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削苹果皮兄弟:拟借iPhone新接口甩开山寨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0 12:56: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10月20日 00:27  21世纪经济报道
  姜中介 深圳报道

  iPone5的到来,让衍生科技的命运罗盘发生变化。

  2年前,潘磊、潘泳兄弟在深圳一间仓库里折腾出来一款产品,它将不能打电话发短信的iPod Touch变成了iPhone,这款被称为“苹果皮”的产品经过互联网传播后迅速被大家所熟知。

  潘氏兄弟正是瞅准了苹果公司产品的市场盲区,研发了iPhone的衍生产品,并在2010年8月创办了衍生科技有限公司。不过,而后其随着苹果皮接连爆发出各种产品问题后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但2012年9月12日晚发生的那一切让潘氏兄弟重回公众视野。苹果现任首席执行官库克宣布苹果最新产品全部采用8针Lightning接口,这意味着利用老式30针接口实现iPod Touch一秒变iPhone的“苹果皮”将逐渐面临“退市”危险,这对于潘氏兄弟来说,是一个甩开山寨厂的最佳时机。

  “实现新版touch变iPhone的工作是山寨厂无法完成的任务,(他们)在自主创新上不如我。”潘泳对此极具自信,并表示新版touch变iPhone并不是在老款苹果皮基础上加一个转接口那么简单,一副舍我其谁的表情跃然而上。

  在经历了2年多的摸爬滚打之后,当年略显青涩的兄弟俩已深谙游戏规则,在对付山寨厂的抄袭工作已有心得,对于公司未来发展的脉络也逐渐清晰。

  抱着苹果这棵大树让潘氏兄弟一夜成名,但随着这棵大树接连受到谷歌等竞争对手的冲击,潘氏兄弟也在计划着如何摆脱对于苹果的绝对依赖,延续自己公司的寿命。“其实除了苹果皮,我们还有很多东西要做。”苹果盘、无线版“苹果皮”以及自主品牌的手机, 面对桌子上潘泳最新“折腾”出来的产品,他显得自得意满。

  被遗忘的创新

  从2010年7月苹果皮问世到现在2年多的时间内,潘氏兄弟已经卖出了2万多台“苹果皮”,在“苹果皮”上,潘氏兄弟就已经获利100多万元,在销售数据上的表现,“苹果皮”已经完全超出兄弟二人最初的预期。

  潘泳的电脑装备也从海尔酷睿双核升级到苹果的Mac Air。要知道,在创业初期为了完成苹果皮的研发,潘泳硬是将自己装载windows系统的海尔笔记本刷成苹果操作系统,对于只能在车库里去捣腾的他,拥有一台属于自己的苹果笔记本是一件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

  兄弟二人被突如其来的热捧冲昏头脑,在产品并没有完全成熟之前 “量产”,除了“淘金梦”的催化外,当时窘迫的资金问题也逼迫兄弟二人要迅速将产品上市回笼资金,因为电子零部件一般不零卖,兄弟二人只能按批量购买,常常是为了买一个电阻,要花上十倍的价钱。而开一个手工模,就要1000多元。为了测试效果,他们开了十几个模,仅这一项就花了一万多元——这已经够买两个iPhone了,而前期试验用的touch也是一个重要开销,据潘泳回忆,前期光是废掉的touch就有4部,每部售价为1600多元,这对于只能在仓库中创业的兄弟俩来说,是一笔巨型开销。

  “最开始我做出来这东西,就是想赚个几万块钱就算了,没想到一下子就火起来了。”潘泳说。

  揠苗助长式的量产结果可想而知,无法用GPRS上网、通话不稳定等BUG也被相继曝光,加之随后的海量山寨抄袭,潘氏兄弟很快被人遗忘。

  “那只是一个试验品,在技术理论方面趋近完美,但落实在具体产品上,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改。”潘泳坦承由于一时冲动的快速上市导致苹果皮发挥的不稳定。

  在交际领导能力更为突出的潘磊看来,若想将弟弟负责技术研发、自己统筹公司运营的模式发展下去,不光要在技术上有所创新,还要在具体公司运营上下功夫,主打领域则是智能通讯领域,做硬件和软件相结合的产品成为他们所创立的衍生科技所要坚持的。

  相比于其他山寨厂,潘氏兄弟在圈内算是颇有创新能力,也因此受到了不少“仁人志士”的追捧,前前后后吸收了十多个员工来扩充力量,而且对于每一名员工都配备的笔记本电脑,尽管都是海尔、神舟等二线品牌,但兄弟二人在尽力让这家公司看起来更高科技一些,没有选择华强北,而选择大芬村除了华强北的租金高企问题,还有就是让公司变得更有艺术创作气息,远离华强北那浓重的山寨味道。

  “他们(潘氏兄弟)还是很有想法和创意,这和那些山寨厂有着明显不同,其实区分山寨非山寨主要看是否有自主创新因素,而非品牌的名气大小。”一位慕名加盟衍生科技的人士如是表达。

  “保鲜”计划

  一度曾一天被数十家媒体连续轰炸的潘氏兄弟在如今的平静中盘算着日后的生意。去年年底,潘氏兄弟将公司的新办公地点迁到深圳大芬村附近的一个住宅小区里,在这套四室两厅的公寓内开始了他们的二次创业。

  潘磊认为,单纯依靠苹果皮这单一产品难成气候,若想在多如牛毛的竞争对手中杀出一条血路,多元化的路线在现阶段是不得不选择的路线。

  至此,苹果盘、无线版“苹果皮”以及自主品牌的手机都在多元化路线指导下完成,用户将苹果盘插入iPhone的充电接口,让iPhone上直接读取盘中的电影和音乐,还可以将iPhone中的照片直接复制剪切存入盘中——不用连接电脑,也不用连接苹果的应用商店iTunes。和传统的U盘一样,“苹果盘”也有USB接口,用户还可以将盘中的文件与电脑中的文件互拷,这对于不习惯iTunes的人来说倒是方便很多。

  对于无线版“苹果皮”,以技术见长的潘泳对此是津津乐道,他认为自己解决了大多数高端智能手机无法双卡双待的问题,用户只需要拿着无线版“苹果皮”,就可以直接打电话发短信。这个装置中,还可以插入第二张卡,与iPhone手机一起,实现双卡双待。“你手上用的那个安卓机,也可以实现这种功能。”潘泳指着记者手中的手机说,表情中略显得意。

  令人惊讶的是,在介绍自主品牌的手机时,潘泳对于“山寨”二字并不吝惜,此前的得意早已荡然无存,在他看来,这款手机仅仅是在安卓系统基础上一些小细节的修改,然后通过低成本采购“拼凑”出来的一款5.3寸屏、外形酷似三星note、售价仅为798元的“山寨”产品,并不包含任何自主创新的因素。

  决定做手机是兄长潘磊的主意,更加精于商业运作的他并不像弟弟一样醉心于技术研发,在山寨横行的年代,想每一款产品都充满创意并不现实,尽管一台手机仅盈利20多元,但月均将近1000台的销量在一定程度上为整个公司的营收做出贡献。

  “在现阶段利润率并不是最重要的,最终可以挣到多少钱是一个刚起步的公司最为看重的,长期而稳定的订单可以让我们在行业内先站住脚。”潘磊表示。

  潘氏兄弟还模仿小米手机的销售模式——不经过任何代理商,直接在自己的官网销售,也在公司专门成立经营网络销售的部门。

  这时的潘泳已经不是那个天真的技术派少年,虽然无法像深谙游戏规则的商业老“滑头”一般游刃有余,但也在逐步接受兄长的建议。尽管对于兄长力推的手机并不十分认同,但也不得不承认将技术转化成产品,并成功推向市场是颇费周折。“做产品还是和做技术不同的,做技术只要自己满意就可以,做产品要顾及很多方面,比如说消费者的感受等等。”潘泳说。

  实际上,潘氏兄弟在苹果皮后的每款产品都具备相当的实验性,在明确自身的发展战略规划的大方向下寻求具体方式的突破,尽管潘氏兄弟做出了足够多的多元化努力,但苹果皮的营收依旧接近公司整体营收的一半,对于完善自身的商业模式运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做生意,我们兄弟才刚刚起步,很多地方还在探索阶段。”潘磊说。

  游戏规则

  对于潘氏兄弟而言,一次在车库内偶然的试验成功,让他们名声鹊起并完成了创业最初阶段的积累,现如今已经成为珠三角IT产品创业大军中的一员,在这个山寨横行、动辄掀起价格战的无序市场中,匆忙投入生产造成自己辛苦研发出来的成果被人轻松盗用。

  2010年,兄弟二人经多次洽谈与一家生产商合作,从而推出“苹果皮一代”,就在兄弟二人憧憬着未来的发财梦之时,他们在市场上发现了同款山寨产品,在进一步追查发现,生产厂家竟是自己的合作伙伴。

  但兄弟二人并没有放弃,重新寻找了一个合作厂家。这一次,潘泳特意给软件加了密,但这并没有摆脱被抄袭的噩运,第二个合作厂商破解了潘泳的加密技术,在市场上推出了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苹果皮加强版”。

  这让兄弟二人十分恼火,前一天在酒席间还称兄道弟,第二天就成为了不共戴天的仇敌,前后的反差让初入商场的潘氏兄弟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随后多次与这两个近乎“极品”的合作伙伴进行沟通,并要求对方放弃对自己的抄袭,但遭到对方的拒绝。

  自今年2月开始持续升温的唯冠诉讼苹果侵权一事似乎让兄弟二人看到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的希望,认为唯冠可以在与苹果的对峙中胜诉,自己面对理亏的抄袭者,胜诉并不在话下,在通过朋友介绍联系上律师,并支付了几万元的律师取证费,如果官司胜诉,律师将得到赔偿金额30%的酬劳。

  但结果却是不了了之,一直想给自己讨个说法的潘氏兄弟也逐渐接受了这个潜在的游戏规则。“我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产品逐步升级,在技术层面上提高门槛,让山寨者无从下手。”潘泳看着公司会议室内那些专利证书无奈的叹了一口气,其中苹果皮的专利证书上清晰的表达出对于苹果皮的描述:“一种用于移动电子设备的外设。”

  他们这次却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并没有急于将产品申请专利,而是在苹果盘等最新产品尚未投产之时,就已经设置了加密程序,防止被人“山寨”。

  潘磊清醒地意识到竞争对手实力有多么强大,在珠三角的山寨厂动辄上千万的资本和抄袭团队,同时还有完整的产业链和渠道。苹果、三星等知名品牌公司每推出一款产品,不出一周的时间内,在深圳华强北就可以找到山寨货,不少来自非洲、印度等新兴市场地区的采购者来到华强北,直截了当地指着柜台内的山寨搜集,喊着:“copy,how much?”

  这些模仿能力强、出货快的山寨厂几乎无孔不入,除了将最为核心的图形资料加密外,潘泳将此前设计的资料全部删除,“很抱歉,第一代苹果皮设计出来的拍摄图片那些都找不到了,因为害怕被抄袭。”潘泳对于自己无法拿出最初设计想法的图纸表示歉意。

  而当记者提出利用公司WIFI网络上网时,潘泳坚持亲自为记者输入密码,并取消了自动连接和记忆密码,在来回输入了10个字母后才能顺畅上网,对于防止资料外泄,已经武装到牙齿的潘泳希望记者能够理解他的苦衷。

  在随后的选择代工厂上,潘氏兄弟便显得格外慎重,不光是通过可信赖的亲戚朋友介绍,自己也要反复核查对方的商业诚信,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来形容潘氏兄弟并不为过。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24 11:39 , Processed in 0.05897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