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张海报的内容为“Your Courage, Your Cheerfulness, Your Resolution Will Bring Us Victory(你们的勇气,你们的热情,你们的决心,将为我们带来胜利)”,印量80万份,它被张贴在各处的布告栏、建筑墙壁、火车站、巴士站、伦敦地铁站、商店橱窗上。
第二张海报随后推出,内容为“Freedom is in Peril. Defend It With All Your Might(自由危在旦夕,用你们所有的决心来保卫它)”,印量40万份。
第三张海报便是被曼利先生偶然发现的“Keep Calm And Carry On”,它的印量比前两份海报的总和还要多得多,达到了250万份,张贴后足以覆盖英国的每一个角落,毫无疑问,英国政府打算让这张海报担任最为艰巨也最为重要的任务——按照最初的制作计划,它是准备在纳粹占领英国后被张贴出来的,这是英国政府所做的最坏打算——幸好它没有派上用场。
“墙壁上的武器”
1940年5月10日,温斯顿·丘吉尔临危受命,出任英国首相。
事实证明,处事风格强硬的丘吉尔比战争海报更好地完成了激励民气的任务,他的火爆性格和周密计划让纳粹倍感压力,更让英国全民士气高涨。在快速赢得不列颠战争的胜利后,英国开始着手对纳粹进行反攻。“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张海报当然也就非常理想地没有履行使命。
内容为“Your Courage, Your Cheerfulness, Your Resolution Will Bring Us Victory的那张海报,即与“Keep Calm And Carry On”同系列的第一张海报,则在大规模被张贴后,成为“二战”期间在英国最广为人知的海报。
海报在古埃及时代就已出现,考古学家曾在古埃及废墟中的墙面、柱子上发现了许多残存的古老壁画,制作者用它们向民众预告将要发生的事情。随着1796年平版印刷术的出现,海报正式迈进了彩色时代,但真正使海报得以飞速发展并全面普及的却是一战和二战。
在这样的全面战争中,大量的资金和人员投入到战争中来,交战的各国不得不大量募集资金和招募士兵来维持战争,被称为“墙壁上的武器”的海报在这种情况下成为最好的宣传载体。1932年,希特勒竞选德国总统时就在各地的大街小巷张贴了一百多万张海报。英美等国同样高度重视战争海报的效用,“二战”时期,担任美国公共新闻委员会执行秘书长的克里尔曾致信威尔逊总统说:“战争海报的重要性就在于鼓舞士气,激发整个国家的精神力量和坚定人们的战斗信念。美国不仅仅是需要战争海报,而是需要优秀的战争海报。”
各个国家的文化特点和历史传统均表现在它们制作的战争海报上。英国的海报主要强调国家需要更多的人力和物资,以击败邪恶的纳粹;德国的海报强调战斗的决心、士兵的英雄主义和部队的伤亡;法国海报则常常强调个人主义、敏锐、热情和智慧等法兰西特色;美国海报最擅长以幽默的设计风格来嘲讽对手。
“Keep Calm And Carry On”无疑是一份极具英国特色的战争海报。一直以来,英国人都是以保守、冷漠、坚定的形象示人,感情轻易不外露,即便有伤心事,也很少表现出来。同时极具耐心,任何情况之下绝不露焦急之色。“Keep Calm And Carry On”以短短的五个单词浓缩了英国精神的坚韧不拔之处,这种态度帮助英国人成就过辉煌的历史,同样也帮助他们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
“最伟大的励志海报”
1945年9月2日,“二战”结束了,欧洲进入复苏期。“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批没有派上用场的海报被大批销毁,只有少数幸存,其中绝大部分被英国国家档案局收藏,此外还有两张海报辗转流散到民间,一张被巴特书店的曼利夫妇偶然购得,另一张则被Wartime Posters Store(英国一家专门收集、仿制、出售战争海报的商店)持有。
在这张二战海报沉寂的几十年中,海报的设计风格和功能开始发生新的变化。在20世纪50年代,由于广播、电视的普及,以及完全依靠摄影的广告业的繁荣,海报曾一度呈现衰微之势,但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随着“冷战”的升级和社会运动的此起彼伏,各国开始重新注重海报这一设计形式,频繁地用它们来推广某种社会观念,这种设计潮流一直延续到1989年前后。这种以政治观念为中心,为树立政治形象而设计的海报在苏联、中国、古巴、波兰等社会主义国家最为突出,这种设计理念则被设计界称为观念形象设计,为二战后平面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电子制版技术、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发展,使海报设计师的思维方向大大扩展,图像、文字、色彩开始被进行复杂的组合,海报显示出了更加新鲜、独特的个性,文化海报和商业海报异彩纷呈。战争海报曾经发挥过无与伦比的鼓动力,作家兹比内克·泽门在《贩卖战争》一书中曾经写道:“许多某个特定历史时期的战争海报至今仍令人难以忘怀,其简洁的语言仍深深地留在人们的脑海中。”
依照兹比内克·泽门的看法,“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张海报无疑是一个绝佳的设计案例。它所体现出来的设计手法简练至极:以富有感染力的红色为底色,上面印着简短、有力的宣传口号,外加一顶轮廓鲜明的王冠,此外再无任何多余的元素。这种设计手法使它完美地拥有了一张优秀海报所应具备的特质。
甚至可以这么说,一张优秀的海报在被设计出来之后,就拥有了旺盛的生命力,它可以被尘封,但不会被埋没,一旦遇到合适的机会,它的“创意力”必然就会再次准确地击中观众的内心。
当要求购买“Keep Calm And Carry On”这张海报的订单潮水般涌到曼利夫妇的巴特书店时,经济寒冬正在困扰着英国公众,进入21世纪的欧洲,迎来了欧盟成立以来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低迷期,还有众多观察者认为这将导致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在这样的一片风声鹤唳中,这张海报扮演的角色在悄然间发生着变化,它不再是一款纪念海报或战争海报,而是成功进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引起心理共鸣的最佳语句。不具有任何煽动性的它,却对因经济低迷而情绪消沉的公众展现出有效的安慰效果。
2009年,BBC、《卫报》《纽约时报》等多家媒体不约而同地报道了这款海报。BBC的报道使用了一个问句式标题——“The greatest motivational poster ever?(最伟大的励志海报)”BBC记者认为,这款诞生于战争时期的海报为和平但动荡的当代注入了新的安慰和力量;《卫报》的报道则略显悲观,认为这款海报的风靡,反映了人们在当前生活中的困境。
人们开始频繁地提及这张海报,它还被广泛用于公益事业,鼓励癌症患者,鼓励弱势群体。除了大众,许多名人也是这款海报的拥趸,他们将它张贴在办公室里,包括全球著名的BBDO广告公司北美公司的创意总监大卫·路巴斯(David Lubars)、《名利场》出版人爱德华·蒙尼切斯齐(Edward Menicheschi)等诸多商业领袖和媒体大亨。路巴斯说:“这句话给人带来的感觉非常好,能令人感到冷静和安慰。”
在欧美之外,台湾最大的出版机构城邦出版集团的CEO何飞鹏也是在看到这张海报的第一眼就被打动了,当时他正因集团旗下网络媒体的经营困境而深感苦恼,这张海报有效地舒缓了他紧绷的神经,他用它来激励公司的所有人。
时尚风潮
2001年,帝国战争博物馆在曼彻斯特落成,作为英国精神的象征,这张海报被张贴在丘吉尔的办公室中,但有趣的是,丘吉尔本人最喜欢的战争标语并不是“Keep Calm And Carry On”,而是“Keep Buggering On(永不懈怠)”。此外,“Keep Calm And Carry On”还被作为英国的国家符号运用到唐宁街10号、白金汉宫以及各类机构的装饰中,同时也出现在了英国最性感的男人——大卫·贝克汉姆的T恤上。
在设计领域,这张海报则引发了模仿的狂潮。英国商人马特在读到《卫报》的报道后说:“这一切都是英国宿命论。我们应该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根据这款海报设计出了新标语——“Get Excited And Make Things(兴奋起来,并做点什么)”,并给王冠添加了扳手的元素,这款设计后被用于T恤生产。
“Keep Calm And Carry On”的流行风暴不断席卷欧美各国,风靡平面设计、工业设计、纺织、服装、建筑、家居等多个领域。2007年,MarkCoop从英国国家档案局取得许可,以该口号作为域名注册,并大量生产相关的T恤、巧克力、围裙、笔记本、iPhone手机壳等产品,深得大众的追捧。马克·库伯称他每周能卖出大概三百至五百件周边产品。更为有趣的是,互联网上还出现了能制作个人专属“Keep Calm And Carry On”海报的网站,可上传自己的头像,还可更改海报底色以及标语。
人们越来越喜欢这张海报,因为它既经典又有力量,设计者们通过改变海报的底色、标语、图案的方式,对他们眼里的经典进行致敬。“Keep Calm And The Beatles(保持冷静,热爱披头士)”被用来表达对披头士、对音乐的热爱,“Keep Calm And Have A Cupcake(保持冷静,来一个杯形蛋糕)”被用于休闲餐厅中。
脱离了战争背景,“Keep Calm And Carry On”依然可以给予人们平静和力量,给予人们以它为基础进行再创造的乐趣。另一方面,从流行趋势和大众审美心理上来说,这款海报也正好赶上了21世纪新复古风潮的班车,它的整体风格和色调,再加上特殊的历史背景,无疑非常适合扮演上个世纪最好的代言人之一,成为复古爱好者们争相拥簇的流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