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读书有用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11 13:06: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南桥By 南桥
暑假来临,同学问我让孩子看什么书。这事我没仔细想过。我们小孩已经养成了读书的习惯,我已经不怎么去管。我女儿爱书如命。我们这里已经是暑假,前些天带他们去学校,每天他们都泡在学校儿童图书室内,抱着Twilight Series的大部头看,我看每本都几百页。平时速度稍慢一些,但是基本看书从不间断,而且阅读量是惊人的,哪里还要我去督促。弟弟贪玩,但读书也还行。我跟他们两个相比望尘莫及。
俄克拉荷马是个乏闷的地方,除了雷霆队的篮球、龙卷风和冰雹,好像也没有什么好玩的东西。平时大家也没什么地方可去,我们逛书店很多。我把电脑带过去,在那里完成了几本书的翻译,两个孩子自己找书看,不用管。我坐那里干活,几年下来,书店从来没有人管过。我也由此成了这书店的铁杆顾客。
以前在西弗吉尼亚,学校有个中国教授女儿非常出色,后来上了MIT。教授潜心工作,事业有成,他女儿基本上是他太太带的。我问他太太是怎么带的,孩子从小这么好学?她说她没教任何东西,她英语差,也不会辅导小孩功课,她就是带他们去该去的地方,比如图书馆和书店。她总结,带孩子去什么环境,比你辅导他们具体知识更重要。听过不少人谈育儿经,都没有她这一句话管用。仔细观察确实如此。周围美国小孩,父母动不动带他们去看球赛的,结果就喜欢体育。昔孟母,择邻处,说的也是选择小环境。 除了家长的带领之外,学校有阅读的要求,有各种阅读的项目让孩子参加,自己设定目标,积分。我女儿野心大,给自己定了150分的目标。这种目标的达成,是要看你找什么书,不同的书有不同分值,看完后去电脑上做一些相关的题目,如果能达到80%,你就可疑积攒相应的分数。达到目标后,老师会鼓励,上了百分的,老师说她们进入了Century club, 会请他们去Braum’s 吃午饭,或召开冰淇凌晚会。
这里很多小孩看书,都是一厚本一厚本接着看。 我女儿都有些废寝忘食的意味了,有时候甚至在厕所里看书。有一次我打开厕所隔壁的橱柜,发现里面藏了好几本厚书,一问,这里原来是她专门“藏”书的。家里有人可能是出于视力的考虑,老打断她的看书。但是这样也不必,以后学业或是工作忙起来,恐怕再没有空看这么多打下功底的“闲书”。我在南大那几年,老师就说你们赶紧看书,以后你们离开了这里,书有的是,但是工作忙起来,你未必还能啃这些书,这可能是你们成年后最后一段这么长期读书的时间了。
暑假快来了,本文本来是要鼓励学生多读书,但是起了个四平八稳的标题,总得说点相关道理,免得又说我文不对题:)
我常想,人与人的差距,也应该是读书的差距。它影响到对人和对社会的深入理解。美国说学习是“思维模式”(mental schema)不断在变化、更新、扩展的过程。这个学习,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读书”。读书多的人, 思维有个比较厚的底子,见多识广,大家在一起交流,起码在一些概念和常识的认同上,能有一些基本的心照不宣,而不是疙疙瘩瘩老不得要领。大家都多读点书,理论上说,相互交流会更畅达些,不在低层次上重复冲突,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社会摩擦。当然读了化不开,转化不成发达的思路,堆积在那里,也便迂腐了,这也是可能。
一般情况之下,读好书让人明理,包括一些复杂的道理。它让人形成思维的复杂性(intellectual sophisitication), 所以遇到事情,才不会有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简单判断。大家生活中有没有见到这种人?你说人要有一些精神追求,他反驳问你那么高尚为什么去挣钱?总是徘徊在一个极端到另外一个极端之间,脑子里缺乏更为精细的认知,无法看到你所看到的东西,理解在你脑海里清晰无比的问题。阅读让人开阔,增加你的维度。一些好书,是要给你装备思维的工具。 我想这应该是教育所追求的东西。
社会上如果大部分不肯读书, “秀才遇到兵”的情形就多起来。你有理也说不清,因为对方听不懂,或是对方的思维,限在特定的框框之内,走不出来,无法从别的角度考虑问题。遇到问题,不能换位思维,问题往往胶着住。对于冲突的解决,搞不好演变成人身攻击或者动粗,因为不能通过思维的深入交流形成理解或达成妥协。
读书理应训练一个人的思维。这可以在很多学科里实现,有的学科是通过抽象的“模式”做到这一点。各个学科都有它独特的严谨。 即便虚构文学作品,也可训练人的思维,甚至训练得更为深入。一个好故事,就好比一颗人生道理的核弹,能量极大。好作品会从不同层面让你思考生活中常出现的一些问题。 这样的训练,未必会告诉你生活中每一件事,让你了解“思考什么”,而是教你 “如何思考”。 回国的时候,听同学说,现在国内掀起了读书热。包括房地产大亨任志强在内的很多人在组织读书会。这是好事,更重要的,也是要让小孩介入进来,给他们时间阅读,我想对于全民族都是好事。
受教育而不读书很可怕。说起美国小孩读书之多,但汉松老师在微博上称:“我们是中学三年把六本一共六七百页的书反复猛读,猛练,猛考。”要知道,此“读书”非彼“读书”,由于太重考试,范围过窄,最终这种书会把人读成高学历的大老粗。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2 02:55 , Processed in 0.06789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