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103|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络自由:选择自由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0-18 20:03: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译者:ynadesico
发布:2012-10-14 18:22:32


高级主管被捕一事上了新闻头条,(对企业来说)很难有益处可言。不过,9月26日,当巴西当局以拒绝从旗下YouTube删除疑似违反选举法的视频为由,而暂时拘押了谷歌巴西公司的主管时,这些报道倒是帮助谷歌修补了其身为“言论自由守护者”的形象。

就在两周之前,这些“信任”却有被玷污之嫌。 谷歌在8个国家禁止用户观看某部惹怒了穆斯林的电影预告片。包括印度、沙特阿拉伯在内的6个国家法院也严禁影片上映。在埃及和利比亚,当地的抗议者不仅袭击了美国大使馆,还杀害了好几个人。而谷歌下线视频则完全出于自愿。
这一争议引发了人们对于互联网企业如何处理公众辩论,以及在某些少有言论自由的国家里,企业又如何应对政府管制的忧虑。据竞选智囊机构自由之家测算,在其调查的47个国家中,有20个正在加强网络监管。
谷歌6月透露,在2011年的最后6个月间,有45个国家曾要求它封锁信息,其中的部分请求被拒绝地极为容易。加拿大护照处的几位官员曾要求谷歌封锁某个主张魁北克独立的视频。 视频中,一位市民不仅对着他的护照小便,还把它冲入了马桶。
绝大多数的企业都认为,海外分公司理应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比如在德国,有关纳粹的内容就被严令禁止。 虽然大的互联网公司可以防止当地用户接触到某些政府眼中的非法内容,但那些来自未申请禁止国的访问者,一切畅通无阻。而企业也保证这些行为都是透明的。和谷歌一样,Twitter也公布了有关政府要求其封锁信息的半年报告。在删除相关内容的同时,企业也会告知当地的民众。
告诉我们,你的所作所为
美国的立法者希望能有更多的公司依样画葫芦。3月,一个国会附属委员会通过了最新的全球在线自由法案。起草于2004年的该法案,要求正在某些特定的受限国家中运营的技术公司,每年发布一份报告以表明他们是如何处理人权问题的。而对于那些已加入具有同等监管功能的非政府协会的企业,可以免除这些要求。例如由谷歌、微软、雅虎以及一个联合人权组织于2008年建立的全球网络倡议,不过自那之后该组织便止步不前。Facebook虽然于5月加盟,但仅仅作为观察者。Twitter则依旧缺席。
言论自由的管理在美国当地同样步履维艰。尽管美国的网站享有充分的自由,但大多数用户都支持那些禁止仇恨或者淫秽言论的政策,即便其中并非都是违法的。精心设计的社区指导方针可以保证平台的个性化,并让焦虑不已的父母们感到安心。然而,过度的自我节制却可能带来“荒谬而又挑剔”的后果。 智囊机构、民主与技术中心的凯文·班克斯通( Kevin Bankston )以禁止包含性内容的规则为例称,Facebook上月封杀了一篇《纽约客》的漫画,只因为后者描绘的伊甸园中的夏娃袒胸露乳。而网站也照例删除了所有用户的 “露点” 哺乳照片,尽管其中有些并非是色情图片。
此外,在商业因素面前,一视同仁也并非易事。7月,Twitter曾暂封了一位记者的账号。由于NBC的一位管理人员批评伦敦奥运会的新闻报道毫无生气,这名记者因此公布了前者的邮箱地址。Twiiter已经承认曾监控那些批评该公司或者其商业伙伴的推文,并且发誓再也不会这么做了。而自动检测系统有时也太过“热心”。以版权为例,YouTube的机器人曾暂时封掉了迈克尔·奥巴马在9月4日民主党大会上的演说视频(可能是由于背景音乐) 。8月,NASA降落火星的官方影片也遭遇了同样的命运。言论自由组织、电子前沿基金会吉莉·安约克(Jillian York ) 表示,有些服务器不论青红皂白、无论艺术与否都拒绝任何裸体图片,只是因为它们有可能会触发反色情软件。
意识到问题之后,互联网企业正试着改进他们的系统。目前,Facebook的报告工具可以在用户之间帮助解决相对简单的抱怨。 哥伦比亚法学院的提姆·吴(Tim Wu )预言,视频虚拟主机服务今后总有一天会要求用户委员会决定,是否允许敏感影片在其国家上线。并不为欧洲人所反感的裸体,也有可能逃脱美国广告商那过于谨慎的标准。但诸如此类要在以跨国纽带为宝的社交网络上强制施行并不容易。
补救的措施越简单,用户也就越高兴。网络自由专家丽贝卡·麦克金农( Rebecca MacKinnon)表示,互联网企业在实施节制条款上扮演着“立法机关、警察、法官、陪审团以及行刑者”的角色,并为其用户提供更多的申诉机会。正在帮助规划欧洲数字政策的荷兰政客玛丽珍·沙克( Marietje Schaake )认为,那些想向恶名昭彰判决叫板的网络用户还需要更多的法律帮助。
修改某些国家的法律法规可以帮助用户平台避免做出错误的决策。有些政府用过时的媒体法律威胁互联网公司。在他们看来,这些公司是其用户内容的出版商,而非主机提供者。由于一则欺凌残疾男孩的视频出现在Youtube上,意大利法院在2010年判处3位谷歌高管监禁缓刑,即使该公司在接报后便删除了该视频。而在某些对诽谤罪判决严厉、代价高昂的国家中,网站一旦接到投诉便时常会对内容实施审查,全然不顾其应有的价值。英国(苏格兰司法体系与其不同)正在修改法律以授予网络平台更大的豁免权,从而让原告能够轻易接近内容的发起者。
避免某些用户价值被侵犯要比审查机制的风险更高。大多数人总会去看事物相反的一面,因此对互联网公司而言,让每个人都满意是永远也不可能的。不过,优秀的法律至少可以指引它们走上正确的方向。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小黑屋|手机版|知讯网    

GMT+8, 2024-6-13 20:27 , Processed in 0.067732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