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4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Facebook之后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8 13: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我们已经到了社交媒体作为某个实际形态而存在的末期
作者 虎嗅 2012-10-28 10:00  

本文来自关注新媒体发展的网站Baekdal.com,作者是该网站创建者、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资深从业者Thomas Baekdal。由虎嗅编译:

根本就没有社交网络疲劳症这回事。我们并没有厌倦社交,我们厌倦的是所有妨碍社交的事情。

我们都知道Facebook和Twitter出了一点麻烦。我并不是说两家公司要破产了或怎么样(它们不会的),但我们清楚地看到有这样一种趋势——用户开始不感兴趣了。

在ForeSee近期的一份满意度调查中,Twitter和Facebook的分数比人们预期的要低很多,平均分为62.5(满分100,远低于总平均分74.2)。对比来看,Google+ 78分,谷歌搜索82分,必应81分,雅虎78分,维基百科78分,报纸的平均得分是73。

很重要的一点,Facebook在所有数字品牌中的跌幅是最大的(仅有61分)。该报告只是衡量了消费者的满意度,在同样的商家满意度数据中我们也发现同样的走势。

有人称这种现象为社交网络疲劳症,但是数据背后的意义远远大得多。实际上根本就没有社交网络疲劳症这回事儿。我们并没有厌倦社交,我们厌倦得是所有妨碍社交的事情。

Facebook让我们不爽的地方

我们有关于“控制力”的不爽。如果你创办了一个博客,你感觉一切在控制之中。是你的博客和你自己来决定会发生什么。你决定使用什么服务,怎样使用这种服务,怎样设计它,要包括什么功能,以及总体的结构是怎样的。一个博客感觉上应该是你的延伸,因为是你在做所有的决定。

但在Facebook和Twitter上我们没有这种感觉。感觉上我们就像是被邀请到其他人的花园里做客一样。我们什么也控制不了。我们能决定发布什么内容,但是对发布的形式没有办法。我们决定不了内容的外观,甚至无法决定谁能看到它们。

与此同时,我们不断遇到侵犯隐私的事情。有一天,我发现本以为在我们控制下的内容突然出现在我们曾经表示过拒绝的地方——比如我们的名字被用在了第三方的产品或品牌里面。在设计上有我们不满意的地方,因为感受不到任何一致性,更别提Facebook擅自改变用户资料里面显示的电邮地址了。

对品牌商来说也没什么好的地方。从许多层面来看品牌被限制了,以至于他们常常想知道为什么要投入到社交媒体渠道当中去。要求粉丝给两张照片投票然后再奖励他们实际上是“不符合规则的”。我们在自己的博客上可以这么做,但是在Facebook上不行。还是那一点,我们没有获得控制权。

更重要的是,我们还面临设计上的各种限制。我们不能在封面图里面加入推广信息。比如,在周六有一个大的活动,我们就无法用最佳的方式来宣传。还是同样的,我们没有获得控制权。我个人喜欢Facebook的时间线设计,但其实并不是很有用。

对于开发者来说问题更严重。有一种不断增加的趋势,就是把用户限制在某一个社交网络的渠道里面,而不是互联互通。比如说,Twitter不允许发布的内容同步到LinkedIn,也不允许第三方引用(比如Instagram)使用“在Twitter上找朋友”功能,他们在把用户留在Twitter上,而不是成为一个我们都可以连接使用的平台。

这一切,当然,和导致社交网络疲劳的“大问题”来比都不算什么。这个“大问题”就是平台的封闭。

平台的封闭

当你注册一个Facebook帐号之后,你没办法用这个帐号和其他社交网络的用户沟通。比如说,你不能用Facebook的聊天功能给Twitter用户发消息。

想象一下如果这个问题是在博客上会如何。除了要架设一个Wordpress博客,你还要把每个博客平台设置一遍,Blogger、Typepad、Squarespace等等。

不仅如此,你的所有读者都要再注册一遍。如果一个人要关注一个Wordpress博客,他必须要有一个Wordpress账户。如果他要关注一个Typepad博客,必须要注册一个Typepad账户。

社交网络媒体如今也是这样的。作为发布者,我们被迫要在每一个平台上都有账户,我们的读者也是。

最近几年,几家创业公司尝试过解决这个问题,它们设计了第三方工具可以在不同社交平台通信,类似的产品有Hootsuite,Tweetdeck和Seesmic。

不必在一天里面手动登录几次,来更新维护每个平台了。虽然比以前有所改善,但是依旧是一个糟糕的解决方案。我们还是要注册不同的账户,每个平台上的沟通依然与其他平台相隔绝。

社交媒体的未来

接下来问题就来了,下一步是什么?社交媒体的未来是什么?答案显而易见,和电子邮件经历的一样。未来的社交网络将会变成一种协议。

许多人认为社交网络未来的可能好像Diaspora一样,或者许多类似Twitter的服务纷纷出现,但是并非如此。和Facebook相比Diaspora更加开放、有伸缩性,但是也没有改变什么。你还是无法在不同服务之间通讯,用户没办法用一个帐号做所有的事情,你不得不要求用户为每一个社交服务创建各自独立的帐号。

Facebook的未来是……不存在。意思是,社交的未来并不是一个最终形态,而是一种协议,一种连接各个服务的标准。并没有“下一个Facebook”。

让我给你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就拿这篇文章来说,它算社交媒体吗?

当然不了,我把它发布在网站上,添加了几个分享按钮,并没有让这篇文章真正社交化,因为你还没有把它分享出去,或者说在分享的这个步骤里面,你只不过发了个链接而已。

但是如果我可以直接拷贝/粘粘这个文章到Google+或者Facebook,它算社交媒体吗?

是的……它的确会。那样的话这篇文章就好像所有社交网络上的内容一样,和该平台的传播渠道绑定在了一起。

但是等一下……这就意味着,如今我们所定义的社交的意义与通过我们做什么无关,与我们在哪里做有关。如果我们在一个网站发布了一篇文章,这不是社交化。但是如果发布在Facebook,那就是了。

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一个网站看作一个社交渠道呢?为什么我们要把社交媒体看作一个最终形态?社交的全部就是发布一些东西让其他人可以关注分享吗?

在不同的地方发布文章应该在社交化的程度上没有区别。今天社交媒体依旧在一个需要形态的旧时代当中。

这就是为什么真正的社交革命只发挥了2%的潜能。我们还没有真正开始变得更加社交化……

社交世界的未来是什么样的?

首先,社交媒体不会以一个最终目的地的形式来呈现。这一点有更深的含义。其中之一是你不用再注册各种社交平台就为了关注某个品牌或者朋友们了。你将能够选择最好用的工具或服务。

今天,用户和品牌商并没有很大的自由度选择他们希望使用的服务。如果你所有的朋友都在Facebook上,你也必须用Facebook。

但是如果你能够在Google+上关注Facebook用户会怎么样?如果要是你不想申请Facebook账户呢?这就是社交媒体成为协议所解决的问题。

拿电子邮件来说吧,你不用因为几个朋友在使用Outlook就去申请一个Outlook账户。你还是可以给他们发邮件,因为今天的电子邮件并没有一个形态,而是一个协议。

对于品牌商来说,意义就更大了。像华尔街时报、卫报和其他的机构就可以不必维护两个网上商城页面了,这两个一个是Facebook,一个是自己的本站的。

社交媒体一旦成为协议,品牌商可以使用任何适合它们商业模式的平台。在网站上关注一个品牌,就好像和Facebook一样这么简单。

我说的可不是现在这样的跨平台发布或者是互相链接,这两个走的都是目的地思路。我的意思是社交媒体成为协议,内容会来找你,在任何你喜欢的社交媒体渠道都可以。

如果你喜欢Googe+,你可以在Google+上读到全文,下图是Michelle Marie做的概念图,你可以在Google+上直接关注纽约时报。

这可是全文,而且不是转载的,是来自内容源的文章。你并没有像过去一样在Google+平台上关注纽约时报,而是你(基于社交网络协议)Google+里面关注了纽约时报。

更确切的说,你通过Google+读到文章的内容,与内容的交互成为了文章的一部分。这就是说你的评论,喜好,+1还有推荐在其他的社交媒体平台上也会出现。

当社交媒体成为协议的时候,与文章有关的交互和沟通将会与内容联系在一起,和平台无关。

你可能会说,才没有这种事儿呢。但是未来就是如此。

电子邮件经历过同样的发展变化,电视、广播、电报甚至卫星通讯都是如此。实际上,我们知道的几乎所有商品都经过同样的过程。起先是由一家发明设计这件商品的公司控制,接着是第三方可以生产制造,然后成为一种与产品形态无关的标准或协议。

社交网络的发展只不过是事物的自然进化而已。不仅如此,所有的趋势都有着一致的方向。今天社交网络存在的问题,就是因为有最终形态限制的结果。

现在发展的如何?

那么这一切对于当下的社交网络渠道都意味着什么呢?首先,社交网络从单一形态转变为协议标准需要花费一段时间。当前的社交网络世界还在以传统的形式存在着。

那么,谁能迈出第一步呢?

Twitter

Twitter可能是第一个感受到压力的。内容格式有140字的限制,这意味着其无法成为一个链接,而只能是承载链接的一个工具。

Twitter存在的意义是在社交网络目的地之间连接用户,一旦这些社交网络目的地被取代了,Twitter很大的一部分功能失去意义了。

但Twitter有一点值得关注的是Twitter Card这个产品,这个产品想法是一条推不再仅仅是一条短消息,现在的一条推里面包括了实际的发布内容(或者是发布内容的摘要)。

Twitter Card的概念很有趣,因为它展现了未来社交媒体概念的一小部分。

问题是Twitter这么做不是为了让社交媒体成为协议。他们这样做是为了让你把Twitter当作一个社交网络目的地来使用。这样看来,Twitter发展的方向实际上是错误的。

通过在Twitter里面转载内容,Twitter在鼓励你直接和内容源切断联系。这个产品概念很有趣,但是背后的理由却恰恰相反。

Twitter短时间内不会消亡,但是没有了社交网络目的地的存在,Twitter的未来只限于一个社交媒体的利基市场。方便用来和朋友们分享快速消费的内容,但是与更大规模的社交媒体革命关系很小。

Facebook

Facebook的麻烦更大,因为其设计始终围绕一点,要成为社交媒体唯一的目的地。所以Facebook的整个商业模式与社交媒体革命背道而驰。

强制品牌商创建页面,要求报纸和网点设计Facebook平台的应用,这些无非都是要你把Facebook当作社交网络目的地来使用。

从很多层面来说,Facebook好像苹果。为什么在安卓平台上不能用iBooks呢?答案很简单。苹果的图书商店不是为了卖书,而是为了要把iOS变成一个目的地。大多数Facebook的功能也是如此。

但是我们看到了一点,Facebook和Spotify的合作。在这两个目的地之间的合作中,社交网络成为了一个协议。几乎可以这样说,因为你能在Facebook上看到自己在Spotify的动态,甚至把朋友关系带到Spotify里面。实际的传输效果还是处于一边倒的状态,Facebook依旧是唯一的社交网络目的地。

Google+

Google+从许多方面来说也是一个社交网络目的地,尤其是缺少双向的API和外部工具这一点。这样看来,Google+和Facebook一样糟糕。和所有其他社交媒体渠道一样,你需要登录进Google+平台,才能参与到社交网络中来。

也也意味着,Google+实际上是距离未来社交协议最近的一个。Google+现在和其他厂商一样是社交网络目的地,以服务形态出现的Google+则完全不是,比如和Gmail、谷歌日历的整合以及和YouTube整合形成的“线上见(Hangout on Air)”功能。

谷歌的社交网络大有可为。自有的产品服务之间距离越来越近,YouTube和Google+成为同样社交协议的日子已经不远了。当你在YouTube上上传一段视频,自动会成为Google+上的一个信息流。当你在Google+上发布一个评论,过不久这个评论也可以在YouTube上看到,诸如此类。

这还没完,想想Blogger融入Google+的服务。很快我们会看到,当你在Blogger上创建一个博客之后,无论何时发布文章,都会在Google+上同步更新,不仅仅是连接,还有全部文章内容。你在Google+上的评论,也会成为Blogger或类似产品上该文章的一部分。作为用户,你自己来决定关注的方式,你可以在博客或Google+中间选择。

与Facebook和Twitter不同的是,谷歌有扩充至Google+之外的能力。他们有工具、网站、服务,这一切将社交网络变成一个协议。当然,还是要受限制在谷歌之下,仍旧是一个目的地。如果Google+真的和YouTube一样在所有社交平台和网站上都可以使用,那么我们就有了一个社交协议的早期雏形。

Facebook之后空空如也

像我之前说的。Facebook的未来是……不存在。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社交媒体作为某个实际形态而存在的末期。未来的社交媒体是协议。

不会有另外一个Facebook。也不会有另外一个Twitter。甚至不会再有另外一个Google+。

这不是说社交工具没有未来了,还是有的!我们只实现了社交革命的2%,社交网络发展的空间依旧令人激动。只不过是另外一种类型的社交网络而已。

Pinterest是一个社交网络目的地。Foursquare是一个社交网络目的地。Path是一个社交网络目的地……它们全是以某个实际形态来定义社交这个概念的。

思考一下Google+和Blogger的例子,将所有一切捆绑在一起的协议。你能加入什么工具?你可以怎样扩展它?怎样让它更强?怎样和它竞争?

真正的社交网络升级即将开始。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29 04:26 , Processed in 0.067657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