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乔治·克罗尼的博客原文:
苹果=索尼
苹果会在后乔布斯时代衰退,下面是我的理由。
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在他1947年出版的《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 The Theory of Social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一书中创造了一种“组织类型学说”,其中将组织分为三类:1、法治型/官僚型的组织(比如IBM和美国政府);2、传统型组织(比如天主教会);3、魅力型组织(由特殊的、有魔力的人运营的组织)。
魅力型组织由拥有“天赐之能”的人带领,这个人“与常人不同,拥有超凡的能力,或者至少有某方面的特殊能力或特质。”跟随者与门徒们对领袖有着绝对的信任,“超凡人物的权威性否定一切过去,这样的组织是一股革命性的力量。” 是不是听上去很耳熟?让我们从亚当·拉申基(Adam Lashinky)的《苹果内部》一书中引用几段话:“……乔布斯会做出一切决定”“他会最终裁决所有事情”。拉申基指出苹果是一家企业型公司,“但是其中的人一般都不是企业家,他们也并不被鼓励去成为企业家。”换句话说,苹果以一个魅力型企业家作为核心,其余的人都跟随在他身边,用韦伯的话说,这是一种“情感形式的公共关系”。
魅力型组织的一大问题就是领袖更替。在官僚组织中,选择领袖接替者有成文的规定可依;在传统型组织中,长久以来继承的宗教仪式会决定领袖的诞生。但是在魅力型组织中,这个拥有魔力的领袖必须由另一个魅力超凡者接替,比如苹果员工和消费者都要求苹果必须有一个新的杰出领袖。苹果已经选择了蒂姆·库克(Tim Cook)这个被证明可以胜任的继任者来接乔布斯的班,但是这个人的行事方法更接近官僚型,而苹果这个组织是由“天赐之能”所喂养大的,所以库克与苹果这个组织的特性并不完全契合。可能你会说乔布斯尝试创立的“苹果大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是韦伯也说过:“非凡的领导力只能被唤醒或考验,而不能被学会或授予。”
撇开与他们的私交不谈,客观上我更希望乔纳森伊乌(Jonathan Ive)或斯科特輠斯特(Scott Forstall)升任苹果CEO。他们所表现出来的个人魅力和对设计创新的良好嗅觉有利于领导公司更好地前进。
死神带走了乔布斯,也带走了他的三样法宝:第一,能使全公司团结在一起、并使每个人发挥最大功用的领导能力;第二,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的出色本领;第三,对产品无与伦比的想象力和设计能力。而接下来2到4年里,乔布斯遗留的财富将被慢慢用尽。如果不能出现一个新的绝对魅力领袖,苹果的创新水平将会下降,收益将会大幅减少,苹果将从一艘巨轮逐渐沦落为一叶扁舟。想想以往的例子吧,后盛田昭夫时期的索尼,后埃德温瀠德(宝丽来创始人)时期的宝丽来,1985年乔布斯离开后的苹果,沃尔特迪斯尼离开二十年内的迪斯尼等等等等。
苹果会失去动力,前行将越来越慢。
本文编译自:
Wired网站: Apple = Sony? Don’t You Believe It
作者: Leander Kahney
Forrester博客: Apple = Sony
作者: George Colon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