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英特尔智能手机“重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5-31 21:57:5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y:  ifanr 黄龙中 |


昨天晚上 8 点,英特尔(Intel)和联想在北京世贸天阶正式发布 Intel Inside 智能手机联想 K800。这是英特尔的第二部 Medfield 智能手机,距离全球首款 Medfield 手机 Lava Xolo X900(印度厂商)发布刚刚过去 38 天。联想后面,还有中兴、摩托罗拉、Orange 等品牌的英特尔手机发布。

一句话,英特尔终于开工了。

路途坎坷
英特尔研发智能手机芯片分为两个阶段:2006 年之前和 2006 年之后。2006 年之前,在 1997 年从数字设备公司(DEC)收购 StrongARM 微处理器业务之后,英特尔开始基于 ARMv5 架构开发 XScale 处理器,到 2006 年 6 月将 PXA 产品线 6 亿美元卖给 Marvell,彻底离开 ARM 阵营(目前仍持有授权),为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始于 2007 年在 IDF(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公布的自主研发的 MID(移动互联网设备)平台,我们所说的“Medfield”即为第四代 MID 平台。目前英特尔智能手机所使用的 Atom 处理器是第二代 MID 平台开始使用的微处理器品牌。

就英特尔手机芯片的应用而言,早期的 PXA 芯片,在 2006 年卖掉之前,曾经使用在黑莓(8700 系列等)、Palm Tero、摩托罗拉手机上;被卖掉之后,黑莓 9700、9800 还采用了 Marvell 芯片。2007 年后自主推进的 MID 平台,为了扩大 MID 应用场景,英特尔曾经培育过上网本、MeeGo 这样的市场,但前者在 iPad 的冲击下胎死腹中(CES 2012 开场演讲中称这支产品将逐渐消亡),后者在诺基亚转投 Windows Phone 阵营后不了了之。

就芯片技术来说:2007 年第一代 MID 平台,英特尔还在采用北桥/南桥 PC 芯片设计架构,芯片制程技术是 90 纳米。2008 年,新推出微处理器品牌 Atom,系统控制单元(SCH),Atom 芯片制程技术是 45 纳米。2010 年发布的第三代 MID 平台,由 45 纳米 Atom 处理器配备 65 纳米平台控制单元(PCH),正式去除北桥芯片,Atom 开始集成内存控制、图形控制功能。2012 年 1 月 10 日,在 CES 2012 上,英特尔 CEO 保罗·欧德宁(Paul Otellini)正式发布原先代号为“Medfield”的 Atom Z2460 处理器,Z2460 采用与竞争对手相同的 SoC(片上系统)架构,意味着英特尔徘徊多年之后终于找准突破口,正式与 ARM 在智能的手机芯片领域开火。

英特尔将于 2013 年向智能手机出货 22 纳米芯片(刚刚在 4 月发布 22 纳米的 Ive Bridge 芯片),而 ARM 的 28 纳米处理器将在今年完成铺货。而 ARM 向英特尔“本垒”进攻的步伐也在加快,将于今年秋季发布的 Windows 8 专门为 ARM 处理器开发了 Windows 8 RT 版本。而 ARM 预计到 2015 年它将获得 10%-20% 的传统笔记本电脑市场份额。

与联想的“革命友谊”
在昨天晚上简短的发布会致辞上,联想中国区总裁陈旭东将联想与英特尔的关系描述为“革命的友情”,其后登台的英特尔中国区总裁杨叙同样称联想此次发布 Intel Inside 智能手机为“第二次战略性握手”。“惺惺相惜”意味甚浓。

不过对于智能手机领域,两者可谓“弱弱联手”。如前文所述,Intel 2011 年才正式推出 SoC 架构芯片,高通、nVIDIA、TI 强敌环伺,Wintel 的传统联盟也被 ARM 插进一脚。而联想的智能手机战略,随 2010 年 CES“乐 Phone”之后,推出了 A(低价)、S(时尚)、P(待机)、K(高端)等系列手机,但论单季出货量,联想在三星、诺基亚、苹果、华为、中兴之后,无法进入前五。

联想与英特尔的联手,感性的“革命友谊”情怀所占比重甚大。十六年前,1996 年-1997 年,英特尔为了推广首个 Intel Inside 的奔腾品牌而独扶联想,使之坐上中国 PC 产业老大位置,至今无人撼动。2005 年,在英特尔落户中国 20 周年之际,联想董事长杨元庆现场致辞“珍惜友情”。

现在的情况与 1995 年推广奔腾时面临的情况几乎一样:英特尔的智能手机计划缺乏热烈拥护者,国内厂商的心思都在成熟的 ARM 处理器阵营,即使是格鲁夫的“战略转折点”理念,也无法赢得厂商的支持——2011 年才推出 SoC 处理器确实太慢了。此时找到“革命友人”,联想自然需要拔刀相助,知恩图报。

不过从成品来看,K800 对于联想来说有点儿勉为其难。首先在产品做工上,我们已经至少有 2 年时间没有看到这么“厚重”的产品了,即使是安装了 3300 毫安电池的 RAZR MAXX 也比它轻薄;后盖采取“斜切”设计虽然区分度高,但与其他成熟品牌的智能手机相比,过于“野蛮”,霸气侧露;触屏不是非常灵敏,对手指的压感要求会比较高,轻触会没有反应。其次是系统设计方面,点击右上角的黄色按钮进入主程序界面的设计,几乎是照搬 Windows Mobile“开始”按钮,但后者在两年前就被微软淘汰了。细节方面,则更显粗糙:设置界面逻辑统一(这点 Windows Phone 的“返回”逻辑做得很好);系统字体“山寨感”强烈,美感度不够;应用程序优化不足,会出现“卡死”现象。(详见稍后文末更新的上手体验视频)

不过整体来说,联想对于此次合作还是比较“卖力”。在《预览 K800》一文中,我们介绍了英特尔的“智能手机参考设计”,联想像一个好好学生一样,超出了“参考设计”几条街:4.5 寸屏幕(参考:4.0 寸),1280 x 720 分辨率 IPS 屏幕(参考:1024 x 600/768)。也正是因为这一点,联想对于印度厂商 Lava 的手机 Xolo X900 4 月 23 日推出以抢得“第一款英特尔智能手机”头衔非常不屑——“他们只是标准设计嘛,真正铺货也没有完全展开,我们是各方面都准备好了才来发布产品”。

与十六年前不同,这次英特尔没有打算偏袒联想。在昨天的发布会上,英特尔方面出席的最高领导是“全球联合副总裁”(corporate vice president)头衔,4 月 19 日出席 Lava 发布会的也是“联合副总裁”——Mike Bell,Bell 还有一个头衔是“移动通信部总经理”,这个头衔甚至高于杨叙的“中国区总裁”职位。对于联想谋求“全球首家 Intel Inside 智能手机厂商”——K800 在 1 月 CES 2012 上面市,确实早于 2 月在 MWC 才露面的 Xolo 900——的想法,英特尔并没有掺和进来。

在寻找合作伙伴方面,虽然国内目前联想是“独苗”,但另一家帮助英特尔主打海外市场的中国厂商中兴,英特尔并不能约束它将来英特尔智能手机销量转好,中兴来“出口转内销”。所以要说“革命友谊”,发端于英特尔,联想情意浓。

野心与现实
根据 IDC 的报告,2010 年全球共卖出 3.047 亿部智能手机,同比增长 75.7%;2011 年全球共卖出 4.914 亿部智能手机,同比增长 61.3%。数据机构 Forrest 预测到 2016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达到 10 亿部。而在英特尔卖掉 XScale 的 2006 年和推出 MID 平台的 2007 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才是 8000 万和 1.15 亿台。

市场增容,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专注于移动设备芯片设计的 ARM 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今年一季度财报,ARM 收入从去年 1.85 亿美元增长至 2.09 亿美元,税前利润同比增长 22%。目前 ARM 已经向芯片厂商授权了 22 款处理器,应用于手机和平板的 ARM 芯片数量稳定在 11 亿个。

英特尔今年一季度的收入则与去年基本持平,营收 129 亿美元,仅同比增加 1 亿美元;净利则同比下滑,去年一季度净利润为 33 亿美元,今年一季度降至 27 亿美元。如果拿一季度的数据与去年四季度比较,则收入、毛利、运营收入、净收益、EPS 全线下跌。

现有的业务构成也促使英特尔必须高速增长的移动领域迈进。在一季度收入中,来自 PC 事业部的收入达到 85 亿美元,占到 65% 的比例。但近几年 PC 产业显现疲态:

2007 年,PC 出货量 2.712 亿台,增长 13.4%
2008 年,PC 出货量 3.022 亿台,增长 10.9%
2009 年,PC 出货量 3.058 亿台,增长 5.2%
2010 年,PC 出货量 3.509 亿台,增长 13.8%
2011 年,PC 出货量 3.528 亿台,增长 0.5%
如果考虑到“后 PC 时代”采用非英特尔芯片的 iPad、各种 Android 平板的冲击,英特尔的传统帝国可能受到威胁,而不只是行业增长缓慢的风险。

具体到芯片生产商:采用 ARM 技术的高通处理器占据了 51% 的市场份额,同时由于高通在 4G 通信领域的垄断地位,HTC One X、Galaxy S III 推出 4G 版本时都需要使用高通的芯片;nVIDIA 已经领先业界数月实现了四核 ARM 芯片商用(HTC One X),来自 Tegra 芯片业务的收入,在 2011 年超过了 5 亿美元,远远高于 2010 年的 1.28 亿美元;三星猎户座(Exynos)借助三星的旗舰机 Galaxy 系列,已经给其带来了丰厚利润,5 月 29 日开卖的 Galaxy S III,将继续保持滚滚财源;下一代 TI OMAP 5 芯片则将在今年下半年上市。这些都是英特尔强大的竞争对手。

事实上,由于 ARM Cortex 架构的芯片集成度越来越高,进入门槛越来越低,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开始通过向 ARM 购买授权,进入手机芯片设计这一领域。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苹果:2010 年发布的 iPhone 4 开始,将片上系统(SoC)换成了自家生产(设计)的 A4,并在 iPhone 4S(A5)、新 iPad(A5X)中延续了这一趋势。HTC 也刚刚在过去的 4 月宣布开发自己的处理器。华为研发自己的芯片则有一段时间了,今年它的四核手机也将使用自己生产的海思 K3V2 芯片。还有前面提到的三星,Galaxy S 一代开始使用自己的 Exynos 芯片(“蜂鸟”),Galaxy S II 则在不同的型号中使用了三款芯片:三星 Exynos 4,高通 S3,TI OMAP 4430;Galaxy S III 去除 TI,只留下 4G 必备的高通芯片。手机厂商也成为英特尔的竞争对手。

高通大张旗鼓地从幕后走向台前,既是芯片厂商品牌诉求,也是从消费层面迎战手机厂商进入芯片设计领域的一个写照。英特尔加入这场混战,姗姗来迟,但正如 ARM CEO 沃伦·易斯特(Warren East)今年 2 月在接受《财富》杂志专访时说到的:“他们拥有非常充备的资源,他们还有一大批聪明的员工”,如果英特尔真的下定决心要在移动领域有所作为,那么它的意志或许能够得到实现——当然,这可能要准备好经受毛利率的一阵波动。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9 06:52 , Processed in 0.097339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