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去IOE真相:亚马逊BAT们,对传统IT的深刻颠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3-24 08:15:5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IT的底层架构,是被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一大对象
碧云涛 2014-03-24 07:11

斯诺登事件,只是去IOE化的导火索之一

2013年6月,前中情局(CIA)职员爱德华•斯诺登将两份绝密资料交给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披露了令举世震惊的“棱镜”项目。信息安全成为任何国家和组织都异常关注的问题,而摆脱国际巨头的控制——去IOE化成为一种时髦的提法。

从概念上来讲,去IOE指的是去掉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代之以自己在开源软件基础上开发的系统,实际上就是指硬件和操作系统的进一步标准化。

但进一步,IT基础设施不仅包括服务器、数据库和存储,还包括网络设备、安全设备等,这些设备也在逐渐走向标准化,SDN的概念已经热遍整个行业,思科和瞻博(Juniper)等网络设备巨头也面临着被颠覆的危险。

去IOE化的概念从去年斯诺登事件以后,以国家信息安全的名义在国内迅速发酵,但显然这个原因不能回答整个行业变化的全部,毕竟在美国这个趋势更加明显,去年轰动业界的IBM在CIA的合同竞标中败于亚马逊一案,可算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美国政府机构也开始使用云服务,传统IT巨头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模式逐渐走向没落。于是我们开始探究去IOE化的驱动力究竟在哪里?

准确理解“去IOE”

腾讯云平台部总经理陈磊对这个热炒的概念有自己的看法:“实际上,去IOE化更多的只是一个概念和口号,而采用分布式云计算是一个真实的潮流。同时,我们可以看到IOE正在主动变革转型,推出基于云的软件服务,特别是SaaS服务,这样就能够有效地解决客户的很多业务问题。IOE和云本质上是不矛盾的,IBM的小型机、Oracle数据库、EMC存储设备对于很多企业有着明确的价值。腾讯云同样对这些系统提供服务支持,未来也希望能够与SaaS服务提供商开展更广泛的合作。”

阿里云计算业务总经理陈金培表示,他最怕的是将去IOE理解为两个极端,一是单纯变为企业的成本问题,二是简单地变成一个是否用国外产品和技术的问题去讨论。他认为,降低成本是去IOE最先能够看到的,但根本的原因是在互联网时代,不只是互联网企业,绝大部分的企业对计算的需求难以通过IOE提供的技术来满足,IOE约束了企业的长远发展,12306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而且在技术路径上依赖于专用的硬件设备也比较危险。

“IOE是软件时代或是‘买计算机’时代的产物,到云计算时代,则变成了买‘计算’的时代,去IOE最好的解决方案是采用云计算,而不是去买一台新的机器替代掉原来的机器。而且还要警惕私有云的提法,因为‘私有云’实际上就是传统虚拟化解决方案改头换面,新瓶装旧酒,就是为了卖产品和方案给企业,只有公有云是真正意义上的云计算,而云计算的本质是用互联网。”作为国内云平台的鼓吹者,阿里云总经理陈金培观点异常鲜明。

按照陈金培的意思,云计算不单单是降低成本,提高计算性能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思维方式的剧变。显然,去IOE化就是以互联网的服务模式来颠覆原有IT厂商的商业模式。互联网厂商从来都是服务提供商,而不是销售具体的软硬件产品,用卖服务的方式把原有销售解决方案的模式颠覆掉,会给整个行业带来巨大的变化。所以我们看到国内外提供云计算服务的服务商几乎都是互联网巨头,而传统IT巨头则显得态度暧昧,即使推出云计算平台,也是私有云为主,而微软则大力推混合云概念。

说到此,我们可以下定论:去IOE化运动就是互联网企业颠覆传统IT解决方案供应商的一种体现。

国内云计算市场的现状与主要角色

现在国内市场上有七类企业在这个市场上竞争:1、国内互联网巨头,以BAT为代表。2、原有的IDC厂商,比如世纪互联。3、电信运营商,也就是移动联通电信那三家了。4、国内的软件厂商,比如金蝶、用友。5、国内硬件设备厂商,比如华为、浪潮。6、国际厂商,现在进来的就亚马逊和微软。7、国内的创业公司,以UCloud和青云为代表。

按照业内人士的说法,2、3、4类厂商可以认为是打酱油的,他们根本没有技术能力来提供云计算服务。硬件厂商是被颠覆的对象,在推广云计算服务过程中会异常矛盾,所以他们也不会有前途。国际巨头亚马逊和微软来势汹汹,技术和资源绝对没问题,但云计算服务也是典型的服务行业,他们对于国内市场的特殊情况根本没有什么了解;由于技术研发人员主要在国外,而对国内客户个性需求的响应也会比较慢;而且由于是和国内合作伙伴技术合作的方式落地国内市场,合作中的摩擦和扯皮也是无法避免的,所以业内一致不看好他们在国内市场的前景。业内资深人士UCloud CEO季昕华认为:“他们会和其他国外互联网巨头一样在中国市场边缘化,但他们对国内市场带来的明星示范效应对云计算市场的发展会非常有益。”

被部份人士认为有机会在国内市场做起来的只有国内互联网巨头和国内创业公司,这与国外成熟市场的情况类似。只不过美国的市场集中度已经非常高,创业公司成为行业巨头的机会已经基本没有了,被巨头收购成为最好的归宿,比如去年IBM 用20亿美元收购了公有云服务商Softlayer。国内由于市场的特殊性,创业公司或许还有机会,近期UCloud和青云都获得了规模较大的早期风险投资。显然资本市场对他们的前景还是比较看好,即使他们无法成长为这个市场的巨头,也可以被行业巨头所收购而获得巨大的投资回报,国外的案例已经比比皆是。

现在国内云计算市场最大的供应商当然是阿里云,在客户数量和客户类型,以及整体收入方面都遥遥领先于国内的竞争对手。阿里巴巴作为国内电子商务的巨头同时也成为云计算市场的领头羊,似乎与亚马逊有异曲同工之妙。关于这个巧合,季昕华认为这个与他们的商业模式类似是有关的,因为电子商务本身的毛利很低,而峰谷间的业务数量会有巨大落差,造成了计算能力的巨大富余,这是亚马逊大力进军云计算市场的动力。阿里巴巴也是做电子商务出身,业务利润相对也不高,所以有动力去做云计算服务,而国内另外两个巨头百度和腾讯原有的业务毛利都很高,云计算服务的利润率对他们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所以在业务推进方面没有阿里巴巴那么积极,再加上阿里巴巴超强的市场宣传能力,给人的感觉似乎是阿里云一家独大。

但云计算市场今后会成为战略市场,另外两个互联网巨头百度和腾讯肯定也不会忽视这个有巨大前景的市场。当然他们的市场策略和技术策略都会有很大不同。

首先说说百度,它以搜索起家,提供PaaS服务,他们称为BAE,而针对现在最热门的移动应用,他们还提供非常新潮的移动Baas(后端作为服务)服务Frontia,给移动应用开发人员带来极大的便利,所以现在百度开放云服务主要针对的客户是中小开发者,可以为创业团队提供全流程化的服务与资源支持。但是谷歌的PaaS服务相比亚马逊的IaaS服务不那么成功,主要还是IaaS的自由度更大,如果公司成长到一定规模还是希望能够自己掌控自己的应用平台,所以最近谷歌的Google Compute Engine(谷歌计算引擎,即GCE)正式展开商用。作为一种IaaS服务,GCE将直接向亚马逊的AWS、微软的Windows Azure以及IBM的SoftLayer发起挑战。百度没有透露他们是否也会推出IaaS服务,但显然只提供PaaS服务是不够的。

腾讯云服务的特点是与他们本身的业务紧密结合——开发和部署了微信云和游戏云。微信云主要为使用公众账号的企业服务,也算是一种PaaS服务,可以让传统企业很容易得使用公众账号服务客户,还向使用微信云的企业提供大数据分析能力。目前腾讯自身的游戏业务正在逐步转移进入游戏云。而且企业加入游戏云后,除了运维层面可以享受到腾讯在游戏业务中的分析服务,还可以获取渠道资源方面的诸多倾斜。主攻游戏云市场显然是个高明的决定,因为这些企业对后台技术的渴求度以及支付能力都是互联网行业中最强的,同时腾讯原来就自己运营游戏,对游戏本身的需求会理解比较深,比如IO速度要求较高等。而与腾讯渊源颇深的UCloud也将主要精力放在游戏云市场,和巨头相比,初创企业只能选择差异化竞争。

单单看后台的基础和能力,腾讯的优势是实时和可靠的在线服务。腾讯QQ和微信立足通讯,理论上都需要电信级别的健壮。腾讯自称QQ和微信可以做到服务永远不中断,健壮、容灾、负载能力就是他们的优势。百度的技术优势则是分布式计算能力,不论是扒取海量内容还是响应并发请求。而阿里基于电商的技术特长则是并发事务的处理,对事务状态的控制、交易安全的控制等。这些在其提供的云服务矩阵中也有所体现。正是由于各自出身业务类型不同,三家在技术上各有所长。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三家的云服务的客户主要针对的是信息化能力相对较弱的传统企业和没有能力大规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初创企业,他们对低成本高效益的云计算模式是需求最旺盛的。比如最近的阿里云和美的的战略合作,就让美的这家传统家电企业通过使用云平台服务瞬间变身成为智能家电供应商,而美的这样的传统制造型企业本身是无法提供智能家居物联网服务所需大数据处理能力的。

云计算可以让一家传统公司变成一家互联网公司,也可以让小公司具备与大公司竞争的实力。这样的案例不胜枚举,几已成互联网创业常识。从投资效率来计算,云计算模式肯定完胜传统购买软硬件系统模式。所以现在很多投资人已经开始和阿里云合作,一方面确认所投资公司使用云服务以降低投资成本,同时经过标的企业授权还可以获得真实的运营数据,避免被欺骗的风险。云服务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提高了企业信息的透明度。

云计算平台走向开源

虽然开源的概念在中国并不普及,但是开源软件实际上已经成为整个互联网的基础,我们享受到所有的互联网服务都离不开开源软件的支持,甚至我们现在使用的移动设备其实绝大部分也是基于开源的操作系统(IOS的内核也是开源的)。而更加代表互联网精神的云计算显然也必然会走开源的道路。

谈到开源系统和商用系统的优缺点比较,陈磊认为:“目前OpenStack、CloudStack、Eucalyptus、OpenNebula四大开源云平台在云市场里确实很受关注。总体来看,所有的开源IaaS云平台在分层上做得都比较好;在SOA/组件化/解耦,框架和插件的设计和开发上,目前也在逐步完善,我们已经能够看到开发人员可以很容易地参与多个组件的开发。但和商业化系统相比,开源云平台还需要时间来证明其在持续运营中可用性、稳定性和易用性方面的能力。开源软件的运营规模与亚马逊等商用云还有差距;在海量应用环境下的性能和稳定性还有待考察;另外,开源软件解决不了一些基础架构的问题,比如互联网网络的联通性和性能。但必须承认的是,云平台的软件开源是大势所趋。”

国际巨头微软此前对开源的态度摇摆不明,但对Windows Azure开源的措施则态度明朗,而且最近微软专门成立了名字为“开放”的子公司,致力于在微软和非微软技术之间搭建桥梁。Windows Azure对开源的支持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在Windows Azure上可以部署和运行虚拟机,支持开源操作系统,也支持在Windows和开源操作系统上运行各类开源软件以及开源数据库等。第二,Windows Azure对开源的支持体现在对于开源开发的支持,目前支持流行的开源编程语言如Java、Node.js、Ruby、Python。Windows Azure SDK自身也是开源的,而且Windows Azure内部也用到了一些开源产品。显然,原本对待开源软件态度最强硬的微软也已经低下了高贵的头,开始拥抱开源,这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

由于腾讯的风格一向比较低调,他们极少在外面透露他们的内部系统细节,但据了解他们也曾经咨询过OpenStack相关技术问题,希望能够用于搭建自己的云平台,只是限于当时对于OpenStack的了解和掌握有限,相比腾讯内部规模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所以不了了之,但随着开源系统的不断成熟,从陈磊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他们肯定还会考虑开源系统的。

据介绍,针对外部需求的特点,百度把一些很常用、很好用的开源服务引入到百度的云平台,比如各种开源的Web Server、MySQL、MongoDB、Redis等。现在BAE3.0是国内第一个采用开源Linux容器引擎Docker为基础的PaaS平台。所以,实际上百度云的PaaS系统就是构建于开源系统建立的。

阿里云最早也是采用甲骨文数据库的,现在他们已经完全迁移到开源数据库My SQL上,今年他们希望迁移到阿里自己研发的关系数据库OceanBase上。而根据网上爆出的消息,阿里云梯1(国内最大Hadoop集群)下线已经进入倒计时,取而代之的是阿里云自己开发的飞天系统为基础的云梯2系统,云梯2用C++重写并改良hadoop,在性能上超出云梯1,而且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阿里云似乎在去IOE化以后又开始去开源化,这个似乎与世界的潮流不符啊!

据业内人士透露,阿里确实深受现有Hadoop版本之苦,由于不是Hadoop项目管理委员会的成员,Hadoop开源社区的发展并不受阿里的控制和影响,这使得阿里不能很好地定制Hadoop,在研发上受制颇多。于是阿里选择了完全自己重新开发系统而不是跟着开源社区玩。一方面显示了阿里开发能力足够强,但也暴露了中国企业在参与开源社区开发过程中的经验匮乏。

OpenStack基金会目前唯一的一位华人董事、中国OpenStack用户组管理员杜玉杰认为:“相对二十年前的开源项目来说,如今的很多大型开源项目背后都是以企业为主导的一种社会化研发方式,而国内企业在参与社区和主导开源项目开发方面仍在不断尝试中。一方面很多开源项目背后都是由国外企业所主导,而另一方面国内开源社区的生态尚不成熟,影响或限制了国内厂商通过开源社区的方式研发此类系统。”据他介绍,其实现在开源社区早就不再是个人英雄主义时代,企业也越来越意识到参与社区的重要性,所以各类技术企业都在以自己的方式影响和参与社区的发展,比如说通过成为基金会的会员等方式来参与和主导社区发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各种开源基金会已经成为企业之间互相博弈协商的场所。可喜的是国内的硬件巨头华为已经正式加入了OpenStack基金会,成为OpenStack基金会黄金会员,但由于进入比较晚,提升自己在社区中的贡献度和影响力还需要时间。

比如当年IBM等传统IT巨头对Linux的大力支持使Linux真正能够进入企业级市场,进而对整个操作系统市场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借助开源系统的反击,大大延缓了微软进攻的步伐。今天这一幕重新上演了,IBM 现在对jQuery、Cloud Foundry、OpenStack等开源组织都大力支持;甲骨文是最大的数据库供应商,却通过收购Sun而获得了MySQL的控制权;EMC和它的控股子公司VMware都已经加入OpenStack基金会,而VMware还是开源PaaS平台Cloud Foundry的主导厂商;EMC、IBM、HP、Pivotal、VMware、SAP等传统IT巨头都是Cloud Foundry基金会的白金赞助商。连最喜欢采用专有标准的思科也已经加入OpenStack基金会,并提出了NaaS(网络作为服务)概念。

去IOE化的表面看上去是要抛弃传统的IT巨头,但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传统IT巨头通过主导开源云计算平台的方式也在进入云服务市场,只不过以后不是依靠直接卖软硬件产品来获利,他们可以通过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的方式来获得收益,也就是说传统IT巨头也在逐渐革自己的命,使自己从软硬件产品和方案供应商彻底转变为服务供应商,这个过程是极端痛苦的,甚至大部分厂商会死去。

由此我们可以归纳出一个结论:去IOE化并不是去掉IOE这几个厂商,而是去掉传统的产品模式,变成彻底的互联网服务模式。今天我们在一些终端产品上热火朝天地讨论所谓“互联网思维”有多厉害,但很多人没意识到,IT的底层架构,才是被互联网思维改造的一大对象。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29 00:56 , Processed in 0.06894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