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到2001年期间,拉尼尔曾担任高级网络和服务公司(Advanced Network and Services)与美国远程沉浸项目(National Tele-immersion Initiative)的首席科学家。美国远程沉浸项目由多家研究型大学合作进行,曾在2000年演示过第一款远程沉浸模型。2001年至2004年期间,拉尼尔曾在硅谷图形公司(Silicon Graphics)担任访问学者,进一步地研究远程呈现和远程沉浸。2006年至2009年期间,他曾在微软公司担任特别学者,并且此后一直在微软研究院(Microsoft Research)担任合作架构师。
目前,拉尼尔最著名的是其撰写的两本书籍。这两本颇具影响力的书籍主题均为我们所生活的这个数字世界的未来发展,一本是2010年的畅销书籍《你不是新奇玩意》(You Are Not a Gadget),另一本书为《谁拥有未来》(Who Owns the Future?),最近刚刚出版发行。两本书均获得了广泛热评。(《你不是新奇玩意》一书被《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评为2010年最畅销的十本书之一。)拉尼尔也由此被人誉为科技行业的良心,这种身份为他在数字精英圈中赢得了朋友,也招来了同样多的敌人。用最简单的方式来表述的话,拉尼尔所担心的是在我们正在打造的未来的数字世界里,少数公司和个人会掌握庞大的财富,而整个经济开始萎缩,工作数量减少,中产阶级和拉尼尔所称的“经济尊严”也随之受到冲击。拉尼尔认为我们可以避免这种命运,但前提是我们要开始向人们支付(从个人数据到3D打印机使用的设计等)数字资产的相应报酬。目前这些数字资产都是白送。人们也许希望免费得到信息,但拉尼尔相信如果信息收费,只要是平价的,这个世界将会变得更加美好。
拉尼尔并不单单只是一名科学家。他收藏(并能弹奏)稀有古乐器,其收藏规模是世界上最庞大的古乐器收藏之一,而且他常常在众多演讲中进行古乐器演示。2010年10月份,他与福罗里达州温特帕克市的巴赫管弦乐团(Bach Festival Orchestra)合作,首次公演自己的作品《阿米莉亚交响曲》(Symphony for Amelia),这首曲目也是他在过去几十年里受邀创造的众多曲目之一。拉尼尔同时也与自己的乐队Chromatophoria一起,率先将虚拟现实技术搬上了音乐舞台。该乐队曾经在蒙特勒爵士音乐节(Montreux Jazz Festival)进行过表演。此外,拉尼尔也曾与小野洋子(Yoko Ono)、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奥奈特·科尔曼(Ornette Coleman)、特里·莱利(Terry Riley)、和迷幻疯克乐队(Funkadelic)的乔治·克林顿(George Clinton)等形形色色的艺术家进行过合演。拉尼尔的画作曾在美国和欧洲的众多博物馆和画廊展出,他的个人画展1997年在丹麦罗斯基勒市的丹麦现代艺术博物馆(Danish Museum for Modern Art)举行。他同时也曾协助构思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2002年的科幻电影《少数派报告》(Minority Report)中的小器具和场景。
但同样是根据定义,人们会不可避免地碰到某个时刻,此时统计学不能预测到变化,因为它们不能反应出因果结构。也正是在这种时刻,像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Long-Term Capital Management)这些公司倒闭,抵押贷款计划破灭,高频率交易失败。而且如果给谷歌和脸谱网以机会的话,它们这些公司在这个时刻也会破产。不过如果在建设整个社会时,其建设思路是让人把终极认知这个谬误误解为一种真理的话,那么就可以让这个幻想维持更长的时间。但它最终总会破灭。
有一部美国西部片名叫《双虎屠龙》(The Man Who Shot Liberty Valance),我个人很喜欢这部电影。这部电影拍摄于1962年,由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ewart)和约翰·韦恩(John Wayne)联袂主演。电影讲述是政权的更替——在前一任政府的统治下,人人在一定程度上是自由的,但政府倾向于持枪歹徒和贵族,而后一任政府的执政基础是法律之下的平等公正,那样对人人都好。我觉得这种类比是非常合理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