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8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不只是自恋,自拍的社会意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4-5-12 19:30:4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2014-5-12, 17:45 | 杜会堂

在相机发烧友眼中,卡西欧 EX-TR350S 的拍照效果很一般,低光表现更是弱到无法调教。而它居然要卖 6000 多块——“简直是抢钱!”

贵在哪里?TR350S 的翻转式镜头让女人们可以随时将镜头反过来自拍。系统自带的美颜功能,让罗玉凤可以瞬间变成林志玲。

自拍,拍照手机时代诞生的自恋行为,在智能手机时代愈加普及。高像素镜组和美图秀秀,街角跳广场舞的大妈也敢举起手机,笑对镜头。

现在,这个行为被赋予不同的社会意义。

美国密苏里大学研究生助理 Di-Tu Dissassa 也是“自拍族”之一。她的 Instagram 刚刚更新了一张自拍照。照片中,Dissassa 神情肃穆,手中握着一块白板,上面标有用时下热门的 # 号标签,写着 “Bring Back Our Girls”。

Dissassa 的行为显然与常见的花哨自拍不同。她说,这张自拍照的想法最初来源于学生事务处的号召,目的是为了帮助找回 200 名被极端组织“博科圣地”绑架的尼日利亚女孩。

Dissassa 最早在社交网络上了解到 Bring Back Our Girls 这项运动。她说,最初看到这枚标签时,她还特地检索了网络,调查了标签的来源和意义。而当了解尼日利亚 200 名被绑架少女的故事后,她觉得自己应该做些什么。

“我知道尽管我不能亲往尼日利亚,帮助姑娘们重回家人身边。但通过它,我至少可以引起人们的关注,祈祷她们早日归来。”

社交网络的渗透,让自拍也逐渐演变为宣传工具,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议题的讨论。类似 Dissassa 这样的自拍有价值吗?单个个体的影响力在网络上究竟能掀起多大的风浪?掀起的网络浪潮在过渡到现实生活中后,影响力又能留下多少呢?

我不知道。但至少在 “Bring Back Our Girls” 运动中,Dissassa 们的努力还不错。5 月 8 日,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奥巴马举着标有同样字眼的白板,在 Twitter 上写道:

“我们的祈祷与尼日尼亚失踪少女和他们的家人同在。是时候把姑娘们带回家了。”

斯坦福大学社会学教授苏珊·奥扎克说,类似行为与社交网络上热传的图文视频一样,都是一项宣传工具。“我感兴趣的是,招牌和横幅这种诞生几千年的宣传工具,至今依旧拥有强大的影响力。”

我相信至今依旧有人怀疑,Bring Back Our Girls 运动中的个人自拍,有多少是出自本心。公共语境下,个人容易被环境煽动,言语会带有表演性。最明显的莫过于曼德拉和马尔克斯去世时,社交网络涌现的大范围祭奠活动。但事实上,对曼德拉的个人经历和马尔克斯的作品同时了解的人,可能微乎其微,大多数人享受的只是群体活动的刺激和个人参与感。

但在 Bring Back Our Girls 这件事上,我觉得批评家们可以宽容一些。单纯结果导向的话,如果自拍照能让更多人了解这起绑架事件,帮助姑娘们早日回归。那么,它其实挺值得鼓励的。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 14:03 , Processed in 0.05645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