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6 15:42:5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腾云By 陈经
吴晓波 推荐
蓝狮子财经图书出版人、著名财经作家
为什么中国不可以走与西方相同的发展道路?为什么要强调中国的“特殊国情”?是否真的存在一个特殊的中国模式?这是中国各界一直争执不下的话题。而本文显然是认为存在一个特殊的中国模式,为论证这个道理,作者引入了计算机的一些概念来加以诠释,不论其观点正误,也算是提供了一种分析角度。其实,讨论中国现在的模式特不特殊,除了与其他国家做横向对比之外,也可在自己的历史上做纵向对比,一个简单的问题:中国两千多年的工商经济,到今天是否有发展模式上的变化?

从政治经济运行机制来说,中国主要有三个系统。一是各级政府庞大而细致的经济计划,以及与之相配的执行能力,这在各国政府中是无可比拟的,有着数量级的差别。从并行计算的角度来看,有数万个地方乡镇或者区级政府项目、省级政府的国家级项目、一级中央政府牵头的地球级项目。这些项目,无论大小都有人在认真做,而且是多任务并行地做。
中国运行这种复杂的并行操作系统的时间很长,调试摸索经验相当多,实践证明是可以运行起来的、别的国家同时做这么多项目早就崩溃死机了。一个例子是从今年3月1日开始,铁道部长刘志军,每天与一个省的书记、省长会谈,签铁路规划建设协议,连签了十多个省。这种怪事只有在中国才会发生。   
二是各地民众自己折腾一些民营的项目,很有活力。从努力程度来说,中国民众是比较突出的。人口这么多,总有些人出来折腾。有些地区不太行,也有别地的人跑过去折腾。这相当于一个分布式计算系统,有许多“市场机会”就是“任务”,如果“计算节点”有资源,就可以跑过来解决某个“任务”。从系统整体先进性来看,中国并不算好,只不过计算节点特别多,跑来跑去找“任务”比较有活力。一个例子是某印度小网站开了个帖讨论中国商品,其实本意是想骂中国的,结果不断有各种中国商家跑来跟帖留下商品信息与联系方式,把印度人看傻了。   
三是境外资本家跑到中国来折腾。因为中国有活力,执行力又好,市场又大,到中国来做项目最有前途。一个例子是世界最大的几个网络公司,微软、Google、Yahoo、eBay等都跑来中国混。虽然在中国市场搞不过本土公司,但也可以招中国员工搞开发。这些从外面跑来的,有些就成为中国操作系统的一部分。但有些是相当于开了一个“接口”,把中国的系统输入输出与另外的系统连接起来,对操作系统并没有影响。   
从以上描述可以看出,中国的计算系统越来越大,是很自然的。计算节点越来越多,“任务”越来越多,“成果”也越来越多,这是一个正反馈的过程。以前普遍认为中国的核心操作系统根本不行,一定会崩溃,后来发现不是这么回事。现在公认中国的操作系统虽然看起来怪异,但很有自己的一套,本事不小。这是一个进步,承认中国是一个“非平凡”的系统了。另一方面,所有人对这个系统还是不太放心,老觉得摸不透,怕出啥事。这是对系统的“鲁棒性”(Rubust,系统在一定的参数摄动下,维持某些性能的特性)没有信心。这是一种因为未知而产生的恐惧。
往好里说,中国层级管理的并行操作系统,比现在主流的“市场经济”分布式操作系统,威力更强大,以后一定会占领市场。往坏里说,不如“市场经济”系统久经考验,系统稳定性不让人放心。例如许多人认为现在中国系统表面强大,不过是靠信贷强撑的,很快就要出事。另外,对于解决各种“任务”,是不是比分布式操作系统好,这也是有疑虑的。
我提出这个分析,不是搞笑,是真的有实际意义。可以肯定的是,虽然中国政府声称要转向市场经济,但中国绝不是市场经济操作系统,而是已经有了自己的核心操作系统。要搞宏观调控,绝对不能按市场经济那一套来,而是要搞自己的“操作系统运行手册”。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课题,我断定这是一个很有希望出成果的领域。而政府找经济学家来当智囊,可能找错了专家。经济学家熟悉的并不是中国的系统,而是西方的市场经济那一套。中国的“操作系统运行手册”会是什么样的,甚至如何逐步建立这个手册,都是很值得研究的。我可以肯定,真搞出来了,会比现在的宏观调控理论要好得多。
“货币驱动”与“任务驱动”
市场经济有价格信号,价格又是货币体系产生的。所以,传统的市场经济操作系统,输入输出是以货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公司收入多少,国家税收多少。为了价格信号的可靠性,要求货币体系稳定,稳定通胀率是核心任务之一。所以,要求央行要独立,央行要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如果政府或者资本家、消费者有乱来的迹象,要独立地作出反应。美国这次救市,就是从央行着手的。   
市场经济再加上货币体系,一国的经济操作系统就好理解了。众多“独立自由平等”的“计算节点”在系统里面活动,以“经济人”的原则行动,获取系统网络流通的货币资源,并以此为驱动力,完成经济活动。中国也有价格信号,能不能也这样把央行独立一下,简化成这种“市场经济”来理解?目前理论界其实就是这么做的,把各种市场经济理论用上来搞调控。通胀高了说要加息,过热了要从紧。   
这种理解有两个问题。一是央行的独立性问题。中国货币体系的架构倒是与外国基本一样,也是M0、M1、M2几个层次,由央行来调控。但是央行这些货币数据之怪异,实在无法让人用正常眼光去理解。外汇储备世界最多,基础货币世界最多,M2世界最高,巨额央票冻结流动性、高达15%以上的准备金率也是世界最高。哪怕央行就真不听政府的而自有主意了,这些离谱的数据也无法“独立”调控了。
所以,央行实际上就是政府,没法分开来处理。有些经济学家就要求央行真正独立,这样才算是改革方向。   
第二个问题是,“货币驱动”并不是中国经济的唯一驱动力,甚至不是最重要的驱动力。如中国的央企,以及一些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可以用“任务驱动”来概括。一个城市在当地政府主导下,不停卖地滚动发展,弄来的钱多,花出去的更多,通算还欠了大钱。它的“任务”显然不是“赚钱”,而是“滚动发展”。中国的民营企业、外资,按正常的理解,都是“货币驱动”的,活动目的是赚钱,这些算比较正常。所以,中国也有“货币驱动”,也是操作系统的重要动力。
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可以总结为“双轮驱动”,“货币”这个轮子能量不小,“任务”这个轮子的能量更大。理解这一点非常重要,比如现在争论“高铁能不能赚钱”。从“货币驱动”角度来看,赚钱是非常重要的。不能赚钱,就是经济体系里的大bug,要想办法解决,非常麻烦,不然就要用“纳税人”的钱来填。   
如果用“任务驱动”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很好理解。首先,root(系统中唯一的超级用户)发出系统级命令:完成建高铁这个“任务”。那么,即使不赚钱,也可以靠“任务驱动”把它完成。缺钱就给贷款,缺地就征地,挡路的4S汽车店就毫不留情地砸掉。完成就完成了,不用管赚不赚钱,庆功大会照开,系统收到成功完成的反馈信息。
因为中国的系统不是靠“货币”驱动的,项目不赚钱是很正常的事。至于说不赚钱会不会弄出巨额坏账,拖垮银行,这可能就是“操作系统鲁棒性”研究的范围了。可能“鲁棒性”研究告诉root说,要把高铁线路做成“盈利”上市捞钱,或者通过卖地捞钱,或者搞个资产管理公司收购不赚钱的高铁资产,总之把账做平。各级政府很多不赚钱的“任务”,都可以通过“卖地”这类“增强系统鲁棒性”的配套动作,形成可行的操作程序。   
可以看出,“任务驱动”是中国经济操作系统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特点,和传统市场经济有本质的区别。一种常见的评论是,这不就是“计划经济”贷款搞项目么?搞到后来,会完蛋的,这是不相信市场经济原理的下场。改革不彻底,应该交给市场来做。我认为,“任务驱动”与“计划经济”还是有区别的,它只是与“货币驱动”不同的驱动力,并不是一种经济模式。   
“任务驱动”是说,系统提出了重要任务,一定要完成,于是驱动经济体做了很多事。一个任务就是一件事,完成这个任务的过程,还是市场的方法,到处采购各种原料部件,招人开工,都是典型的市场行为。而“计划经济”,它不是指“一个计划”,是说整个经济都要计划起来,各项生产安排多少,都有计划。计划经济里也有“任务”,为了完成任务,经常把做好的计划冲击得乱套。“任务驱动”配合“市场经济”做事反而容易,提出了任务,准备好资金、人力、土地、技术等资源,市场自然就能完成了。   
所以,从架构上看,中国经济与西方国家也差不太多,也是银行体系配上市场,公司股份化经营,市场竞争价格浮动。但是运行起来,感觉就很不一样。中国经常搞一些别的国家搞不了的“任务”,还越搞越多,推动市场以怪异的方式运行。传统市场经济理论无法理解,就总是不放心,经常有人认为会出大事。
Windows操作系统与TG2000大型机
西方经济,货币驱动,是对金钱与物质赤裸裸的欲望。中国经济,任务驱动,是对国家实力近乎变态的渴求。   
西方国家,重视体系架构,“操作系统设计”是显学,视之为普世真理。必须承认,西方国家政治经济体系的架构是比较清楚的。还没有做事情,就先把做事的原则定下来,制衡监管考虑得很多,讲法治。这是“非平凡”的设计思想,西方国家取得相当的成功,很大程度是靠这个思想。   
中国,有“任务”,却没有“操作系统设计”的理念。为了完成“任务”,胡乱凑出一个系统,还经常变。搞成混搭风格也无所谓,管用就行。从系统架构的清晰度来看,中国要差太多了,摸来摸去就混成今天这样了。不是系统内部的人,连事情如何运作的都不知道。想在这个系统里找烂事,太容易了。   
中国是自己有一个主机,而且是全球独一份的TG2000大型机,自行开发了一个ZTECON(中国特色经济)操作系统,根本不考虑通用性,只管发挥大型机的功效来解决“任务”。装机?没有这回事,只有不断地调试。
操作系统都是边运行边改的,版本混乱,到处是补丁。不过搞久了,它也就真的能运行起来。看上去虽然很烂,但它确实在不停地改进,最后大型机开发成功也不是不可能。IBM卖的软件不如微软名气大,可是它造的厉害机器配上专用软件,功能就非常强大。   
一个专用的大型机,为啥非要改成能装Windows的机器?不改装为啥就觉得一定会崩溃?这都是没道理的。其实专用大型机搞到后来的稳定性非常好,远比装了Windows的PC稳定多了。Windows系统到处都是,但崩溃死机病毒之类的东西也很常见。它出事了,只有重启,大选再玩一次。系统开发商美国人没空管这些事,只会告诉你重启。只有重启都不行了,才会来修修硬件,重新把选举搞起来。中国的大型机,干的任务太重要了,绝对不允许重启!
“纸带图灵机”与“冯·诺伊曼结构”
计算机搞了这么久,基本数学原理从来没变,就是那个图灵机,根据当前状态决定后续操作的一条纸带。把它具体工程实现的体系结构,一直就是“冯·诺伊曼结构”,关键思想是“存储程序”,分为“存储器”、“控制器”、“运算器”、“输入输出设备”几个模块。     
可以把这个结构分成两个层面。控制器与运算器组成的CPU是确定性的,根据给定的输入,给出确定的输出,逻辑是固定的。寄存器、缓存、内存、硬盘等存储器也是确定性的,其中存储的数据与指令一直可靠。所以,计算机的运算能力是先天给定的,造出来以后就确定了,这是“确定性”的层面。通过“交互式”的输入输出设备,人可以主动来改变内存的状态,并让CPU来处理,这是“自由”的层面。CPU与存储器的确定性,让计算机有运算能力。因为“交互”的自由,它的运算能力才能多姿多彩地发挥出来。真正让计算机开创出一个时代的,是人们能够“开放式”地自由开发与使用它。   
搞经济也是如此。首先,要有一个由众多功能模块组成的运行系统,这些功能模块要稳定精确地运行,让整个社会有经济能力的基础。存钱进银行,一定可以取出来。经济体系,需要以确定性为基础。如果确定性丧失了,经济就崩溃了。
这个确定性的基础有强有弱,相当于主频、内存、硬盘大小不同。你买张车票,4小时就能到,以前要20小时,主频快了。全社会以前有10万亿人民币可用,现在20万亿了,能买的东西更多了,内存大了。然后要让人自由开发使用这个运行系统。一个繁荣的系统,应该是“开放式”的,让尽量多的人来开发使用。发展经济就是这两个事最重要。   
西方经济学理论,主要宣传第二个,要民主自由,开放式开发,繁荣全靠它。对于第一个,就说得比较抽象化,相当于只给了一个图灵机纸带模型。经济理论说,要有规则,要有法治,提高确定性,这当然是对的。货币经济学说,要有一个央行与商业银行的货币系统,这也是对的,相当于图灵机要纸带。有了这些基础,数学可以证明,“纸带图灵机和现代计算机理论上完全一样”,所有国家都可以搞现代经济了,美国也就那么回事。   
不过没有程序员用纸带图灵机搞开发,非常的麻烦。写个加法机,把两个数相加,那个图灵机程序就很搞笑。第一个数为5,就在纸带上排5根相邻的棍子,第二个数为7,就再放上7根相邻的棍子。然后写个状态转换码表,把第二堆的一根根搬到第一堆边上,搬完成为12根相邻的棍子,完成加法。一些落后国家其实就相当于在用纸带图灵机搞开发,刀耕火种,手工劳动。   
如果想让计算机真正飞跑起来,就要工业实现“冯·诺伊曼结构”,这个相当有难度。纸带图灵机虽然效率低,但做出来不难,做理论数学题一样,看了书就会做了。但有哪个学生看了“冯·诺伊曼结构”,自己造得出现代计算机?   
这个实现“冯·诺伊曼结构”的过程,不是搞经济,而是搞工程。经济理论学得再好,哈佛来的经济学家也好,不管怎么运用经济理论,都造不出来。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经济学,往往走入死胡同,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有工程师传统的国家,倒是往往能搞出来。   
中国也算是工业实现了经济体系的“冯·诺伊曼结构”,不过指标参数云里雾里看不清楚。从实践来看,CPU主频、内存、硬盘等指标参数都不低。中国计算机运行起来,当然比很多国家的纸带图灵机强多了,把计算任务都抢过来了。
不过中国计算机的应用程序开发时间还短,应该没有把潜力发挥出来。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的落后,一个重要原因显然是应用程序还比较差,群众使用程序也不太熟。目前也不太清楚,中国的主机先进程度到哪个水平了。这都是值得研究的。
节选自网文《建立中国经济的“操作系统运行手册”》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11-15 13:24 , Processed in 0.059713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