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65|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Parse.ly CEO:为何我会花更多时间在家上班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21:38: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y 36氪raina


Parse.ly这个团队一向以组织松散为荣。我们的CTO此前甚至专门为此写过一篇文章论述充分松散的团队是否可行。事实胜于雄辩的是,我们团队中三分之二的成员遍布在美国、加拿大和欧洲。当然,我们在纽约有一个“家庭办公室”,通常的一些商务工作就在这儿进行。

之后飓风Sundy来了,一切都变了。外部州郡通往我们在曼哈顿的办公室的道路都切断了,地铁也全都停了。这就意味着Parse.ly在纽约的所有员工都得在家工作一段时间。但是这篇文章其实并不打算过多讨论对Parse.ly团队的影响,而是更多的讨论对我来说在家工作意味着什么。

先来简单看看Parse.ly的历史故事。最初Andrew和我一起开始办这家公司时,整整一年时间我们都是在家里或者咖啡店里工作的。原因很简单,没钱。想想当时,我总会觉得自己当初能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搞定最初的工作真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当时我俩都是同别人合租,如果有什么问题需要两人碰面来解决的话,要找到一个有Wifi的理想工作空间其实是挺难的。很多本来是要做头脑风暴的会议就因为没有Wifi给做砸了。而且在当时(2009年)也没有什么机会去同其他创业者共享办公空间,唯一找到的一家也在两个月内关闭了。所以虽然工作环境挺重要的,但是我想说的是它并不是必要条件,Parse.ly能够在如此环境下做起来还是挺让我开心的。

关于在家办公的好坏其实是很清楚的,在飓风来的那一周里也让我想起了很多优缺点。其中最大的感想就是,在家办公真心需要相当多的纪律作为后盾。

最容易让自己变得自律的办法之一就是通过日常习惯。我们在柏林的一名工程师Toms写过一篇文章探讨日常习惯会如何提高工作效率。我发现这一办法对我来说非常有用,尤其是在被飓风锁在家里的那段时间里。

最开始的几天感觉就像是寻常一周里的慵懒周日。通常碰到没什么事的周日时,我都会把时间花在悠闲的回邮件、做一些管理任务或者再检视一篇下周计划上。在家办公的最初几天里,我发现自己一直浮于一些浅层工作,没法动手做那些硬活。我当即判定这是因为工作是需要特定模式的,而显然此时我不在正确的模式。我纵容自己呆在闲散周日模式里,而不是在通产工作日里快速搞定工作的模式中。我立马在一些小事上做了变化来让自己切换到正确的模式,比如工作之前先冲个澡,走出房间喝杯咖啡,写下自己上午要完成的三件事情。这些都能让我做好迎接一天工作的准备,集中注意力完成手上的工作任务。

那些觉得在家工作不好的人们抱怨的最多的,可能就是有太多容易分心的事情。家里什么都有,电视,一冰箱的食物,电子游戏,又没有来自同事或者管理者的工作压力。到处都是诱惑,你稍不注意就会上钩。回想起当年Parse.ly早期的时候,我还记得自己是怎么利用这些容易分心的事情的。我这个人在使用类似Pomodoro方法时时最有效率的,这个方法就是利用短暂休息来刺激效率的提升,就像分段短跑一样,快冲一段路然后就歇会,周而反复。此前在家工作时我一直是用这个方法,但是后来开始坐班之后就没用了。再次回到家里工作后我才明白个中原因,就是那些让你分心的事情。Pomodoro方法可以让你去接受并拥抱这些分心事情,你可以工作半小时然后花五分钟去吃点三明治,也可以工作一小时然后抽15分钟打打电子游戏。归根结底,你可以在一个地方同时进行工作和娱乐,想想看还是很神奇的。

由于工作对于状态的要求,你的身体和心灵都会习惯平时工作日的工作状态。有时候你会发现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式也是不同的。在家工作可以让你对周围环境有完全的支配权,但这也意味着环境的变化会影响你的状态。在桌子上或者在沙发上,在户外或者在咖啡厅工作,这些都会对你解决手上难题的方式产生影响(想想豆瓣的阿北最初就是在星巴克编程的)。我发现在工作环境越是固定我就越倾向于解决具体的问题,而在户外或者沙发上工作时,我的思维就会格外灵活,更愿意去探索其他可能的解决方式。

最后一点经常会被高估的是,在家工作其实只是节省了更多时间而已。通常工作日我在通勤上每天都得花一个半小时,如果在家工作,这些时间就能省下来做不少事情。

话说回来,在家工作还是一个问题。我就发现自己在家工作时没办法像在办公室那样专心,但是几天的适应期之后,我意识到在家工作不但可行,而且是有很多益处的。所以我计划以后每周都规定自己在家工作一到两天。可惜的是几乎每天都会有各种会议,所以我暂时没法做的更多了。大概一两个月之后我会进一步分享试行的体验。如果各位有什么在家工作的经验分享或者意见,欢迎讨论。

via cantankerous robots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11-15 21:47 , Processed in 0.05406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