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0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水皮:A股让郭树清情何以堪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21 10:35:5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年10月20日15:39 来源:华夏时报  作者:水皮

  对于投资者而言,股市不仅是赌场还是情场,赌场不得意,情场也失意;股票就如同妖精般的情人,痛心疾首是她,忘乎所以也是她,完全就是痛并快乐着的写照。

  时间是治愈心灵之伤的良药吗?

  未必!

  转眼的工夫,当年的6124点已经是五年前的情景了,而今天的指数却只有2100多那么一点,五年前几乎和中国股市同时创出历史高点14198点的道琼斯现在却又重新回到了13636点附近,恍惚之间没人搞得清楚金融危机是发生在那个指数叫道琼斯的美国,还是指数又有上证又有深综的中国?莫非真要应验了那句话,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一个五年不够,还要一个五年?

  忘却,谁又能做到呢?

  听过有首歌叫“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吗?

  “常常责怪自己当初不应该

  常常后悔没有把你留下来

  为什么明明相爱

  到最后还要分开

  是否我们总是徘徊在心门之外

  谁知道又和你相遇在人海

  命运如此安排总教人无奈

  这些年过得不好不坏

  只是好像少了一个人存在

  而我渐渐明白

  你依然是不变的关怀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愿意等待

  当懂得珍惜以后归来

  却不知那份爱会不会还在

  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当爱情已经桑田沧海

  是否还有勇气去爱”

  那种旋律给你带来的共鸣是不是就是这些年你苦苦等待解套的心情?

  中美两国的股市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差异,为什么我们现在连6000点的影子都看不到?为什么欧美股市创新高我们反而创新低?要回答这三个问题不是件容易的事,简单的做法也有,比如美国是发达成熟市场,中国是发展中不成熟市场,或者更粗暴一点告诉你6000点本来就是一个误会,偶然的艳遇叫偶遇,所谓偶遇就是个意外,经历过那段历史的朋友都知道,那一年有过“5·30”半夜鸡叫,正因为发生了类似不应该发生的事才导致后期市场失去理性的报复性反弹,也就是说没有当初人为的暴跌就不会有后面自发的暴涨,凡事有因果,祸根早在指数从4300点直落3500点已经埋下。实事求是地讲,中国股市当初的合理点位应该在哪里呢?应该在3500点,这是一个合理的点位,是一个估值合理的点位,水皮早年间在杂谈以及专集《斗牛》一书中一直是如此观点,现在也依然如此坚持。也正因为此,2009年初我们就判断指数反弹的位置是3500点,《华夏时报》在当时作过头版头条的预测,6个月后指数反弹到3478点,指数反弹的本能冲击位就是一个大家可以认可的中枢点位。那么又如何解释5000点或者6000点的合理性呢?黑格尔说存在就是合理的,6000点的合理是一个泡沫性的合理,股市本身就是一种泡沫经济,如同啤酒的泡沫一样,没有酒产生不了泡沫,没有泡沫的酒不叫啤酒,实业和资本、资产和价格,估值与市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问题是没有能合理界定泡沫的界线,究竟4500点是泡沫,还是5000点是泡沫或6000点是泡沫,泡沫只有破了之后才知道,没破之前呈现就是一种膨胀,市场情绪高涨,预期大幅提升,资金流入充沛,财富效应刺激都会导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狂妄,所谓利令智昏,这个时刻谁能克服贪婪,就能保住胜利果实,坚信3500点估值合理的又有几个能顶住6000点的诱惑,水皮自己也做不到,6000点仓位一样重,如果一定要说理性,无非满仓的时机是在3500点最后的暴跌而不是在6000点,这就是人性,人性的弱点就是自己难以战胜自己,道理不是不明白,是做不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明白这一点,我们就该知道6000点属于疯狂的过去,无知的过去,不值得期待的过去,也是一时半会回不来的过去,与其问6000点何时重来,不如问3500点何日再见。

  不管指数将来能回到哪里,我们依然想弄清楚,中美股市的差异为什么会这么大?为什么一个政策市在换了证监会主席,而且还是一个锐意改革的证监会主席,一个断言忽悠投资者的时代已经结束的证监会主席,一个公开不遗余力地鼓吹蓝筹价值投资的证监会主席,之后,上证指数居然会下跌400点?这让郭树清情何以堪?!

  一定要寻找答案的话,总能找到一些可以解释的理由。

  答案之一还是那句老话,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2012年中国股市的糟糕表现终究是反映了经济增速探底的现实,尽管只是增速降低而不是呈现负增长,但是和过去8%以上的GDP增速比,破八的杀伤力还是巨大的,主要是一种对未来的预期,一种不良的预期,一种不安全的预期,一种不确定的预期,有预期未必会实现,没预期连想象都不可能!2007年中国经济的增长实际是到达了上一个景气周期的顶点,始于2005年的汇改,让人们对人民币升值有了新的认识,对以人民币计价的资产升值有了共识,而股改的启动又消除了一个中国股市长期走牛的制度性障碍,可以说汇改和股改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是一次生产力的充分提升和释放,将持续高速增长了三十年的中国经济推向过热的极限,中美经济周期呼应,股市互相刺激,2007年的牛市可遇不可求!2008年中国经济进入调整周期,本身有消化泡沫的要求,比如房地产的调控,比如人民币长期升值之后对于出口成本的消化,再比如试行《劳动法》之后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压力化解。但是谁也没有想到次贷危机能变成华尔街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更想不到中国政府会矫枉过正推出一个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虽然化解了我们对于市场失误的恐慌,强化了我们对未来投资前景的信心,GDP也完成了“V”字形反转,但是付的代价也是巨大的,前期的调控成果前功尽弃,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疯狂放贷流动性泛滥,房地产起死回生泡沫膨胀,落后产能重复建设转型失败,如同久病在床的病人在狂打强心针之后的表现,短暂的疯狂之后必然疲态尽现!凯恩斯主义泛滥的结果连政府都害怕,虽然中国股市比美国早见底五个月,此后的反弹也较道琼斯力度要大,但是中国就是反弹而美国则是反转。要说区别,这就是有形的手和无形的手的区别,有形的手立竿见影但不持久,无形的手循序渐进但却持久;政策和市场的区别,政策讲权宜之计,而市场看利害得失,政策可以引导市场,但决定不了市场,否则搞计划经济不就行了?美国从拯救计划到QE2再QE3,救市是明确,线路是清晰,力度是适中,时间是持久的,而反观我们从4万亿到1万亿,其中的上下反复令人感叹。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当年推4万亿力拔山兮,今年推1万亿左顾右盼,投资是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一个地产一个高铁两台引擎同时熄火,经济如何才能不失速?

  答案之二是管理层自毁长城。从2007年到2012年中国股市大跃进有目共睹,融资3.2万亿相当于再造一个当时的股市,中小板、创业板,还有一直没有面世的国际板的扩容压力不可小视。6124点时中国股市市值和现在的2100点市值是一样的,说明什么?说明规模扩张了3倍!股市不被稀释怎么办?僧多粥少,股市只有向下寻找平衡点,过度融资将中国股市的圈钱恶习推向登峰造极的地位,伪市场的IPO方案造成高定价、高市盈率、高超募,有限社会资源被严重浪费和错配,不能不说这是政绩工程的严重后果,也许这就是上一轮市场泡沫给管理层形成的必然引导,出来混总是要还,也算是泡沫的报应吧!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但有一点是明确的,中国股市走到今天这一步,一定在某个环节上出了问题,应该为此负责的不是被侮辱被伤害的投资者,而是所有的既得利益者!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2-7 18:03 , Processed in 0.06814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