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5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私密社交“脚印”:价值都是在回忆和分享中产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08:22: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林藠头   2013-02-07 17:13  

移动互联网已经过了投资热潮,一个新产品出来之后,人们很自然会问:能盈利吗?如果创始团队说“我们不差钱”,一句话能让你收声,那么接下来还有一个问题:有没有用户愿意用你的产品?

“脚印”是一款私密社交产品,核心创始团队是VeryCD的骨干班底,并不缺钱;因此小编对它的疑问还停留在后者:什么人会用脚印?

“‘脚印’不是用来拓展人脉的,它不会让你认识新的朋友,只是更深的沉淀、挖掘现有的朋友关系。好友数量有上限,所以用户在加好友的时候也会先考量:到底应不应该加他,或者到底应不应该接受别人的好友请求。”

“脚印”的产品经理胡邦昀介绍,从现有的用户来看,主流的用户朋友数一般都是在十几个、几十个左右,主要分为三类:一类是经常旅行的,喜欢用照片和地理位置来记录行程;一类是有小孩子的,特别喜欢用照片或者文字记录孩子成长的每一个瞬间;还有一类没有特定人群,是时间性的,比如现在春节期间用户很喜欢用“脚印”记录人在囧途的一些小事。这三类情况下用户的活跃度很高。脚印并不鼓励用户加太多朋友,如果“私密性”这个特征不保,脚印就跟现在的社交应用没有区别了。

如果你对Path有一点了解,你拿到“脚印”的时候就会有很熟悉的感觉。没错,就是Path让“脚印”的创始团队知道在社交之外还有“私密社交”这种产品可以做。但是它比Path更流畅,信息的处理速度更快;而且打通了腾讯微博、新浪微博、人人网、微信四大SNS,更符合中国用户的需求。此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改善,比如为帮助用户节约更多流量,脚印的网络协议都是在TCP层上自定义简单的二进制协议编码实 (协议流量是同类型app流量的1/10内,而且速度超快),在流量费很贵的中国,这是一个很贴心的设计。

事实上“脚印”在2012年4月份就上线了,但与之同时出现的类Path应用有10来个,在这一片红海中 ,脚印自知拿不出充足的理由来说服用户用自己的产品,因而退出了推广之争,选择了沉下心来做产品。一年时间过去了,提起私密应用,你还能想到什么产品?几乎没有,这个时候,“脚印”站出来了,虽然不知道后续如何,但这个时机是对的。

社交应用的根本目的是要干什么?找存在感。如果没有足够的听众,说出去的话总是没人理睬,用户会逐渐丧失表达的动力。那些还在拼命攒微博或微信粉丝的用户来说,他们不用担心自己说的话被人看到,反而要担心没人看;对这类用户来说私密社交可能真的没有太大意义。对他们来说“脚印”就是一个同步工具,让他们能把照片一下子同步到其他所有的SNS上去。但这并不意味着没人需要私密社交,那些需要慎言慎行、或者被粉丝的关注构成压力的人群,他们急需一个能表达没有立场的自己的地方。用户对“雷锋网主编”的微博内容有预设的期待,但我们的主编可以卸掉这个身份,以“XX人朋友”的身份,或者不以任何身份在“脚印”里畅所欲言。

“微博毕竟是个媒体性很强的产品,我带着‘XX公司XX职位’的头衔,总是想说一些跟我身份匹配的信息,这样别的人通过某些渠道知道了我并且想关注我的时候,我的内容不至于让他觉得没价值。” 胡邦昀说的这个情况就是这种需求的反应,“为什么有人要开微博小号,为什么新浪微博要推出分组可见功能?因为有的信息只适合给熟悉的朋友看。比如一些情绪化的状态,对工作的吐槽,比如去泰国旅游拍了1000张照片,其中有那么几张想放在微博或者朋友圈,但其余挑了100张还不错的可以放在‘脚印’里让父母、朋友有时间的时候慢慢翻。”

脚印最大的价值:记录、分享、回忆

小编也是最近才知道“脚印”,上手不过3天,加之没有朋友在用这个产品——一个社交产品里面没有朋友,意义如何自不用多说。因此除了觉得整个交互很好、细节很用心、很流畅之外,发现不了“脚印”太大的价值。

“‘脚印’这个产品你不用上一两个月真的很难发现它的价值,如果只是写个状态,发个照片,的确很乏味。我们的产品核心价值在于记录、分享、回忆,记录只是为了产生内容,本身没有太大的价值,所有的价值都是在回忆和分享中产生的。所谓回忆,就需要有一点时间的沉淀。”现在脚印开发出了“影像”、“日历”、“签到”三个特色版块,记录的内容可以以日历的方式、地图的方式、时间轴的方式展示出来,翻阅的感觉就像翻起一本厚重的老相册一样。用户只消看一眼,就知道两个月前的某一天自己在何时何地在做什么,留了什么照片为证。

如图。



至于小编提到的“没有朋友在玩所以没有动力”,胡邦昀坦言这是一个“鸡生蛋蛋生鸡”的问题,有第一批用户产生了有意思的内容就会吸引一些新用户,有了更多用户内容又会变得更丰富。“虽然并不完全定型,但我们的产品已经到了一个里程碑式的阶段,因此我们现在也有信心把它介绍给用户了。最近在积极地做一些推广,积累种子用户,但由于私密社交本身的封闭性,我们也不期待能有爆发式的增长,已经做好了长期的准备。”

至于盈利,胡邦昀说他们有一些设想,但以现在的用户量来看,谈这个实在是太早了。

什么样的产品才叫私密社交呢?“脚印”允许用户从微信、人人网、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导入用户,那么如果你的老板也在玩“脚印”,他也加你——不排除有这个可能性——你是通过好呢还是忽略好?“脚印”的私密性会怎么维持?这个问题,Path并不能提供参考答案,小编现在也还解答不了,只有等“脚印”真正产生了一定影响力的时候我们再回头看今天这个疑问。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16 03:57 , Processed in 0.073524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