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07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新幸福经济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6-4 20:07:5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tedniuniu 于2012-06-04 10:47:58翻译
幸福感并不完全取决于收入高低,个人的价值观等一系列因素都对其有影响。

新幸福经济学
新的研究以及包括对世界上最幸福国家的报导表明,构建一个幸福经济学理论比你想象的更难。

经济学家可监测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以及房价等。那么,他们是否也知道怎样衡量幸福呢?如果他们能测量幸福,我们又该如何面对其测量结果呢?

每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都会根据发达国家的各项幸福指标,其中包括收入、住房及生活满足感等,发布一个综合的幸福生活指数报告。在本周发布的2012年的报告中,澳大利亚跃居榜首,美国第三。

这是否意味着,客观事实上澳大利亚是世界是最佳居住地?当然不是!即便是指数缔造者们也会告诉你,“幸福生活”完全取决于主观因素,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如果你同等地看待收入和工作-生活的平衡(经合组织评估时采用的两标准),你将会先入为主地认为金钱和业余时间对每个人而言都同等重要。而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喜欢小一点的房屋;有些人选择长期休假;也有的人热衷于银行业的工作,因为他们享受有钱的感觉,并不介意业余时间的多少。

幸福生活指数报告的好处在于,它为读者提供11个指标,让读者自己权衡各自的比重。如果我看重收入、住房(例如每人拥有的房间数和住房面积)以及工作(例如就业率和长期失业率)的话,美国将会从排行榜中脱颖而出。单看这几项指标,我们真可谓是首屈一指。

然而,如果我们降低上述指标的比重,而强调社区(通过社交网络的质量进行调查)、生活满意度(通过民意调查获得)和工作——生活的平衡(例如所拥有的业余时间量),丹麦将从第15位上升至榜首,美国则从第一跌到18。只有瑞士和荷兰能在这些排行榜的前5名徘徊。身为综合排行榜首名的澳大利亚却在这几份排行榜的前7名中,不见踪影。

经合组织发布的各参数却也并非是万能的。它们只不过是知识分子就有助于构成得体社区环境的因素及类似问题的猜测。然而,它们去给予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你必须明白人们珍视什么,你才能权衡什么东西能令他们满意。这可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

幸福经济学倾向于自由还是保守?

幸福经济学中最常用的数据是40000美元到110000美元之间,高于上述的工资未必会带来更多的快乐和满足感。很多人在70000美元处划了一条白线。显然富人多出来的几百万元无法为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 该实用的白线促使向富人征税而令穷从更加接近70000美元。

但是,这只是一把很粗糙的增加幸福感的工具。出现收入差异的原因之一在于有些人比其它人更看重金钱。

拿两个能力相当的密歇根大学毕业生举例。其中同学A选择进入演艺业,因为他喜欢舞台,并不在意贫穷。同学B则进入银行业,因为他爱钱,哪怕每周工作100小时也毫不介意。联邦收入税法可能会对B同学征收更高的税收以示惩罚,或者做为奖励,给予A同学税收减免,即使A同学原本就不在意钱。如果这一做法在全国推广,我们自作聪明地将钱从收入金字塔顶端引向中端,最终,我们却将视钱如命人群的收入夺走,分给那些豪不在意的人。

“偏好不同,而不仅仅是能力的差异,促使了人们的收入差距。” Benjamin Lockwood Matthew Weinzierl 在2012年一份流行的报纸中写道。有些人太想发财了,所以他们就富裕了。

心理学研究也证实了这一论断。下面是出自心理学家Daniel Kahneman的“论想致富的孩子更可能富裕并为些感到幸福”:

在大量的高等教育对人的影响的研究中......让年青人填写一个问卷调查对“在经济上富足”的目标进行从“不重要”到“非常重要”4个等级的评分......

目标的作用不容小视。当事人陈述经济上的雄心壮志19年以后,多数曾经渴望高收入的人都实现的目标。例如,在研究中的597名内科医生和医疗领域其它专家当中,金钱上的评分每上升一个等级,1995年他们的工资就高出14000美元!

通过18岁时当事人对金钱的重视程度,我们也可以预见他们成年后,对收入的满意度......渴望金钱并最终实现经济目标的人比一般人满足感更强;渴望金钱却无法实现经济目标的人的满足感远远低于其它人。也许这可以解释为什么有些人并不会因为收入不平等而愤愤不平。很大程度上,低收入人群可能是在朝着“其它目标奋斗”,Bryan Caplan总结说。Caplan的结论也许是正确的,也许是错的。我怀疑是否我们俩都足够了解低收入美国人(或任何收入阶层美国人)的偏好,并自信地说出他们奋斗的目标。

最可靠的结论是,进行收入重分配之所以这么复杂,是因为并非所有的人都同样看重金钱——就好比并非所有的人都同等重视社区、环境以及住房大小一样。幸福就像蛋糕一样,烹饪方法各不相同。许多因素使经合组织的“ 幸福生活指数报告 ”难以比较各国的“幸福生活”,同样因为这些因素,政府很难制定一个以幸福为导向的公共政策。

反思:对于幸福与收入的关系,人们争论不休。但有不少证据表明,失业将令你苦不堪言,无论你住在哪里。英国心理学会会员和特许心理学家Daivid Fryer教授说:“不仅仅跨国的横向研究充分表明失业人群较在职人群更压抑,跨国的纵向研究也令大多本领域研究人员深信失业将导致抑郁和其它负面心理影响。” 由此可见,从幸福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就业率最大化的政策比收入平均主义政策更加重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2 04:40 , Processed in 0.09437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