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3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停不下来的Geek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27 06:38:5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第一财经周刊By 杨樱 徐涛
Bart Decrem,一个叫做Tapulous的音乐游戏App创始人说起那个“big、ugly but really really geeky”(又大又丑但是极客死了)的商店的时候,他说这是硅谷精髓所在。
那个四四方方灰色混凝土盒子还真是挺难找的。你得开车沿着Palo Alto那条叫做El Camino Real的大马路到接近Page Mill Road的地方,再小心拐进一条没路牌的小路。
小路路口挂着小小的“Fry’s”字样标牌,和巨大的“我们免费帮你修理Macbook”海报。往里走几步,就是Fry’s Electronics─那个“精髓所在”的名字。
它乍一看有点像家电卖场,但你很快就会发现这里出售各种东西:至少有100种规格的螺钉螺帽、各种How to杂志、教你“如何让你的小玩意发声”的DVD、苹果iTunes商店的礼品卡、各种电路板、导管和工具箱─理论上你可以用这里的货物自己装一台摩托车之类的东西出来,或者随意捣鼓一个什么,就像无数极客在自家车库里做的那样。
车库之于硅谷,象征意义之一可以是白手起家式的创业精神,谷歌、惠普莫不如此;换个更轻松的角度,也许是美国式的DIY精神。如果史蒂夫·沃兹尼亚克没有在他爸爸的车库里靠着几个三极管和小灯泡见识“电子流动产生电流”这回事,没有动手组装第一台无线电发射器,他大概不会痴迷于“如何最小限度利用个人电脑的主板”,第一台苹果电脑也不会靠着紧凑简洁的线程设计打败当时主流的DEC。
硅谷有大把类似的例子,Fry’s Electronics门口停满的车是一个佐证。在访问惠普实验室的时候,40岁出头的科学家Carl Taussig用钛合金组装了一辆自行车─用他车库里的一台车床。除了本身的太空材质这个亮点之外,这辆自行车还有一副奇怪的踏板:它们看起来就是两根细金属棍子。Carl 还为这辆车定制了特殊的鞋,鞋底有倒钩可以锁住细长的踏板,而他之所以这样做,除了“好玩”似乎也没有别的理由。
把那些身上贴着各种标签,比如“疯狂”、“高度不服从”、“技术控”、“不爱社交”的理工科男(起码大多数情况下是这样)称为Geek,这是一种赞美。事实上他们还有一个更为冷静的称呼:Nerd(书呆子,或者讷客)。在创业者孵化器Y Combinator(简称:YC)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的《黑客与画家》里,这个词被用来形容那些从小一头扎进晶体管研究之类的爱好里的人,他们另一个特点是对社交和橄榄球这种理所当然的美国校园文化不屑一顾。
格雷厄姆爱 Nerd。在2006年写的一篇名为《如何成为硅谷》的文章里,他简单地把硅谷的繁荣归结为“这里有风投,这里有 Nerd ”。2009年,一个叫做Benjamin Jeoff的社会学家在Palo Alto进行一项城市调研,他发现这里的创业者85%都是男性,而这群人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个中理由合理又纠结:开45分钟车到旧金山喝酒把妹当然是可以的,但从旧金山开到Palo Alto的城际火车在午夜结束,这意味着要花150美元打车回来─这群 Nerd思前想后,决定还是留在办公室里写代码。
在格雷厄姆的那篇文章里,另一个被提起的词是liberalism(自由主义)。你可以参照一下英国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的说法:要发现某件事情是否可能的界限,唯一的途径是跨越这个界限,从不可能跑到可能中去。克拉克也是《2001太空漫游》的作者,这本书被许多工程师视为神?作。
如果把车库、liberalism和Nerd相结合,我们大概可以找到一些硅谷精髓的蛛丝马迹。如果有那么一群专注于自己的爱好,又乐于冒险、乐于尝试的人,他们有什么理由不成为创业者呢?要知道这群人尽管有着日益成熟的商业计划模板,那些古怪的念头依然在他们脑袋里盘旋─换句话说,如果那些念头不是那么奇怪,早就有人捷足先登了。
把那些条条框框抛在脑后,去拥抱新新事物(通常来自那些古怪的念头),可能是硅谷之所以为硅谷的原因。YC也正以一种Geek的方式改变硅谷的风险投资生态圈:和一般天使投资人或者风险投资人不同,YC开办训练营对早期创业团队进行评估挑选,并提供技术和资本方面的帮助;作为回报,它能获得这些创业团队6%左右的股份。
“我们想象自己正在开发一种处理大量创业者的技术,就像开发软件一样。有时,它确实就是软件,比如Hacker News和我们的风险投资申请系统。”格雷厄姆在2007年10月的Future of Web Apps会议的演讲上这样说。他在接下来的几年一直致力于将对初创企业的投资规模化。
现在好莱坞明星黛米·摩尔这样的个人投资者也加入到YC创业公司的投资中来,只是因为信任格雷厄姆团队的眼光;模仿YC模式而新建的创业投资机构在全世界蔓延,其中包括李开复辞职Google中国之后所创办的创新工场;传统风投对YC颇有微词,因为就像互联网行业让许多传统行业衰颓那样,这些传统风险投资者感到了威胁。
创业公司的标准化、公司运营使用风险更大的策略、学位不再重要……这是格雷厄姆对风险投资的再定义,他让人觉得他像一个思想家,而不仅仅是一个Geek或投资者。而你也很难把YC归纳为任何一类传统风投─它是个新东西。
只要你敢,任何点子都可以创业─类似的好奇心和热情让硅谷充满了连环创业者。还记得Jonathan Siegel 吗?那个同时有6个孩子并创办过6家公司的人。现在,33岁的Jonathan最正式的身份之一是风险投资公司Accel Partners的合伙人,但他在博客上关于自己的自述开头是这样写的:“父亲、丈夫和创业者”。
在介绍自己的创业项目的时候,Jonathan没有老老实实坐在那里,而是一边飞速地报出公司的名字,一边马不停蹄地在浏览器里开启新的标签页,并在地址栏里键入公司的域名:rightscale.com,rightsignature.com,rightcart.com……它们未必是了不起的创业项目,比如 Right Signature,这是一个帮助你在网页里署上好看签名的小应用,它也得到了很多用户的赞美。“你知道为什么我的公司名字里都有一个right吗?”Jonathan对《第一财经周刊》说:“因为你知道我们这些写程序的,最不喜欢程序出错了……”
Jonathan不止是写程序。摆在他桌子上最显眼的东西除了电脑显示器之外,是一个自己动手DIY的3D打印机,看上去像是被拆开的电脑主机。他拿起一个塑料小棍,插进这个机器的一端,另一端就出来了一个有着圆孔和复杂凹凸切面的塑料小零件。通过电脑编程,Jonathan可以改变打印出来的零件的形状。打印机旁有一个暗红色装着不知名液体的工具,这是他自己DIY的水平测量仪。如果你有足够的兴趣,Jonathan会不停给你演示他自己动手做的各种大小物件。
更Geek的细节可能是:Jonathan想要了解他儿子在学校的学习情况─学了些什么,玩儿了些什么,于是他写了个程序放在网上,老师们能够通过这个程序写一些简单的日志来向Jonathan告知孩子的各种情况。
听起来很熟悉是不是?《第一财经周刊》在5月一篇名为《Geek眼中的世界》的文章里曾经提起过类似的事,那些创造了匪夷所思应用程序的Geek们和Jonathan一模一样:他们只是想靠自己的力量动手解决问题,并且大多数时候这个过程乐趣无穷。“如果你喜欢的事情还能用来赚钱,嘿,伙计,”Jonathan说,“那真是再幸运不过的事情了!”
当然,创业并不总是一件充满幸运的事,但Geek们从未因此放弃过。Justin.tv的创始人Justin Kan与Jonathan相比运气要差上那么一点,在他读耶鲁大学的最后一年,他和同伴一起设计出了第一款基于Javascript的网络日历应用的原型(还得到了YC的一笔投资),但为这个项目辛苦奋斗一年多之后,Google发布了自己的Calendar,一瞬间就将他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用户群夺了过去。经历了闷闷不乐的一年之后,他想到了一个新点子:“一个围绕某人7天每天24小时生活的不间断的实时视频节目会不会有人愿意看呢?要是再为这个节目搭建一个供观众讨论交流的社区呢?”
他把这个创意以自己名字命名:Justin.tv(并且拿到了YC第二笔约5万美元的投资),然后他开始过把摄像头绑在头上(连洗澡和上厕所都不例外)的生活:他成了网站第一个内容提供者。这不是个聪明主意,好在他马上清醒过来,人们要看的不是真人秀,而是要把自己的生活小片段上传到网上。于是Justin.tv调整了定位,并由此成为硅谷视频网站新秀,并在今年推出了一个类似Instagram的应用:Socialcam。发布两个月以后就进入了苹果推荐应用的榜单。
被问及为何不去大公司上班的时候,Justin看起来像被问了一个怪问题:“好像从来没想过……大概是继承了我妈妈的基因?她自己开一家房地产公司。”
噢,其实跟他一样想法的人不会少,Chris MaCann创办的Startup Digest网站每次给订阅者发送的活动邮件,都会在最末行附赠一句签名:Life is too short to work at a boring company(生命太短,不值得在一个乏味的公司工作)。
每个订阅创业者活动信息的人,不管他们是不是Geek,应该都看到这句话了。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7 01:38 , Processed in 0.06891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