足以润物,我们又到哪里去安身立命?
有这样一个问题:是你知道的事情对你影响大,还是你不知道的事情对你影响大?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是后者。
在讲心理健康和人际沟通中,有一个概念叫“约哈里窗”,就是把沟通中的内容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我知、别人也知)、隐私区(我知、别人不知)、盲区(别人知、我不知)、未知区(大家都不知)。最危险的,就是这个未知区。所以知道的、说得出来的,可能并非最本质的。当我们追问我们为什么缺乏安全感时,也就是在追问,那些我们不知道的、忽略的东西到底是什么。
生活依然继续,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每天依然有成千上万的新信息、新情况冒出来挑战我们的身心。大人们还是要忙着挣钱,孩子们还是要忙着上课外班。这几年,媒体都在说要慢下来,把慢生活作为一种时尚:慢生活,大快感;慢一点,等一等灵魂。慢,的确很奢侈,说要慢下来的媒体人,不是比谁活得都要忙碌吗?
慢下来做什么?人的内心永远没有外在世界变化那么快,慢,是为了给心灵医治、成长的时间;给心理适应压力变化、调整状态的时间;给男女彼此了解、学会彼此相爱的时间;给父母和孩子好好说话、彼此认同的时间;给社会各群体沟通对话、相互磨合的时间。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29 00:44 , Processed in 0.056899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