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24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连线》杂志:比尔盖茨谈科技、慈善以及未来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4-23 19:17: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by 36氪 果子

编者注:本文是《连线》杂志对比尔盖茨进行的一段采访,访谈中盖茨不仅表示他并不赞同 Peter Thiel 对科技进程的看法,同时他也介绍了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在疟疾、全球健康和教育方面做出的努力,最后他表示探究“什么才是人类独有的智慧”将会成为未来 20 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主要议题。

连线:Peter Thiel 曾这样表达他对科技进程的不满:“我们想要的是会飞的汽车,我们得到的却是 140 个字符。”你同意他的看法吗?

盖茨:很抱歉,我并不认同这种说法。他真的想要飞车吗?首先,飞车其实并不高效。另外,20 年前我们就有信息触手可及的想法,现在我们将这一想法变为现实。但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你可以轻松的查看影评、追踪定位、在线订购等。我希望通过某种方式将这些人从诸多方便的服务中抽身出来,这样他们才会意识到这些事情的重要性。

连线:你已经全职做慈善有五年了。有什么困难的坎是你碰到后想放弃的?

盖茨:我怀念在微软的时光,我们每天都致力于推进一些事情。比如:改善我们写程序、接收信息、创建文档以及脑暴的方式。那么我能在此数字基础之上,为慈善做些什么呢?比如:“我们该如何给孩子们接种育苗?如何追踪贫穷国家的营养状况?如何给每个人提供更便宜的理财服务?我们如何利用数字平台引导教育改革?”

连线:比尔与美琳达盖茨基金会已经成功挽救超过 500 万人的生命。你是如何让媒体像关注下一部手机一样,关注拯救生命这件事的?

盖茨:我们需要一个关于疟疾的博客社区,或者我们需要那些目睹过疟疾的人开始写博客。我们有两个互不相交的社区,一个目前大约有十五亿人,包括一些生活在疟疾多发地区的家庭和小孩。另一个社区的人生活就非常好了,如果疟疾就在这些人附近,那么这个问题就会变得很突出。

那些在科技领域做着创新工作的人对这个社会正做着巨大的贡献。如果他们赚的钱足够多,他们理应回馈给这个同他们生活息息相关的社会。如果他们能够关心全球范围内的贫困和疾病,那真的很好。20 年前,我并不是很在乎这方面的事情,直到 1993 年,我同美琳达去了一趟非洲,才决定将重心放在改善全球健康状况上。

连线:你当时近 40 岁,而现在科技领域一些像马克扎克伯克这样年轻富有的科技新星已经开始投身至慈善事业。你认为这是受你影响吗?

盖茨:我不敢说这是受我的影响,但这的确是一个正面的发展。

连线:你对 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在线公开课) 很感兴趣,并且你还帮助推广可汗学院的在线课程。如果这些在你年少时就有,会影响你的学生生涯吗?

盖茨:不会。对于一个自发型学习的人来说,帮助其实并不大。互联网并非是将这些找不到的知识呈现出来,网络只是让我们更方便的找到这些而已。如果你是一个自我激励型的人,那么书本已经足够了。但如果你是那种被某个章节卡住之后,如果没有旁人帮助的情况下就不会继续学下去的人,那还是不要去尝试学那些很复杂的课程。无论是在线上还是线下,都是一样。MOOC 网络课堂想要做的就是,汇集和鼓励学生,就好像真实的课堂一样,迫使你真正的融入到课程之中去。但一个自发型的学习者是不需要这些帮助的。

连线:你在美国的基金主要关注在教育这一块,美国目前教育下一代的工作做的如何?情况糟糕吗?

盖茨:美国很多地方做的都不错,只在一个衡量标准前是退步的——每美元所获得的教育程度。这颇值得注意,因为我们在过去 25 年里,已经将这个数字翻了一倍。但整体的效果却只提升了一点,或者更直白的说,它的增长曲线更像是平缓的,因为我们根本没有认真研究过什么方式可行什么方式不可行,因此我们没有理由期盼情况会有所改善。只要课堂的经验保持不变,我们的教育同 20 年前相比就不会有明显的改善。

连线:但不有数据表明美国教育现在已经落后于其他发达国家了吗?

盖茨:是的。我们排在第 20 位。但是别慌,我们并非注定在每个领域都要是第一的。当然,我们的确有很多方法来提高教育水平,但是要超过新加坡还是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他们这方面做的真的很棒。

连线:20 年后你认为《连线》会主要写哪些方面的内容?

盖茨:《连线》仍会谈及对机器人的恐惧。这个议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连线:什么样的机器人?

盖茨:比如可以自己写文章的机器人。探究“什么才是人类独有的智慧”将会成为未来 20 年,甚至更长时间内的主要议题。但在此期间,我们也会见证普适计算的逐步完善:视觉、语音、手写、眼动,所有表现出来的,对机器学习、更大存储容量、更高的可靠性无止境的追求,基本不用什么成本。

VIA: wired.com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5-1-28 22:03 , Processed in 0.059479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