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更适合做“微博”崔永元最终还是回到了微博。不管是他的真身 @崔永元 ,还是以自媒体形象示人的小号 @小崔读书会,当然,他也没有停止在微头条更新。他还在微博发了下牢骚,“在新浪、今日头条直播都不行。”因为不满微博的“审查”而离开的崔永元,并不能在今日头条得到免于审查的特权。当他需要尽可能多的曝光时,微博还是最好的平台。在社交媒体中最大的用户规模,扎堆的大 V 资源,常年积累的用户习惯(用户主动发起的关注是最难复制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网络规模效应,都让微博的替换成本极高。
虽然微博曾透露仅 41.8 万的头部用户就为全站贡献了 52% 的阅读量,但这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生态,短时间内把大 V 转移到另一个平台,并不能让生态在另一个地方生根发芽。今日头条擅长的智能分发,在面对碎片化的短内容时也无法很好地奏效。短内容没有过多的标签和特征供机器判断,它的纽带只能是人。对于更小的如即刻、知乎、B 站这样的平台,这里有更集中、更相似,同时有旺盛的表达欲和表达能力的用户,尝试让用户生产短内容是个很好的尝试。
目前来看,即刻有着更大的优势,以主题组织内容,可以让用户 UGC 的内容被分发给合适的人群,更容易产生互动。但这几家面临的问题也是类似的,当他们要去面对更大规模的,人口学特征更复杂的人群时,这样的优势还是不是存在,值得打一个很大的问号。谁都想做“微博”,但以微博的方式做“微博”并想获得成功,目前来看还是一个难度过高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