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刊新闻业的鼎盛时期,《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是一个“偶像”。无论是根据五角大楼文件(Pentagon Papers)发出的报道,还是对“水门事件丑闻”(Watergate scandal)的调查性报道,《华盛顿邮报》发出的都是强大的全国性的声音。然而,在最近十年里,让其同行颇感困扰的猛烈力量,同样也在强烈冲击着这份报纸,这些猛烈的力量就是:广告收入每况愈下,订户群体的规模不断萎缩。
近来,随着纸媒的持续萎缩,以及人们对其旗下营利性大学教育企业——卡普兰教育集团(Kaplan, Inc)——的质疑而导致该项业务的收缩,《华盛顿邮报》的所有者华盛顿邮报公司(Washington Post Co.)正在努力寻求新方向。该公司最近收购一家医疗护理公司的交易在某些人看来可能不可理解,但很显然,这一举措是随着企业的两个核心业务的衰退而寻求增长新源泉的信号。
随着读者转向网络,《华盛顿邮报》面临着一个至关重要的抉择,那就是是否加入《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和《华尔街日报》(The Wall Street Journal)等向获取其内容的读者收费的媒体阵营。截止到目前,该报纸还不想这么做。多科特谈到,《华盛顿邮报》之所以拒绝那么做,是因为担心此举将会在全国丢失过多的读者,而丧失读者则会损害在线广告收入。他还补充道,这一担心还反映出了一个更大的问题——《华盛顿邮报》一直是份地区性出版物。“《华盛顿邮报》没有享受到《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华尔街日报》和《纽约时报》拥有的规模经济的好处。” 多科特谈到。“这些媒体可以通过广告和数字订阅从全国甚至全球的受众身上赚钱。但是,《华盛顿邮报》是一份专注于华盛顿特区都会区的报纸,所以,它在数字市场获利的空间较小。”研究机构PAA Research的塞弗劳认为,《华盛顿邮报》很难向登录其网站的读者收费。“他们能为这个市场带来真正富有差异化的东西吗?”他问道。“答案是‘否’。”
双向对话
上述观点,以及华尔街日报数字网络(The Wall Street Journal Digital Network)的常务董事、《华尔街日报》的执行主编拉朱·纳里塞蒂(Raju Narisetti)在最近接受沃顿商学院的访谈时做出的回应都表明,媒体从印刷向数字的转变正在改变内容的传达方式和呈现方式。“技术和内容的相互作用,正在变得越来越重要,因为在《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金融时报》和《今日美国》(USA Today)中,70%到80%的内容以及报道的新闻都是相当共通的。” 纳里塞蒂谈到,他曾在《华盛顿邮报》任职常务董事,负责移动和平板电脑计划的启动。“在报界,我们拥有受制于地缘的受众群体。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如果他们生活在华盛顿,那么,除了阅读纸质《华盛顿邮报》以外,他们并没有多少其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