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7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随手网谷风:多数人对理财抱有“鸵鸟心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10 21:29:0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3-5-10, 17:30 | 朱晨旭

2011 年初,我们采访了当时风头正旺的“随手记”团队。当时,他们说了这样一段话:

“个人理财软件不是一个赚钱的生意,国内还没有成功的例子。国外唯一成功的 mint.com 也是靠卖给小企业财务软件商 intuit 获得套现。金蝶公司跟 intuit 公司类似,主要希望通过为更多个人提供高品质产品来赢得口碑,而获取更多的在企业软件和服务方面的长期优势。”

两年过去了,沧海桑田之间国内市场上的记账软件一度达到 140 多款,但对行内人来说,这仍是一块需要精耕细作的细分市场。那么在这块不大的田地里,“随手记”战果如何?近日,我采访了随手网创始人谷风,了解了一下随手网的发展近况。

我们似乎越走越顺了

两年前,“随手记”还不算一个“成功”的例子;两年之后,“随手记”已经成功整合了这块细分市场,成为了理财应用产品圈里的标杆——目前国内记账用户不超过 1 亿,而两年前,“随手记”平台上就管理着超过 3 亿条用户收支记录,如果加上手机客户端和 PC 记账软件所管理的线下数据,估算超过 10 亿条。


谷风告诉我,目前随手记已经拿下 6000万用户,其中日活跃达到 300 万,付费用户为 60 万。而随手网旗下的另一款产品“卡牛”的激活用户有 500 多万,日活跃用户也已经超过了 50 万。其中 Android 版随手记用户占 70% 左右。

去年十二月,随手网拿到了 A 轮投资 ,现在也步入了稳扎稳打的阶段。虽然上述成绩喜人,但能不能算成功还有待市场考验。面对竞争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趋于倾颓的应用市场,随手网感到压力有多大呢?

“我发现我们的对手越来越少 ,淘汰的概率越来越高。其实走到现在,我觉得我们似乎越走越顺,也越来越清晰了我们要做什么。”

放眼全球,理财应用并不算普及。相较之下国外的理财软件多使用纵向一体化模式,产品覆盖个人和企业,而多数国内的理财软件则只在企业层面做横向延伸。换个角度看,相较于利润丰厚的企业理财市场,个人理财软件业务也一直很难赚钱。

谷风向我透露,现在随手网每年能盈利 200 万左右,利润主要来自用户付费和企业合作两大块。据悉,目前“随手记”的 60 万付费用户中,有一半是从来没有为其他应用花过钱的。

“我们还给给银行提供服务,后台系统也可以给银行带用户、帮助构建系统。我们每年能帮助银行赚一些钱。”

社交这条路被封死了

面对重重困难,随手网也在持续地调整和摸索。上次采访时,团队告诉我他们正在“通过各种尝试和观察找到解决方案”,而社交化路线就是其中一个关键部分。

“记账 SNS 网站,在国外曾经有一家,目前已经倒闭。当然随手记近千万的用户群,还是有理财的交流需求。目前主要的方式是与人人、腾讯、开心等平台合作接入,让用户在真正的 SNS 上交流并且顺便记账。而不是记账时 SNS ,这并不符合用户使用习惯。”

而谷风却告诉我,经过长时间的摸索,这条路基本已被封死。

“账目这种信息还是偏向于隐私,用户不太愿意分享自己的这些隐私信息。”

其实,随手记在产品设计之初就顾及到了个人财务数据的敏感性,能够根据用户的习惯提供多种数据备份选择,不绑架用户数据。最为直接的体现就是在随手记面世之初,其数据安全备份通道多达 5 种。

“大多数人对理财是一直鸵鸟心态”

“我和多数不善于理财的人一样,对理财抱有一种鸵鸟心态,觉得理财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虽然我的财务状况算不上糟糕,但是也不愿多想该如何让钱生钱,更愿意把收入放在银行里存活期。”

相信许多人和当初的谷风一样(包括我),患上了“记账官能失调症”。事实上理财应用获普及的最大困难有两个:不能坚持和不知道怎么记。针对这两个关键问题,谷风告诉我他们在最新版的”随手记 9“中提供的解决方案:

不能坚持:谷风向我介绍,一般用户通常 3、4 个月后就会逐渐掌握自己收支状况,之后往往就会停止;另外,特殊事件时有发生,随时可能影响记账的正常进行。多人记账和多账本功能,即使出现间断期也能无障碍继续使用。
不知道怎么记:日常花销的帐怎么记,装修的帐又怎么记?在”随手记 9“中将预置四种账本模板,适用于不同的记账场合。
随手记的不错战绩,也侧面印证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

“其实,现在越来越明显的是大家都在用手机版的,手机用户的增长也越来越也明显了,现在恐怕占到了 90% 以上。另外,现在 PC 用户越来也少,基本已经沦为附属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3 19:34 , Processed in 0.070971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