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灵性与科学:全息宇宙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4-23 19:19: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2-04-21 18:39:11

《庄子》有言“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假如全息宇宙的理论成立,世间万物最终相互关联,于是:子非鱼,但知鱼之乐;鱼非子,亦知子之乐也!
作者:迈克尔吠尔伯特

在1982年,发生了一个惊人的事件。物理学家阿莱恩阿斯派克特(Alain Aspect)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巴黎大学进行了后来可能是20世纪最重要的实验之一。晚间新闻没有报道这项发现。事实上,尽管有人相信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或会令科学改头换面,但是,除非你有翻阅科学期刊的习惯,不然你很可能都没有听说过他。

阿莱恩阿斯派克特和他的小组发现,在特定情况下,次原子粒子,例如电子,无论彼此相距多远,都能互通信息。不管是10英尺还是100亿英里,它们似乎总能知道彼此所处的状态。这个现象的问题是,它违反了人们长期信奉的爱因斯坦原理,即任何通讯都不能超过光速。由于运行速度大于光速相当于打破了时间屏障。阿斯派克特的这个发现令人不安,因此有些物理学家煞费苦心,想要以巧妙的理由敷衍了事。但它也激发了极具震撼性的解释。例如,伦敦大学物理学家大卫波姆(David Bohm)相信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暗示客观实在并不存在,尽管宇宙看起来具体而坚实,但它本质上不过是个幻象,一个巨大而细节丰富的全息图。 在了解波姆作出如此惊人论断的原因之前,我们先要知道什么是全息图。简而言之,全息图是利用激光制作的三维立体图像。

全息图

要制作一张全息图,首先用一道激光束照射物体,然后在感光胶片上记录下第二道激光束与物光产生的干涉图案(两道光束交集的地区)。底片洗出后,看起来像是无意义的透明度不同的条纹。但当当激光照射相片时,一个立体影像就会显现出来。

立体特性并非全息影像唯一令人称奇之处。如果一朵玫瑰的全息相片被分割成两半,然后用激光照射,你会发现每一半都有整个玫瑰的影像。事实上,即使是再分割一次,每一小块底片中都会包含著一个较小但完整的原始影像。与普通相片不同的是,全像相片的每一小部份都包含著整体的资料。

全息图这种“整体含于部分”的特性为我们理解组织和秩序提供了一个全新的途径。在西方科学的大部分历史中,人们囿于成见,认为了解某种物理现象——无论是青蛙还是原子的最佳方式,是先将其分解,然后从局部入手进行研究。全息图给我们的启示是,对于宇宙中存在的某些事物来说,此路不通。如果我们将某种以全息方式构造的事物予以分解,我们得到的不是被分解的局部,而是较小的整体。

这种洞见启发波姆另辟蹊径,深究阿斯派克特的发现。波姆相信次原子粒子之所以能够无视距离远近相互保持联系,不是因为它们之间在持续发射某种神秘的信号,而是由于认为它们分离本身就是一种幻觉。他的理由是,在更深层次的现实中,这种粒子并不是单独存在的实体,而是某种同一本质事物的外延。

鱼缸模型

为了使人们更形象地理解这个观点,波姆提供了一个假想场景:想象一个鱼缸,里面有一条鱼。同时想象自己不能直接看到这个鱼缸,而是通过两台电视摄影机知道它的存在以及它里面有什么。一台摄影机对着鱼缸的正前方,另一台对着侧面。当你注视着两台电视监控器时,你可能会认为呈现在每个显示屏上的鱼是不同的实体。当然,由于摄影机的机位角度不同,两个影像也会略微不同。但是当你继续观察这两条鱼时,你最终会觉察它们之间存在某种关联。当一条鱼转动时,另一条也会做出稍微不同的相应动作;当一条正对前方时,另一条总会朝向侧面。如果此时你仍然没有看到全景,你可能会得出这样的结论,两条鱼之间一定存在某种感应。但是,很显然,事实并非如此。

波姆说,这正是在阿斯派克特实验中的次原子粒子所表现出来的情况。按照波姆的解释,次原子粒子之间超光速的连通现象其实是在告诉我们,在实在的更深处,存有一种我们尚不知晓、更复杂的空间维度,就像那个鱼缸。而且,他补充说,我们将物体,如次原子粒子,看做相互独立的实体,其原因在于我们只看到它们实在的局部。这些粒子不是分离的“部分”,而是一种隐于深处、根本同一体的不同刻面,就如同前述全息的、不可分割的那朵玫瑰。提到的玫瑰一样无法分割。而且由于物理实在中的万物均由这些“幻影”构成,宇宙本身即是是一种投影,一幅全息图。

作为超级全息图的宇宙

这样一个宇宙除了自然的幻影以外,还拥有其它令人惊异的特性。如果次原子粒子表现出的分离是一种幻象,它将意味着世间万物在实在的更深处终究相互关联。即,存于人脑的某个碳原子中的电子与所有次原子粒子相通,这些粒子构成了每一条在游弋的鲑鱼、每一颗跳动的心脏和每一个在天穹中闪烁的星星。一切事物都相互贯通,虽然人类的本性是分门别类和拆解细分宇宙中的种种现象,但是所有的分类都是必要的人为产物,而世间万象最终归于一张天衣无缝的巨网。

在一个全息影像的宇宙中,甚至连时间与空间都不再被视为基本原理。因为在一个万物相互完全连通的宇宙中,方位之类的概念不复存在,时间与三维空间就像电视监视器中的鱼,只能被看作一种更深层秩序的投影。在其更深的层次上,实在只是一种超级全息图,过去,现在和未来同时共存其间。这说明,只要有适当的工具,我们甚至有望在将来的某一天进入实在的超级全息层中,并从中截取早被遗忘的古老场景。

这个超级全息图中还包含什么,是一个开放的问题。为方便讨论起见,我们可以设想,这个超级全息图结构是产生世间万物的母体,或者说它至少包含着已有和将有的所有次原子粒子——所有物质和能量的各种可能组合,从雪花到类星体,从蓝鲸到加玛射线。它应被视为一种包含“一切万有”(All That Is.)的宇宙储库。

虽然波姆承认我们无法知道在这个超级全景图中到底还深藏着什么,但他仍然大胆放言: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它没有包括着更多。或者如他所言,或许实在的这种超级全息层不过是个“驿站”,从这里继续前行,“一个无限的延展”将逐次显现出来。波姆并非发现宇宙是个全息图的证据的唯一研究者。在大脑研究领域独立工作的史坦福大学神经生理学家卡尔渠利布兰(Karl Pribram),也相信实在的全息本质。

作为全息图的大脑

在普利布兰试图揭开大脑如何及在何处存储记忆的谜团时,受到全息图模型的吸引。在几十年的时间里进行的无数研究都显示,储存的记忆分散在大脑各处,而不是局限于某个特定区域。在1920年代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实验中,大脑科学家卡尔拉什利(Karl Lashley)发现无论切除老鼠大脑的哪个部位,都不会消除它的术前记忆,仍旧能够完成它曾学会的复杂动作。当时存在的唯一问题是,无人能提出一套理论来解释这种令人好奇的“整体存于每个局部”的记忆存储本质。

到了1960年代,普利布兰偶然获知全息图概念,并意识到他发现了大脑科学家们一直寻找的机理。他相信记忆不是记录在神经元,或一小簇神经元中,而是存于神经冲动的图案中,它横跨整个脑部,就像激光干涉图案遍布在包含一个全息影像的底片上那样。换句话说,普利布兰相信大脑本身就是一个全息图。

普利布兰的理论也解释了人类大脑在如此小的空间存储巨量记忆内容的缘由。曾经有人估计,人类头脑在平均寿命的一生中能够记忆约1百亿位元(bits)的信息(大约相当于五套大英百科全书所含内容)。与之相类,人们发现除了其它能力之外,全息图还具有令人瞠目的信息存储容量——只需改变两道激光束照射底片的角度,就可以在同一张底片上记录许多不同的影像。有人示范过,一立方厘米的方块底片上可以储存1百亿位元的信息资料。

如果大脑依照全息原理工作,那么我们所具有的特殊能力——迅速从庞大的记忆仓库中取出所需任何资料,就变得好理解了。如果一个朋友让你告诉他,当他说“斑马”时,你会想到什么,你无需笨拙地检索大脑中按字母排列的庞大档案才能得到答案。相反,由其引发的“斑纹”、“马科动物”和“非洲野生动物”等联想,会即刻跳入你的脑中。的确,人类思考过程中最奇妙的表现之一就是,每一条信息都似乎瞬间与任意其它信息交互连通——另一项全息图固有的特性。全息图中每个部分均与任意其它部分相互无限关联,这也许是大自然全面关连系统的最重要例证。

记忆储存不是唯一借助普利布兰的大脑全息模型予以解答的神经生理学谜题。还有一个是大脑如何将它由感官获得的大量频率(如光频、声频,等等)转换成我们知觉的具体世界。频率编码和解码正是全息图最擅长的。正如全息图类似某种镜头,某种将显然无意义的噪杂频率变成完整影像的转换工具,普利布兰相信大脑也有一个镜头,利用全息原理将感官获得的各种频率转变为我们知觉的内在世界。

大量的证据显示,大脑基于全景图原理工作。实际上,普利布兰的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神经生理学家的支持。意大利研究人员雨果嘠慹莱利(Hugo Zucarelli)最近把全息图模型应用到了听觉领域。促使他这样做的原因是,他无法解释何以仅凭单耳听觉,人就能无需转头即可确定声源的位置。他发现,全息图原理可以解释这种能力。他还开发出全息音响技术,这种录音技术能够近乎完美地做到还原原声场。

普利布兰相信,我们的大脑依照来自频域的信息输入,以数学方式构建「硬」实在。这种想法在许多实验上得到了验证。实验发现,我们的感官对于频率范围的敏感度远远超出我们之前所认为的。例如,研究者发现我们的视觉对声频很敏感,我们的嗅觉与我们现在所知的“嗅觉频率”有一定关系,不仅如此,即便我们体内的细胞也能感知很大范围的频率。这些发现启示我们,只有在知觉的全息图领域,这些频率才被整理归类为我们通常所说的不同感觉。

波姆和普利布兰的观点合成

但是,普利布兰全息图大脑模型最令人匪夷所思的地方,是在将它与波姆的理论结合之后才显现出来的。因为如果这个有形世界只是次要实在,真正“存在”的只是一团噪杂的全息频率;而如果大脑也是一个全息图,并从从这团噪杂频率中取出一部分,然后以数学方式将其转换成感官知觉,那么,客观实在怎么啦?简单地说,它不再存在。正如东方宗教早就宣教的那样,物质世界是一种“空幻境界”(Maya,印度教),是一种幻觉,虽然我们自以为是实质的生物,穿行在一个物质世界中,这本身也是一种幻觉。我们其实是漂浮在一个五光十色的频率汪洋中的“接收者”,我们从这个大海中所抽取并幻化成物理实在的,只是可从这个超级全息图中抽取幻象的众多通道之一。

这种有关实在的惊人新论,即波姆和普利布兰的合成理论,被称为“全息范式”。虽然许多科学家对此持怀疑态度,但它却令其他人着迷。一个人数虽少但不断增多的研究者群体相信,这也许是迄今为止科学就实在所建立的最准确的模型。更有甚者,有些人相信它可以解释许多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现象,甚至将超自然确立为自然界的一部分。

包括波姆和普利布兰在内的众多研究者都注意到,全息范式可以很好地解释许多特异功能现象。在这个宇宙中,个别大脑实际上仅是一个隐形的较大全息图的局部,而一切又是相互无限连通的,心灵感应或许仅是进入了全息层次。显而易见,这样就能很容易理解为什么相距很远的两个人能够传递意念,并在同时有助于我们揭开诸多心理学上的未解之谜,尤其是一些个体在意识改变的状态下所体验到的众多奇特现象。格罗夫感到全息范式提供了一个了解这类现象的模型。

回归动物王国

1950年代,在格罗夫研究使用LSD(学名“麦角酸二乙基酰胺”,一种迷幻药)做为心理治疗工具的过程中,他的一名女病人突然确信自己变成一条史前时代的雌性爬行动物的宿主。在她处于幻觉的状态中,她不仅极为详细地描述了她受困于这种爬虫的感觉,同时还指出在雄性爬虫的头部两侧长着彩色鳞片。令格罗夫大为惊讶的是,尽管那个女人事前对此一无所知,但他之后从一位动物学家那里得到证实,某些爬虫头部的彩色部位在刺激性冲动方面的确起着重要作用。

那个女人的经历并非个案。在格罗夫的研究过程中,他碰到过多个病例,病人们退化并变身为i进化史上几乎所有的物种(这个研究发现启发了电影《变形博士》(Altered States )中人退化为猿的情节)。另外,他发现在这类经历中常包含了隐晦的动物学细节,而后来证实准确无误的。

超个人心理学

回归动物王国并不是格罗夫在其研究中遇到的唯一令人迷惑的心理现象。他还有一些病人似乎进入了某种集体的或族群的潜意识中。那些没有受过或受过很少教育的人,突然能详细描述琐罗亚斯德教徒(Zoroastrian,即“拜火教”)的葬礼和印度教的神话场景。在其它类型的体验中,有人能令人信服地描绘出灵魂出窍的详情,或预见未来,或倒退回前世的回忆。

在后来的研究中,格罗夫发现在未使用迷幻药物的心理疗法中,也出现了相同程度的现象。因为在这类体验中的共同要素是,个体意识似乎都超越了自我通常的界限,和/或时空的限制,格罗夫将此现象称为“超个人体验”(transpersonal experiences),并在60年代晚期,据此创立了心理学分支——“超个人心理学”(transpersonal psychology),进行专门研究。

虽然格罗夫新创立的“超个人心理学会”迅速得到志同道合的专业人士的支持,使之成为受人尊敬的心理学分支,但格罗夫和他的同事多年以来都无法提供一个机理来解释他们亲历的奇异心理现象。直到全息范式的出现,情况才发生了变化。

如格罗夫最近所言,假如心灵确实是某个连续统一体的一部分,这个统一体便如同一个巨大的迷宫,不仅连接一切存在着的心灵,同时也与每个原子、生物体以及时间与空间本身的广袤之域,果真如此的话,心灵偶尔踏足这个迷宫,产生超个人体验,也就不足为奇了。

意识创造实在

全息范式也可以应用到所谓的硬科学,如生物学上。弗吉尼亚盆地学院(Virginia Intermont College)心理学家基思弗洛伊德(Keith Floyd)指出,如果有形的实在只是一个全息幻象,就不能再说意识发生于大脑。相反,是意识创造了我们解读为物质的大脑、身体和所有环绕在我们周边事物的外在形态。

我们对生物结构的看法上出现的如此转变,导致研究者们指出医学及我们对于疗愈过程的了解也可被全息范式所改变。如果身体的实质结构只不过是意识的全息式投射,那么很明显,我们每个人对于自身健康的责任就会远超当前医学知识所容许的程度。我们现在认为的疾病奇迹般的康复,实际上可能要归功于意识的改变,从而对导致了身体全息图的改变。

视觉化之力

同样地,引发争议的新疗治技术,如视觉化,有可能取得明显疗效,因为在全息思维领域中,意念中的影像最终会如“实在”一样真实。即使是“超常”(non-ordinary)实在中的幻象与经验,在全息范式下也能获解。生物学家莱尔丠祓森(Lyall Watson)在他《未知事物的礼物》(Gifts of Unknown Things)的书中描述他与一位印度尼西亚女巫的接触,她借助祭祀之舞的表演,让一片小树林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华特森说他和另外一个目瞪口呆的旁观者继续注视着这个女巫,她使小树林重新出现,然后又把它“点”没了,如此反复了好几次。

虽然目前的科学无法解释这种事件,但如果“硬”实在纯属全息投影的话,类似的经验便是可信的。或许因为我们所谓共识下的实在,实际是在人类无意识层次上构建并得到认同,而在这个层次中,所有的心灵都无限地相互连通,于是,我们便公认什么“存在”或“不存在”。如果这是真实的,这会是全息范式影响最深远的意义所在,因为它意味着类似于华特森的经验之所以被认为不寻常,只是因为我们的心灵未被设计为相信这种经验是真实存在的。在全息宇宙中,我们可以无止境地改变实在的构成形态。

我们所感知的实在只是一幅由我们任意涂抹作画的画布。凡事皆有可能,从用意念弯曲汤匙,到人类学家卡斯塔尼达(Castaneda)与雅基族印地安巫师唐望之间的奇幻交往。因为魔术是我们生来即有的权利,不比我们在梦中随意创造实在的能力更神奇。确实,即使是我们有关实在的最根本的观念都变得可疑,因为正如普利布兰指出的那样,在一个全息宇宙中,即便随机偶发的事件都可被视为基于全息原理并因此是注定要发生的。同步的或有意义的巧合一下子变得合乎情理,而实在中的一切都可被看做一种隐喻,因为最随意的事件都表示着某种潜在的对称性。

全新的实在

波姆和普利布兰的全息范式终究会被科学界接受,还是名誉扫地,无疾而终,尚待时日的验证,但可以确定的是,它已影响了许多科学家的思维方式。就算将来人们发现全息范式并不足以解释次原子粒子之间的瞬间通讯现象,至少会如伦敦伯贝克学院(Birbeck College)物理学家巴吉尔眠利(Basil Hiley)所说的那样,阿斯派克特的发现“预示着我们必须认真对待有关实在的全新观点”。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29 02:36 , Processed in 0.070178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