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标题:
新年寄语:创业与互联网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打印本页]
作者:
zhixun
时间:
2015-1-1 18:49
标题:
新年寄语:创业与互联网的红旗还能打多久?
不要因为泡沫和忽悠的存在,便忽略唱衰时代的机会
伯通2015-01-01 08:39:00
无论何时,总会有人告诉你,我们的社会已经到达转折点,好日子已经到头了。
最新的一轮担心,始于2013年的年底,著名的《Wired》(连线)刊出一篇名为《Will 2014 Be the Year the Tech Bubble Bursts》(2014年会成科技泡沫破灭年吗?)的文章。
“明年,如果市场发现所有的这些十亿美元价值的公司仍无法将‘神话’变成现实——就像是2000年3月的纳斯达克大事故那样,那么这种后果将会非常严重。或许,这种后果将给旧金山湾区带来特别严重的影响,因为该地云集了多数这样的公司。”文中这样写到。
然而,根据复兴资本的统计数据,2014年已有273家公司上市,是自2000年以来公司上市最活跃的一年,上市公司数量相比2013年增长了23%。IPO收入也达到850亿美元(当然有阿里之功),比2013年增长了55%。
2013年科技公司纳斯达克指数比2000年高点时低18%、风投数额比2000年历史峰值低77%、科技公司占标普500市值的19%,低于2000年的35%。而《巴伦周刊》盘点即将面临资金困难的上市科技公司数目,也从2000年时的51家缩减到了2014年的5家……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都不像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样子。
至于国内,对于互联网创投领域“泡沫”的担忧之情同样严重,仅过去一年,关于“互联网泡沫”的新闻就有200多篇,从科普“如何判断危机”,到缅怀“曾经的互联网黄金岁月”,甚至干脆直接下判断“移动互联网,疯了!”有大佬嘱咐“修炼内功,准备过冬”,更有从业者附和“血开始变冷了”。
疑虑围城中,从业者和围观者难免会问:中国互联网面临泡沫危机吗?应该对明天保持恐惧吗?红旗还能打多久?
互联网公司估值为什么越来越贵?是否存在2000年时的泡沫?
在任何经济和市场周期中,那些代表着这个时代领先科技和行业的公司永远是贵的。即便如此,由于他们对于经济引擎的重要意义,投资者依然只能毫无选择地不断认购这些公司。我们不妨回头看看,曾经的铁路,飞机,汽车,油气设备等都是那个年代的“科技股”,也被反复炒作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超级明星股,几乎都是来自于高科技领域。
比如曾经的里士满和丹维尔铁路公司,由于能够在美国竣工3300英里的铁路,就自然成了1882年的高科技股,它的股价从32涨到190;再比如1914年发明了八缸引擎的通用公司,股价从22涨到了500;1924年的美国无线电公司,由于年轻人都爱听,股价就从5涨到了120。
当然,中国互联网公司估值贵还有两个现实因素。一是传统行业普遍面临转型,大量产业剩余现金流寻找新机会,导致LP凭空增加,供需变化。二是货币供给因素,这个就不提了。
2000年时,.com们都处于一个“飘”的状态,在移动梦网接盘前,没有任何规模化变现能力。而如今,巨头和垂直小强们都有了清晰的货币化方式,互联网已经深入渗透甚至改造了传统行业,整个社会经济已经很难再离开互联网。
比如说,百度超越央视成为了最大的广告平台、全国近90%的主流汽车厂商是汽车之家的客户、全国20多万二手房经纪人使用搜房提供的信息进行二手房交易,占全国100多个城市二手房交易份额的一半以上、2013年有超过30万家企业在前程无忧上使用其招聘服务。换句话说,“如果搜房都没生意做了,估计很多地产开发商的房子也就卖不动了;如果汽车之家易车都没生意做了,估计汽车厂商和4S店的汽车也就不太好卖了;如果携程都没生意做了,估计旅游业已经很惨淡了;如果前程无忧没生意做了,估计就业率已经很差了;如果百度都没生意做了,估计企业主的市场预算已经削减到可怜的地步了。”
红旗到底还能打多久?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可以说是美国人赐给中国的礼物。为什么这么讲呢,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按理说中国本应该出现一定规模的失业潮,因为西部地区的外出务工人员难以进入高端制造业,这也是许多经济学家的担心。然而尽管经济增速下降为7%,失业潮依然没出现,这个关键因素,就在于移动互联网。
触摸屏手机,是人类历史上比较少见的一种工具,既增加了技术复杂度,却又同时大规模降低了使用复杂度。历史上,每次技术革新潮,都要与难以接受新工具的旧行业进行几番冲突不可。比如马车车夫挖铁路烧火车、纺织工人砸毁蒸汽机。PC时代,不少网龄10年的朋友,打字还是“一指禅”。然而智能手机却偏偏只需要一根指头,这就把低端产业从业者接入互联网的门槛直线下降。比如说,各种专车软件出来后,多少待业人员和准体力劳动者,摇身一变戴上手套,成了接驾白领,在北京月收入还颇为可观。
城市居民天然对服务业便有巨大需求,尤其是在中国一胎政策下,随着老龄化趋势更为加速。那些不再能胜任富士康流水线的进城务工族们,便凭借手机,切入了这个领域。保洁、月嫂、洗衣、外卖……我老婆现在连药都不出门买了,点个App,半小时就到,还比楼下药房便宜一半。这种复用的人口红利,是美国人所无法想象的。要不李彦宏原来演讲时曾提到,他在美国出差时曾在亚马逊买了个花,两周都送不到。这要在天猫或京东,可能出现吗?
我们可以发现今年有一个奇怪的数据:据TomsInsight监测,获得投资后寻找技术合伙人的信息占全部寻找合伙人信息的比例,已经达到了96.5%。这从一个角度来说的确存在泡沫和头脑发热,但换一个角度想,正因为源码、云计算、设计外包等为代表的IT技术已经趋于成熟。所以才有大量传统行业从业者敢于参与这轮互联网创业,他们寻找技术合伙人,也多是将已有的创意翻译成执行方案,再找合适的团队做出来罢了。
为什么的确难吃的煎饼还那么多人趋之若鹜?为什么随便切进一个传统行业,互联网公司的估值就让人无法理解?还是因为中国服务业太原始了,服务业的基础投资太少了。盘子太大,现在连刀叉都可以不用,直接上手就成。
在这个时候,投资互联网就几乎覆盖了中国最主要的产业结构,投资的是高增长高附加值的泛消费领域。
时代的机会与它的反动
23年前,商业银行对私营企业的贷款还规定不得超过5万元,否则就算是“违纪”。16年前,马化腾找银行申贷,银行说没听说过凭“注册用户数”可以办抵押贷款的;与国内投资商谈,对方关心的是腾讯有多少台电脑和其他固定资产……再往前多说点:托勒密时代的天文学灵敏而精确,但却从未有人告知海员可以应用这一神器;要不是有亚当·斯密的记录,曾经为蒸汽机引擎加装自动开关阀门的小伙子只能把自己的灵感带进坟墓;甚至于,罗马皇帝为了避免玻璃新材料降低黄金的价值,干脆杀死了发明家。
由于英国在18世纪时就培育出了股份制度、有限责任公司、债券和股票市场,英国发明家和实业家从而能够得到必要资金,将概念转化为产品,从而推动工业革命的引擎。20世纪70年代时,当美国国会允许养老基金和非营利组织投资风险基金后,技术领域便出现大发展。没有KPCB,没有沙山路上那些风险投资家,哪里会出来谷歌、亚马逊们呢?
如今,从科技媒体、天使投资人、传统行业LP、社交网络再到地下互联网渠道,创业者拿到启动资金、招募团队、获取用户的方式何止百条千条。每个有价值的梦想,都可能得到公平合理的交易机会。不要因为有泡沫和忽悠的存在,便忽略乃至唱衰这时代的机会。
再引用一次Thomas B. Macaulay的名言吧——“到底是基于什么样的原理,我们明明看到身后除了进步别无他物,却仍以为眼前只有堕落,再没有别的呢?”
未来,永远是值得你燃烧自己一次的宏伟时代。
欢迎光临 知讯网-财务分析、股票分析-专注管理、经营、创业、科技等资讯 (http://zhixun2010.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