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9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致远之后的雅虎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21 13:37: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01月20日 07:48 AM  英国《金融时报》西海岸执行主编 理查德•沃特斯
三年前,当他从与他名字紧紧相连的网络集团的首席执行官职位上退位时,杨致远(Jerry Yang)向雅虎(Yahoo)的忠诚者发信说:“我的血将永远是紫色的(雅虎企业标志色——译者注)。”
对于这家他所创立的公司,再也没有比这更能形象地表达杨致远的热爱的了。他与校友大卫•费罗(David Filo)在1994年产生了创建一个网页索引的想法,并据此创立了雅虎。
不过,尽管放弃了最高职务,杨致远那时仍然担任雅虎董事,并发挥着巨大的幕后影响力。据知情人士称,去年9月被迫离开的前首席执行官卡罗尔•巴茨(Carol Bartz),后来相信杨致远破坏了她试图扭转雅虎局面的一些努力。在她离开后,在考虑新战略选择时,是杨致远被派去与私人股本公司就入股一事举行谈判,尽管与雅虎董事会关系密切的人坚称,杨致远只是在其他董事的严格监督下这么做。
至于你是把这件事看作一个不甘交棒的创始人的瞎掺乎,还是一个比所有人更了解雅虎的董事的建设性介入,那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你在什么地方闯荡了。
如果是在创始人神秘感具有强大魔力的硅谷,那么你很可能会觉得,杨致远不但有权利干预,他很可能比其他多数董事更明白雅虎需要什么。那样的话,他本周从董事会辞职,对雅虎而言可能是一个历史转折点。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的迈克尔•莫里茨(Michael Moritz)这样的硅谷风险资本家,以及谷歌(Google)创始人塞吉•布林(Sergey Brin)和拉里•佩奇(Larry Page)认为,无论怎么评价创始人对一家科技公司的价值都不过分。莫里茨是杨致远和费罗创业初期的后台。
这一部分是愿景问题。根据这种观点,不论一家公司如何成长,总有其最初的理念和核心价值体系,它们是公司的基石。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追本溯源往往能够起死回生。
但这也是一个激情的问题。职业经理人永远无法效仿创始人所具有的使命感。支持这一观点的人会指出,在职业经理人(前首席执行官)特里•塞梅尔(Terry Semel)和巴茨离开之后很久,杨致远仍在为自己创立的公司打拼。
这种激情在什么情况下会适得其反呢?鉴于最新一批互联网创业者已纷纷将创始人控制权正式确立下来,这个问题已变得格外重要。
这种趋势的领头者是谷歌,在2004年股票上市前夕,它提出了一种二级投票结构,将控制权牢牢掌握在布林和佩奇手中。这家搜索公司的高盈利业务和非常规经营方式,使外部投资者难以反对这种构想。然而,最初仅属于谷歌的例外做法,现在被许多创业者视为与生俱来的权利。LinkedIn、Zynga和Groupon等公司在2011年首次公开发行(IPO)前夕,也提出了倾斜式投票安排,保护创始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受外部影响的排挤。
就目前而言,在这些创始人竞相变现自己的商业构想之际(这些构想正带来曾被视为不可想象的增长率),这似乎不是一个紧迫的问题。但互联网行业瞬息万变。并且,Groupon的安德鲁•梅森(Andrew Mason)和Zynga的马克•平卡斯(Mark Pincus)等创始人,已经引起了争议——梅森是因为大肆吹嘘Groupon的IPO,平卡斯是因为铁腕的管理风格。如果他们的董事会发现,这些创始人没有成长为董事会所期盼的成熟的首席执行官,董事会又能做些什么来重掌控制权呢?
科技行业对创始人控制权的普遍信仰,也正受到少数知名案例的考验。在此类案例中,创始人在危机时刻(或者至少是竞争压力日益增大的时刻),重新获得了公司的控制权。
杨致远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雅虎在搜索之战中败给谷歌之后,他曾挺身而出,试图复活雅虎。迈克尔•戴尔(Michael Dell)重返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也迟迟没有显出成效。最近走向前台的人物是谷歌的拉里•佩奇,他去年从埃里克•施密特(Eric Schmidt)手中接过权力,这有点像杨致远的翻版。杨致远在被认为“成熟”到能够担任最高职务之前,曾退居后座,让更有经验的经理人当家。
随着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的去世,与个人电脑行业同时代兴起的一代创始人已经基本成为过去式。现在新一代创始人需要证明:他们的企业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才是最好的。如果他们失败,就会对这样一个构想产生长久的打击:硅谷以创始人为主导的模式,仍是建立世界级公司的最佳道路。
理查德•沃特斯(Richard Waters)是英国《金融时报》西海岸执行主编
译者/方舟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20 19:45 , Processed in 0.08032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