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2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微软转型病根:互联网基因不足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6-8 22:10:3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06月08日 01:31   每日经济新闻    每经记者 张斯 发自北京

  PC巨头们在“PC已死”的背景下正在面临产业变革带来的转型阵痛,无法自我革命,就会逐渐被行业淘汰,微软也同样面临类似危机。甲骨文CEO埃里森对此就曾直言:“罗马帝国都会垮掉,凭什么微软不会?”2013年,微软将如何在变革中挑战自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此话题分别对话原雅虎中国总裁谢文、《微软王朝危机》作者姜洪军、艾媒咨询创始人张毅、IT评论人士孙永杰,以期在思维碰撞的火花中探寻真相。

  微软新业务: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NBD记者:表面上看,微软已错失了移动互联时代的最佳进攻时机,但实际上却是“起了个大早,却赶了晚集”,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状?

  姜洪军:从公司的发展脉络看,微软存在“大公司病”。在大公司中,最赚钱的业务一定是其主要关注领域,如微软的Windows和Office,而新的业务线在初期都是不赚钱,甚至是砸钱的业务,如移动生态布局。

  而在大公司内,公司已形成了自己的固有运作规律和管理思维,新业务线未得到特别培养时,就容易被挤压,且慢慢被忽略掉,从而缺乏创新。谷歌之所以在移动端如此成功,缘于其初期只做互联网业务,慢慢就做起来了。而相比之下,微软的搜索业务比谷歌早开展三年,但内部对其的支持资源有限而未获得充分发展。

  这里面也存在公司创新基因的问题,小的公司更富有创新的热情。在苹果iPad成功推出后,前微软副总裁迪克·布拉斯在《纽约时报》上分析为什么这个产品没有出现在微软,他认为,尽管微软当时是全世界最大的IT科技公司,但微软从来就没有形成一个真正鼓励创新的机制,公司文化让那些有远见的思想家的努力一次次化为泡影。

  最后是时机问题。通用电气前CEO杰克·韦尔奇有一句耐人寻味的话,“市场是不成熟的,但有时思想是成熟的。”不管是手机还是平板电脑,微软皆先人一步,但在1999年时,整个市场还不成熟,而乔布斯比较幸运,在市场成熟时适机推出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从而助推苹果终成一方霸主。而微软则“起个大早,赶了晚集”。

  带着PC味的WIN8遇冷

  NBD记者:微软曾寄予厚望的转型之作Win8,为何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孙永杰:很显然,微软Win8的营销并没有做到“点”上。现在是酒香也怕巷子深的时代,很多人依然认为Win8只是之前Windows系统的升级产品,市场并不清楚Win8是为体验PC和平板两种不同体验而诞生的创新系统,是微软希望用一个平台实现多种体验的多屏战略产品。

  张毅:Win8系统的定位有点乐观。对于PC端来说,市场对Win8的期待并不强烈,那是因为Windows过去的XP、Win7系统足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而且PC市场已黄昏,导致用户没有必要去改变。而在移动端,Win8并没有将自己营销出去。

  NBD记者:微软在移动端的表现,带有强烈的PC味,比如移动操作系统的收费、软件的收费等,然而在移动互联时代,免费模式成了谷歌成功地实现后来居上的关键,微软能否在移动端改变自己的商业模式?

  张毅:作为传统PC企业,微软的传统PC基因决定了其与互联网公司不同的行为模式,如授权费、移动操作系统的人性化配置不够等。相较而言,谷歌等互联网企业的互联网基因,决定其在构建商业模式想到的就是不向用户端收费。正是基于企业基因所致,因此在短期内微软不可能采取免费模式,但微软必须意识到时代已经改变。

  孙永杰:与互联网公司产生内容消费型的产品类型不同的是,微软的产品体系对应的是生产力工具,其PC及企业级市场才是核心市场领域。而在智能手机领域,微软应该取消授权费,从而将相关利润空间让利给合作伙伴,以营造生态系统。且目前WP平台产品的销量过低,相关授权费收入对微软来说没有太大意义,取消授权费却可以让更多的厂商使用该系统。

  重组未必能救微软

  NBD记者:如何看待微软有关重组的转型计划?

  姜洪军:在转型中,与所有传统PC厂商一样,微软也面临着创新的问题。理论上讲,转型难度比较大。但现在是融合时代,跟着别人节奏玩,可能没戏,下决心通过重组以整合终端和转换一个突围路径,整体转型可能更适合现在的市场现状,问题在于微软能否具备破釜沉舟的转型决心。

  谢文:上世纪90年代初期,微软曾说自己是互联网公司,实际上过了这么多年,微软在互联网公司的跟风中仍没找到互联网企业的感觉,时下仍在这条跟风的路上做着自己最不擅长的事情。只要微软还不是一家互联网企业,所有小打小闹式的调整或重组,本身并不能全面改变微软身上的PC味。


  NBD记者:微软在争夺第三张移动操作系统门票中,做得非常艰辛。值得注意的是,工信部官员在5月30日透露:“中国软件业下一步发展重点,要努力实现在移动智能终端操作系统的获得突破,以此为核心来打造自己的产业生态体系。”为什么中国非要做手机操作系统,微软的现状能为中国软件业带来哪些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

  张毅:我认为微软的例子明确地告知我们,用户和市场份额绝对不是用钱就能砸出来的。这里面可以举两个业内熟悉的企业,一个是很小的移动芯片公司ARM,其核心是分享合作的态度,最终成为全球移动终端芯片老大,另外一个是安卓,谷歌收购它时并没有花多少钱。安卓的成功不是因为背后有谷歌,而是其开放的体系。

  两个例子都证明适合市场的商业模式才是成功的关键。中国软件业运作移动操作系统,比如阿里巴巴等也做了自己的移动操作系统,且并不缺钱,但是都没有做起来,本质上说就是没有找到一种革命性的商业模式助推其突围,因此中国软件公司做手机操作系统,关键不在于做或不做的问题,而在于怎么做的问题。在没有想清楚此问题前,警惕盲目硬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15 14:48 , Processed in 0.06721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