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9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制造2.0:技术爱国主义还是经济趋势?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7-26 21:02:3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年07月25日 23:47   新浪科技   
  导语:美国科技网站The Verge周三发表题为《美国制造2.0:谷歌苹果突然鼓吹爱国主义的背后(Made in America 2.0: behind Google and Apple's sudden patriotism)》评论文章称,随着制造业开始回流美国,业内人士与专家对这种趋势的观点各有千秋。一方面,美国制造会带来显著的广告效应;但同时也有专家指出,美国制造的问题在于消费者是否真的在乎产地问题。

  以下为原文主要内容:

  Moto X即将于8月1日在纽约发布,这将是谷歌(887.7,-15.20,-1.68%)2012年收购摩托罗拉移动以来发布的首款Android手机。这款手机的实体设计和技术细节此前已经泄漏出来,然而该手机最大的看点还在于:它是美国制造。

  “有史以来第一款在美国组装的智能手机”

  今年5月,摩托罗拉发言人丹尼尔•麦克纳利(Danielle K. McNally)表示:“Moto X将会于夏天发布,它在得克萨斯州沃思堡完成组装,这使它成为有史以来第一款在美国国内组装的智能手机”。实际上,摩托罗拉组装合作伙伴、制造商伟创力称,该公司计划为沃思堡创造2000个新工作岗位,此前曝光的Moto X谍照显示它将得克萨斯州州旗作为默认壁纸。

  就在谷歌将在美国制造作为卖点时,老对手苹果(438.5,-2.01,-0.46%)公司也没闲着。去年12月,苹果公司CEO 蒂姆•库克(Tim Cook)称,该公司今年也将在美国国内生产一款产品,后经证实该产品为新款Mac Pro。

  “毫无疑问,‘美国制造’会带来显著的广告效应”

  实际上,苹果公司从很早开始就强调自己的公司所在地,多年以来它一直在自身设备上标识“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利亚设计”,新的Mac OS X也以加利福利亚州地区命名,“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利亚设计”这一标语经常用在苹果公司视频和印刷广告中。

  今年早些时候,PC制造商联想也在北卡罗莱纳州开设了新的ThinkPad制造工厂,并称将为当地创造100个工作岗位。显然,这些科技巨头如今都在竭力宣传它们与美国之间的亲密关系。但这是为什么呢?“毫无疑问“美国制造”的广告效应非常显著”,美国制造业联盟(Alliance for American Manufacturing,AAM)主席斯考特•保罗(Scott Paul)称,“它所带来的积极效果远不止体现在科技产品上”。

  在他看来,波士顿咨询集团最近对5000名消费者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表明80%的人愿意为“美国制造”产品掏更多的钱,这其中也包括电子产品,该调查还表明中国消费者也愿意为美国制造的产品多付费,“这样的产品本身也是一种广告,并且美国制造的产品还会得到政治家的更多支持,他们也更愿意向企业投资”。

  “如果不符合股东利益,我认为谷歌、苹果公司和联想不会这样做”

  虽然他承认在美国国内生产产品会让这些科技企业收获政治和公关上的好处,但保罗不认为苹果公司和谷歌最近的这些举动只是营销策略,“如果不符合股东利益,我认为谷歌、苹果公司和联想不会将这些高科技产品生产线迁回美国,它们必须有理由相信这样做会带来成功并且能盈利”。保罗称,对组装消费电子产品而言,中国作为世界最大制造工厂的吸引力正在下降,这主要是因为员工工资快速上涨、中国劳动力人口比重下降以及人民币升值所带来的影响。

  与此同时另外两种趋势使得将美国作为电子制造中心更具吸引力:持续低迷的劳动力市场以及相对较低的工人工资,保罗称:“要知道这些公司(苹果公司和谷歌等)都在关注这些变化,对它们而言,这么做早期会亏本,然而5年后,它们会庆幸自己做出了正确的选择”。

  “研究表明,到2015年,中国的制造成本将会与美国平齐。”

  如今美国的制造成本确实比国外更高,但情况正在迅速变化。全球商业咨询公司AlixPartners预测称,照目前的趋势看,2015年中国制造成本将与美国平齐,尽管如此,这些更高的制造成本最终也会转嫁给消费者。加利福利亚组装的谷歌眼镜售价高达1500美元,谷歌2012年夏天发布的流媒体娱乐设备Nexus Q虽然最终失败,但也要价299美元。这两款产品的受众十分明确,这意味着谷歌最终能以更高的价格出售给消费者,赚回额外的制造成本。苹果Mac Pro电脑很明显属于这一类,但谷歌Moto X却不是如此,为了在大众群体中获得成功,它需要制定普通消费者能够接受的价格。

  其他行业分析师不认为谷歌和苹果公司美国制造的新产品能对全球经济产生多少影响,“Moto X和Mac Pro只是个案”,罗彻斯特理工学院公共政策副教授罗恩•希拉(Ron Hira)称,他也是2008年出版的《美国外包:海外制造的真实成本以及我们的对策》一书的作者,“如果我们真有这些趋势,贸易数据就能反映出来,但它还没有。这其中更多的是公关因素”。

  “CEO和企业主们与美国没有利益关系。”

  希拉补充道,现在的高科技公司基本上不同于上世纪80年代的情况,那时“美国制造”的标签最后一次用于推广美国工业--汽车、钢铁和半导体。希拉说:“因为科技公司多年来一直在将它们的供应链转向海外企业,主要是在亚洲,CEO和企业主们与美国的利益不一致。”

  希拉说,究竟有多少设备会真正在美国制造尚无定论,但是有法律限制。至少在1997年,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制定法律称,标榜为“美国制造”的产品必须“全部或几乎全部”在美国生产的。FTC解释称,“全部或几乎全部”意味着从所有重要的零件到产品加工都必须源自美国。

  “在我看来,问题是消费者是否会真的在乎。”

  即使谷歌和苹果公司追求将它们的品牌与美国联系起来,这也主要是广告策略,希拉认为,问题是这种策略能多大程度上促进产品销售。哈佛商学院工商管理学教授加里•皮萨诺(Gary Pisano)教授在合著书籍《创造繁荣:为什么美国需要复兴制造业》里面表示:“在我看来,问题是消费者是否会真的在乎。”

  “美国消费者会因为苹果公司的产品是‘美国制造’的而更喜欢它们吗?”皮萨诺问。“[我]不知道美国(或其他任何地方的)消费者是否会看电子产品背面的产地标识,再基于此做出选择。”皮萨诺指出,某些与产地相关的产品,的确会影响消费者的选择:如意大利时装和鞋子,德国汽车。当涉及到电子产品时,皮萨诺指出,日本,或更广泛地说,亚洲已经具有了生产高品质产品的声誉。“我不建议美国公司制造这些产品,”他在接受The Verge网站采访时说,“换成我的话,我会选择接近市场,接近公司的设计中心。”

  “不管产品是在中国还是月球上制造,只要性能不佳,它就不会畅销。”

  只是打着“美国制造”标签的产品并不能保证它将会热卖。这种关系没能阻止美国汽车制造商上世纪80年代落后于日本的竞争对手。谈到新技术爱国主义,苹果公司的“苹果公司在加利福利亚设计”视频广告在最近的消费者调查中结果很糟糕。别忘了,谷歌2012年发布的美国制造Nexus Q不仅销量不佳,而且在最近一次更新后基本变成了压纸器。斯科特•保罗(Scott Paul)接受采访时说,“不管产品是在中国还是月球上制造,只要性能不佳,它就不会畅销。”(达西)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8 21:52 , Processed in 0.067642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