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舍基提出了一个互联网时代最基本的问题:“一群人究竟如何搞定事情?”
这个问题的意义有三个层面:第一,“组织”的含义、组织机构形态、组织内在的规律,将会发生何种深刻的变化?第二,个体在组织中的作用和价值,应当如何定位和理解?第三,所谓互联网背景下新型的“组织机构”,将给身处其间的万众网民,带来何种崭新的体验?换言之,哪些我们耳熟能详、习以为常的固见,将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虽然我认为,舍基的演讲,包括他基于这个演讲后来出版的著作《Here Comes Everybody: The power of organizing without organization》(中文书名《未来是湿的:无组织的组织力量》,胡泳/沈满琳译,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并没有完全回答后两个层面的问题,但他对于“组织形态的变化,以及无组织的力量”的阐释,是非常到位的。
在舍基看来,传统工业时代的组织形态之所以产生,是为了应对市场协调成本居高不下的难题。随着沟通复杂度、协调成本的增长,试图借助市场契约来解决“协作有效性”的问题,无疑遭遇了巨大的瓶颈。其实这种观点在1937年,已经由“交易成本理论”的提出者科斯阐述得非常清楚。
舍基的洞见在于,互联网背景下新兴的组织形态,并非是科斯所谓的“科层组织”,或者叫“金字塔组织”。那种秩序井然、层级分明的科层组织,在互联网大环境下显得机械、刻板、活力低下。
合作和协调代替了刻板规划,这是重大的变化,甚至用舍基的话说,“这是一场革命,相当深刻的革命”。
舍基认为,互联网上看上去“有组织的行为”,并非某个处于金字塔顶端的权力意志发号施令的结果,“合作状态”完全可以从表面上看上去的“无组织状态”中,涌现出来。
这一“涌现的过程”,有四个关键:第一是分享。通过大量貌似无序的节点之间错综复杂的链接、转发、评注,互联网上的海量信息,处于充分的“搅拌、流转”形态,成为“活力之源”。第二是对话。这些交织而成的“内容之网”,本质上是“对话行为”、“沟通行为”、“商榷行为”。对话在不同节点之间展开,在开放的空间中展开,任何新鲜的内容,都瞬间被卷入到“对话”中来,参与到“社会计算”的“势场”中。第三是协作。对话背后蕴含的意愿,催生大量的合作和博弈,产生了“自如的分工”,并让更多的合作在陌生人之间顺利展开。第四是集体行动。这种分享、对话、合作的“细碎进程”,会时常越过某个“临界点”,凝聚成“群体智慧”、“群体意志”,产生“集体行动”。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集体行动”并非刻意为之,也不是可以事先“谋划而成”的,它完全是一种生态的“喷发”。
著名的互联网思想家凯文·凯利,曾把这种“无组织的组织力量”,称作“舍基原则”。我们正在感受和体验到的维基百科、众包、微博等等,无一不暗含着“舍基原则”的洞察,这是互联网精神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