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硬件创新与众筹平台的角色之变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9-5 19:22: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ibsaw 发布于2013-09-05 16:51:23

光看数字的话,做硬件项目对企业家和众筹平台会是个双赢的提案。Indiegogo 上面获得最多筹款的十个项目里有七个是硬件相关的。在那里,所有硬件项目所获的筹款总额已超过 200 万美金,而这七个项目拿到的钱全部加起来能占到这其中的 83%。号称当今最受欢迎的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也是一样,尽管那上面的项目种类繁多、涉及各种领域,但硬件项目往往总是在筹款排行里名列前茅。
筹到多少款基本能反映出这个网站社区对项目创建者的梦想有多高的热情。然而,各种推迟发货甚至是彻底折戟的项目正在玷污这个梦想。根据去年的一项统计,Kickstarter 上大约 85% 的硬件项目都没能向支持者递发出成品。也就是说,仅有 15% 的硬件项目最终是成功完成的。
而且即使是这些项目,大多也都推迟过发货日期。Pebble 和 Ouya 就是典型例子;而根据一些硬件项目创建者跟我讲的,推迟发货根本可算是常态而不是例外。自然地,这种问题就对众筹平台的形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责任与期望的错放
从制造工艺太复杂到因为供应链问题造成延迟发货,众筹平台上硬件项目所遇到的困难层出不穷。但其中的大部分,都可归结为期望与现实不符。
从职责上来说,众筹平台只需跟着制造流程供应链的预测走。因为在真正的筹款开始之前,此次筹款的目标数额以及相应的时间截点都已经根据预测给制定好了。
然而从角色上来说,众筹就比较类似于风险投资:通过网站社区的支持者,项目创建者获得了资金。不同之处在于,这些支持者并没有要求获得相应的股份,创建人便用项目成品或感谢信来作为对他们的回报。在这里,项目支持者的定位并不算清晰,而众筹平台又要求项目创建者精确预测出项目的实际需求量和资金目标,于是就导致支持者有些搞不清楚时间截点的形式意义以及这种回报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了。
好几个项目创建者都说,项目支持者其实把众筹平台当网店看待了。“他们希望我们像亚马逊一样能在两个星期里把成品做出来并且发货出去,”做过两个硬件项目的 Michael Topolovac 有感而发,他因为最近手上的众筹项目跟一些支持者多有交流。

所以支持者应该降低期望值吗?
尽管理论上众筹平台并不需要为何时发货负责,但实际上它们确实有审核项目的责任。一旦允许立项也就意味着这些平台要为项目的成败分担责任了。所以大批量的失败才会降低这个平台对优质项目的吸引力以及社区的积极性。
某著名众筹平台的一位员工跟我说,在他们家平台上赞助项目时,支持者应当降低期望值,“其实支持者能够参与这些产品创造背后的过程,也是一种回报啊。”根据他的说法,他们这个平台既不是搞慈善的也不是开商店的。
往创造的过程上靠、尽量跟发货流程脱开关系,这种营销策略不能不说是深思熟虑的(而且非常聪明)。可是,创造的过程仅在一些特定情况下才有价值。比如说,这件产品有艺术价值,或者是不可复制的创新,或者跟苹果这样的标志性品牌能扯上联系。换句话说,人们倘若要支持一个硬件项目,利他的意愿在其动机组成里恐怕大约就跟在他们去收藏一件罕见古董里一样多而已。
拥有了大量(成功的)产品项目,众筹平台才能吸引一众支持者形成稳定社区。比如 Kickstarter 之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它支持者众多且都热诚投入愿意赞助项目,而不是反过来,因为它成功支持者才愿意出钱。

解决办法:改变要求 转变角色
期望与现实间的沟壑正是后来者、新举措的乐土。为了应对,众筹平台已经开始改变要求,重新定义它们在硬件项目中的角色。
位于波士顿的制造公司 Dragon Innovation,最近就推出了一个新平台,专攻硬件,每个项目都需要支付一些前期费用才能登陆这个平台。而这部分费用换来的,是立项人可以听取专家的建议,并在撰写制造计划时获得帮助。立项人并未被要求必须选择 Dragon Innovation 提供的后续制造服务,不过在通往销售的卡口设立这样一个平台,显然是有推广其公司下游制造服务的战略意义的。
类似地,旧金山的 Indiegogo 也已为硬件项目提供了驻场导师的计划。作为计划的一部分,一位导师将被派去帮助项目创立者“战略性地思考”他们的方案。据说之所以会有此举措,是因为以前某些项目发生过一些“恐怖的故事”。被接洽过的半数企业家都对此计划表达出了兴趣。另外,导师还会和专家一起在网站上做些访谈为他们提供思路。
另一家众筹网站 Crowdtilt 的老板 James Beshara 称,他们的平台致力于帮助企业家把众筹融合进他们整个创业过程,并与顾客和投资者建立起长期的联系。用直白点的语言来说,就是他们的平台既做前端(帮忙筹钱),也做后端(支付处理及后续融资)。
对于 Kickstarter 来说,考虑到现有的社区已相当庞大且足够热诚,他们选择了坚守本色,继续向一个策划平台演进。去年九月他们专为硬件项目推出一套产品指导大纲,详细罗列出各种具体要求和文件准备(以保证项目质量)。
这些变化都在不断将众筹平台在项目中扮演的角色推向极限。通过为硬件项目提供咨询和建议,众筹平台正逐渐调整它们在这个硬件生态系统中的职责和角色。
来源:福布斯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7 05:26 , Processed in 0.06898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