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4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和日本的软弱换不来世界和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7-3 19:17:0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年07月03日David Malpass

美国已经放弃了“依靠实力求和平(peace through strength)”这个信条,转而依靠希望和多边政策。《纽约时报》在6月23日有关伊拉克报道的新闻标题《现实压倒希望》(Reality Overtakes Hope)中点出了这一转变所导致的结果。这只是美国政策失败的又一最新证据。
俄罗斯已经把克里米亚重新纳入自己的版图,而且还可能控制乌克兰东部的部分地区,这让其他邻国感到恐慌。最近一段被公开的录音记录了波兰外交部长(美国在东欧最好的朋友)在饭桌上对前财政部长说,与美国的关系是毫无价值的。
中国与俄罗斯达成了一项重要的能源协议,并且跟加拿大走得很近——加拿大必定因美国拒绝建管道运输加拿大的中陆地区石油而深感失望。中国的经济实力使得它在许多非洲国家广受欢迎,即使在其对香港以南800英里的群岛宣布领土主权时也是如此。
这给亚洲带来了一个巨大的挑战。日本国会无法就修改1947年日本宪法第九条事宜达成一致意见。第九条的主要内容是放弃以国权发动战争、使用武力以及保持陆海空军和交战权的权力。随着美国也减少了其全球范围内的军事影响力,亚洲就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真空地带。
奥巴马政府希望亚洲地区的各种冲突可以通过对话和谈判自行解决,但这个策略只有在美国和日本的经济都很强劲的情况下才会奏效。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今年将会达到10万亿美元——为日本的两倍,而且仍在快速增长中。相比之下,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结构性改革已经以失败告终,而且日本正在实行美联储式的货币政策(政府作用增强,经济增速放缓)。这意味着日本的国民财富正在减少。家庭金融资产净值(15万亿美元)的增长一直慢于国家债务的膨胀(14万亿美元),使得日本没有任何缓冲手段来化解人口老龄化或加息的影响。
在所有这些事态发展中,货币都发挥了关键作用。二十年来,人民币一直盯住美元走势,甚至比美元更强,从而创造出稳定和增长的局面。中国抵挡住了1997-1999年的亚洲货币贬值危机,当时朱镕基总理宣称人民币会“强劲而稳定。”
普京也效仿中国,在2000年成为俄罗斯总统之后采取了稳定卢布币值的政策。自2002年到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期间,卢布的走势强于美元和人民币,这个政绩巩固了普京的统治地位,并且使卢布在近来欧美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中撑了下来。
相比之下,日元币值经历了剧烈波动,从而抑制了投资。在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日元兑美元和人民币贬值了40%,而且自那以来不断如坐过山车般大起大落。日本正在失去2012年12月安倍晋三当选首相时所创造出来的进行结构性改革的机会。要想重新启动经济复苏,安倍晋三应该像瑞士对瑞士法郎汇率进行上限管控那样,把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限设定在100(即1美元兑100日元)的水平,以此稳定日元币值,促进经济增长。
美联储在对美国经济形势和美元加以权衡之后表示,利率应该保持在零区域内。此项政策让富人更加富有,而进一步拉低了平均生活水平。美联储将零利率政策每维持一个月,基于市场的投资决策就会多受到一分扭曲,自由经济就会多受到一分伤害,使全球经济进一步偏离资本主义轨道。
经济增长并不高深莫测。它需要稳定货币、利率市场化、大范围的低税率、宽松的贸易环境以及有效的监管。但美国并没有坚持这些政策,而因此正在失去其重要的全球领导地位,致使和平局面处于危险境地。
艰难的选择还在前面。如果我们想要让美国更加强大,看到世界变得更加和平,那么经济政策需要加以改进。只要美元疲软并且油价居高不下,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的制裁措施给自己造成的伤害就会比对俄罗斯或伊朗造成的伤害更大。这个问题的解决办法是让美元走强,从而降低大宗商品价格,吸引投资和创造就业机会。这也会促使美国的实际收入中位数得以提高,而实际收入中位数的降低一直是导致收入不平等以及让世人感觉美国虚弱的一个重要原因。

译 陈玮 校 李其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5-17 11:57 , Processed in 0.056410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