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69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精确社交网络被指成耍流氓工具:LBS沦为帮凶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3 06:29: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06月02日 05:21  南方都市报

南方都市报城市周刊封面:精确社交
  混搭的微信、小圈子的Path、情侣专用的Pair、只爱陌生人的陌陌……
  社交网络越来越细致、精准、目的明确,我们称之为精确社交
  近日Facebook上市,号称活跃用户高达9亿,让人不得不直视社交网络的急速进化。
  人数上限150人的Path、被民间称为“约炮神器”的陌陌、什么都有的怪胎微信、只有情侣二人使用的Pair……
  在经历了什么人都可以是网友,谁都在你的社交网络中的泛社交时代后,人们开始探索更具选择性的社交模式,正如现实生活中在没朋友的时候努力结识一切人,在朋友数量达到一定基数后则会开始挑剔。
  后Facebook时代的社交网络不再盲目追求多和全,而是将人群通过地理、兴趣等划分成精确的小组,社交的目的变得更为明确,摄影控一起去采风,吃货们就得一块大吃,这样的改变也说明我们多么害怕寂寞,科幻小说中那些不需要真实接触的未来在目前看来很难实现,键盘和网线其实只是大多数人想拥有真实接触的有利工具,而已。
  精确社交,这是我们创造的新词———它指向的就是当下越来越目的明确、细分化的社交方式,不是你用哪一个社交网络的问题,而是你在不同的需求下选用不同的社交网络的问题———当选择变得越来越多,熟人社交和生人社交分离、强联系和弱联系分离,我们可以有更科学、更细致的社交管理,可是,我们因此而摆脱孤独感了吗?
  啧啧,连婴儿都有一批专属的社交网络了

  这个社会的胖子会越来越多!据美国加州大学圣迭哥医学院和社会科学部教授James Fowler研究,社交网络有传播肥胖的可能。虽然其发生过程尚不清楚,但肥胖与社交网络一旦建立关联,减肥的时候,还需要戒社交网络吗?
  不过,想戒更难!一周前的Facebook上市,就已经被认定为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在这社交网络的浪潮之下,躲得躲不了被灭顶是一说,想要不湿身?除非你不用电脑,或者穿越回归到黑白版本的诺基亚、摩托罗拉年代。况且,社交网络许诺的是一个灿烂的未来。一个有着英雄惺惺相惜的圈子,一个有着近距离时空关系的现实,一个能够舌灿莲花、喋喋不休、无人嫌你烦的场所。依照麦肯锡只坐头等舱的逻辑而言,说不定,一个社交圈就等你免费坐一趟头等舱,可以售出自己的产品、兴趣、智慧,甚至本人。当然,前提是你得找到社交圈。因为,在各种社交网络横行的当下,你得分得清,你在售卖顶级鱼翅的时候是不是面对的是一个环保主义者。
  大学生、邻里、吃货、书虫都有自己的专属网络
  5月29日,Facebook的股票狂泻近10%,跌至30美元以下,而几天前,这个互联网童话的男主角扎克伯格才刚刚把自己在Facebook上个人页面状态改成了“已婚”。有人说,这是一个蜜月的开始,另一个蜜月的结束。
  其实,如此说法未免目光短浅、心胸促狭。殊不知,即便Facebook的股价犹如暴雨天起航的飞机颠簸不已,但起飞就已经像是刺向华尔街天空的一针鸡血———更多的人怀揣信奉上帝般的虔诚认为,前方风急雨骤,但分分钟就会万里晴空。因为,Facebook们掀起的是互联网的第三次浪潮(前两次是Windows操作系统的建立以及雅虎、Google的上市)。在社交网络这个系统中,Facebook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处于中心位置,但一些新型的社交系统,例如,Path、陌陌、Pinterest、Instagram、Thumb、Foodspotting亦在以自己独特的所在吸引用户。新星不断诞生,黑洞不断发展。当然,其信仰的背后是基于这些社交网络的革命性。
  有关网络社交,早在江湖上流传这样一个质疑———你永远不知道电脑的那头是人是狗。而新兴的社交网络则是彻底将这种想象力的苗头按压至瞎掰的谷底。不管是定位社交、兴趣社交、圈层社交,各种细分的、精确的网络社交的目的都只有一个———关系,人与人的关系。除非对面的那条狗亦有大学身份、懂得品鉴1982年的波尔多红酒,或者也读得懂康德。
  关系,说起来挺庸俗。但话糙理不糙。唐寅的雅集不就是拼酒、泡妞兴趣班吗?常春藤盟校不就是政客们的欢场吗?网络社交不过就是将这古今中外的社交网、兴趣班搞成了“相见不如怀念”的意淫版本,当然,有些人更以见面为直接目的。且别说大学生、邻居、阅读、美食等各种细分社交网络的风行,就连婴儿都有了自己的社交网络,诸如Totspot、Odadeo、Lil Grams、Kidmondo等一批婴儿社交网络全都是在贯彻关系“从娃娃抓起”。
  不管二逼或天才,你的朋友圈不会超过150人
  在现实中看不见的关系网,在这社交软件中却愈发显得明显。看着洋洋洒洒的关注名单,自豪得要像交际花接受眼光膜拜时频频且优雅地点头。不过,亦有孤寂凄凉的时刻———当你振臂一呼,指望朋友能给予襄助之时,甚至只是想邀得陪你过周末的人,那些名字沉默得就像黑洞一样,意兴阑珊到恨不得把这帮人与软件一并删除。这叫连锅端。而在这混沌错乱的年代,在这个人情寡淡的社会,大把的锅正煮沸着,大把的锅也正让你恨不得连锅端。
  Path、朋友圈的模式正是一剂心灵鸡汤。看着微博那几千、几万不是僵尸的僵尸粉,平日里再活跃的强关系也难以以朋友的姿态出现。而在Path与朋友圈中,这种弱关系则会被打破,烂友滥情的社交关系被避免。
  英国牛津大学进化人类学教授罗宾·邓巴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人们可以拥有1500名社交网站‘好友’。但只维持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大约150人的‘内部圈子’。社会圈子的数量增加,人脑的智力负担显然要呈现级数变化。”而这150定律从原始社会开始即是如此。一个部落超过150人就会慢慢分化成两个,罗马军队的基本单位是150人。寄希望于网络可以拓展社交圈,甚至期冀社交圈无限大的人怕是只能目光迷离地看着这“寥寥”150人兴叹。
  城市沙龙式的社交注定要回归到家庭式聚会。分享视频、分享照片、增加表情显然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这种分享勾勒出的是更亲近的私密关系。如果说,Path通过150个朋友人数上限刻意勾勒出客厅式的私密的话,那么,Pair就完全是情侣之间的闺房亲密了。在这封闭的二人世界,窃窃私语、卿卿我我、恩恩爱爱。早知有此社交软件,某个把微博当QQ使用的公务员在与美女调情之时,就不会引来无聊看客的集体围观了。
  签到、约炮、邻里服务……LBS消解距离,却又沦为帮凶
  LBS,Location Based Service(基于位置的服务),但在坊间,它被称为Lo-cation Based Sex,中文为,一切不以泡妞为目的的社交网络都是耍流氓。
  这是豆瓣上一个自称“驰骋社交网络多年,向来以智慧而非蛮力约炮”的青年自述:“在数位素未谋面或仅有一面之缘的女性轮番摧残下,我的意志和三观几近被击垮,终于在两周前默默地删除了陌陌。”这位青年笔下的陌陌就是大名鼎鼎的“约炮神器”。当然,亦有人天真地奢望在陌陌上能找到真爱。
  除了陌陌之外,邻居社交、附近的人以及各种签到都是对真实的物理距离的回归。在烽火、家书、电报、电话的时代,跨越距离、消解距离是人类的愿望。而进入网络社会之后的天涯咫尺零距离是幸福,亦是劫数。不需要眼巴巴地绝望地看着远方的人时,反而愈发陷入对周边人的好奇之中。网络诞生的意义在于消解物理的空间距离,却反倒过来,又服务于物理的近距离,成为物理空间的帮凶。泡夜店时,即便是孤零零地坐在一旁,不敢与一旁的美女搭讪,也想知道究竟身边的这些人是何许人物。长夜漫漫,孤枕难眠,青灯草床辗转千次,还不如找寻同样失眠的人慰藉。找寻物理空间中的“知音”,LBS不仅是给了狗一样的鼻子,还顺带附着了丈量距离的雷达。
  不过,正如成败萧何。陌陌等定位服务自然是提供了与帅哥、美女们鏖战的机会,同时倒也容易泄露马脚被哪个正室追杀,或者是陷入仙人跳的圈套。而邻居除了能相互守望的同时,亦要担心是否会被某些不良用心的邻居利用玩一场尾随或者整蛊的游戏。因为,有美国机构调查研究,15%的受访者会在社交平台上表示自己已离开家,35%的用户会利用智能手机公开目前的所在位置,而盗窃前科犯中亦有78%的小偷会利用定位软件盯梢“客户”。
  以兴趣为主题的社交网络不过是古代兴趣小组的升级版
  在这世上,有人会为伯牙断琴,有人会闻雅香而动。每个人都在找寻自己的磁场。并且,在这磁场之中结交守望相助的知音。他们在现实中的关系很浅甚至是没有,但大抵都有重英雄惜英雄,相见恨晚的情愫交织。
  而在Twitter、Facebook、微博这些社交网络中,英雄们往往有生不逢时的错觉。他们激昂地抒写诗歌,却被水泥森林般的死寂掩埋激情;他们给出自己小儿的一张“尿床”写真,却也被捧臭脚者误以为有惊天巨作问世;他们拿出一块家传的上好宝玉,只差上面没写上“莫失莫忘仙寿恒昌”,却被一帮围观者质疑是真是假。只叹:我很忧伤,我很厌烦,我很愤怒。我空有粉丝成千上万,却仍缺知己者一人。我恨不能兼容于世人,通达于天下。
  一个音乐狂再也不用在Facebook接收那些与你品味不一的朋友们的音乐分享了。听起来,有些背信弃义,但实在是件快事。基于社交图谱的朋友圈往往是同学、同事,时过事移,恰同学不再少年,稀少了的不仅是头发,还有共同话语。同事亦是共同纠结在职场中,远近亲疏难控,怕是一时难以将兴趣完全分享。而兴趣网络则是呈现出高度近似的气息圈地,兴趣让这些英雄们心气相通,当然,二逼与屌丝们也一样找到自己的欢场。只要有共同兴奋点,即便相隔天涯,亦会嗅着个鼻子凑到一起。
  不过,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人文学院教授于长江看来,这种兴趣社交网络不过是兴趣小组在网络时代的延续而已。“古今中外自有各种各样的兴趣小组,而网络不过是充当了更便捷工具,从社会组织与交往方面没有实质性的变化。”他认为,这兴趣社交不过是鸟枪换炮而已。
  Path:小圈子内的熟人社交
  Path是什么?只有熟人能看到,并且有人数上限
  Path翻译成中文就是小径的意思,虽然是外国人研发的APP,却很有禅意,曲径通幽处不正是高级私人VIP会所那旮旯吗?Path强调的就是这一份私密性。
  Path的牛逼在于,它是排斥陌生人的:不通过好友申请就无法看到你发的内容,并且有一定的好友上限,不能无限分享给所有人。
  其实,想要证明一个APP是否真的好用受欢迎,还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鉴定———腾讯山寨它了吗?在腾讯微信最新更新的4.0.1版本中,新增了一个功能叫“朋友圈”,活脱脱就是国产Path,从侧面充分证明了Path的价值。
  “如果说Facebook是城镇的话,那Path就像是一个家庭,它们分属于不同的社交网络,但都不可或缺。”我们需要和陌生人打交道,但我们更愿意向亲朋好友敞开心扉,尤其是重视小圈子的中国人,Path的出现简直如同福音。
  Path玩什么?你的废话和秘密只有熟人才能看到
  当你对某事件发表看法时却担心与老板政见不一,犹豫后还是按了退格键;又当某愤青爱用各种社会新闻刷你的屏,但出于同学关系不得不保持关注;某闷骚女每天必须上传十张她的同一角度同一pose的自拍照如影随形,但她是坐你隔壁的同事无法屏蔽……你的网络社交圈逐渐越来越像business而不是原本单纯的友谊。总有些话你只想说给某些人听,总有些事你不想某些人知道。
  第一代Path添加好友上限人数为50人,更新后增加到150人,也就是说,必须是熟人好友,才会进入到你Path好友的名单,你发起Path来也更像跟朋友唠嗑而不是公共演讲。虽然有50人的上限,但其实最佳的Path友数量应该是10名左右,这样你既可以放心地刷屏不用担心被鄙视,也不用看太多的刷屏而接受过多垃圾信息。
  Path还有一个贴心功能就是状态只分为醒着和睡着,躺在床上完成了一天的表达欲望之后,点击月亮键,屏幕就会暗下来,而你的好友就会收到“某某在某地睡下了”这样一条状态。更新中文版之后,如果你刚好睡不着又醒来打开Path,就会自动发出一条“某某在某地夜不能寐”的状态,这时如果有好友也正好醒着,天就可以聊起来了。
  Path怎么玩?
  1.欲擒故纵型———用来鄙视其他大众化社交模式。秘密嘛,就是没有人知道就没有了作为秘密的价值。所以,有的人就是想告诉别人我有东西不告诉你,就像当年的加密博客,不想说你大可以烂在肚子里,非要搞得一副讳莫如深的样子才高端吗,Path可以尽情满足你这方面的需求。你可以截图一张,再发上微博、人人、豆瓣这种开放式的社交网站,说几句暧昧不清的话,比如“还是Path比较清净”、“哈哈哈某某某的Path好好笑”等等与广大人民拉开距离的话,充分体现了“我有你无”的优越感。
  2.华山之巅型———明星在上面放心地自爆隐私。这种类型的Path属于高度机密,不少明星名人申请了Path就这么玩,好友严格控制在10个以内,说的发的都是自己真实生活,真是实在憋不住了一定要跟人分享的东西:比如今天又买了个两万的包,拍了某某广告还没上抢先在Path上传一点花絮,见不得光的女友合照发一发……这种玩法已经不仅仅是社交网络的分享机制,更考验人与人之间的信任,玩到这个份上,真的有点决战紫禁之巅的岌岌可危感。
  3.话痨刷屏型———更像朋友之间的交换日记。“我要快点介绍几个朋友玩Path,不然每天都被你刷屏好痛苦啊!”被朋友拉来开了Path的小蔓对朋友诉苦道。原本在微博上惜博如命的人,到了Path上立刻尽显话痨本色。不用担心刷屏会被不熟的朋友翻白眼,也不用担心会被上司觉得你是个话多不稳重的人,更不会被原本仰慕你的小粉丝发现你原来常常百无聊赖。Path副总裁马特·范霍恩表示:“Path是一个较小的网络,针对你生活中最亲密的好友和家人设计,因此人们也愿意分享更多内容。”这就意味着,相对于微博、豆瓣网、Facebook等等这一类开放型的社交网站,Path更像朋友之间的交换日记。
  Pair:情侣之间的社交,异地恋的福音
  Pair是什么?人数上限2人,亲密社交
  当前最主流的社交网络形式有两种,一是基于关系图谱的Facebook,二是基于兴趣图谱的Twitter,当然,在越来越多元化的社交方式需求下,无论是基于关系还是兴趣图谱的圈子都已无法满足更精细和个性化的需求,人们普遍陷入了认识的人越来越多,亲密的圈子越来越小的困惑中,于是,基于移动私密社交的Path和情侣专属社交应用Pair应运而生。
  从Facebook到Path,再到Pair,我们看到好友上限人数从5000人缩减到150人再到2人。在简单的数字背后,是社交网络对个人情感生活关注的侧重点转变,更是当下社交网络所精细化和个性化现状的体现,由此也决定了他们的产品属性:大众社交,私密社交,亲密社交。
  爱她,就为她写一个APP吧
  知道理科男是怎么拍婚纱照的吗,答案就在《生活大爆炸》的第五季最后一集中,他们的摄影师是谷歌卫星,不花钱就能让全世界都知道,理科男浪漫起来,地球都会颤抖。不过《生活大爆炸》毕竟是虚构的次元,再好的情调也不过是像素拼凑的。
  而现实中的理科男在用代码给女友制造惊喜的时候,也顺便造福了人类。这个理科男叫王俊煜,那几行代码叫做“Together”。
  “去年12月,我结婚了。我的对象是朱大力。”这是王俊煜在博文《There's an app for you》中跟公式一样清晰直接的开场白,然后,她就去山景城出了三个月差,直到4月1日才能回来。
  “三个月两地相处的时间里,用GoogleVoice打电话,用GoogleChats进行文字和视频聊天。还有,Line、Path、Kik等各种应用都是我们保持联络的方式。”分隔两地对谁都是一个挑战,不管通讯有多发达,“始终还是觉得有很多缺憾。比如,思念对方的时候,还是没有办法知道对方在做什么、想什么。”
  徐志摩在思念对方的时候会写一首诗,而王俊煜则是写一个APP,“大概在2月份的时候,开始构思一个给情侣保持关系用的应用。”2月底的时候他开始学习安卓开发,然后利用周末的时间来开发,“和所有的创业项目一样,这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也很曲折和怀疑人生。花了六七个周末的时间,终于完成了第一个版本。”
  其实,Together的基本想法非常简单,就是两个人一起拍照片,一个属于两个人的照片墙。打开它,拍照,马上就会上传,女生拍的照片用红色表示,男生拍的照片用蓝色表示。不需要点好多次按钮,也不需要在通讯录的几千个人里面去选择要分享给谁,不需要进行各种后期处理,没有多余的功能,没有赞,没有评论,也没有分享,也没有滤镜。拍了照片,对方就能看到,在Together的世界里,绝对可以海枯石烂天荒地老,前提是要有网络信号。
  这个应用已经在GooglePlay发布,遗憾的是目前仅支持GalaxyNexus并需要邀请。
  天生一Pair(对),情侣可以玩“拇指吻”
  Together不同于Facebook、Twitter、Instagram甚至Path,在社交上是完全不同的思路,它走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其实,这种针对
  情侣的应用不止Together一个,相对成熟的还有Pair。
  和Together一样,Pair也是诞生于成员自身的需求,Pair是5个在加拿大安大略省滑铁卢大学的同学创建的,他们离家来到美国西海岸的加利福尼亚,其中3个小伙子非常想念女朋友,于是通过一个24小时的马拉松编程做出了Pair的原型。Pair的口号是:Be together,when you're apart. Pair只允许情侣间一对一使用。
  Pair让喜欢成双成对的情侣们,有机会把爱的二人世界从现实生活延伸至网络虚拟空间。比如Pair允许情侣之间不受限制地发送甜言蜜语(可以像微信一样,发送语音、文字、图片、位置)。
  Pair除了拥有Facebook、Instagram或者Path上都有的照片和信息分享的基本功能外,它还包含了情侣专属的功能。例如,其中包含叫做“拇指吻”的甜蜜想法。情侣在屏幕上按下拇指,用户拇指接触屏幕的任何区域时,它都会显示指纹,当两个拇指对齐时,两人的手机就会震动起来。
  更加贴心的是,每个Pair账号只能与一个账号配对,所有的数据都存储在云端,当你与对方解除配对关系后,你将无法访问这些数据。当你和对方恢复关系,以前的数据会自动恢复。诚然,或许由于受众群体有限,Pair始终无法变成像Facebook那样大众化的社交产品,但Pair的可贵之处正在于为专属人群保留了曾经最甜蜜的回忆,无论是携手共度或各奔东西,曾经的亲密往昔都幻化成字节数储存在远方持续运转的服务器里,变成永久的记忆。
  微信
  精确社交时代的四不像怪胎
  微信是什么?
  回顾一下,你的手机应用里什么时候从各种“某聊”或者“某信”,只剩下了一个“微信”?大多数人会回答:哎?还真是这样,除了微信,其他的用着用着就不用了。不过要是一部摄像机把这个过程拍出来,那可真是一部手机通讯和社交界的《甄嬛传》。
  作为“皇上”的你大概还以为后宫太平无事,“妃嫔”和谐幸福,还以为想用哪个软件都随着你,其实你们的宠妃们早就在竞争中长出了三头六臂,八面玲珑,或者竞争不过香消玉殒。
  就拿我们三头六臂“女主角”来说,2011年,微信一共发布了45个不同终端的版本,平均1.15周发布一个。她的slogan从“能发照片的免费短信”、“最时尚的手机语音对讲软件”,变成了“最火爆的手机通信软件”,最终到了今天的“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她笑得最好,至少目前为止,不知能否笑到最后。
  在经历了45个不同版本的变化,微信是“一种生活方式”这个牛逼又暧昧的说法却无法告诉大家:现在的微信,到底是神马?
  回答一:它是可在手机上发语音短信的东西!
  正确。2010年加拿大手机IM软件(说白了就是手机上用的MSN和QQ)KIk“一夜爆红”创造了15天增加100万用户的记录,擅长“借鉴学习”的腾讯哪里坐得住,据说光是他们内部就有5个团队竞争,最后还是广州邮箱团队抢得先机,1.0版本的微信出炉。
  紧接着talkbox又给腾讯提供“灵感”,2.0版的微信配备了语音信息,这简直是老花眼患者的巨大福音,从而也揭开了许多80s、90s抱怨父母喜欢语音骚扰的序幕。
  回答二:它是约炮利器!
  咳咳,实在没法说这个答案不正确。
  微信在2011年8月推出的2.5版本,加入了LBS功能,就是“查看附近的人”,这是约炮界发展的里程碑,虽然微信产品总监刘乐君声称这个功能是“走进生活”比如拼车或者卖二手产品,天知道这位总监到底是真纯洁还是假正经,不过这次用户“噌”地迎来爆发性增长。
  直到3.0版本出现后,微信“约炮三驾马车”全部现身:摇一摇、漂流瓶和查看附近的人。无论是摇一摇看看“谁和你同一时间摇”还是“捡起一个漂流瓶听一段五音不全的歌”,微信彻底开启了和陌生人打交道的“社交时代”。
  回答三:它是“搞乱生活”的生活方式
  这个回答无可挑剔,特别是在4.0版本全球上市后。
  4月19日,微信4.0版本浴火重生,它看上去更加像一个社交平台了:每个用户多了一个在线的个人相册,可以创建和存储图片;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可以用半公开的形式发布图片和文字信息(包含粗略的位置信息),并分享到腾讯微博……
  有人调侃:禽兽啊,先是蹂躏了kik talkbox,现在连Instagram和Path也不放过。的确,单从结果上看,微信是这场“精确社交”的浪潮最成功的冲浪手,十八般武艺集于一身。4月25日,4.0微信在港澳台内地四地的appstore社交类别占据了榜首,虽然它不是第一个玩家,也没发明什么“独特的动作”。
  可是这样的“贪心”,可能意味着“失控”。
  在它还是第一个回答“免费发语音短信”时,微信以通讯录为主要链接,这是铁当当的“强联系”,没有什么比你的电话号码本更扎实的社交关系了。
  但是到了第二个回答“约炮利器”时,陌生人的“弱联系”也进入了。好吧,无论你和认识或不认识的人免费语音至少都是私密进行的,比如说,你那几个女友应该不会知道彼此的存在(呃,忽略导向偏差,就事论事吧)。可是当进入第三个回答阶段时,微信有了太多社交网络的功能,但是用户却是熟人和陌生人夹杂,新朋友旧朋友混乱。你上传的一张照片,熟人和陌生人都可能看到和评论,若是你的两个女友同时评论了这个照片,那么你的生活恐怕要面临一个“崩溃式结果”。说白了,用户关系越乱,平台越不稳固。
  在现在社交网络越来越精确、越来越注重功能区分的时候,微信像个怪胎,远远看上去是个身材火辣的美妃,但是走近一看不禁大惊:“爱妃!你怎么两个脑袋,每个脑袋六只眼睛!”皇上,你可长点心吧。
 可能会流行的社交网络们
  Burpple
  1.爱得瑟的吃货请聚在一起
  Burpple:根据《移动新发现》的描述Burpple是一款综合了Path和Pinterest元素的美食分享应用,让人们随时随地分享美味佳肴照片,发现新的美食创意。
  这款应用在亚洲市场上特别是中国人群中应该会迅速得到响应,澳洲人都知道亚洲人喜欢在餐前为食物留影,要不怎么会建立“亚洲人拍食物的照片”网站!而大部分喜欢转发陆琪、作业本、星座,还有各种心灵鸡汤的不拧巴姑娘们更致命的共同爱好也是非得告诉所有人,每天吃了什么。肯德基他们拍,标准句式是:“啊,今天要肥死了!”星巴克也得留念:“抹茶星冰乐,你怎么还不来啊?”大排档,五星级酒店,私房菜馆,只要是个吃饭地就有人热衷于分享,但有个问题是尽管有些同样无聊的人会回应,大部分人看见自己的社交网络页面被满屏幕食物给占领了,心里依旧会骂娘吧。
  所以Burpple的诞生给这群爱拍照分享的吃货们一个集中地,圈一块得瑟去吧。
  不过读图为主的社交网络有个更明显的优势:直接。这群吃货们用美食图片直接刺激饥肠辘辘的加班人,而他们同时用美食照片为商家做了最直接良好的宣传,同Path一样,Burpple做的是熟人社交,谁都知道来自朋友的餐厅推荐远比广告有效,所以已经有餐厅准备入驻该社交网络,用图片去直观地推荐餐厅了。
  2.和线上爱吃的人一起面对面共进晚餐
  Grubwithus:花费25美金得到的与陌生网友真实相聚的机会,大家一起干的事是吃饭。
  这是一个充满悖论但却意外被看好的社交网络,尽管社交网络的意义是希望用户们突破地理界限无障碍交流,可不得不承认的是人们依旧更信赖现实中的朋友,真实的碰面才是他们心中最深的渴望。
  于是用晚餐这样一个概念,把网友从线上拉到线下的grubw ithus发展势头凶猛。它对地域的限制相当严格:现在的服务区域只在美国少数几个大城市,且能接受聚会的餐厅还在发展中,但人们还是挺满意。
  不知道如何扩大社交圈是现代人都面临的尴尬问题,G rubw ithus显然是期待用新科技让人们相识,再用传统社交方式使人们相知,可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是那些害怕社交的人真的会从线上走到线下?万一见光死怎么办?万一一起吃饭的人居心不良怎么办?在芝加哥求学的中国人Jesscia虽然被G runw ithus 打着“real friends”的页面说吸引,却还未参加一个真实晚餐。
  如果这样的社交网络来到中国,可能会有两个明显走向:约炮的人们来相聚或是大家一起来相亲,当然也可以说后者是间接的约炮。现在的中国社交网络现状是和网友谈人生容易,真实地碰面吃个饭却没那么简单,假如G rubw ithus的用户们大部分都是真诚的吃货,也许现实接触几率会高得多吧,要知道吃货也是世界上最单纯可爱的生物。
  3.遗愿都相同的人彼此会更有亲切感?
  Mylast wishes:发布遗愿的社交网站,把一群闲得蛋疼的人紧密联系在一起。
  会使用这个网站的人都是上辈子在一起,这辈子也必须在一起的命定朋友,首先它的作用如此之无聊,但还有如此这般的一群人认真对待。
  遗愿都相同的两个人,三观一定不会相差太多,这样的精神伴侣想必至少在线上会有个愉快的交流。也许他们的对话会如下:
  “啊,我特别想在死前好好吃一回大蒜,不用担心口臭!”
  “对对!支持!棒呆了!我也是啊!一起!我要穿着大裤衩吃!”
  然后在世界的某个角落会出现大啖大蒜的两个人,他们诡异的愿望在彼此的鼓励下都实现了,这可能才是my last wishes社交网络的精髓:分享目前没勇气完成的愿望,在他人的鼓励下努力去达成。这感觉就像做坏事一样,一个人总觉得心慌慌没底气,一旦成众就觉得没什么了。
  陌陌 “只爱陌生人”怎么就变得低俗了呢
  陌陌是什么?随时随地认识周围的陌生人
  自从APP软件下载开始普及后,人类似乎就进入交友饥渴症的状态,基于各种目的建立的社交族群软件恨不得以每半周的速度进行升级和更新。陌陌就是自微信后,成为社交、交友界的下载之神,关于它还衍生出种种版本的神鬼志异和猎艳传说。陌陌神奇之点在于它的移动社交功能,它基于地理位置进行社交。下载完软件,就相当配有了一把开往世界之门的钥匙。它神秘,你永远都不清楚非主流照片后面究竟何人长何面孔;它随意,你可以通过陌陌认识周围任意范围内的陌生人,查看对方的个人信息和位置,免费发送短信、语音和照片以及精准的地理位置,简直就是弱化版的FBI侦探软件。
  类似于陌陌的还有Badoo,它也是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网站,它的最大优势之一就是让用户直接操控自己的观众数量。越来越多人从陌陌转向Badoo,不仅是因为陌陌有越来越低端和情色化的倾向,更重要的原因是,Badoo比陌陌更高级的地方在于其国际化,并且对于同志的容忍和接纳度更高。
  陌陌怎么了?成了带有情色意味的“约炮神器”
  网络上关于陌陌有个著名的段子:“一对异地恋人每天在陌陌上聊天,彼此的距离始终都是1000km。情人节晚上她回家,习惯性打开陌陌,发现双方的距离只有1km,再刷新,只有0.9km,她明白发生了什么,激动地走向门口……当晚,他们的距离只有-5cm。于是第二天,他们还是分手了。陌陌,发现爱的距离。”这当然是一个有内涵的段子,越来越多的网友和手机用户把陌陌改称为“约炮神器”,网友低俗化陌陌的原因在于,用户几乎以零成本或超低成本恋爱,一旦发现手机上出现100米以内的目标,就可以凭孤独寂寞冷为借口,消解对方的戒心。更多年轻用户则是把陌陌这类地理位置社交软件当成调侃和谈资的搞笑软件,在深圳茶餐厅、仙踪林和寿司店等常见到年轻学生围成一团拿着手机调笑,深大一年级学生Amy说,她曾亲耳听到几个男生评价距离他们0米的一名女生只是照片漂亮,人却奇丑无比。同样的还有Badoo,它的照片墙也有一定误导性,很多人在见过0距离的真人后都大呼上当。
  地理位置这类的社交软件、网站似乎真的变味了。这样未免有些伤害软件和社交网站最初设计者的心。当别人口口声声说陌陌情色、沦为情色神器时,移动社交平台陌陌创始人唐岩在回复媒体时称,地理位置的社交意味着网络交友与现实交友可以完全融合,最终成就一个移动端的社交王国,这个想法从来没变过。或许,网友和手机用户更该学会如何对这类地理社交软件免疫,或者有预警被骗的方式,未来,也许还能出现专门针对这类社交网站真人头像辨真假的软件。
  精确社交让我们的生活变好了吗?
  今天的社交:庸众的事业
  城市头条
  文/谢湘南
  按我的理解,人生在世,作为社会人与自然人,有三种社交方式,即与神(包括自然万物)的交往、与自我的交往、与他人的交往。当然,这是一个广义的、圆满的、让人成为人的社交概念。而今天我们谈论社交的时候,基本上指的是后者,即与他人的交往,这是一个狭隘的、不圆满的社交概念与意义指向。社交定义的狭隘化,促使它成为一种社会工具,而不是人的思想方式与智识景观。也导致它成为貌似以信息交流为主旨的社会人群的一种扁平化的“事业”,我把这种意义失足了的社交,定义为“庸众的事业”,它是现时代人的自我工具化、表征化与物质化的体现。
  萨特说“他人即地狱”,在今天,与他人的社交,或许就是地狱式的社交,人们在地狱式的社交中,以各种电子表情,说着谎话,获取感官刺激,娱乐与狂欢。娱乐化成为社交的主流倾向与目的。人们将社交精细化、明确化、细分化,其实是自觉与不自觉地,努力促使自己成为庸众社会的一员。
  在柏拉图、苏格拉底、孔子与诸子百家的时代,社交的概念还是圆满的,那时候的人,不仅善于与神对话,与自然万物交谈,还与自我进行辩论,与他人的交流,基本上也是面对面的。那时候,社交即意味着目光与目光、声音与声音、精神与精神的交锋与共融。社交就是一场感官的共舞与思想的华美宴席。社交的目的是更深入地认识自我、探索真知、探求真理。
  那时代流传至我头脑里的社交印象是古希腊式的剧场里的辩论,从哲学家的思维洞穴中,我看见三条人所背负的西方神的咒符:欲望、知识、言辞。他们的社交场景,几乎都围绕着这三道咒符展开。先哲们试图能以自身的智识,揭示与洞穿这些生命的谜团。
  今天我们翻看柏拉图的著作,几乎都是“对话”,是思想式的社交的文本再现;孔子的《论语》,同样是师生之间的社交景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孔子描绘了最本真的社交方式,三个人的组合,以“行”为轨迹,行是出发点,也是过程与目标本身,而让“师”突显出来,找到“师”,即是社交对境界的追寻。“师”作为真知的象征,即是各种社交的核心。沉思、倾听、辩论———是古典式社交的“三段论”(三种方式、三个层面),也是让社交成立的三个经典画面。然而在今天,在电子时代的社交中,这三个画面都已远去。代之以聒噪、起哄、狂欢,这些特质,我们后面再详细分析。我们先来看看近现代社交悲剧图景。这一图景,可以从尼采身上找到基本色调与主要线索。
  在尼采的时代,人们的社交开始变得有缺陷,与神与自然万物的交流少了。尼采说上帝死了。他的社交方式,基本是与自我的交往(但仍然具有沉思、倾听、辩论的本质)。他发现了他那个时代的诸多“社交问题”,“人们忙于逐利,内心空虚,彼此厌倦得要命,因此不惜一切代价要‘把自己弄得有趣一些’,于是浑身上下撒满了文化的作料,这样就可以‘把自己当做诱人的美餐端上桌’了。”在尼采看来,社交就是一场假话的联欢晚会。在《作为教育家的叔本华》一书中,他列举叔本华杜绝社交式假话的行为,来赞美他的这样一位悲观于世界的导师,“他甚至不说那种讨人喜欢的社交式假话,那是几乎一切交往都有的,而且被作家们近乎无意识地模仿着的。”
  尼采呼唤人“成为你自己”,“回归简单和诚实”。他反对、鄙视人像无头苍蝇一样匆忙,或者陷在无所谓的虚伪的交往中。他说:“我们时代普遍的匆忙是文化整个被连根拔起的征兆,世界从来不曾如此世俗化。”
  尼采说的怎么如此像当下的中国?
  《查拉斯图特拉如是说》,尼采用这样一个超文本,总结了一个与自我社交的时代的“超人”精神,从他之后,社交就走向了狭义,走向了地狱式社交的今天。
  如果说柏拉图时代的社交展现的是“神义论”(宇宙论),那么尼采时代的社交围绕的则是“人义论”(功利论),而当今时代的社交呈现的则是“物义论”(技术论),今天热闹的各类社交无不是建立在技术的革新上。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类社交网站、社区、软件,都是物化后的人的佐证,是“人是机器”这样一个论断的延伸。
  面向全球的Facebook社交网站,据说有9亿用户,Twitter据说有2亿;而在中国,新浪微博至2012年初,据说已超过2亿注册用户,QQ用户据腾讯的官方数据是4亿多。另外诸如被民间称为“约炮神器”的陌陌、越来越普及的微信、人数上限50人的Path等等各类形态的电子社交服务器,也在迅猛地生长。今天的社交网络,既有庞杂的交流平台,也有以群落划分的各类爱好小组。从宏观到微观,在技式之神的无微不至的服务下,它呈现出越来越明确、细微、精准的趋势与服务线性。但纵观电子时代的社交热潮,无论是体量巨大的Facebook,还是小众聚兴的Path,都在诉说着一种“社交饥渴症”。似乎人类陷入了一种空前的孤独的恐慌,人类从未如此急切地盼望着与他人交流。地球人怎么啦?是都面临着“丧父”与“丧子”之痛吗?
  蒙田在《论三种交往》一文中曾说:“生活是一种不均衡、不规则、形式多样的运动。一味迁就自己,被自己的喜好牢牢束缚,到了不能偏离、不能扭转的地步,这不是做自我的朋友,更不是做自我的主人,而是做自我的奴隶。”正如蒙田所说的,今天热衷于各类社交的人其实是在做“自我的奴隶”,人们太热爱技术,而成为“技术的奴隶”。
  今天的人普遍已没有沉思的习惯,浅思维与浅阅读成为人的精神体征。人们如此热衷于在一个虚拟的空间,通过电子的恒温来表演自己,是因为他无法静心来面对自己,来思考自身的存在,来想一想自己为什么活着,来梳理他与自然万物的关系,来反思自己究竟该以何种方式与社会取得内在联系。大多数人也丧失了聆听自然与倾听他人声音的能力。今天我们时常会看到,一群人聚会,不是去听他人说话,不是望着对方的眼睛,或就某个议题发表自身的观点,展开辩论,去贴近他人的心灵,以确认他人与自我的关系,发现自我,而是各自拿着手机在刷微博。今天这样的场景我们已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人们甚至丧失了聊天的能力。戏剧导演林弈华就曾谈到自己观察到的这类情况,一对年轻的情侣在一起,只是问问对方盘子里的东西好吃吗?然后互相致以“还可以”,就没了言语。年轻一代的言辞已退化,不如各类QQ表情那么丰富,这难道不是莫大的对人类自身追求技术精确的反讽吗?
  然而,人们通过社交是否又能找到真正的自己呢?答案自然也不容乐观。在各类社交网站,比如微博上,我最直接的感受是这是一个弥漫着聒噪、起哄、狂欢气息的话语场,当然微博在中国的状况还比较特殊与复杂,它已不是一个简单的社交概念。我们还可以国外的类似网站来谈论,比如Facebook,很显然,它抓住了“乌合之众”的群体心理。然而它解决不了人们的孤独,据说他的创办者扎克伯格,在Facebook上就没有一个真正的朋友。
  当一个人自我心灵缺失,不能去直面自身时,社交只能让他迈入更大的迷失。技术之神唯一鼓舞人们去做的事就是,做一个机器人。社交精细化、明确化、细分化,就是以它的功能性与功利性,勾引与诱惑那些自我意识缺乏的人成为越来越具体与逼真的机器的手臂。这也是快餐社会的一个需要,现代人恨不得能有人将食物嚼碎了送入他的嘴里,而发明一种食物可以满足他最本能的欲望,他就可以不需要自己去体验与思考食物的来历。
  其实这种看似多元的无限开放的社交平台,它真正的作用是促使人走向单一与封闭。因为社交已异化成一种对自我欲望的满足。这种以娱乐、以发泄、以本能的狂欢为指引的社交,它的群体特征自然也具有一种排它性。它激发的是一个庸众社会的自我保护意识(或许在这里,我们也可以囫囵吞枣地套用麦克卢汉的说法,通过电子平台,人又重新部落化了)。它与古典时代的社交的目的背道而驰,陷入其中的人,再不可能会像苏格拉底那样思考,那样去触摸与感知阳光;也再不可能,像尼采那样去自省与反思,叔本华的孤独与对真理的绝望。
  尼采说:“一个人只要拥有真正的朋友,哪怕全世界都与他为敌,他也不会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孤独。———唉,我的确发现,你们不知道什么是孤独。”
  在今天,社交的泛滥,或者也可以说是庸众的“霸道”、技术所制造的强大的流行文化的狂欢。在这种环境下,不可能会有伟大的哲学家与思想家产生了。这也是我要定义今天的社交是“庸众的事业”的理由。
  当然,我不想以简单的好与坏的言辞做出粗暴的评判,这一大多数人认为是自身福址的“事业”———这一技术的胜利。但我们可以去慢慢发现与确认这种以电子为载体的社交方式,对人的行为习惯与思维方式的改变,它是让你变成你的主人,还是变成你被共谋了的“自己的奴隶”?
  采写:南都记者 黄璐 田恬 谢宇野 董馨 赵崇强 谢湘南 见习记者 蒯景怡
  图片:昵图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11-15 09:18 , Processed in 0.07295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