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标题:
海豚不一样:创新孕育未来
[打印本页]
作者:
zhixun
时间:
2011-12-23 13:17
标题:
海豚不一样:创新孕育未来
海豚不一样:创新孕育未来
2011年12月22日 17:55 《第一财经周刊》
海豚不一样!
一个平均年龄25岁的技术团队如何打造出风靡智能终端市场的酷产品?这个主体是80后年轻人的酷公司孕育着创新公司的未来。
文|CBN记者 杨轩 李蓉慧 骆轶航
杨永智看起来一点也不像个极客(Geek),和公司里那些刚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没什么不同。
在这间刚刚成立不到两年的技术公司里,平均年龄只有25岁,年纪最大的杨永智不过30岁出头,他的“老搭档”刘铁峰生于1983年。而在公司创立之初,团队中的两个人甚至还在华中科技大学读研究生,没有毕业。
这家初创公司名为百纳信息(MoboTap),它看上去也很“中国”,最初的办公地点甚至不在北京,而在武汉。北京办公室设在了中关村(4.93,0.11,2.28%)一个叫做金码大厦的地方,B座是小商品市场,A座招待着往来开着各种中国式会议的参会者,而在4楼还有个娱乐场所。其创始成员之一、CTO刘铁峰说他和他的朋友们就是一帮“国内土鳖”,甚至没有人出国留学?过。
但这群平均年龄只有25岁的年轻人却开发出了被认为极具硅谷范儿的手机浏览器。这个叫海豚浏览器的应用在美国的用户超过了1000万,著名的科技信息网站TechCrunch说它是“迄今为止安卓上最大的成功故事之一”(One of Android's biggest success stories)。国外媒体没停过对海豚浏览器的赞美。在PCworld涵盖软件、硬件和服务的2011年最佳科技产品Top 100评选中,海豚浏览器位列67,是唯一一款入围的手机浏览器。PCMagzine则在今年评选“40佳免费Android应用”时,将海豚浏览器列为“工具”项首?位。
它是Android市场(Android Market)上最早拥有多点触控功能的浏览器。它的一项能在触屏手机上通过画画来输入网址的功能,被称做“手势”—国外媒体认为这应该成为智能手机浏览器一项标准配置。“手势”应用很容易让人想起在2009年TED大会上展示“第六感”技术的麻省理工学院印度裔学生普拉纳夫,他的设计可以通过手势来简单操纵数字信息指令。
“手势”的出现是因为那两个叫杨永智和刘铁峰的年轻人去饭馆吃饭,看到一个老外因为不会用中文点菜,掏出手机画了一条鱼给服务员,于是受到启发,觉得在手机浏览器上输入网站时,也该用这种方式。
当然,作为Android市场上最酷的浏览器之一,它的诞生也不该仅仅感谢一条虚拟的鱼。
在很多硅谷人士和国外大公司的眼中,中国存在着很多Copycat(抄袭者)。过去十多年间,中国互联网的创业者们,要不是在国外留学时注意到了美国互联网上的好点子,要不就是到国外的科技信息网站上盯着新出现的创业公司的报道,然后开始模仿。凭借着语言、文化和政策的差距,中国的模仿者在这个市场上会占据优势,成为中国的雅虎、中国的Google、中国的Amazon、中国的eBay(微博)、中国的Facebook、中国的YouTube、中国的Groupon。当然,这个市场有时也因此变得混乱不堪—从中国短暂的团购热潮和方兴未艾的电商热潮中就能看出些端倪。
不过海豚的团队却有所不同:从一开始,杨永智他们就要站在安卓这个全球平台上与人竞争。
在微软(微博)亚洲工程院工作的3年半时间里,杨永智一直从事有关操作系统、LBS、社交与手机整合之类的研发项目,其中一些类似于眼下火热的米聊、微信、Kik等应用。他觉得手机联系人就是一个最天然的社交网络,微软能用这个来对抗Google,是完全可以改变游戏规则的机会。
2007年时,iPhone已经出现了,到2009年时,大家已经在热切地谈论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未来。杨永智在微软的一个同事从2008年年底已经开始在做App,放到安卓市场上,赚了不少美元。他们开玩笑说,如果智能手机的出货量是1亿部,自己的App安装量占10%,就是1000万次下载,每次收1美元,那么1000万美元六七个人分也是很大一笔钱。
2009年年底,杨永智与刘铁峰一同离开了微软亚洲研究院,建立了百纳信息。
与大多数的开发者不同,他们没有先基于iOS进行开发设计,成熟定型后再迁移到Android Market上去看效果,而是一开始就瞄准了更为开放的Android市场。
那时开发者和创业者都诟病的Android版本众多,兼容复杂,过于碎片化不容易聚焦产品设计,开发者都认为在Android上开发产品不容易取得成功。这几个Geek却把问题换了个角度来看—Android疏于统一的体验控制,意味着它对一款程序的开发细节控制较少,不必被细致繁琐的开发条款束缚,尤其是在调用其它第三方程序和功能的时候,较少受到限制,而苹果对开发者控制很严,“长不大”。
在最初开发App时,百纳的六七个人在几个月内开发了上百个App。有很多是想到一个点子就去做了,比如最开始想到可以做迈克尔·杰克逊逝世时的纪念专辑App,随后就衍生出了一串名人专辑App。这类广撒网的App为他们带来了不少收入,但他们专门分出两个人去想“大一点”的App。
海豚浏览器就是几个“大一点”的App之一。这帮Geek觉得当时Android的原生浏览器并不好用,没有多窗口功能,菜单功能也很简单,也不支持多点触控。这让他们想不通,“如果iPhone支持多点触控,那么Android为什么不能?Google做的这个系统不至于那么烂吧?”
他们打算做一个好用的浏览器,支持多窗口、菜单功能丰富。他们让一个本科毕业的武汉工程师去逐行读Android的原生代码,果然发现是有多点触控功能的。刘铁峰他们破解掉Android的这段代码后,海豚成了Android Market 上第一款支持多点触控功能的浏览器。当时,Android全球的销量不到800万,整个Android程序只有不到两千个,此时正是小公司占据先机的短暂窗口。这个有着简洁英文操作界面的App因此被PCworld大大称赞了一番。
刘铁峰说,这就是做技术出身的Geek当家的好处,可以很快判断一件事在技术上能不能实现。
比如,在看到老外拿iPhone画出一条鱼时,这几个Geek马上判断,用画画的方式来输入网址在技术上是可以实现的,因为之前微软已经有用画画来做搜索的技术。
杨永智和刘铁峰们需要不断给客户推送耳目一新的应用。为此,海豚浏览器保持着一个月一个小更新,三个月一次大更新的速度。还新增了杂志翻页式的阅读方式(webzine)、通过云端服务将安卓手机和iPhone同步等功能。
海豚每个月会有一个Workshop,开会讨论新点子,当然,其中也包含着很多“不靠谱”的东西。两年前,在微软亚洲工程院工作时,杨永智的主要工作之一就是“天天想怎么创新,怎么改变世界和游戏规则”。现在,他和这些80后的研发团队就是要一起把奇思妙想在海豚上实现出来。
杨永智对移动互联网的理解是,“手机上的Web和PC上不一样,你就可以想象很多展现方式,或者看的方式、上网的方式、操作的方式,每个点都有新的思考可以出来。”
“脑子里不设限,不觉得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的”,刘铁峰说这是自己在微软这个国际大公司工作的收获。Google的浏览器Chrome最近在美国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了IE,在他们刚开始做Chrome时,可没想过IE已经做那么大了,怎么超过它啊。
海豚投资人经纬创投(微博)的合伙人万浩基说,自己见过不少在百度、阿里巴巴(微博)这种互联网大公司做得很好的产品经理出来创业,做移动互联网产品,但做得却并不好,因为只是把互联网产品包上了移动互联网的皮。而海豚却是“完全从一张白纸上设计,不在乎老一代的东西”。
比如,在更小的、触摸式的屏幕上画画,是比输入网址好得多的人机交互方式。
虽然这个“手势”被国外媒体称作是“颠覆式的创新”,但对“手势”的开发,海豚一个本科毕业的年轻工程师—这位老兄读大学时写出的游戏外挂程序帮助了全系的同学练级—查技术资料、开发,花了一两个月时间就做出来了。
这种偏执被杨永智、刘铁峰带到了整个团队。
杨永智的英文有挺重的中国口音,当他刚开口,不会让人觉得他的英文好,但是他却可以用英文讲技术、讲趋势、讲经营,不间断地讲上十几二十分钟也没问题。
一名海豚员工说,当他第一次参加包括中国核心团队和美国办公室的会议时,他很惊讶地发现,海豚这些看上去非常本土的中国人,每个人都能用英文滔滔不绝地发言。
海豚在Facebook和Twitter上都有帐号,他们把粉丝们的上千条留言和意见,以及在安卓市场和苹果App Store上的几十万条留言一一读过,不断做出改进。
海豚浏览器让很多硅谷的开发者们也感到惊讶。
按照投资于Facebook的投资基金Accel的合伙人Jonathan Siegel的说法,就是海豚浏览器没有像很多中国的产品那样,“像圣诞树一样花花绿绿,缺乏简洁之美和实用性”。
不过,直到2010年年底前,他们都还不确定是不是要继续把海豚浏览器开发下去:这是一个免费的软件,而耗费在这款App上的十几个人可都是精英。
但一个想法使得这些发生了转变。在思考怎么建立自己的竞争力时,他们发现在自己做过的所有App中浏览器的技术难度最高,更容易给竞争对手设立壁垒。
今年年中,海豚拿到了红杉资本和经纬创投共1000万美元的A轮投资。红杉资本的合伙人周逵说,“浏览器是个挺难做的产品,还要面对大公司的竞争,需要自信、眼界和韧性。”
而如果不把浏览器看作是工具,而是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影响人们的行为和流量走向,未来能像苹果的App Store那样承载其他的应用,想象空间就十分广阔。
在北美,海豚搞过一个Twitter上的Marketing Campaign,当时票选出来的海豚最实用和最酷的功能已经不再是手势操控,而是Add On功能,即直接在网页上添加App式的插件。
正如他们最初判断的那样,因为Android对应用程序的管理和审核自由宽松,海豚的插件功能才得以实现。
人们往往认为在浏览器界面上的Web Apps的体验与Native Apps(Android Market)的下载操作是对立的,海豚却很好地结合在了一起。未来在HTML5时代,开发者在海豚上添加应用就更自然,而海豚早在一年前还没什么人谈HTML5的时候,就开始支持这种新的语言。
“要做能改变一个行业的生态方式的事。”Jonathan Siegel对他们说。
能在全球市场上去竞争对这些年轻Geek来说是个好事。苹果App Store和安卓市场显然把世界变“平”了。
海豚在硅谷建立了分公司,原本在LG工作的Taek Chung成为了海豚的第一个美国员工。杨永智又说服了在甲骨文(微博)工作过、一个科技创业聚会博客Biztech的创办人Edith Yeung加入海豚。
海豚的美国办公室负责开拓全球市场,目前,在日本,他们已经与软银和日本最大的社交网站Mixi合作,推出了社交浏览器;在韩国的合作也已经敲定。陆续在谈的国家和地区还包括欧洲、俄罗斯、东南亚、南美。
不过,在中国,海豚的前途并没有在国际市场上那么顺利。
在美国,依赖产品本身的质量,很容易就能把口碑传播起来。而在国内,仅仅手机应用市场就有几十个之多,而中低端用户居多的中国用户不仅数量庞大,且很难仅仅靠口碑传播影响。而且,怎么跟手机厂商一家一家地谈合作,怎么撼动已经占有巨大市场份额的UC浏览器,以及怎么与在做手机浏览器的腾讯和360竞争,似乎都不那么让人乐观。
而且,海豚浏览器以体验好见长,但对于网络基础建设还没那么好的中国,目前以省流量著称的UC之类的浏览器似乎更符合中国需求。“在国内,我们最有信心的还是在iPhone和iPad上”,刘铁峰说。
在杨永智看来,今天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如果仅仅做单一国内市场的话是非常危险的,而海豚的海外业务恰恰是一个安全阀。
“(海外市场)这条路看上去更酷,但也意味着要与硅谷那些聪明人同台竞争,充满难度。”红杉资本合伙人周逵说。
美国投资人Jonathan说自己第一次见杨永智的感受是:非常聪明,完全知道自己在做什么、要做什么,跟硅谷的创业者没什么不同。他在中国拜访了众多创业者后,得出的结论乐观得让人惊讶,他说中国有不少如杨永智般聪明的创业者,而且远比硅谷人勤奋,你似乎没法不相信他们未来会获得成功。
欢迎光临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http://zhixun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