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谷歌或苹果来说,在各自的移动操作系统里推出一个新功能而不会被立刻拿去与竞争对手比较,是不可能发生的,更别提全新的版本调整了。两者之间的碰撞火花使得相关讨论进一步升温,诸如哪一个系统的提示更好或者多任务处理更智能此类,发生在公司的领导者之间。前几天发布 Android L 的谷歌大会,桑达尔•皮查(Sundar Pichai)轻踩了苹果新发布的 iOS 8,他表示定制化键盘和组件“四、五年前就已经实现了”。三周前,苹果 CEO 蒂姆•库克(Tim Cook)对安卓的批评更直接:
虽然两家公司的关系越走越远,但是各自的移动平台倒是在功能和设计意图上越来越趋同。苹果在 iOS 和 OS X 之间用 Continuity 应用连接,谷歌则在安卓和 Chrome OS 之间用同步提醒。苹果有 HealthKit,谷歌有 Google Fit。两者的目标都是一样的:打造一个综合的生态系统,用硬件、软件和应用程序锁住用户。
苹果的做法也不乏野心。该公司最新的软件产品不仅仅能够同步照片,而且还能够跨设备进行编辑。苹果希望 iPhone 能够借由 HomeKit 控制你的整个家居,利用 HealthKit 成为私人大夫。Apple TV 和 AirPlay 已经能够实现许多 Android TV 号称的交互效果,而 CarPlay 则将 iPhone 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这一点和谷歌给 Android Auto 的定位差不多,也是帮助驾驶员发挥手机的威力。所有这些重合的产品计划都可以回溯到关键的核心部分,也就是智能手机:iPhone 和安卓两个阵营。
亚马逊也意识到了这一个变化趋势——在一个基于 web 的生态系统里,手机作为核心锚点的角色十分必要——该公司最近推出了自有手机 Fire Phone。微软更是十分清楚这一点,几年来都在努力试图让 Windows Phone 成为其他领先手机产品的有力竞争者。用户第一台智能手机的选择会影响许多后续的决定——比如选择哪一种音乐流媒体、哪一种云存储、或者是哪一种图片分享服务——公司们确保用户的首台设备运行他们的软件就成了最最重要的事情。谷歌的低价 Android One 硬件平台就是为了这个目标而生,锁定的是发展中市场的智能手机新用户。
最理想的乌托邦局面是存在一个全球的生态系统,苹果和谷歌的设备能够互通,而不是像现在这样两家公司的高管起骂战。在这一理想状态实现之前,像耐克和 Nest(谷歌持有,但独立运作)这样的公司倒是能给我们带来一点希望。后者最近启动了为其产品设计 App 的计划,而前者则将会把 Fuel 数据开放给 Google Fit 和 Apple HealthKit 的用户,以方便进行健康状态的定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